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落空 「唰!」
池運鋒的第三擊,依舊落空!
「什麼情況?」
在江宣與池運鋒比試的同時,演武場下,有些方加入觀戰的觀眾和武者開始詢問起場上的戰況來。
「池師兄正在和一百七十五號進行比試。你還別說,這一百七十五號確實是有兩把刷子。但是,他這次遇到了池師兄,只能祈禱池師兄能稍微手下留情,不要讓他輸得太慘了。」
「寄希望池師兄能手下留情,這個可能性不大。以我對池師兄的了解,他不太會手下留情。金州武館的弟子常說,池師兄認為全力以赴才是對對手的最大尊重。」
在眾人的議論之中,有些對池運鋒有所了解的武者也是打開了話匣子。
「唰!」
池運鋒的第四擊,還是落空!
天階組演武場的周邊又一次開始陷入沉寂之中,在演武場之下,幾乎每個人都在看著場上這幾乎未曾見過的場景。
一個不知名的頭戴青色蒙面兜帽的天階八層武者,竟然在此次比試的一開場,便已經連續從容地躲過被譽為「金州武館之劍」的池運鋒的四次攻擊!
尤其令他們驚嘆的,是池運鋒作為劍術極高的天階八層武者,對劍術的理解力上遠非尋常武者能比,甚至可以說遠非尋常巔峰武者所能比。
這也就意味著,池運鋒在戰斗中,在每一次出劍后,定會按照前一次攻擊的效果,進一步調整下一次的攻擊,力求讓下一次攻擊更具有針對性,也更具有壓迫感。
如此,池運鋒的每一次攻擊都會比上一次攻擊更難躲避;每一次攻擊,也都會比上一次攻擊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壓迫感。
事實上,雖然演武場下的觀眾并無法準確看出。但此刻處于對戰中的江宣,卻是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這一點的。
池運鋒的第一擊到第四擊,確實是全部按照江宣在比試開始前的演練內容進行的。
但即便如此,江宣也同時感受到了池運鋒劍術之高,感受到了池運鋒每一擊在壓迫感上的更進一步,感受到了池運鋒實力強橫之處。
因為,即便是江宣在冒著一定的風險,強行執行演練的內容進行躲避,他依然感受到了池運鋒的每一擊比上一擊更有威脅,也更有針對性。
換言之,即便是相當于提前知曉了池運鋒在此次比試的前幾次攻擊,江宣的每一次躲避竟都十分明顯地在變難!
江宣不敢想像,若自己沒有演練這項戰斗能力,他將如何應對池運鋒這一次次越發犀利的攻擊!
「好強!」江宣在躲過了池運鋒的第四次攻擊時,心中不禁暗嘆道。
「唰!」
池運鋒的第五次攻擊,還是落空。
然而,此次攻擊,池運鋒那閃著寒光的長劍幾乎是對江宣擦身而過!
「演練中的躲避可比這從容多了!」江宣此時的心中開始升起了一絲對于此次比試的緊迫感。
他在權衡,在閃避難度已經有些偏離演練的情況下,是不是應當繼續執行演練中的內容。
「富貴險中求!不管了,我倒要看看這位池師兄第幾招能打中!」江宣略一咬牙,準備按照先前的演練內容,對池運鋒的攻擊繼續作出閃避。
「唰!」
「唰!」
第六擊,不中!
第七擊,不中!
在第七擊不中后,池運鋒不假思索,腳步一點,使出一招江宣在戰斗中經常使出的招式,翻身后撤,與江宣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第七擊后調整!」池運鋒做出這一動作后,江宣暗嘆道。
池運鋒的這一次再普通不過的后撤,倒是讓江宣感到十分驚訝。
在他與池運鋒比試前的演練中,他演練出池運鋒最快將在第十擊后進行調整。
但是,池運鋒僅在第七擊不中后就做出了調整,進行了后撤。
比江宣在演練中最激進的預判還要早上三擊!
相對于演練內容的調整,是江宣判斷一個對手強弱與否的重要標準。
通常情況下,若是對手的調整符合江宣的保守估計,便說明對手是個值得認真對待的對手。
若是對手的調整符合江宣的激進估計,便說明對手是個難纏的對手。
若對手的調整比江宣的激進估計還要早上一招,便說明連演練也難以準確預測對手。
最⊥新⊥小⊥說⊥在⊥⊥⊥首⊥發!
那麼,就可以說,用演練的方式應對,是帶有風險的,也就是說,對手是位可怕的對手。
而此時的池運鋒,調整的時機竟然比江宣激進的估計還要早上整整三招!
那麼,在江宣看來,這位池師兄,是一位極為可怕的對手。
如此一來,比試前不論是觀眾,還是武者,他們對于池運鋒的評價應該不是吹捧,而更像是一種對事實的陳述而已。
經過數招的交手,江宣再一次確認了先前的這一估計。
「你比想像中的還要強!」由于隱藏身份的需要,江宣一直盡量不在演武場上,甚至是演武場下開口說話。
但此刻的江宣,實在忍不住對面前的池運鋒這般說道。
「你也是。」池運鋒英俊的臉上依舊沒有多少戰斗以外的表情,語氣也依舊平淡,但是話中的內容卻是給了江宣同樣肯定的評價。
「竟然讓池師兄說出這般話,這一百七十五號武者到底是何許人也?」演武場下的一名武者竟一時有些羨慕江宣,情不自禁地說道。
然而,有武者羨慕就有武者嫉妒,有些武者也是忍不住對江宣從另一個方面評價一番。
「一定是池師兄見這一百七十五號實在太弱,實在不堪一擊,手下留情罷了。」
「對,你們看方才池師兄那幾次攻擊,都給對手留出了很大的躲避空間,所以才讓那一百七十五號僥幸躲了過去。」
自然,也是有人對那些說法提出了駁斥。
「一派胡言!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如此說,是在抹黑池師兄的聲譽!池師兄一向光明磊落,是多少年輕武者的榜樣,怎會在五州演武上堂而皇之地讓招!」
聽聞此言,人群中的那些雜音也是逐漸平息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