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萬的邊軍,即便其中很多人都是剛參軍沒幾個月的新兵蛋子。
但大乾戰陣,對個人戰力并不是十分看重。
人數,兵器,意志,才是最重要的。
一千多萬的意志統一,那是可以撼動天地的力量。
即便是道武境在這樣的力量面前,也只能退避三舍。
而普通王朝的高手雖然有,卻算不上多。
大乾的強大,并不單單是在近處。
放眼整個坑洞中的世界,也是數一數二,最頂尖的那種。
加上現在邊軍突然擴張了近一倍,兵器更是全員更換成了上一品。
戰陣威力提升近十倍,那些王朝自然如螳臂擋車,不值一提。
被摧枯拉朽的打出一條路后,所有王朝的軍隊,都很默契的選擇退讓。
他們不知道大乾邊軍這么急匆匆的趕路,是要干什么去。
只知道如果強行阻擋,就是在找死。
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開一條路。
倘若大乾邊軍讓他們看到了好機會,這些王朝會毫不吝嗇的傾盡全力瘋狂進攻,截斷大乾所有退路。
可以說,順帝的這次旨意,是有些冒險的。
若真遇到危險,很可能葬送大乾數百年基業。
許多文臣都上奏表示反對,順帝卻不予理會。
至于邊軍,他們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么,也知道任務能否完成代表著什么。
所以沒有人反對,十幾位大帥親自上陣,全部帶頭往前沖。
大乾國土內部,只留下了一百萬人,由宇帥領銜。
為了防止內部有人趁機作亂,連對虛監道的進攻都暫時停止了。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江林的信中,提到過這件事。
江林對順帝說,希望皇帝能夠停止進攻虛監道。
原因是什么,江林沒說。
但順帝卻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邊軍在虛監道的山門外進攻已經很久。
如今虛監道只余下三名山主,但這三位,都已經晉升為道武境,凝聚了小半身的道骨。
人數雖少,單體戰斗力卻已經強大到幾十萬邊軍也不夠看的地步。
除非百萬邊軍真的合攏在一起,集中發動進攻,否則想攻下來幾乎不可能。
但問題是,就算能殺死其中一人,剩下的兩人會更強。
到時候百萬邊軍,恐怕都不夠了。
哪怕繼續增兵,只剩一人呢?
倘若所有山主都死了,只剩下虛監道道主一人呢?
那位會有多強?
按照宇帥對這些山主力量提升的估算,如果山主只剩一人,最低也會達到凝聚全身道骨的級別。
這種級別的高手,等同于四百年前抽走西夷全族氣運,意圖與天爭鋒的西夷第七祖。
那是這片天地都有數的高手,放在這個時代,更是無敵的代表。
而如果把所有山主都殺了,本就十分強大的虛監道道主,恐怕會直接突破道骨境,達到更高層次。
當凝聚了全身道骨,剩下的便是皮肉筋血。
在大乾的歷史中,還尚未出現過這樣的高手,甚至都沒人聽說過。
哪怕千年前的道門,據說也沒有這等強者。
唯獨那位傳說中的道祖,或許可與之爭鋒。
所以宇帥的壓力也很大,真給朝廷搞出來個惹不起的對手,如何是好?
邊軍自然是不怕死的,問題在于站在大帥這個位置,不能只簡單的考慮殺還是不殺。
尤其宇帥是極少以謀略著稱的大帥,想的更多。
他一直不是很贊同全力攻打虛監道,無論這家道門要做什么,先放著就是。
等邊軍足夠強了再說,而不是現在非要去和對方拼命。
至于虛監道后山的巨人骸骨,也不是非得打了才能拿到。
或者說,打了也未必能拿得到。
現在順帝下了旨意,要暫時停止進攻,讓宇帥多少松了口氣。
他立刻讓全軍休整,沒有再強行進攻。
而虛監道的山門之內,三位山主屹立其中,沒有異動。
自始至終,虛監道都是很被動的防守。
哪怕被殺了,也沒有什么特殊的舉動。
這樣的平靜,好似他們早知道自己要死,又或者對生死根本毫不在意。
邊軍也不在意生死,但都是在拼命的情況下才養成了極端的情緒。
他們的不怕死,是建立在瘋狂的基礎上,和虛監道的平靜完全不同。
所以虛監道如此表現,反倒讓人更覺得不安。
不過這并非什么主要事情,千萬邊軍一路摧枯拉朽的開路,順順利利的到達了指定位置。
當他們出現在那里時,只看到一座山脈大的“棺材”被人扛了過來。
“是江國公!”有人喊道。
“那就是陛下讓我們接應的東西?他一個人,怎么做到的?”
“江國公的力量,簡直匪夷所思。大乾建國以來,也未曾有過這般強悍的人。哪怕當年的鐵匠祖師爺,恐怕也遠遠不如他了。”
在許多人心中,江林早已經超越了鐵匠祖師爺。
畢竟鐵匠祖師爺最大的本事,是打造神兵,這也是最為人熟知的地方。
而江林的本事,可不僅僅只有打造神兵。
鐵匠祖師爺是四百年前的人物,江林才多大?
他更年輕,卻更強,自然未來潛力更大。
許多人都聽說了,青州李氏的閨女,非要嫁給江林不可。
一開始還有人覺得,權貴氏族這是想搞聯姻,緩和與朝廷的關系。
可現在,他們卻覺得青州李氏眼光真不錯。
一眼就看出了江國公的潛力巨大,所謂聯姻恐怕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把這位比鐵匠祖師爺還強的小子拉進自家陣營。
別說權貴氏族了,就連這些大帥,總兵們,心里都發癢。
天天想著自家妹子,侄女什么的,能不能有機會和江林見一面,萬一看對眼了呢?
江林手托巨人骸骨,自空間裂縫中走出。
看到風塵仆仆,趕了數萬里路的邊軍。
那數之不盡的人海,讓江林心中也有些感慨。
剛進鐵匠營的時候,邊軍人數雖然也不少,卻比不上現在。
尤其是兵器,那時候的邊軍,只有制式的普通兵器。
可現在呢,全員上一品兵器,強的離譜。
若當年的大乾也有這樣的好東西,恐怕早就征服最少十萬里,甚至二十萬里內的所有王朝了。
不過沒關系,時間還有的是。
與未來的自己交談后,江林很確定短期內,不會有巨人神體誤入這處坑洞。
留給大乾,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不少。
只是眼前的這些邊軍,未來并不是很好。
在已知的未來,邊軍的數量會繼續擴張,達到過億的級別。
那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上億邊軍,光是戰陣,就不可小覷。
而他們所組成的驚神陣,真的可以駕馭巨人神體。
唯一讓人想不到的是,其他坑洞中能與之相提并論的也不在少數。
大乾操控的巨人神體雖然足夠強,卻不是最強,只能說勉強得到了自保的能力。
畢竟很多坑洞中的巨人神體征戰多年,那些王朝所掌控的并不止一具。
一對一能打的過,一對二呢?或者一對三呢?
外面的世界很大,敵人也很強。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都是最基礎的敵人,如果是百萬年的歲月來衡量,根本不值一提。
真正強大的對手,一根手指就能把巨人神體給滅了。
江林并沒有放下巨人骸骨,畢竟這玩意實在太重了。
邊軍的個人戰斗力不強,如果讓這些人去扛著巨人骸骨趕路,恐怕千萬人也只堪堪夠用。
還不如讓他們繼續維持戰陣,御敵的時候反倒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邊軍大帥們也明白這一點,并沒有多言,立刻全軍回轉方向。
凌帥在陣中,遠遠的看著手托巨人骸骨的江林,滿臉都是感慨。
當初他前往鐵匠營見江林的時候,對方還只是一個有點本事,但并不能讓他仰望的“小人物”。
這才多久,已經成長到自己連仰望都費勁的地步了。
人山人海中,更有一名小將望著江林的方向,滿臉狂熱和興奮。
他正是被凌帥帶去學槍術的苗永懷,這小子經過一番鍛煉,如今個頭長的很高。
雖然年齡不大,卻已經屢立戰功。
元武境四品的修為,甚至比盛迎春和宋子炎還要高。
凌帥對苗永懷很是關愛,將其視作自己的關門弟子,比親兒子還要好。
只要是對苗永懷有用的東西,有什么給什么。
一生修行得來的槍術精要,傾囊相授。
不過他對苗永懷也很嚴格,教會槍術后,就直接扔進邊軍參與實戰。
用凌帥的話來說,舞一輩子槍,不如戰場上拼一回命。
槍若不能見血,那便是無用功。
苗永懷本就是個風風火火的性格,對戰場天生的喜愛,適應力極強。
從最初被視作凌帥的關系戶,很快就在幾場戰斗中打出了名氣,如今成為了大乾邊軍中,年紀最小的千總。
官職不算太高,區區六品。
但在他這半大小子的年紀,大乾可沒幾個人能做到。
偏偏官居六品,還沒人說什么,反而對其愈發欽佩。
幾年沒見江林,苗永懷也是想念的很。
凌帥對他再好,也不是真正的師父。
江林教的雖少,他卻一直記在心里。
只是戰陣并不能隨意進出,苗永懷也并未立刻前去見面。
想見面,以后有的是機會。
何況他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什么時候能當個參將,甚至總兵,或許才有臉面去見師父。
區區千總,不值一提。
師父可是國公,大乾,不,全世界最強大的鐵匠。
連皇帝陛下都對他十分重視,自己是他的徒弟,又豈能丟了臉面。
而江林強大的感知能力,也很容易察覺到苗永懷的視線。
抬眼看去,見了那小子如今的變化,江林不由一笑。
苗永懷在未來中,也是很有名氣的一個人,被稱作血舞槍神。
一身殺氣,重的很。
后來晉升為邊軍大帥,威望頗高。
最年輕,卻最強。
可惜的是,驚神陣的出現,讓他的個人戰力無用武之地,以至于再往后就漸漸沒了聲音。
雖然也有幾次未來,江林曾將其救出,不參與驚神陣。
但經過未來的對比,這樣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驚神陣雖然會同化個人意志,但如果能在其中堅持下去,保持個人意志不被化解,好處還是很大的。
嚴格來說,這就等同于養蠱。
誰活到最后,能擁有清醒的意識,誰就會成為最強者之一。
巨人神體并不是大乾的未來,總有一天,這些人會離開巨人神體,沖刺更高的層次。
所以,江林并不打算干擾苗永懷的未來。
讓他進去驚神陣磨練,等到合適的機會再放出來也不遲。
反正有自己的庇護,苗永懷也不會遇到什么太大的危險。
或者說,九死一生的事情會有,卻絕對不會真的死。
人群之中,江林又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
雖然這次離開并沒有太久,但也只是對其他人而言。
對江林個人來說,他已經離去許多年。
每一次從人間如畫中出來,都恍若隔世。
未來的自己,在臨別時曾說過,希望江林能夠替他多珍惜身邊的人。
將這些熟人的面孔一一掃過,江林心中縱有無限的感慨,清楚知曉每一個人的結局,卻也沒有多言。
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什么選擇才是最正確的,他一清二楚。
隨后,龐大到無邊無際的邊軍隊伍,開始返程。
當其他王朝的人,看到那巨大如山脈一般的棺材,又看到手托棺材前行的江林時,才明白大乾這是要做什么。
關于巨人骸骨的事情,這些王朝也曾有所聽聞。
只是他們并未遭受巨人骸骨帶來的災難,所以對此并不是很在意,反倒慶幸自家王朝不在那個范圍。
可是如今,看到江林手里的巨大棺材,這些人頓時心生不安。
他們并不清楚棺材里裝的是什么,但如此龐大的東西,大乾千萬邊軍前來護送,肯定不簡單。
真讓邊軍給運了回去,自己還能有希望嗎?
本來就打不過,恐怕以后更沒機會了。
這些王朝心里一橫,簡單的商討后,便立刻將去路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