“會首!會首!陛下又賜字了!!”
海玥迎了新娘子回到家中,還未到門前,就見巷子前圍著的人滿是震撼之色,而趙文華更是撲了過來,狂喜著匯報,滿是與有榮焉之色。
“陛下的恩情,臣還不完啊!”
海玥涌出驚喜交集的神色,給出了標準的反應,其實心里早就有所預期。
方才他見了蔣太后一面,從對方那依依不舍的神情來看,與朱玉英這位義女倒是處出了真感情。
不然的話,這位深宮太后完全沒必要來公主府,能讓永淳公主代替送親,已經很給面子了。
正因為把朱玉英當作了女兒,想給她撐腰,蔣太后才特意出宮,甚至殷切囑咐。
對此海玥也為妻子感到由衷的高興,人心都是肉長的,她在這里舉目無親,如果連出嫁都孤零零的,心里難免會留下遺憾,現在有了母親和妹妹,終于又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但海玥同樣清楚,皇帝和太后又有不同,對于嘉靖來說,這就是一樁政治聯姻。
既然娶了太后的女兒,接下來該堅定不移地向著哪一邊,也該心頭有數。
“鴻案相莊,百年靜好,鹿車共挽,千載一心!”
當黃錦親自捧著嘉靖的御書,送到手上時,海玥掃了一眼,對于內容完全不出意料的同時,心頭一動,也喚來嚴世蕃,低聲道:“東樓,畫師請了么?”
嚴世蕃看著御書,卻是兩眼放光,連連點頭:“明威放心,我早有準備!”
猶記得一心會初次成立時,想要弄一個簡單的入會儀式,就從棋盤街尋了一位原本服務于宮廷的畫師,立會的六位元老,搬來六把椅子,一字排開,供畫師畫像。
當時海瑞等人還覺得有些不適,畢竟他們籍籍無名,就留下畫像來,是不是太傲氣了?
但嚴世蕃卻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好凝聚會社人心的舉措,經常邀請畫師前來,但時機并不成熟,至今還沒有第二幅完整的畫卷。
如今海玥大婚,嘉靖御書親賜,終于有了最合適的機會,眼見海玥那邊引著新娘子入內,嚴世蕃飛速奔到一旁,將畫師帶了過來:“周老,你可否馬上作畫?”
這位并非普通人,姓周名墨林,號松煙居士,蘇州吳派畫家,師承明朝書畫四大家里的沈周,擅山水兼工人物。
此等級別的畫師,若非翰林大婚,往來皆鴻儒,是請不到的,嚴世蕃的態度起初有幾分客氣,但現在又不同了。
有御書在此,別說小小的吳派畫家,倘若唐伯虎、文徵明、沈周、仇英四個人都還在世,一并請來為一心會作畫,那也是不在話下啊!
對于嚴世蕃趾高氣昂的態度,周墨林頗為不喜,但看著那份御書,眼中也不禁閃過火熱之色,趕忙道:“今日這《群賢賀禧圖》,當取白描為骨,飛動為神……”
“慢來慢來!”
嚴世蕃趕忙止住,低聲道:“關鍵不是賓客賀喜,而是我們一心相聚,你可否在一張畫卷中,將今日聚集的一心會成員統統位列其上?”
周墨林有些怔仲:“一心會?”
“百年靜好,千載一心,你以為這‘一心’指的是什么?”
嚴世蕃笑道:“自然是新郎官今科榜眼海三亞,與區區在下,大破白蓮會的嚴東樓,于國子監內創建的學社!修一心以成人,修一心以應世,修一心以忠君!”
周墨林聽明白了,皺起眉頭:“這絕非一日之功。”
“那就請先生慢慢畫,身為丹青圣手,筆底煙霞早冠絕金陵,今日這《一心賀禧圖》,定能傳為佳話!”
嚴世蕃連連鼓勵,又要去忙了:“我還要去前廳,就全權托付給先生了,待禮成之后,定要好生鑒賞大作!”
眼見這位跑沒了影,周墨林無奈,在案上鋪開丈二宣紙,筆硯中徽墨新研,朱砂、石青諸色俱備,稍作沉吟,提筆描摹。
嚴世蕃的要求是畫人,但他依舊從堂上起勢,墨線如游龍,須臾勾勒出喜堂輪廓——
雕花月梁、纏枝燈座,竟在疏密間顯出三分喜慶,哪怕不聞鼓樂喧天,也能見得新婚夫妻正式行三拜大禮。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海浩朱琳樂得合不攏嘴之際,新郎官的神貌也已落于筆端,通過三言兩語間,周墨林已然看出誰是正主,當然重點描繪。
待得這位的形神兼具,躍然紙上,這才轉向滿座賓客:
有海瑞舉杯欲飲,袍袖當風;有趙時春撫掌大笑,放浪形骸;有蘇志皋拈須沉吟,眼角笑紋如菊……
周墨林以淡墨速寫,筆鋒過處,諸人神態躍然紙上,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尤以偷拈喜果的嚴世蕃最為詼諧。
另一邊,行三拜大禮后,海玥牽著朱玉英,轉入后堂。
在這里,他先挑開蓋頭,露出一張如玉容顏,再行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
前兩種儀式源于“同牢而食,合巹而飲”的傳統,講白了就是把手洗一洗,開始用餐,象征著夫婦從此合為一體,共同生活。
合巹禮更是人盡皆知,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所用酒器由一分為二的匏瓜制成,各執一片而飲。
匏盞中的清酒微漾,海玥輕抿一口,果真嘗到苦澀,他抬了抬眼,恰見妻子的眸光穿過紅燭搖曳的光暈,如春風般拂面而來。
兩人相視莞爾,無需言語。
匏瓜的苦、清酒的冽,早在這相視一笑間化作萬千柔情。
夫妻共飲合巹酒,寓意同甘共苦,但相比起其他夫婦的儀式,兩人皆從微末之中走來,已經體會過同甘共苦的滋味。
旁人飲合巹是盟誓,他們倒像是重溫。
“這杯酒,來得晚了!”
一飲而盡后,海玥解下朱玉英頭上事先系上的紅頭繩,再從兩人頭上分別剪下一縷頭發,纏繞在一起,放入錦囊中。
儂既剪云鬢,郎亦分絲發。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至此,大婚之禮的基本禮節就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激動人心的入洞房了。
當然在此之前,還要出去歡送賓客。
可恰恰就在這時,外面陡然傳來震天歡呼。
海玥心頭一動,舉步走出,就聽到街巷里到處都是尖叫,嚴世蕃的嗓門最是清晰:“捷報!捷報!安南大捷!大明天軍大破莫逆!我大明天軍大破莫逆啊!哈哈哈!”
大堂內外,頓時鼎沸。
海玥也露出了由衷的喜色。
話說自從他們入京,帶來了安南內亂的消息,至今也有一年多了。
朝廷先是遣錦衣衛暗查虛實,繼而調廣西狼兵陳境示威,最后再以黎氏正統,鎮壓叛逆為由開啟戰事——
這般步步為營,看似老成持重,實則暴露出軍備廢弛的窘境。
如果是永樂朝,早就殺過去,碾壓一切不服了。
所以哪怕知道,由于大明的反應遠比歷史上來得要及時,以致于謀朝篡位沒多久的莫登庸也是內憂外患,進退失據,但海玥還是擔心有戰敗的風險。
而此次大婚,一心會也有兩位成員未到。
一位是桂載,他的父親桂萼去年過世,還在家鄉守孝;
另一位就是俞大猷,這位新科武狀元在取得功名后,即刻南下,加入到明軍對安南的戰役之中。
現在雖不知俞大猷有沒有立下功勛,首戰告捷也讓大伙兒歡欣鼓舞。
對新娘子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喜事。
無論姓氏是否改變,莫登庸都是她的死仇,亦如海玥當時一針見血地指出,最后一任黎氏安南王被弒后,或許王位還能保留,但大權旁落都是必然,黎氏的統治既已結束,那她就更不愿意看到弒君篡位的逆賊占據安南!
現在的捷報也是恭賀大婚了,這場洞房花燭夜也會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紅燭映妝臺,喜看鴛鴦成對。”
“捷書傳玉宇,欣聞貔虎揚威。”
“哈哈哈!應情應景!”
就在眾翰林揮毫,補寫對聯之際,周墨林已在畫卷角落添上一筆,一騎快馬踏著祥云而來,馬上紅旗獵獵,與喜堂紅綢遙相呼應。
“此乃天佑大明,雙喜臨門!今日這《一心賀禧圖》,定為傳世佳作!”
紅燭燃過三更,畫卷初稿終成。
但見滿紙人物。
主位新人雍容,賓朋各具神韻,就連檐角懸著的宮燈,亦在墨彩間恍若流光浮動。
嘉靖九年九月二十八。
一心會建立,成員六人,海玥、海瑞、嚴世蕃、林大欽、徐階、趙時春,特請畫工繪制群像,以作留念。
嘉靖十一年四月初八。
一心會成員三十六位,海玥、海瑞、嚴世蕃、林大欽、徐階、趙時春、蘇志皋、桂載(缺)、俞大猷(缺)、王慎中、唐順之、陳束、熊過、李啟東、高節、熊洛、桑喬、賈士元、林華、顧四科、高士彥、呂懷、辛童、唐國相、范欽、張愚、謝少南、白悅、陸期范、蔣信、張明、李延康、潘子正、孫繼先、應鳴鳳、趙文華,到席三十四人,相聚婚儀,特請畫工繪制群像,以作留念。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