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在騎著馬的那名護衛臉上略一打量,便是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這話說得,主心骨倒是十分明白。
意思便是說,不必再去讓他給坐在馬車上的護衛解釋一些什麼,而是讓他繼續把話說下去。
主心骨其實對坐在馬車上那名護衛問出的問題,并不覺得麻煩。
他之前在隊中,給大家出謀劃策的時候,他是經常需要將一個問題進行許多遍的解釋,而后講給那些隊友們聽的。
所以,他便也是習慣了這種解釋。
后來,他索性是將話說得更加直白一些,便能夠免掉一些對他來說絲毫無意義的解釋。
而今天,面對坐在馬車上的那名護衛問出的這個問題,他愿意解釋的原因,有兩點。
其一是他找到了之前那種熟悉的感覺,而之前那種熟悉的感覺,往后可能不會再有,也不會有機會再有。
其二便是因為,越是對面的人聽不明白自己話中的意思,需要讓他解釋,便越是說明他們的想法較為簡單,而對于這些想法較為簡單的人來說,他卻是能夠更好地去操控一些東西,也能夠將想法簡單的人輕易掌握在手中,能夠讓他更有活命的可能性。
所以,對此他并不厭煩。
那名遮著面的少爺他不清楚,但騎著馬的護衛說出來的話,卻是讓他覺得其人要遠比那坐在馬車上的護衛聰明許多。
既然如此,那麼情況卻與剛才所想大不相同了。
之前預想的那種可以將三人戲耍地團團轉的那種情況,現下看來,卻是不存在了。
本來他還沉浸在對方的聰明才智要比自己預料低的喜悅之中,但現在他卻也是趕忙收斂了這些心中的喜悅情緒。
因為在他的預想之中,三人里,最深不可測的應該是那名蒙著面的少爺,但現在來看,除了坐在馬車上的那名護衛神經有些大條以外,騎著馬的那名護衛,頭腦卻還算是清楚,算是腦袋轉得比較快的那類人。
按照之前的猜想和那名少爺直至此刻的表現來說,那名少爺的聰明才智應該還要遠在那名騎著馬的護衛之上。
一句「一場不公平的交易」惹的在場眾人皆有了不同的反應。
先不說直接對主心骨發問的那名坐在馬車上的護衛,就說位于主心骨腳邊的那人,那個被短刀釘在地上的人,即便他現在看起來已經疼痛難忍,但他眼神中依舊是對主心骨說出的這話明顯露出了疑惑。
只論是否能夠聽清楚來說,他距離主心骨最近,若是在場只有一個人能夠清楚地觀察到主心骨面上的表情以及揣測出他的一些小心思,那便是只有這人。
原因很簡單,他距離最近,自然也是最有利于對主心骨的進行一些細致地觀察,而關于主心骨的那些小心思,即便是他再愚笨。但跟他相處如此多的時日,又怎會對他一點都不了解。若說是一點都不了解他的為人,或者是一點都看不懂他,那便也是胡扯。
什麼意思?不公平的交易?
捅死了老大,為了活命,還想把整個隊里的財物盡數拱手讓人,卻不跟他們這些兄弟商議分毫,這叫他們怎麼能忍?
什麼是不公平的交易?
這一系列的疑惑都接連涌上他的心頭。
再看被限制了行動能力,躺在地上的那四人。
他們的眼神已經變得有些驚恐,不知道他們的意識是否還算清醒,但顯然是沒有了什麼開口的機會。
而之前跟著主心骨一起去對付騎著馬的那名護衛的那個歹徒,也就是被騎馬的那名江家護衛斬掉一條手臂的那個人,許是由于血流不止的原因,現下已經暈厥過去。
即便騎著馬的那名護衛已經明示主心,說讓他接著說下去,但主心骨考慮到現下場上的情況,卻也是不能夠完全聽從于他的。
因為他覺得這件事的突破點,可能會在那名。坐在馬車上的護衛身上。
對面騎著馬的那名少爺,依舊是那麼平靜,他不能夠準確猜出少爺現在心中的所思所想,那從他作為入手點,便是要困難上許多。
而反觀那名心思沒有那麼重,思慮也沒有那麼多的坐在馬車上的護衛,情況卻是截然不同。主心骨暗自在心中思索,覺得興許從他入手,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所以,雖說他不能完全聽從騎著馬的那名護衛所說,但他卻還是想要對坐在馬車上的那名護衛解釋一番。
只要這個解釋可以讓馬車上的那名護衛明白他的意思,而騎著馬的那名護衛又挑不出什麼錯處,不會感到什麼明顯不將他的話當回事的感覺,便是沒有什麼問題。
他緩緩開口,將他現在的處境講給對面三人聽。
「現下,在下的小命被諸位牢牢捏在手里,而在下卻無力反抗,因此,只能寄希望于諸位能夠在拿到那些東西之后,饒過在下一命,這便算是一場不公平的交易。」
「而在下卻是只有賭這一條路,所以明面上來看是一場不公平的交易,可若是諸位能夠抬抬手,讓在下躲過這一次,于在下而言,卻也算是賺了。如若不能,也便是命。」
這話,他是越說越無奈,讓人覺得他似乎是被逼到了絕路。若是被一些不知情的聽了去,甚至還有些讓人惋惜。
說話間,主心骨的眼神在三人之間不斷地游走,不想要錯過任何一人的表情丶動作。
這話一出,坐在馬車上的那名護衛卻是越聽越有些糊涂了。
前面他還能夠聽明白,也知道了何為不公平的交易。
便是說對方現在沒有反抗之力,只能是乞求通過手中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去換他的一條活路。
現在雙方的姿態確實是不平等的,對面的這人,也確實是一直被他們三人拿捏著行動,他的一條小命全在他們三人的一念之間,因此,這場交易確實是不公平。
但越到后面,他怎麼越聽越糊涂了?
財物與命相比,確實是不值一提,如果可以用他們的畢生積累買下他的命,也算是賺了,可若要是在拿到那些東西之后對他起了殺心呢?臨死還要告訴奪他命的一行人財物的下落,讓別人殺了他,還有取走他多年來到積累,這怎麼能咽下氣?
話是說得很明白,但對面這人的意思,坐在馬車上的護衛實在是有些搞不懂。
他搞不懂眼前這人的腦子里都在裝著些什麼?對自己沒有任何保障的事情,他怎麼愿意去冒這個險?
換做是他,要麼便是跟敵人周旋一番,要麼,即便是讓那些積累下的財寶落了灰,也斷然不會讓殺他之人所得到。
而他現在的狀態,卻是不像之前那種可以隨意將話脫口而出的狀態了。
他知道在這個場合下問這種東西絕對是不合適的,所以,他便是將這份疑惑在心頭按下,不再去追問。
聽了主心骨的一番話,很快,騎著馬的那名江家護衛知道他家這個小主子不方便親自開口,看到江憲沒有任何動作,便是知道接下來的話他可以問。
便是接著向眼前的主心骨問道:「那些東西是什麼?在哪?」他的語氣很淡,也似乎不帶有任何的溫度。
主心骨見面前這位少爺還是沒有開口說話,亦沒有任何的動作表示,這他心中頓時產生了一絲不安的情緒。
但卻是立即將情緒調整過來,他知道,既然是這少爺是騎著馬的那名護衛的主子,想必也是相處了很久,能夠讀懂他家主子的意思。
如此一來,那騎著馬的那名護衛的意思,也便是那位少爺的意思。
他沒有時間去來得及想些什麼,現在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就在我們家里,諸位隨在下去取一趟便是。」主心骨沒作任何猶豫,直接講話說了出來。
他不是一個腦子不夠用的人,但現在他選擇將話脫口而出,也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而他的這份考慮,便是他想讓這話的分量變得更加重一些,顯得更加真實一點。
這樣一來,對面的三人,也就不會對他話中的真實性產生什麼懷疑。
看主心骨的樣子,東西在那里是沒錯,這對面三人也能判斷出。
只是,主心骨沒有想到的是,四人間的氣氛再次冷場了。
主心骨如此表現,原本他是想讓對面三人對他說出的這句話能夠更加信任一些,也讓這話看起來更加真實一些。
但沒想到迎來的卻是這種氛圍。
兩方人,一對三,你看我我看你,卻是誰也不準備先開口說話。
最終,還是主心骨沒有忍住。
這種關乎于他性命的事情,他也不能忍,不能作任人宰割的羔羊。
「諸位放心,家里已經沒有兄弟了,在下的兄弟們全在這里了。」
他接著補充道:「就憑我們這群人這幾下拳腳,在諸位眼中,想來也是根本不夠看。我們老大尚且不是諸位的對手,諸位實在是沒有什麼可不放心的。」
說罷,他匆匆掃了一眼場上喘著氣還有不喘氣的所有隊友。
他這話說完,江憲三人的心中自然是有了一些判斷。
他說的家里,很明顯便是指他們這群人的據點。
那現在便是會有兩種情況等著江憲他們三人。
第一種情況是那個據點里有人或者是有陷阱去等著他們三人自投羅網。
所以,對面這個主心骨才需要將江憲他們三人引去。
第二種情況便是真如主心骨所說,據點里沒什麼人,真的沒有任何他們的人駐守了。
如果是這種既沒有人也沒有陷阱的情況下,那還有一個問題正等著江憲三人。
他們三人是都隨著主心骨去他那據點,還是說僅派去一人,現在也是個大問題。
若是三人都跟去,到了據點若是有圈套,便會都遭受他的設計陷害,雖說有個照應,但也有可能完全陷入了他的圈套,三人全軍覆沒。
若是兩人去,那是將誰留下呢?三人分成兩隊,雖說是有個照應,遇到事情還能夠里應外合,但會不會有變數?
若是派一人去,那一人無論是入他的圈套還是被他中途甩開,都可能遇到危險或者他的陷害不說,也是會丟掉他的下落。
所以這三種辦法,怎麼看都不算是妥貼的辦法。
而且,別的不說,他們的據點說直白點便就是匪窩。
這種匪窩里,沒有設置任何的陷阱,江憲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若是沒有出謀劃策的人還好說,但有面前這樣一號人物存在,據點里面有埋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據點里沒有任何的陷阱設置的情況也有,但是那種情況,說明據點隨時會變換,那東西也一定不在據點。
江憲怎麼說也是一名武者,并且,她打下就愛翻閱書籍,由此,她翻閱過的書籍自然也是不在少數。
這點心眼她還是有的。
所以,可能對面之人確實說的是真實情況,他的據點里沒有任何一個兄弟的存在,那還有陷阱這事,也是不可不防。
很多時候,在一些未知的地方,遇到一些未知的陷阱,是要比歹人還要可怕的存在。
因為那種東西是不能夠預料的。
即便不是直接致命的陷阱,但只要是被陷阱纏上一番,后果也是不可設想。
很明顯,騎著馬的江家護衛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他的語氣依舊是冷冷淡淡的,對著對面的那人,問道:「你們家里,竟然無人駐守,那想來你說的那些東西,也是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我們又何必冒著風險去尋。」
他穩穩騎在馬上,語氣雖說是沒有什麼變化,但卻是將「家里」這兩個字重重地點了一下。
他沒有直接將匪窩或者據點這種字眼說出來,既然沒有擺到明面上去說,反倒是按照對面這人所說,便是還給他留有馀地,也給這件事情留有馀地。
所以,他還是選擇了用主心骨的措辭去問。
騎著馬的這名江家護衛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