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六章 一怒之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

  隨機推薦:

  當年朝中重文抑武,趙少主定的發展路線是文官仕途,家中請的是南地北地的名師,但并沒有走出去。

  北地文風不盛,他們家族在職的又要長年駐守邊城,想要游學肯定往文風興盛的南邊去。

  太遠了,路途風險又高,家中考慮之后,覺得沒有必要,于是從南邊請一些名士文人過來,教授書中知識的同時,也說一說南邊各地的民生世態。

  溫故說“游學所得”,趙家父子沒懷疑。

  在這個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的時代,說什么都有人信。若是能拿出證據,信的人就更多了。

  而溫故拿出的這些,從蜂窩煤爐到各種鏡器,就是實實在在的證明!

  每個人游學的初始和目的都不一樣,即便同樣的那些路徑,尋訪同一位名師,所得感悟也不盡相同。

  文風興盛之時,大部分游學的人,對工匠和民間技藝也確實不那么重視。

  溫故的這些“游學所得”放在以往,還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可惜了,亂世之下,多少珍貴的人才和技藝被掩埋!”趙少主無比遺憾。

  趙家主心中也想著: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可以讓家族后人延續這種“游學”傳統。

  游學真的有大用啊!

  另一邊,溫故回到他們住的小院。

  路上也琢磨著事情。

  送給姨父當做年禮的那臺顯微鏡,鏡頭組合起來放大的最大倍數接近兩百倍。

  誰也不知道制造邪疫的那些蠱蟲,究竟長什么樣?有多大?

  就如今有限的肉眼觀察,放大幾十倍肯定是不夠的。

  如果制造邪疫的毒蟲更小,想要從蟲卵開始研究,兩百倍或許可以,但保險起見,還需要更大的放大倍數,三百倍,四百倍……

  高倍數看細菌都可以看到,當然,僅限于看到。

  還好引發邪疫的只是寄生蟲,而不是細菌病毒。

  如今制作鏡片鏡頭,純靠手工打磨,不是說想制作多少倍的鏡頭就可以立刻制作出來。

  或許在不斷試錯之后,成功打磨出來的鏡頭也可能達不到倍數。

  想要更好地研究那種寄生蟲,從蟲卵到成蟲的生長周期和生存環境,低倍數到高倍數各種規格的鏡頭最好都準備上!

  那需要更多高精尖工匠!

  需要更多人參與到打磨鏡片這項工作上!

  顯微鏡和望遠鏡屬于保密類型,不能讓外人得知。

  近視和遠視眼鏡就是對外的了,肯定得有作坊還有店鋪,以及培養專業的團隊,不管是按度數、按歲數,都需要大量鏡片支撐。

  所以,不管是哪種“鏡”,都需要更多的工匠,更龐大的生產體系,更多的專業工匠和從業人員!

  涉及到方方面面繁雜的工作!

  溫故沒有那么多時間盯著,也沒有合適的人去管理,索性把這些工作全扔給趙家。

  去各處撈工匠,建設工坊,人才管理等等這些事務,全部交由趙家。

  姨父和表哥每天還是有不少休息時間的,再擠一擠,讓他們多花些精力到“鏡”工程上去。

  這么想著,溫故回到小院就開始寫方案,能讓趙家提高行動效率。

  次日,溫故寫完方案沒有立刻給出去,打算去遛個彎兒放松一下,再回來查漏補缺。

  趙家的大人們依然忙得很,所以溫故打算去看看表侄兒。

  他這次送年禮,送給表侄兒一個萬花筒,也不知道小朋友喜不喜歡。

  溜達到表侄兒的院子,得知表哥也在這里,有段時間了。

  沒聽說有什么緊急事情,表哥竟然難得在這兒培養父子感情?

  往里邊走不遠,看到廊下那對父子。

  小孩繃著一張臉站在那里,像是生氣又忍住的樣子。

  何事惹得……

  往那邊走近幾步,就看到表哥拿著一個圓筒單眼專注望著,期間不斷旋轉筒身。

  溫故:“……”

  哦,知道原因了。

  送給表侄兒的萬花筒,對于年紀尚幼,又沒有接觸過此類玩具的小孩來說,確實很有吸引力。

  現在看來,對某些見多識廣、眼界開闊的大人,也很有吸引力。

  溫故沒有收斂腳步聲,正拿著圓筒轉動看的趙少主望過來,面上一閃而過的尷尬。

  解釋道:“我剛來的時候以為他拿著……那個東西。”

  他過來的時候見兒子拿這個圓筒在外面玩,當時就一激靈,還以為溫故送了個望遠鏡過來。

  等拿到手上一看,哎???

  有點意思。

  本來只打算檢查一下,看著看著就開始研究起來。

  小孩被搶了玩具的,敢怒不敢言,只能繃著一張臉站在旁邊。

三言兩語間,溫故也弄明白了事情起因  小朋友對新收到的禮物非常喜歡,廊下更明亮,于是在空暇時間,拿著新玩具跑出來玩,也不怕冷,戴了手套在外面看。

  然后被他爹瞧見了,霸占玩具到現在。

  現在溫故過來,趙少主也不好意思再繼續拿著這個“玩具”玩下去,東西還給小孩,和溫故沿著游廊走到一邊。

  聽溫故說著這個萬花筒的制作和原理,趙少主很感興趣,不過相比起能扭轉局勢的望遠鏡和顯微鏡,萬花筒確實只能算個小玩具,他真正感興趣的是,溫故游學還見過哪些有意思的東西?

  “除了這萬花筒,你游學的時候還見過哪些與‘鏡’有關的器物?”

  趙少主說著,語氣嘆息:“當年我差點也出去游學了,可惜沒能成。”

  溫故禮貌微笑。

  “提起與‘鏡’有關的游學見聞,倒是又想起一物,也是與鏡子相關,制作出來的一種窺探裝置。”

  “哦?說說!”趙少主來了精神。

  “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鏡子的反射制成,用平面鏡就可以做初始版。”溫故簡單說了說最簡單版本的潛望鏡。

  趙少主不太能理解溫故說的這些反射原理,不過“窺探裝置”或許是他們現在能用到的!

  “你說的這個初始版,做出來需要多久?”趙少主問。

  “現在就可以。制作鏡子的時候有幾個瑕疵的零件,我都帶上了。”溫故說。

  即便是瑕疵件,也不能直接留在景星坊,所以溫故來趙家的時候也一同帶過來。反正就是幾個玻璃鏡片,用個小盒子就能全部裝起來。

  趙少主一聽,更來了興致。

  “你現在有別的事情?若沒有,不如現在就去動手?”

  “我是沒別的事情,不過表哥你應該事務較多?我做出了給你拿過去?”溫故說。

  “不必如此麻煩,我同你一起過去。”趙少主果斷道,“還需要什么物件你說說,我讓人準備好。”

  “硬些的紙,用于粘合的能粘住鏡片的膠。”

  “就這些?”

  “做個簡單的,這些就夠了。剪刀我那邊有。”

  確定溫故沒在開玩笑,趙少主叫來跟隨他的侍從,吩咐幾句,便前往溫故住的小院。

  身后的隨從欲言又止。少主你那邊還有來訪的客人等著啊!

  趙少主當然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只是,那些事情也不算特別重要,相較而言,他更想知道溫故所說的窺探裝置是什么樣!

  剛才讓人去取紙和膠的時候已經吩咐下去了,來訪的客人請那邊的文士代為接待。

  溫故也知道這位表哥最近應酬較多,節省時間,也不多廢話,到小院子之后讓鐵頭把那個裝零件的箱子提出來。

  里面裝著幾個方形或圓形的玻璃鏡小片。

  趙少主看了看,確實是瑕疵品,有的玻璃鏡小片局部模糊,有的邊緣出現殘缺,一看就是是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溫故取了兩個大小差不多的,方形玻璃鏡小片。

  紙和膠很快送過來。

  各種類型的紙張迭在一起,溫故挑選了兩張材質合適的,拿著炭筆和一把小竹尺畫線。

  沒有提前制作過,只能先畫個粗略的,然后讓趙少主協助,粘貼剪裁,添添補補,做制成想要的樣子。

  “手生,做得比較粗糙。”溫故說。

  趙少主看著滿是“補丁”的兩個方形怪筒,看出來溫故確實手生,但不在意:

  “能用就行!”

  溫故又將兩個玻璃鏡片,貼在方筒兩端預留位置。

  粘紙的是漿糊,用來粘鏡片的是另一種膠,現熬制的,粘得挺結實。

  他倆在這邊忙活。

  同一時間,趙姨父本來想把趙少主叫過去聊些事情,一問才知道,趙少主拋下幾位來訪的客人,跑去了溫故的小院。

  稍作思量,趙姨父也來到小院,坐著輪椅過來的。

  昨日,因溫故送過來的年禮過于激動,用腿時間太長,出現了些許不適。

  畢竟沒有恢復完全,接下來還是要好好養護,除了重要場合需要短時站立,其他時候他都打算讓雙腿歇一歇。

  院里沒留其他人,鐵頭在院門口守著,見到是趙家主過來,沒攔。溫故跟他說過哪些人可以直接進院。

  滿心好奇的趙家主進屋便發現,那兩人蹲在窗戶下方,狗狗祟祟的樣子。

  趙家主眉頭緊蹙:成何體統!

  還有沒有一點君子坦蕩磊落的樣!

  “你們在做什么?”他沉聲問。

  窗下的兩人:“模擬野外哨點偵查!”

  片刻之后。

  輪椅空了,窗戶下又多了一人。

  趙少主被擠到旁邊,核心位置被趙家主強勢霸占,唯一的初始版潛望鏡也被牢牢抓在趙家主手中。

  “不錯不錯!非常好!能用!”

  制作粗糙的紙筒,趙家主拿在手中玩了好一會兒,才起身,在趙少主的攙扶下緩緩走到輪椅坐下,詢問這東西的制作始末。

  “原以為這種平板玻璃鏡只能作為奢侈的飾品,現在看來,還有重要用途!”趙少主再次感慨。

  雖然比不上望遠鏡和顯微鏡那種神器級別,但只要用好了,也能起很大作用。

  春夏之際,有些時候需要減少暴露在外的時間,加強隱蔽,但同時又要保持對外的觀察監控。

  潛望鏡也挺好的,正如它的名字,適合在暗處潛伏。

  趙少主心中一動,問溫故:“這類潛望鏡是否可以與千里鏡相結合使用?”

  溫故點頭:“可以加入類似千里鏡的透鏡那樣的裝置,只是那些就需要工匠去摸索改進了。打磨鏡片的難度……”

  趙家主心中有了數,不禁暗嘆:還是要工匠啊!

  需要更多工匠!

  工藝改進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先把基礎版制作一批出來。

  “合格的這種玻璃鏡片能制造出來多少?”趙家主問。

  “制作平板玻璃鏡的工藝水平有限,過程比較復雜。此前我也跟姨母說過,現在只有慶云觀的青一道長成功率最高。”

  溫故講述制作的步驟,其中存在的技術難度、容易出現的問題都跟趙家父子倆說了說。

  也把盒子里帶來的那些瑕疵品都拿出來,對照著看。

  “許多關竅不是尋常工匠能輕易做到的,質量最好成功率最高的,還得是青一道長這種有化學……煉丹功底的資深人士!”

  趙家主沉吟片刻:“既然如此,那就讓青一道長多辛苦辛苦。”

  慶云坊。

  放假了!

  放年假了!

  青一道長心情不錯,難得的休息時間,放松得很。

  不用擔心別的危險,吃得飽穿的暖,還有道童伺候著,日子悠哉!

  狗書生也去了趙家,不會時不時過來催任務,眼不見心不煩,心情更好了!

  再想想即將建好的道觀,心緒越發美滋滋。

  青一道長在腦子里幻想。

  道觀的規劃圖畫的規模比較大,分幾期建設,不過只要把第一期建出來,他就可以搬過去了,不用借住在狗書生的宅院。

  很快就有自己的地盤,青一道長又開始謀劃。

  如今手下有六名道童,其實還有幾個看中的苗子,但不敢一下子收太多,在歆州還是謹慎為妙。

  步子不能一次跨太大,容易……

  等道觀建起來,再徐徐圖之。

  狗書生給的那些任務能敷衍就敷衍,新的一年,肯定要以自己的道觀為主,以自己的謀劃為首要!

  煉一些丹藥,煉一些驅邪香,還有法器,以后供應給那些想要添功德的人。

  最近他新認識了幾位福主信眾,打算年后與對方談談心,加深交情。

  正美滋滋謀劃著,一名道童匆匆跑進來:“師父!趙府來人了!”

  青一道長迅速起身。

  莫非是送年禮?賞賜?

  每逢年節,上位者也會送一些禮品,以示嘉獎。

  青一道長神態自若,捋著新蓄起的須。

  趙家對佛教道教這些教派,依然保持著警惕態度,青一道長沒少暗中嗶嗶。

  不過,趙家在辦事給酬勞上,一直挺爽快的。

  快讓我看看,趙家今兒有什么賞賜過來?

  青一道長微笑著迎出去。

  年禮確實有,賞賜也有。

  還有一份文冊。

  打開,笑容迅速消失。

  大腦里面警惕的天線嗚嗚地轉!

  文冊里面所寫,總的來說:

  一,對道觀建設的大力支持。

  二,允許多收道童,發展道觀。

  三,趙家給了任務,報酬很高。

  第一條,趙家的支持,是非常實在的支持,建筑器材到裝飾用品一應俱全,還不用擔心各種審核。

  再加上之前就收到過的其他獎賞,可以說,整個道觀全部建設下來,包括玻璃窗等裝飾,不需要青一道長花費一分錢。

  好事。

  第二條是說,可以收二十名道童。不用擔心步子一次跨太大而觸及上位者的忌諱,可以公開招收。

  也是好事。

  單獨來看,這兩條都挺好的。

  但是……

  但是!

  你大爺的!

  重點在第三條!

  又要煉制玻璃鏡?

  還要煉這么多!

  文冊上詳細寫了規格和數量,雖然原本確實有計劃制作一些小的玻璃鏡作為“法器”供應給福主信眾,但他沒想煉制這么多!

  這工作量,得占去他多少時間!

  村里的牛都拉不動這么大的犁!

  青一道長百思不解。

  想不明白啊!

  要這么多鏡子去做什么?降妖嗎?

  按理說,這種鏡子做得華麗一些,就是供應給富貴人家使用的奢侈品,使用時間還短。

  奢侈品就應該稀少,不能這么大批量地產生。賣不出去,過了使用期限,就成了廢品。

  這么大的數量,歆州肯定吃不下,難道要用于跟其他勢力交易?

  苦惱。

  狗書生給的任務他還可以敷衍,趙家給的任務他敢敷衍嗎?

  要不推了吧?

  想個借口拒絕?

  青一道長拿著書冊,翻來覆去地看。

  越看越不對勁。

  這風格,隱隱有狗書生的手筆!

  嘶——

  深吸一口氣。

  把狗書生的標簽打上去之后再看,那二十個道童,其實收進來當制鏡學徒的吧?

  寫作道童,讀作勞工!

  一頭牛拉不動的犁,就用許多頭牛來拉!

  他這個當師父的還得勞心勞力!

  每個月要提供這么多玻璃鏡,算一算工作量,只覺得眼前一黑!

  做這些,他哪還有空去與福主信眾們加深交流?

  絕對是那狗東西的手筆!

  狗東西!

  一怒之下把文冊“啪”地摔地上。

  靜默片刻,又快速撿起來,神經質似的坐在那里翻來翻去。

  前面一頁寫給的好處,后面寫給的任務。

  翻回去,給得真多啊!

  翻過來,馬的不想干!

  翻回去,夢寐以求哇!

  翻過來,馬的不想干!

  糾結!!

  狗書生究竟在趙家說了些啥?

  過年都不讓人安穩地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