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章 淪為黑衣組織的錦衣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神探1546

  海玥已經在進行婚禮的最后準備了。

  吉日定下,就在十天之后。

  婚房是于皇城東側的東江米巷,租借了一套不大的宅子。

  此地蒞臨翰林院,本就是翰林士子租借屋舍的地方,包括趙時春與徐階都在這里合租。

  不少租家為了與這些國家儲才,未來重臣結一份善緣,每月租錢相對京師其他地方還便宜些,久而久之倒有了“翰林第”的雅名。

  海玥頗有家資,不必靠那點可憐兮兮的俸祿過活,完全可以住得更好,但他并未特立獨行,依舊選擇了東江米巷。

  此時他走入家中,就見宅院雖小,布局卻精。

  前院為待客室,植青竹數竿,檐下懸匾,上書“樂道居”三字;

  穿過月洞門,內院正房三間,東為婚房,西設書房,中間則是高堂所住,哪怕海浩夫婦不久后要離去,位置也得安排好。

  走進婚房,里面的陳設也已布置,拔步床懸大紅錦帳,帳鉤綴雙喜紋,床圍雕榴開百子圖,喻多子之福。

  床褥鋪鴛鴦戲水紅緞被,大婚當日,四角會壓上金絲棗、銀殼花生,取早生貴子的吉兆。

  窗邊設書案,陳列筆山、硯臺,案角已經堆了翰林同僚的賀詩卷軸,銅鏡妝臺倚東墻,臺面擺胭脂盒并梳篦,房梁垂燈,窗欞貼窗花,夕照透入時滿地碎紅,如鋪錦繡。

  還有一面素絹屏風,隔開內外兩間,屏面題《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筆力清峻,也是他親手書的。

  庭院也有點綴,檐下掛風鈴,鈴舌刻小篆,階前兩盆海棠系紅綢,雖無豪邸雕梁,卻處處見文心。

  一器一物皆合禮制,一花一木暗藏詩典,正符合國朝翰林的身份——

  安平樂道,不失風骨,方寸之地亦顯乾坤。

  海玥轉了一圈,十分滿意,再仰首望向京師的天空,驀然間有了種不一樣的感受。

  他也要在這個時代成家了。

  “海翰林!”

  正自感慨,身后突然傳來一道親熱的聲音:“你果然在這!”

  海玥眉頭一挑,轉過身來:“孫僉事?”

  來者正是孫維賢,相比起最初的敵意,此時這位新任的錦衣衛指揮僉事抱了抱拳,滿是熱絡:“才聽說海翰林要大婚,恭喜恭喜,可否討一杯喜酒?”

  婚禮當日,海浩與朱琳是坐在高堂席上的,孫維賢想來也是清楚這一點,眼神里頗有幾分微妙。

  “當然可以!”

  海玥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又接著道:“此前合作愉快,孫僉事便是不說,明日也是有拜帖奉上的,推官沈墨可認罪了?”

  這話題轉得稍顯突然,孫維賢頓了頓才道:“沈墨與秦氏勾結,謀財害命,證據確鑿,已被去了推官之位,正式入獄,只是此人尚未交代,到底為何要這么做。”

  海玥奇道:“詔獄也撬不開此人的嘴?”

  “我親自盯著用刑,沒有手下留情的可能。”

  孫維賢知道對方在疑惑什么,解釋道:“此人的骨頭確實比看起來要硬的多,但也撐不了多久,這北鎮撫司詔獄的刑,比我之前聽說的都要多,但凡下狠手,鐵打的也熬不過去!”

  海玥搖了搖頭:“這可不一定,之前抓住的一群黎淵社賊子,關了年余,只開口了一人,可見酷刑也有局限。”

  孫維賢道:“海翰林是懷疑,沈墨也與那群反賊有關?”

  “一切要看審問的結果!”

  海玥道:“不過盛娘子的手中,或許真的有高門大族隱私的記錄,此物一旦被黎淵社所得,后果不堪設想。”

  話說得嚴重,但實際上從黎淵社之前的情報渠道來看,他們對于京師權貴的那些齷齪事,也不見得就了解少了,所以到底是誰指使沈墨的,還真的難說。

  “好!此案我會緊盯,絕不懈怠!”

  孫維賢點頭應下,又提到了另一件事:“海翰林應該知道孫流吧?”

  “此人名號‘夜不收’,明為貢院打更人,實際上是錦衣衛于京師各行埋下的一百四十七名暗諜之一,然而半年前,正是此人策劃了新科舉子綁架案,隨后舉家叛逃,至今下落不明……”

  “就在剛剛,五城兵馬司與巡捕營合力搗毀了京師的賊子窩點,當場格殺了三十一名賊人,孫流就在其中!”

  海玥已經知曉,嚴世蕃順著線索發現了孫流的蹤跡,但賊人的數目之多還是令他詫異:“三十一人?可留有活口?”

  “賊人拼死反抗,僅僅擒獲了四人,還險些被其中的兩人自盡成功!”

  孫維賢沉聲道:“所幸在秘密窩點里面,發現了《彌勒下生經》、旗幟木牌、五色絲繩等物。”

  海玥終于動容:“白蓮教?”

  沒辦法,這個教派還是要配合一下表情的。

  相比起黎淵社的不為外人知曉,白蓮教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要大了太多,更有一種跨朝代的生命力,從元末延續至清,成為貫穿數百年的造反專業戶,而且每個時期的存在感都不低。

  就看明朝,太祖朱元璋是借助白蓮教背景的紅巾軍起家,稱帝后立即打壓,將之定義為邪教,然后從洪武到崇禎年間,白蓮教就發動了大小數十次起義,如永樂十八年的唐賽兒起義、天啟二年的徐鴻儒起義,最關鍵的是嘉靖年間。

  官場上有李福達一案,這位疑似白蓮教的核心弟子,在朝堂上制造了偌大的風波,導致了又一場官員的大清洗。

  而民間的白蓮教徒,則在塞外建立了“板升”據點,他們投靠蒙古,傳授蒙古人攻城技術,協助俺答汗制定戰略,屢屢入侵邊境,殘害大明百姓,后來隆慶和議的籌碼時,有一個重大議題,就是把這群白蓮教徒交出來,傳首九邊。

  所以現在抓出白蓮教徒,并不出人意料,只是令海玥感到無語的是:“如此說來,孫流并不是叛徒,他一開始就是白蓮教徒,反倒混成了錦衣衛的暗諜?”

  “是!”

  孫維賢道:“這下錦衣衛即將威嚴大喪,上下徹查更是必不可少……”

  海玥默然。

  想想確實是,之前錦衣衛校尉盧源,被查出是黎淵社中人,如今錦衣衛暗諜孫流,又被發現是白蓮教中人,還有建文后人身居指揮僉事之位……

  黑衣組織么?

  幾方臥底齊聚?

  關鍵是內奸自己揪出來還好,現在五城兵馬司與巡捕營合力抓捕,就連最后的顏面都沒給錦衣衛留下。

  對此,他也愛莫能助。

  解決定國公的風波后,海玥就提醒,最好將盛娘子案情的后續查下去,可惜對方并未真正重視,倒是嚴世蕃深挖下去,嚴家父子更是直接進宮面圣,調用了除錦衣衛和順天府衙外的人手,一舉建功。

  錦衣衛的局勢被動了。

  尤其是執掌大權的王佐一脈。

  孫維賢也想到一塊去了:“海翰林,聽說你與陸文孚相交莫逆,此番愿意來破案,想來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吧?但經此風波,陸文孚支持的王佐威勢必衰,有些事情也該考慮考慮……”

  他特意頓了頓,一字一句地道:“與當朝其余官員不同,你我才是真正的同盟!”

  眼見對方把來意挑明,海玥看了看他,伸手道:“請。”

  兩人走進待客室,備好清茶,孫維賢看著那色澤清洌的茶水,眼中稍稍閃過一絲猶豫,還是捧起茶杯,朝嘴里送去。

  喝到一半,就聽面前的年輕翰林,以一種聊家常的語氣道:“孫僉事準備何時造反?”

  “噗!”

  孫維賢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狼狽不堪地道:“你說什么?”

  海玥繼續品茗:“你不是在爭取我作為同盟?”

  孫維賢咬牙切齒,卻又將聲音壓得極低極低:“你何必揣著明白裝糊涂!我所求的就是密藏,一旦啟出,我愿與你們三七分成,可立毒誓,如若違背,天誅地滅!”

  海玥沒有討論自己拿七成是否合理,也未質疑所謂毒誓是否要指著洛水發,繼續平和地問道:“你要密藏,有何所圖?”

  “你們真的懷疑我要謀反?”

  孫維賢無語地道:“怎么可能呢!我們又非朱姓,便是有那位的血脈,也不可能坐上天子之位的……”

  海玥順著他的話:“那我不理解,你千方百計要密藏作甚?便是里面有驚世的財富,以你的家世和職務,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吧!”

  “我家中確實有良田千畝,這些年在南鎮撫司,也積攢了不少錢財……”

  孫維賢神情毫無動搖,斬釘截鐵地道:“但啟出先祖密藏,乃是我輩義不容辭之責!那些珍寶不會長埋地下,若不取出,來日必入他人囊中——難道你甘心見此情景?”

  ‘甘心啊’

  海玥心里是這么想的,表面上則沉默下來。

  “昔日多有冒犯,實不知令尊令堂竟能培育出海翰林這般經天緯地之才,在下愿負荊請罪!”

  孫維賢起身一拜,目光灼灼:“今既同朝為官,又有身世淵源,你我實乃天造地設的盟友,海翰林若能助我在北鎮撫司站穩根基,他日共取密藏自不必說,便是眼下但有差遣,必當竭誠效力,在所不辭!”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