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二章 京師歡迎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神探1546

  北京城。

  正陽門甕城。

  海玥、海瑞和林大欽驗過了游學印照,在可供四輛糧車并排穿行的門洞里面,一步步往前挪。

  到了通州登陸后,雙方分開,錦衣衛護送著安南使團,押送著周宣和莫正勇等要犯入京,海玥三人則如同正常求學的學子,跟著人群一路朝著京師而來。

  抱著第一次進城的激動心情,眾人起了個大早,可真正抵達京城前,依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流。

  最初擁堵的地段,甚至不是京師里面,而是南郊。

  大明時期的北京城,原本是沒有外城的,京城九門就是外城門,但隨著人口漸多,京師住不下,京師南郊便逐漸繁華起來,出現了無數的住家與商鋪,如今的規模已經不遜于內城。

  這點和宋朝的汴京是一樣的,都是城內無法承載龐大的人口,向外城擴充。

  所以靖康之恥時,女真人打到城下,即便攻不破京師,住在外城的百姓也會被踐踏蹂躪,京師淪為煉獄。

  現在大明的京師同樣沒有外城墻,永定門也沒有建。

  因為庚戌之變沒有爆發。

  現在的大明人,恐怕怎么都想不到,二十年后,居然會被蒙古韃子殺到天子腳下,在南郊燒殺擄掠,繁華的京師外城淪為人間地獄,而朝堂上的君臣緊閉城門,龜縮在內城里面瑟瑟發抖。

  海玥想到這里,暗暗搖了搖頭。

  關鍵在于,這個時期的蒙古人其實挺弱。

  女真崛起時,那是真的強大,中原王朝遇到了一個極為強橫的敵人,在北宋疆域到達極致時轟然倒塌,難免令人感到惋惜,愈發地痛恨起宋徽宗那個無道昏君。

  而現在大明碰上了已經衰弱不堪的蒙古,還被打到京師城下,能說什么呢?

  只能嘆息。

  嘉靖朝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差距巨大。

  當然,這也有跡可循。

  許多禍根早早就埋下,整個王朝到了中期,本就如同一臺龐大而臃腫的機器,如果朝堂上的君臣振作些,還能勉強帶動,一旦懈怠,馬上就會呈現半癱瘓的狀態,到時候可不就任由外敵蹂躪?

  感慨之后,海玥又摸了摸臉,嘀咕道:“京師這天氣真難熬啊!又悶熱又干燥!風吹在臉上,跟刀子似的……”

  此言得到了海瑞和林大欽的認同:“是啊!這里太干了!”“幸好哥昨日在屋內擺了一盆水,我起夜口干舌燥,險些將那水給喝了……”“要煮沸,千萬不能喝生水!”“哦!哦!”

  這般一路說著,循著正陽門大街一路往北,終于抵達甕城外。

  此處更見擁擠,因為開始驗路引,核實身份了。

  所幸秀才功名終究管用,尤其是海玥,鶴立雞群,青衫儒雅,拿出地方開具的官方憑證晃了晃,城門口的差人就擺了擺手,示意入城。

  入了門洞,周遭的聲浪轟得人耳膜發脹,人群挨挨擠擠,各色吵鬧唾沫橫飛,還有穿皂靴的稅吏踩著板凳查貨,手里鐵尺咚咚地戳在箱籠上,隨之響起的就是討好與通融的溝通。

  “呼!”

  終于熬過了這段路,前方豁然開朗,官府民居鱗次櫛比,坊間市場人煙輳集,車馬駢闐,一片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映入眼簾。

  這就是京師。

  這就是大明的絕對中心。

  三人步入棋盤街。

  棋盤街是正陽門與大明門之間,一個百步見方的小廣場,因四周有石護欄,方方正正,形似棋盤而得名。

  外地人入京師,這里幾乎都是首個經歷的熱鬧集市,尤其是書市,到了春闈之時,全國各地的舉子前來應試,都會云集于此。

  “快來看哦!武定侯親刻《水滸傳》,梁山忠義一百零八單將,征遼!征方臘!”

  “《三國志演義》,有插畫!精美插畫!別翻別翻,媽的!這家伙把插畫撕了!”

  “《墨娥小錄》!煉丹秘本!龍虎山大上清宮流出的手抄本,內有靈丹秘法,化銅為銀!化銅為銀哦!”

  “公子,要《花營錦陣》么?”

  “那是何書?”

  “呦,一看公子就是不懂哦!隨俺來!給你看好看的!”

  “呃,這書看不得,看不得……”

  且不說林大欽目不暇接,就連海瑞都滿臉好奇,險些被兜售春宮圖的小販拽到巷子里去,海玥眼疾手快,趕忙將弟弟拉住:“以后有的是機會來書市,我們先找一處落腳點!”

  居京師,大不易。

  這是歷朝歷代都共通的事情。

  作為三個自嶺南而來,初次入京的土鱉,首要的任務不是見識琳瑯滿目的京師盛況,而是找個地方住下來。

  如果是短期居住,住個幾天,就去客棧投宿,如果是長期,還得要租個房子。

  海玥三人是來考國子監,如果能考進去,那國子監內就有齋舍,不需要學子在外住房,但這個考試的時間不定,還是得先租房。

  租房就要用到牙人。

  海玥帶著兩人擠出人群,呼了一口氣:“文孚之前介紹過,京師的牙人也細分為各個領域,比如房牙、人牙,牲口牙、綢緞牙,甚至還有‘外貿牙’!”

  林大欽奇道:“‘外貿牙’?”

  海玥笑道:“這是我起的名字,因為那些牙人一般出沒于會同館,即外藩使者的接待處,往往通曉蒙語、波斯語、佛郎機語,不僅充當翻譯,還專門負責走私呢!”

  兩人聽得嘖嘖稱奇,海瑞則道:“哥,那我們去尋一位房牙吧!”

  “走!去西四牌樓!”

  房牙大多活躍于西四牌樓的“房契市”,手持地契副本,與炭筆畫押的簡易平面圖,專門介紹京師的房屋宅院。

  但那是大宗的買賣,海玥三人只要租一間小院子,應付一下即可,便尋了街頭休息的牙人。

  海瑞和林大欽的當地口音都重了點,海玥則是特意學習了官話,但即便是他負責出面溝通,三言兩語間,還是被看出了端倪:“小相公從哪里來?”

  “廣東。”

  “哎呀!廣東好啊,人杰地靈!”

  牙人不僅沒有嫌棄,反倒更熱情了。

  海玥知道,對方能睜眼說瞎話,是準備讓自己大出血了。

  三個人都是秀才,若在家鄉,自然不必擔心被區區牙人刁難,但在京師,一板磚下去,能砸倒一大片舉人,牙人坑起這等遠來的學子,絕不會有半分心慈手軟。

  所幸海玥從廣州府出發前,又讓人回去,從四哥那邊提了些銀兩,想來短時間內還是夠用的。

  就連謝氏都將壓箱底的錢財給了兒子,他們母子一貫是不愿占人便宜的,哪怕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林大欽亦是如此,早早將教書積攢的錢財帶上。

  即便如此,當牙人張口說出價錢時,三人還是震驚了:“多少?外城獨院都要八兩銀子一個月?還得押一付三?”

  海玥臉色沉了下來:“去年順天府大雪,朝廷強制限定,大雜院租金不得超過兩百文每月,今年才逐漸恢復市場價,你這就算是獨院,二兩銀子已是高價,直接翻了兩番,不合適吧?”

  ‘這南蠻子還挺懂嘛?’

  牙人怔了怔,心里詫異,臉上擠出笑容:“這可不同,俺介紹的院子,可是沾了文曲貴氣的,上一屆有居于此處的士子高中呢!三位小相公若是住進來,保管明年也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啊!”

  海玥搖了搖頭,直接轉身,牙人還在后面叫囔著:“小相公,若是別處不合眼,還來俺這啊!”

  海玥理都不理,再找了幾位牙人,然后很快發現……

  真黑啊!

  實際上,他入京前專門找錦衣衛聊過,得知了不少京師的行情,可問題在于出身。

  那群牙人表面上不歧視,實則一見三人出身嶺南,默契地漫天要價。

  哪怕知道行情也無用,你租不租吧!

  “狗眼看人低!”

  海玥轉了一圈下來,都有些氣憤。

  陸炳本來想安排一座宅院,但被婉拒了,不是交情不夠,而是錦衣衛在京師受各方關注,終究不便。

  現在看來,沒有關系,就得花大錢,亦或是降低生活質量。

  “也罷!我們去外城尋個大雜院,先對付著吧!”

  大雜院是給工匠、小販、底層文人的住處,環境自然不會好,不過海瑞和林大欽本就是勤儉持家之人,若不是海玥領頭,兩人保管直奔大宅院單間了,現在不想被當做冤大頭坑,就只能去那里了。

  準備再從正陽門往外城去,一位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突然竄了出來:“海爺?海爺!真的是海爺啊!”

  “小川?”

  海玥看著這個眉清目秀,眼神機靈的少年,目光稍稍有些驚訝:“你怎么來京師了?”

  小川道:“我跟哥哥回來了啊!真巧真巧,竟在這里撞見海爺和兩位公子!嘿嘿!”

  “是挺巧的”

  海玥頷首:“他鄉遇故知,是好兆頭,待得我們安置下來了,再與燕兄聚一聚!”

  “何必等那個時候呢?”

  小川眼珠子滴溜溜轉了轉,笑容燦爛:“海爺是想租借宅子吧,我為海爺推薦一間院子如何?保證價錢便宜,住得也舒坦!”

  海玥目光微動,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麻煩么?”

  “不麻煩!不麻煩!”

  小川抱了抱拳,正色道:“哥哥說了,海爺是俠義之人,京師最是歡迎海爺這等人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