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
太陽的光芒溫暖了伊洛河谷,掃去了冬時遍布谷地的寒冷。
閶闔門里,太極殿外,洛陽城中的公卿百官陸續向著大殿而去。
元寶炬身著冕服,一大早便起床,為今日的大朝會做準備。
今日,秦王回城!
河陰之變,洛陽的公卿死傷慘重,不過曾經的洛陽天龍人并非全部交代了。
比如如今帶著士兵正在守衛太極殿的廣陵王元欣和正在往殿宇之中走的關東世家出身的公卿。
鮮卑八姓和關東四姓,曾經是這座洛陽城中說一不二的存在。
到了如今,斛思椿、賀拔勝等北人入主洛陽朝堂,看著曾經在自己面前點頭哈腰的北地的臭要飯的也身著緋紫,甚至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這一幫從舊時代到如今的洛陽天龍人心中便不勝唏噓。
不過,這些北人還不是最刺激他們的。
一聲軍號響起,大地仿佛在顫動著。
閶闔門的大門打開,大量的騎兵涌入。
為王前驅!
這些騎兵與關中府兵的火紅色裝束不同,一水的黑色,人馬皆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他們說的話,乃是契胡語!
契胡騎?
一眾在廣場兩邊正在走路的公卿們,聽著這幫契胡騎的話,記憶深處那股被爾朱氏欺凌的屈辱感又涌了上來。
只是,再看向這些契胡騎時,他們的身上的服飾雖然還帶有濃烈的北風,但與爾朱氏在時那股披發左衽的蠻夷感已然不同。
一眾公卿也很難形容這種觀感。
就好像是當年看著那些從北地來的鮮卑人開始漢化一般。不過,與當初那些漢化鮮卑人的附庸風雅和滑稽不同,在這些契胡騎身上,一眾漢人公卿能夠感受的唯有凜冽之感。
便如此刻從閶闔門外吹進來的寒風一般凜冽。
這是一把利刃!
在場之公卿毫不懷疑,只要這把利刃的主人一聲令下,這把利刃會毫不猶豫的將洛陽內外的公卿全部屠戮一番。
正如這把利刃曾經的主人所做的那樣。
想到了這里,如今正在太極殿外觀看這一切的公卿們心里就忍不住生出一股寒意,哪怕他們都是穿了一層又一層,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而這把利刃新的主人,在萬眾矚目之中,終于進入了閶闔門中。
他的身后,跟隨著一眾天策府的武將!
他們身著甲胄,面善者不怒自威,面惡者猶如修羅。
與之相比,在外圍的契胡騎看起來都有些和藹可親。隨著李爽的到來,這些契胡騎分列兩旁。
細心者還是看出了差別,這些契胡騎和爾朱氏在洛時終究有些不同,少了幾分狂娟,多了幾分規矩。
不過正是這樣,這幫公卿再看向處在人群之中的李爽時,才會感到畏懼。
他比爾朱氏的人更懂得如何打磨和使用這把利刃!
朝會開始,一眾公卿陸續走進了大殿之中,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經過了一場大亂,能夠在這太極殿中開會的人明顯少了許多,空蕩蕩的。
元寶炬看見了李爽,很是激動,甚至不顧禮儀,直接跑了下來,來到了李爽的面前。
“秦王,你終于回來了!”
元寶炬甚至有些想哭。叛亂雖然很快結束了,可洛陽城中的風波卻沒有結束。
這些日子,元寶炬每日待在顯陽殿中,都沒有時間回九龍殿里快樂。
“陛下受苦了!”
“秦王能明白朕的不易就好!”
李爽點了點頭,便站在了元寶炬的身邊,回身道:
“陛下心憂社稷,日夜操勞,而那些奸佞之輩卻無法體會陛下的苦心,聚眾為亂。”
說著,李爽看向了朝列之中,大喊了一聲。
“斛思椿!”
斛思椿心中一驚,心道難道是事發了?
不過斛思椿也不敢怠慢,立刻走了出來,躬身道:
“臣在!”
斛思椿心中想著李爽會怎么樣,不過李爽卻沒有糾結在他身上,而是接連喊了許多名字。
賀拔勝、賈顯智等人一一都被叫了出來。
這些北人如今都是開府,如斛思椿、賀拔勝等威望甚高的北人都被授予三公高位。他們的府邸都在皇宮之南,乃是昔日的朝廷公卿的官署,如丞相府、太尉府。
被李爽這么叫出來,一眾北人心中也有些忐忑。
“幸賴這些忠臣輔佐,社稷乃安!”
聽李爽這么一說,斛思椿等人一顆懸著的心才松了下來。
“陛下、秦王,臣等做的還是不夠。”
李爽看向了元寶炬,拱手道:
“所謂眾正盈朝,君王才能安享社稷。陛下得如此多的忠臣之輔佐,實乃社稷之幸啊!”
李爽這么說,其余的公卿大多沉默不言。
斛思椿等人相當激動。
“臣等必定為陛下效命,為秦王分憂!”
這幫北人的表態,在他們看來并沒有問題,甚至在元寶炬本人看來也沒有什么問題,可是沉默之中的公卿聽了,卻是心中起了異樣。
天子與秦王并列!
可乎?
一眾公卿不知道,不過看著朝堂之上的和諧的氛圍,心中卻是不免唏噓。
朝會之后,李爽謝絕了元寶炬的挽留,回到了皇宮西北的金鏞城中。
洛陽經歷了短暫的混亂,不過總體的重建工程并沒有落下,反而重建的速度還快了。
金鏞城甲城之中,那座浮島上正在建造的宮殿已然有模有樣。
金鏞城不大,甲城更是金鏞城三連小城之一,但卻是樓臺重閣遍布,以復道相連。
最南的丙城處在內城之中,乃是天策府的官署所在。
李爽離開太極殿,從丙城進入金鏞城,所帶的兵馬都重新回到了營地。
官署之中,盧柔正在處理著政務。
見李爽走來,盧柔和他麾下的屬吏行了一禮。
“如何了?”
李爽問了一聲,盧柔自然知道李爽問的是何事。
“稟大王,河北那邊均田令推行的并不是太順利,如今授田才推行到了三萬戶,距離定好的年末推行五萬戶之數還差了許多。”
“為何如此?”
盧柔拱手道:
“與水有關!”
爭水,永遠是種田人繞不開的話題。
不但是地方豪強時不時會截斷上流的水渠,引到自己家的田地之中,便是村與村之間,也為了爭水而打得頭破血流。
盧柔拿出了一張地圖,給李爽指了指具體爭議的地方。
李爽在河北的封地是零碎的,并不是連在一起,容易推行均田制的地方都是沒有水源爭議的地方。
而那些有爭議的地方,因為戰爭而導致舊有的水利工程荒廢,水資源短缺。
地方上的百姓擔憂那些授田的秦王府的領民勢大,與自己爭奪水源,加上地方上的豪強鼓動,爭斗不休,因此,授田遲遲得不到推進。
李爽看了看,指了指地圖上兩塊缺水的區域,道:
“新修兩條水渠引水,避開那些正在爭論之地。”
盧柔看了,想了想,道:
“大王,如此一來,花費要比原來想的多了許多。”
李爽一笑,道:
“無妨,都由本王出。這兩個地方本來是將來要設立軍府之地,缺水之事遲早要解決的。”
盧柔見此,道:
“諾!”
盧柔的地圖繪制的很詳細,不過并沒有標明正在修的永濟渠。
“子剛,永濟渠明歲末大體可以竣工,河北授田之事,得加快了。”
“諾!”
李爽在各個官署走了一遍。
如今各官署忙的主要是授田、府兵和金鏞城附屬建筑的建設之事。
相比于河北,其他地方授田推進的很順利,便是在裴薛等豪門力量很強的河東也是一樣。
用不了多久,河東道行臺管轄的府兵就會形成戰斗力。
至于金鏞城附屬建筑的建設,也在進行之中。
如今洛陽內城,皇宮以西的區域都屬于金鏞城附屬范圍,這些附屬區域主要建設供秦王府屬官、將士、工匠以及他們的家屬居住的家宅,還有幾座小型的糧倉、武庫、府庫和工坊。
金鏞城丙城建在內城之中,而甲城和乙城則延伸到了內城之外,掌控洛陽北部的戰略要地。
作為洛陽城的城中城,衛星城,不但可以控扼內城,也可以連通內外,無論是從城外快速調兵至內城,還是從內城轉移到城外,都相當方便。
至于城外,如今正在建設的是軍營、牧場和一座大型的糧倉。
永嘉倉!
這座永嘉倉甚至要比關中三大倉還要大許多,能夠儲存千萬石級別的糧食,未來將會供給洛陽,以及為洛陽的大軍外出出征提供后勤。
相比于有著三門險阻,漕運困難的關中,洛陽作為首都,有著相當的優勢。
作為天下之中的洛陽,漕運便利,一旦四方有事,可以快速調集各州各郡的物資、兵力,進行馳援。
但這優勢在亂世時同樣也是劣勢。
你打別人容易,別人打你也容易。
一旦朝廷衰落,地方上的叛軍便可以通過漕運快速進軍洛陽。相比之下,有著潼關等險阻的關中則安全的多。
只要不是主動出去送,歷來能攻破函谷、潼關的屈指可數。
對于如今的李爽來說,洛陽作為北魏的朝廷,亦是東出的后勤基地,相應的基礎建設必須夯實了。
包括永濟渠、永嘉倉和相關的匠作坊。
李爽在丙城官署中查看了相應文書后,回到了甲城之中。
這里,早有一個人在等待著。
廣陵王元欣。
作為如今元氏宗親之中手握兵權的宿老,元欣見到李爽時,并沒有絲毫的傲慢之色,反而將姿態放得很低。
“見過秦王!”
“不必如此,坐!”
李爽揮了揮手,示意元欣坐下。對方卻沒有立刻回應,等到李爽坐下后,他才慢一拍的坐了下來。
“有賴廣陵王之力,洛陽才能安穩。”
“不敢當秦王此譽,乃是群臣之功,方得如此。”
李爽聽了,笑而不語。
不管如何,經歷了這場叛亂之后,洛陽的確清凈了許多,但元氏的力量削弱了許多也的確是事實。
雖說元氏的力量本來也不強,可如今可謂是雪上加霜。
處在暴風眼的元欣,承受的壓力自然也不輕。
見李爽如此模樣,元欣是有些忐忑的。
他也是從北魏最為繁盛時期成長過來的,可是后來的六鎮之亂、河陰之變,徹底打斷了元氏的美夢。到了今日,元氏可以說是仰人鼻息。
元欣的心中,對此的想法自然也是很復雜。
不過他比其他宗室清醒的是,他明白如今北魏的皇帝雖然依舊姓元,可朝廷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朝廷。
只要翻翻史書,便可以知道,如北魏如今的境況,喪失了所有的中央、地方軍力,大批的宗室和忠于朝廷的公卿相繼死絕,已沒有了回天之力。
就算沒有爾朱氏,依舊會有其他人進入洛陽,掌控朝政。
北魏的衰亡不可避免,他們能做的只是爭取一個體面。
元欣看中了李爽,因為這位秦王與爾朱氏不同,出身寒微,卻相當的體面。
“聽聞廣陵王想要在事罷之后,前往長安,請教農事?”
李爽說完,元欣心中一驚,背后的冷汗流了下來。
元欣跟很多人說過,此后要經營洛陽的皇家果園、林圃,畢竟,做生意,還是要打的。
可他說要去長安請教賈思勰一事,只有在那一夜和乙弗氏說過。
當晚,只有他和乙弗皇后兩人,身后的侍衛隔著老遠呢!
這件事情,李爽是怎么知道的?
元欣想到了這里,在看著眼前年輕人那和善的笑容,心中的恐懼到了極點。
“小王是有這個打算!”
李爽卻是一笑,道:
“如今,元悅這個逆賊與梁軍勾連,自立為帝,肆虐河南,意指彭城。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廣陵王如何能醉心田園?”
元欣一聽,心中一緊,問道:
“不知秦王何意?”
“廣陵王乃是宗室之長,又久在齊州等地鎮守,威望甚高,當此之時,當為陛下分憂,領軍討伐元悅這個逆賊。”
元欣聽了這話,一時心中不定,不知道李爽是什么意思。
直到他說了一聲。
“功成,可為上將軍!”
元欣一聽,心中所有疑慮都消散了。
“愿為秦王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