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六章 見義不為,無勇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神探1546

  明朝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榜眼孔天胤,探花高節。

  這三個人在歷史上都不出名,但探花高節被嚴嵩打壓,榜眼孔天胤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而狀元林大欽更是以不足二十一周歲的年齡折桂,在歷朝歷代都極其罕見,可謂天才中的天才。

  歷史上的明年,林大欽參加鄉試時,一出手便嶄露頭角,廣東提學王世芳得其文,奇之,薦于巡按御史吳麟,相與嘆曰:是必大魁天下者。

  海玥對于這些記得并不十分清楚,但本來聽得里面書吏的刁難,就覺得惱火,此時大踏步地走了進去。

  印入眼簾的,是一名立在桌案前面色難堪的學子,和一群趾高氣昂靠在椅子上的書吏。

  海玥打量起林大欽。

  海瑞原本是干瘦,家境不好,營養不良,但身體沒有大毛病,而近來在海玥的帶動下,飲食中多了不少葷腥,氣色明顯好看了許多,臉頰上也有了肉。

  林大欽則是清瘦,穿著一襲陳舊青衫,那衣衫在他修長的身軀上,顯得尤為寬松,所幸精神不錯,尤其是雙目清澈明亮,頗有種卓爾不群之感。

  不過再好脾氣的,被如此折騰,也受不住了,此時的林大欽胸膛起伏,憤怒地瞪著對方。

  中年書吏嘴角翹起,欣賞著對方無能發怒的模樣,狹長的雙目一轉,落在海玥和海瑞身上:“你們也是來辦學籍的?來來來!”

  這明顯是不懷好意,估計又要逞威風了,海玥卻不理會,走到林大欽面前:“兄臺沒事吧?”

  “啊?小生沒事!”

  林大欽一怔,旋即眼中露出擔心來。

  果不其然,中年書吏面色一變,磨了磨牙,更顯猙獰:“過來!把文書拿出來!”

  海玥淡然取出家狀、結狀、廩保文書、結保文書,還有縣試院試的成績,遞了過去。

  “年十七,縣案首?府案首?嘖!莫不是……”

  中年書吏先看成績,頓時露出詫異之色,嘴里嘀咕了一句,顯然是想說這背后莫不是有什么不可見人的交易,但終究沒敢大放厥詞,卻又轉向文書:“這份不合格!結保也不合規!你們是瓊州府人?趕緊回府內再辦一份,現在還趕得及,嘿!”

  海玥冷聲道:“文書不合規?”

  中年書吏敲了敲桌子:“你瓊州府不是沒有前例,讓身家不清白的賊人冒用身份參加了院試,我乃持重之舉!”

  這正是吏胥的難纏之處,這些人通律法,曉舊聞,即便是刁難,往往也能師出有名,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但這次不管用了,海玥聲音凌厲起來:“誰給你的膽子,敢在國朝取士之際,橫加阻礙,有意刁難?”

  中年書吏變色了:“你說什么?”

  “我說你抓著雞毛當令箭,小題大做,壞行省學風!”

  海玥語調愈發高昂,內外皆驚。

  面對這等惡吏,忍氣吞聲只會導致對方變本加厲,他就是特意將事情鬧大。

  大不了借一借那位巡按御史的勢。

  自從拒絕舉薦入國子監后,一路上吳麟與他相見時,客氣歸客氣,但總有幾分尷尬。

  恩情不能欠得太久,欠久了就成人情債,到時候難免發展成“斗米養恩,石米養仇”。

  所以適當地讓吳麟出面,解決一下自己的問題,不是壞事。

  “放肆!放肆!!”

  中年書吏暴怒,伸手一撥,之前放在桌案上的文書被他直接掃下。

  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以為中了兩試案首,就了不得了?

  那是瓊州府,廣東里面最落后的一個州府,這里是廣州府,省城所在,豈可一概而論?

  別的書吏亦是如此想法,冷眼旁觀,外面的學子也探頭探腦,驚訝于里面居然真的爭吵起來了。

  直到腳步聲響起。

  一位年約五旬的老者走了進來。

  此人身材挺拔,眉如刀裁,未著官袍,只是一襲樸素的舊衣。

  然而之前還在看好戲的眾多書吏勃然變色,齊刷刷地起身,行禮道:“周臬臺!”

  面容扭曲的中年書吏更是瞬間低下頭去:“周臬臺!”

  ‘咦?’

  海玥本來等的是吳麟,沒想到來者卻是這一位。

  別稱臬司、臬臺、廉訪的,唯有按察使司的主官,三品按察使,也是邵靖此前推崇備至的“鐵面判官”周宣。

  老者走進,卻是直接看了過來:“你是瓊山海氏十三郎海玥?”

  海玥行禮:“正是學生。”

  老者再看了一眼林大欽:“你二人相識?”

  海玥搖頭:“不認識。”

  老者淡淡地道:“不認識,為何替他出頭?”

  海玥道:“見義不為,無勇也!”

  “哦?”

  老者刻板的臉上神色不變,眼中卻浮現出一絲笑意:“君子義以為上,不愧是能破使團要案的少年神探!案卷老夫看了三遍,推演過程如游絲穿針,令人擊節,親擒賊子,更顯勇武!好!”

  稱贊完畢后,老者這才看向中年書吏:“你是尤裕?”

  中年書吏顫聲道:“小的……小的是……”

  老者道:“早聽說你是出了名的尖酸刻薄,每每有怨氣,就拿趕考學子出氣,老夫此前跟王提學說了此事,看來他是公務繁忙,未能及時處置啊!”

  “小的……小的……”

  中年書吏還想狡辯,老者已經擺了擺手:“你這等人,罰俸是無用的,降調吧!你瞧不起瓊州府?那就去瓊州當差!”

  中年書吏咯的一聲,瞬間軟倒在地。

  明初朱元璋時期執法酷烈,書吏貪墨五兩即處死,但此后實際處罰力度減弱,多改為追贓罰俸,實則不痛不癢。

  唯獨降調是他們最害怕的。

  這些吏胥都是扎根地方,代代相傳,官員調走了他們都不動,早就盤根錯節,但換一個地方任職,那里也有錯綜復雜的關系網,豈能容得下外來者?

  不知要費多少錢財,要托多少關系,才可能重新扎下根,甚至大多數情況,被當地的吏胥樂呵呵地笑納了錢財,最后依舊融入不了。

  這比直接殺了他們,還要難以接受!

  “爾等引以為戒!”

  按察使周宣做了處置,再冷冷掃視一遍其他的書吏,拋下一句話,轉身離去。

  ‘好一位鐵面判官!’

  海玥心里大為贊嘆。

  處置一個書吏不算什么,但提學辦公處是王世芳的地盤,周宣此舉可以說是絲毫不給那位面子,有悖于官場上的風氣。

  海玥恰恰厭惡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團和氣的氛圍,此等吏胥看似沒有大惡,但所作所為,有時候真的可能改變某些貧寒士子的一生,而雙方甚至無冤無仇,平白無故被欺壓折磨。

  現在之前還面帶笑意的書吏們噤若寒蟬,手腳麻利地辦起事來,態度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或許他們終究會好了傷疤忘了疼,故態復萌,但至少能有一段時間的改變。

  辦好手續,出了屋子,海玥海瑞準備離去,林大欽卻追了上來:“小生林大欽,字敬夫,潮州府海陽縣人士,多謝兄臺義助!”

  海玥笑道:“在下海玥,瓊山人士,行次十三,尚未及冠,未有表字,這位是舍弟海瑞,行次十四!”

  三個少年郎邊走邊說,很快探討起學問來。

  相比起之前被書吏欺負的狼狽,此時真正的狀元之才就體現出來了。

  林大欽自小“博通子史百家言”,其文“奔騰磅礴,酷肖三蘇風格”,關鍵是他還非夸夸其談,應試文章都很有獨到見解,“考據詳核,詞旨凜烈,讀之覺奕奕有生氣。”

  海玥知曉對方的歷史成就,倒還好些,弟弟海瑞則震撼了。

  他在書院也是“道學先生”,學識是能夠教導同齡人的,可跟林大欽一比,差距實在明顯。

  出了海南,方知天地之大。

  外面士子的學問,都這么厲害的嗎?

  同樣是年紀輕輕,眼見對方旁征博引,對答如流,海瑞不禁生出敬佩,更是毫不氣餒,積極探討,印證自己師承的丘濬學說。

  漸漸的,海玥沒了聲。

  范文背誦流的他,插不上話了。

  不過眼見林大欽有問必答,性格和善,海玥目光一動,發出邀請:“我等本為同科,今又共歷此事,可謂緣分匪淺,何不共居一處,切磋文學,以增學識?”

  想要提升成績,除了自己苦讀鉆研外,跟著學霸一起學習,也是個不錯的法子。

  來吧!

  中等生和優等生同桌,猛猛拔成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