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原來是老登轉世  張極的整個上位過程,死了很多人。
  說一句血流成河并不為過。
  尤其那七位議員的家族成員,死得最慘。
  沾親帶故的,都被清算。
  徒子徒孫也都全部納入了清算名單。
  不過真正讓五形門的人出手的其實并無太多。
  這些議員家族站在上面太久,卡在關鍵的位置斷了后來人的路,張極稍稍許諾,便有無數人幫他去解決這些人。
  抵抗也有,但那些抵抗顯得太過于弱小。
  當今整個武術界現在都站張極這邊。
  有那些實力遠超普通人的格斗家幫忙,人頭還得靠搶才能拿得到。
  在張極正式政變成功后,也相應的收到了來自國外的賀電。
  古寧國最先發恭喜,然后是色簇國,羅曼國也有.
  大國一表態,剩下的小國家也都跟著表示支持。
  這相當于認可了張極統治權限的正統。
  雖然張極也不需要他們認可就對了。
  劉和同很忙,忙到一天睡兩個小時覺的時間都快沒了。
  張極簽個名單就要死一批人,原本上千個人掌管的部門,只要張極動動筆,寫個名字,蓋個章,可能就剩下不到一百個。
  他瘋狂的到處找人填充,才能維持運轉。
  從某一方面也能看出,那些個議員世家對東極國的把持有多根深蒂固。
  畢竟是上百年的經營,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變成了他們的班底。
  張極這一番清算,也不可能真的徹底清算干凈。
  不過也夠了。
  親屬關系加同一系走得近的,執行了相關命令的高層一個沒留。
  打擊范圍已經遠超古代政變的那些人了。
  要是按照古代的政變條件,張極殺這么多,恐怕都逼得他們和張極對抗了。
  但現在他們不敢,也做不到。
  該被掌控的武力組織已經落入張極手中。
  宣傳部門也被張極掌握。
  武術界也全力支持。
  他們沒有能力反抗了。
  小范圍的跳兩下,也帶不起什么余波就會被摁回去。
  京都之中,一座新的宮殿在建立。
  在此之前,張極是暫住于京都最高的一處大廈之中。
  等那座宮殿修建完成,就正式舉行儀式,完成最后的登頂流程,更易國名。
  此時此刻,張極并沒有去管理那些亂七八糟的俗事。
  他讓武術界和劉和同把所有東極國能搜集到的武學都給他送了過來,然后他開始進行了觀閱學習。
  張極在補足自己欠缺的東西。
  那些關于武學的基礎概念和知識。
  不同的勁力,元炁的屬性,還有與外界藥物環境等等組合產生的作用。
  這大大的拓寬了張極的武學認知。
  其中還有好多宗師武學。
  張極都翻看了一遍。
  雖然沒練,但也讓他有了更多見識,愈發明悟這些東西代表的含義,對自己身上武學的使用方式有了更多的設想,對于未來的道路,也更加明確。
  “人有五行陰陽,元炁也分五行,有陰陽,隨天地四時而變,內與外合,神與氣合,人與自然合”
  張極此時在看的,是《九陰神訣》和《九陽真功》。
  兩門都是(優秀九星)的格斗技。
  雖然名字是九陰,九陽。
  但實際上,都是講五行陰陽平衡的。
  不過一者陰極而生陽,一者陽極而生陰。
  且兩門都是內練的[元炁派]功法。
  在很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不過想要將兩門武學結合,張極就覺得稍顯困難。
  他現在的理論知識似乎還不夠。
  而且對兩門武學的理解也不夠深入。
  他決定點時間把兩門武學都練到大成,然后再考慮將它們合成為一,推演為當初玩游戲時見過的《太清真經》。
  隨手將一把用巨鯨內臟和肉混合芫果液等物品制造的丹藥放到口中,張極運轉大食技很快便將之煉化。
  然后他開始閉目習練《九陰神訣》。
  這是一門靜坐的元炁功法,張極閉目盤坐,入定之后,周身精氣神按照上面所描述,開始有規律的運轉,直至許久后,口舌生津,吞咽入腹。
  這一口吞咽,好似吞了一口氣,直入丹田,然后再自丹田之中散發而出,進入泥丸宮,使得張極感覺精神陡然一震。
  這就是《九陰神訣》的元炁內功。
  養神是關鍵。
  神不足,則無法練成《九陰神訣》。
  神足,則氣自生。
  屆時,無需刻意運功,也能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功法運行,滋養精神和肉身,補益自身,延年益壽。
  隨后,張極又嘗試了一下《九陽真功》。
  《九陽真功》為動功。
  全身發勁兒的點多達上千處。
  完整的一套九陽功施展下來,堪比進行了一次超負荷的運動。不過對張極來說,哪怕已經抽離體內的很多格斗結晶,也不算太難。
  他身體在房間內快速活動,或出拳,或抖身,踢腿,顫肩.隨著運動,一股股熱氣在體內匯聚,按照他的引導在體內運行,一整套九陽功打完,熱氣匯聚至膻中,然后擴散至周身,大幅度緩解了運動帶來的酸痛等感覺。
  這就是《九陽真功》。
  元炁主淬煉肉身為主,性質為陽,催破功效很強。
  七月十三日。
  青云山,北道宗駐地。
  張極從車上一下來,就看到了等候在此的馬睿等人。
  他瞥了一眼橫幅上寫的東西。
  歡迎圣人蒞臨指導.
  馬睿走上前來,似乎想要打招呼。
  張極擺手道:“客套就不必了,他人呢?”
  “老祖在洞天福地中等候圣人。”馬睿說道:“實非不愿前往見禮,實則如今老祖油盡燈枯,無法再行遠路了。”
  “不重要,我來見他也耽擱不了多少事兒。”張極說道:“帶路吧。”
  “請圣人隨我來。”馬睿點頭道。
  張極身邊跟著一個為他傳話的五形門弟子,此時他就想要快步上前給張極撐傘,張極直接擺手讓他拿開,并說道:“跟著我就行,其它的事情沒讓你做就不用做。”
  他并不需要身邊跟一大堆保鏢侍從廚師什么的一直服侍。
  只要有一個禮官作為傳話筒就行了。
  能威脅到他的,再多保鏢都沒用。
  不能威脅到他的,要保鏢什么的又何用?
  常暉頷首,旋即便落后張極半步,亦步亦趨的跟著。
  在一眾人物的陪同下,他們很快抵達了北道宗的洞天福地入口。
  這里是一處涼亭,在涼亭正中擺放著一個石桌,桌中間有一只石頭雕刻的玄龜。
  玄龜背后有著八卦陰陽的紋路。
  那只玄龜,就是北道宗的墟界核心。
  在馬睿的帶領下,張極領著常暉踏入涼亭,然后馬睿在龜背上擰了擰,對應了當前時間后,三人便消失在了原地。
  北道宗墟界內。
  這里亭臺樓閣有序排開,風景山清水秀,空氣清新。
  對比垨山寺墟界的殘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張極三人出現的位置是一處平臺,前面就是北道宗的道場。
  “圣人,請!”
  馬睿領著張極和常暉一路進入其中。
  直入道場,抵達前院練功場地,這里沒有看到人影,應該提前就被清理走了,就是避免沖撞了張極什么的。
  到緊閉的殿前,馬睿止住腳步,說道:“老祖就在殿中等候。”
  張極點頭,讓常暉在外等候,推開門,獨自走了進去。
  進入殿內,張極第一眼看到了墻壁上掛著的一張圖,五行陰陽八卦圖。
  他們這里沒有祭拜祖師,而是祭拜的天地,祭拜的“道”。
  香爐中有煙云在飄,可以使人凝神靜氣。
  殿內有兩個蒲團。
  其中一個坐著一道身影。
  老邁腐朽,感覺就好似快要熄滅的火苗。
  但莫名的,張極又感覺他像是快要發芽的種子,有一抹新的嫩芽要長出來。
  “有點東西的。”
  光是看到這一幕,張極就覺得這一趟沒有白來。
  他到了空置的蒲團上坐下,面對面看向了對面的老者。
  老者睜開眼,渾濁的目光中露出思索,緩緩說道:“圣人蒞臨,恕老朽身虛體弱不能遠迎,失禮之處.”
  “不必客套了,我來這里,只是問你一些事情。”張極說道。
  “圣人相問,老朽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老者緩緩說道。
  他的聲音蒼老而沙啞,感覺每說出一個字,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不過張極卻并不在意。
  “你是不是叫陽子修?”張極問道。
  沒錯,這就是張極來的原因。
  他打聽到北道宗的這個陸地神仙,名字叫陽子修。
  而他的記憶里面,二十多年后,道宗圖書館的管理員,那個創造出《太清真經》的年輕人,也叫陽子修。
  “那是老朽過去的俗名了。”陽子修微笑道。
  果然是他!
  張極雙眼看著對面的老頭,心緒不由得有些波動。
  本以為是什么絕世天才。
  結果是老登活出第二世!
  從眼前這老登身上那氣息來看,他現在正處于一個很微妙的狀態之中。
  燭火將熄,但又快要逆死還生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不過應該不是《天蠶轉生經》那種武學。
  《天蠶轉生經》轉生之后,實力會很快恢復到原本模樣的。
  但這老登的話。
  張極記得未來的陽子修,只有宗師層次。
  所以這老登的路子,應該是直接廢除所有修為,重新開始修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