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的公卿坐著馬車,成群結隊出城,向著河陰而去。這樣的景象,洛陽城中的百姓已經好久沒有見到過了。
洛陽的皇宮之中,胡后站在空蕩蕩的大殿之中,一時有些失神。
胡玄輝走了進來,問道:
“姐姐還在留戀么?”
胡后轉過了身,看向了自己的妹妹,言道:
“還有什么好留戀的!”
這偌大的皇宮依舊金碧輝煌,可是胡后卻已經什么都沒有了。
“走吧!”
胡后抱著自己的孫女,跟隨胡玄輝,坐上了馬車,打算離開洛陽。
群臣向西,她們獨向東。
只是,她們剛剛出了洛陽的城門,就被人攔住了。
胡玄輝打開了車窗,正見領頭攔阻的正是元乂之弟元羅!
此時的元羅面色如鐵,跟在他身后的甲士都是洛陽城中的禁軍。可這些禁軍士兵,已然沒有了過往對于胡氏姐妹的尊重與敬畏。
誰都知道,洛陽要變天了。
“元羅,你做什么!”
胡玄輝質問道。看著這一群氣勢洶洶的男人,被權力的糖衣所包裹的馮翊郡君第一次感受到事態超出了她的掌控。
“爾朱榮給我下了命令,讓我守好太后。嫂子,你走可以,太后不行!”
胡玄輝怒了,質問道:
“他憑什么命令你?”
元羅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嫂子,你怎么到現在還不明白,我們這一家都沒得選了。”
馬車之中,傳來了胡后的聲音。
“行了,我跟元羅走!”
胡后抱著孫女走了出來,將孫女交到了胡玄輝的懷中,只問了一聲。
“爾朱榮沒有想要這位皇帝吧!”
元羅噎了一下,拱手道:
“爾朱榮只要太后!”
“那走吧!”
胡玄輝看著那越行越遠的馬車,心中陷入了迷茫,有些不知所措。
河陰行宮。
元子攸穿著一身不怎么得體的天子冕服,正在接受公卿的朝拜。
這行宮內外的防衛都被爾朱榮的士兵接手了。
此刻,爾朱榮正站在御座之下,與元子攸一起,接受公卿們的朝拜。
元子攸恨得牙癢癢的,底下的一眾公卿心里也感覺到一陣膈應。
只是,他們都在忍耐著。
群臣朝拜完,元子攸揮了揮手,他身旁的宦官打開了詔書,當著一眾公卿的面,緩緩道:
“車騎將軍爾朱榮勤王護駕,忠義可嘉,今特封榮為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開府、兼尚書令、領軍將軍、領左右、太原王,食邑二萬戶。”
爾朱榮看著曾經在他面前一個個耀武揚威的天龍人如今在他面前俯首,心中說不出的暢快。
可爾朱榮并沒有因此而喜形于色,他依舊保持著那副謹小慎微的模樣。
就如當年他牽著名馬到洛陽城中侍候這殿宇之中的公卿大臣一樣。
“臣乃契胡人,本系微末,如何敢擔此大任,并受王爵,請陛下三思!”
爾朱榮這番表態,與當初公卿們印象之中的爾朱榮差不多。
君臣不相見,內外都是爾朱榮的人。一時間,一眾公卿都在懷疑,這是不是元子攸剛剛登基,怕把控不住朝廷,因此拉了爾朱榮這個契胡人,想要扯虎皮拉大旗,好駕馭他們。
元子攸看著爾朱榮這幅模樣,也是有苦說不出。
他自然知道爾朱榮這是裝的,可他又能如何,明知道爾朱榮在演戲,他也不能不配合。
“卿說的哪里話,朝廷賞功罰過,卿若是不受,朕如何能夠號令百官,豈非失信于天下。”
爾朱榮嘴角露出了笑意,低著頭,拱手道:
“陛下如此說,臣當是罪該萬死了,臣受之!”
“如此便好!”
朝會散去,元子攸想要跟元雍說幾句話,可左右卻是盯著緊,一點空隙都不給他去鉆。
爾朱榮則留了下來,對著一眾公卿,聽著他們的恭喜之聲,依舊是一副恭敬的模樣。
“諸位都是我親近的長輩,何須如此,叫我天寶好了!”
見爾朱榮如此模樣,一眾公卿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陛下明日要在河陰祭天,諸位早點來啊!”
“好好!”
看著一眾公卿離開,爾朱榮的面色也陰冷了下來,他看向了一旁的親信奚毅,問出了他此刻最關心的事情。
“胡后呢?”
“已經被元羅看住了。”
爾朱榮懸著的心終于松了下來,緩緩道:
“河陰是個好地方啊!”
華州,永豐倉。
從晉陽發來的五萬石糧,順著汾水進入河東,到達龍門渡的時候,轉運進了黃河,順流而下,到達了黃河與渭水的交匯處,運送進了新建造的永豐倉中。
水運便利,雖千里之地,不過十余日路程,損耗也不大。
永豐倉是一座大型的糧倉,建造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周圍建好了圍墻,猶如一座軍事堡壘一般,里面是十幾座大型的糧庫和一座座分散在外的小型的糧囷。
主倉還沒有建造完,不過一部分分倉,已然啟用。
剛剛修好的糧囷還帶著一股草木泥灰混合的味道,里面裝著滿滿當當的糧食。
李爽看了一眼天空。
“要下雨了!”
蘇綽站在一旁,拱手道:
“主公放心,臣已經檢查過了,糧倉的防潮沒有問題。”
“我不是在說這個!”
李爽說完,韓陵來了。
這位老者,蘇綽一直很好奇。他是李爽的屬臣之中,唯一一個沒有進入行臺府的人,在唐國公府中,也沒有任何的職位。
不過他的地位卻相當尊崇,能夠直接見到李爽,商議機密。
他與李爽的關系,甚至要比蘇綽等心腹還要近。
“洛陽那邊傳來的消息,爾朱榮已經擁立元子攸為帝了。”
洛陽到這里,畢竟有些時日,消息也不可能第一時間送達。
不過爾朱榮既然已經擁立了元子攸為帝,他下一步會做什么,已經不言而喻了。
“集結兵馬,前往陜城。”
“帶多少人?”
“三千騎!”
韓陵沒有說話,蘇綽已然開口勸道:
“主公,此時去洛陽,是否晚了?”
爾朱榮已得擁立之功,如今再去洛陽,也是晚人一步。
李爽一笑。
“去得早不如去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