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89章 意欲擒龍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天可汗回憶錄

  大量的軍情文書從河南前線送到了洛陽金鏞城中,慕容紹宗等秦王府的屬臣時刻盯著這場戰事的進展。

  不過,相較于秦王府屬僚的緊張,整個洛陽城的氛圍并沒有因為河南地的戰事而受到影響。

  經歷了半年的重建,在戰火中遭受到嚴重破壞的洛陽城的架子已然搭好了。

  以銅駝大街為中軸線,洛陽內城的官署、宗室公卿的府宅、倉廩府庫等建筑都已經修復好了,外郭城的東西兩市和四通坊也重新建好了。

  相比于原本的洛陽大小市,如今洛陽的東西兩市的規模相較之前有所調整,各占了四個里坊之地。

  洛陽城本來二百多個里坊,外郭城的里坊在戰亂之中大多數已經成了白地,如今重新規劃修建。冬日里,里坊之中,正是施工火熱的時候,大量的家宅正在修建,每日都可以見到匠人、幫傭進進出出。

  歡泰坊中,高歡、宇文泰兩人的宅子建好后,兩人打算啟程回到河北。臨行之前,李爽見了兩人。

  許久沒有回河北,高歡、宇文泰歸心似箭。

  高歡還好說,他不在鄴城,可還有一幫懷朔的兄弟在,局勢還亂不到哪里去。

  可宇文泰不同,他本身輩分就小,如今留守在范陽的宇文護輩分更小。他不在,幽薊之地鬧出了不少的亂子。

  李爽并沒有挽留。這段時間內,有著李元忠主持,襄國的冶鐵中心已然初具規模。讓這兩人回去,河北的形勢還會更加穩定。

  經歷了六鎮之亂以及河北世族反抗爾朱氏之役,河北從戰亂之中走出,秩序趨于穩定,正是恢復生產的時候。

  河北富庶,曾是北魏朝廷統治的核心區域,為洛陽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賦稅。

  如今,洛陽朝廷所能管轄到的河北州郡的戶口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

  戰爭直接造成人口死亡是一方面,大量的逃戶和世家豪強隱匿人口也是重要原因。

  李爽并沒有立刻清查河北人口的打算,而是借著洛陽朝廷的名義將河北世族再度歸攏到了麾下,與之合作。

  無他,力有不逮。

  在五胡亂華的亂世之中,河北的漢人世族早已經有了應付胡人騎兵的辦法。

  建造塢堡!

  以塢堡為核心的莊園經濟,在亂世之中為漢人世族提供了很大的籌碼。

  塢堡堅固,北魏曾經的純騎兵部隊對此很難有應對的辦法。畢竟,胡人劫掠,為的是錢糧人口。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源去進攻一座塢堡,打贏了沒有多少收益,打輸了更是丟了里子面子。

  不想要雙輸,那就只有合作。

  北魏在漢化改革之后,為天下的世族排定郡望的同時,也下令各地的世族拆除塢堡。

  當然,這些世族的確照做了。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留心眼。畢竟,技術還在。

  一看到六鎮作亂,天下將亂,世族豪強們又將曾經的手藝都撿了起來,建起了塢堡。

  李爽在河東時,自己就建立過塢堡。不但如此,裴薛等河東豪族也建立起了塢堡。

  這樣的情勢一直到了李爽攻克太原,才有所改觀,裴薛等河東豪族才開始拆除塢堡。

  如今的河北與昔年的河東也是一樣,李爽要強令世族拆掉塢堡,并不現實。

  李爽組織不了十幾萬大軍,沿著河北各州各郡,將世家豪族的塢堡一個個拔掉,清除掉世族的影響力。

  當然,即使李爽有這個實力,這么做也毫無意義。

  河北亂了,只會給南面的梁軍和北面的胡人創造條件。

  同樣的道理,不想要雙輸,那就只有合作。

  不過,對于李爽有利的是,河北的世族無法將手伸到關中、河東等地,但李爽卻可以通過洛陽朝廷將勢力滲透到河北,一步步掌控河北各州郡主要的城池。

  這并不是一個很快能達到的目標,可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以及出現反復拉鋸的狀況。

  目前來看,河北主要還是三方勢力。

  秦王府以及明確站隊秦王府的殷州、定州豪強,高歡、宇文泰所代表的六鎮外來勢力和河北本地的世族豪強。

  站在百尺樓之上,看著高歡、宇文泰出城的身影,李爽一笑。

  也許,河北的形勢將來會再度變化,高歡和宇文泰所代表的六鎮外來勢力會與河北本土的世族豪族整合成新的力量。

  到時候,河北的主要勢力還是三方,可卻會變成秦王府、高歡為首的鄴城軍、宇文泰為首的范陽軍。

  不過,李爽樂得見到這一幕。

  如此一來,則說明李爽要掌控河北的目標快要達成了。

  慕容紹宗從后走來,拱手道:

  “大王,徐州的戰報到了。”

  “元欣擊退了元悅叛軍和梁軍,進入了彭城了?”

  慕容紹宗聽了,微微一笑。

  “大王英明!”

  這場戰事并沒有太大的懸念。

  梁軍并沒有大規模北上援助的舉動,甚至連提供錢糧物資都是象征性的。

  百多年來,除了宋武帝劉裕將南朝的防線推到了黃河一線,大部分時間內,南北兩朝都在江淮泗濟之間拉鋸。

  北魏和南梁數十年一直爭奪的兩座重鎮,分別是壽陽和彭城。

  這兩座重鎮都是城防堅固,便是十數萬大軍圍攻,也不見得能攻下來。

  天監十三年,梁軍為了從魏軍手中奪取壽陽,全據淮水防線,想出了水攻之法。

  南梁發動了徐、楊兩州二十萬人,耗費了幾千萬斤鐵,花費了兩年時間,于淮河上建成浮山堰。

  梁軍打算憑借浮山堰,以水倒灌壽陽。可結果卻是,浮山堰修建好的四個月后,淮水暴漲,浮山堰崩壞,下游十幾萬人都被沖進了海里,良田盡成沼澤。

  經此一事,南梁元氣大傷,這么多年都沒有緩過來。

  六鎮起事以來,北魏大亂,南梁趁機向北蠶食了大量北魏的土地,不但拿下當年耗費海量人力物力都沒有拿下的壽陽,全據了淮水,還將防線北推,拿下了渦陽等地。

  壽陽是北魏在淮水上釘的釘子,一旦北魏內亂,無法大規模支援前線,壽陽遲早會落入了梁軍手中。

  可彭城不一樣。

  北魏正光年間元法僧叛亂,獻彭城歸降南梁,蕭衍派遣蕭贊、陳慶之前去接管,卻因為蕭贊的投降而功虧一簣,彭城得而復失。

  很大的原因,梁軍并沒有可靠的后勤支撐,這才一哄而散。

  彭城戰略位置重要,南梁不是不知道。

  可梁軍在彭城之下的回憶卻是慘痛的。

  要徹底掌控這座城池,清除魏軍的影響,南梁必須投入十萬大軍和巨量的資源。

  蕭衍這些年的心思,一直是花小錢辦大事。

  通過扶持北魏南投的元姓宗室,來影響北方的局勢。

  當年的北海王元顥如此,如今的汝南王元悅也是一樣。

  不過相比元顥,元悅則差了許多。

  元悅喜好男風,為人暴虐,在民間的聲望并不是太好。而且,很不好控制。

  因此,蕭衍也沒有投入多少資源,主打的就是一個有棗沒棗打三桿子。

  能拿下來最好,拿不下來最多是惋惜。

  畢竟,壽陽已然在梁軍的掌控下,淮水防線已然穩固。

  慕容紹宗將戰報交給了李爽,道:

  “大王,元悅在彭城之下戰敗之后,棄地而逃,準備南下投奔陳慶之。”

  “無妨,便是元悅成功逃到建康,他在蕭衍心中也沒有了用處。”

  元悅這次叛亂,不但搭上了他所有的籌碼,還耗費了元氏在洛陽的有生力量,如今失敗了,在建康那邊已經失去了價值。

  南下投奔梁國的元姓宗室著實不少,要找一個比元悅更加可控的傀儡,蕭衍的手中有的是。

  李爽看了一眼軍報,又看了一眼慕容紹宗。

  “徐州情勢穩住之后,本王調你去青州,你覺得如何?”

  河南的形勢相比河北簡單的多。

  因為長期處于南北兩朝的拉鋸之中,河南的人口不比河北,再加上爾朱氏的一番操作,逃亡的人就更多了。

  梁軍和魏軍主要是沿著渦水、潁水等主要河流沿岸的城池進行爭奪。

  彭城守住之后,齊莒、河南等地便穩了。

  元欣出發之前,李爽已經派遣高昂前往碻磝城,鎮守河南諸州。下一步,則是齊莒之地。

  慕容紹宗想了想,道:

  “諾!”

  建康。

  臺城。

  前方的敗報傳至建康,南梁的皇帝蕭衍從同泰寺中回到皇宮之中,召集了太子和幾位近臣前來覲見。

  這位多次出家的帝王,長期茹素,面容清瘦,可身上的威勢卻異于常人。

  蕭衍之所以很重視這此敗報,不只是因為他扶持的汝南王敗了,更是因為率軍而來的是廣陵王元欣。

  這代表了什么?

  北魏自從六鎮之亂、河陰之變以來,分裂的局面已然結束了。

  爾朱氏戰敗之后,如今進入洛陽在金鏞城中建立天策府的秦王已然整合了北魏內部的各方勢力。

  對于南梁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關鍵是,這個秦王還很年輕。

  若是沒有意外,他將會是南梁今后長時間的對手。

  可蕭衍已然老了,年近七十。

  這也是這位帝王對于向外用兵很謹慎的原因。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位年老的帝王已然昏聵,相反,他的思維依舊很敏銳。

  “太子,你覺得如何?”

  蕭綱在蕭衍底下當太子,相當的恭順。

  感受到蕭衍看來的目光,蕭綱低下了頭,道:

  “稟父皇,兒臣以為秦王李爽已然掌控了洛陽的朝政,河北、河南、齊莒之地也已然平定。”

  這一點,只要看過梁軍從前線傳來的軍報,誰都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蕭衍并沒有止步于此,繼續問道:

  “那你以為這位秦王李爽會是下一個爾朱榮么?”

  蕭綱頓了頓,對于這個問題感到有些棘手。

  便在此時,太子舍人柳津,也是柳仲禮的父親投來了一道目光,堅定了蕭綱的信心。

  “兒臣以為不會!”

  蕭衍來了興趣,問道:

  “為何?”

  “兒臣以為李爽起于微寒,卻比爾朱榮更難對付。他進入洛陽之后,約束將士,善待百姓,撫慰宗室公卿,并沒有爾朱氏那般巧取豪奪倒行逆施之舉。”

  蕭衍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心中早就有數。

  如今聽到蕭綱如此說,他不覺得點了點頭。

  “他若是爾朱榮,倒是簡單了。若不是,反而是大患。”

  說著,蕭衍看著蕭綱,吩咐道:

  “朕年事已高,軍政之事,多托付于你。你要仔細經營,一旦李爽根基穩固,北虜怕是會再度南犯。”

  蕭衍打算放權給蕭綱,讓他去經營淮水防線。

  蕭衍年事已高,但學識依舊淵厚,判斷也很準確。

  他對三百多年的亂世有著很深的見解。

  自東晉至今,南朝的防線要維持在黃河一線,十分困難。

  便是如宋武帝劉裕這般軍事強人能做到,后世之君也守不住。

  這與南北兩朝的軍隊構建有關。

  北朝不缺馬,多騎兵,但南朝之軍卻是以步軍、水軍為主。

  劉裕之后,宋文帝劉義隆不可謂不是明君。

  元嘉草草,卻為后世每位南朝的皇帝作了警鐘。

  所以,退而求其次,穩固江淮防線,便是南朝的頭等大事。

  尤其是如今的蕭衍,越發的以穩為主。

  他趁著北魏內亂之時,向北推進,爭取到了不少戰略緩沖地帶,可也沒有奪取河南之地,將防線推到黃河,乃至一統河北的心思。

  蕭衍已經不再年輕,可以親自帶著十萬大軍北上,便是他年輕之時,也沒有劉裕那般的本事。

  依靠著江淮防線,打防守反擊之戰,才是最佳的策略。

  蕭綱得了蕭衍的授權,心中很是高興。

  蕭衍看著蕭綱離去的背影,向著身邊寵臣朱異問道:

  “太子能辦好這事么?”

  朱異和蕭綱并不對付,可他并不敢拂逆蕭衍。讓蕭綱去整頓江淮防線是蕭衍的意思,朱異更加不敢有異議。

  他是寵臣,但不是權臣。

  “太子殿下有著陳慶之、韋粲等忠勇之士的幫助,還是能夠做好的。”

  蕭衍微微呢喃道:

  “朕修行多年,功德不易,為何偏偏在此時遇到這等人,劫乎,天意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