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章 敢于南下者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局勢瞬變!

  隨著李淵的手書被裴寂與尉遲敬德帶去了玄武門之后,這場突如其來的宮變亦是迅速落下了帷幕。

  而隨著又是幾道手書從臨湖殿送出。

  整個長安城內的守軍與禁軍徹底落入到了李世民的掌控之下。

  長安,徹底易主!

  而隨著宮禁結束,消息傳開,長安各地瞬間沸騰!

  根本就沒人愿意相信這一切。

  不敢想象太子與齊王竟然會死在秦王的手上。

  但在現實面前,他們也只能接受。

  整個長安就如同一個被點燃的火藥桶一般,瞬間炸開。

  在驚慌與恐懼之下,那些個李建成的支持者們自是想要逃跑,但可惜的是李世民又豈會給他們這個機會,早已讓人在此等候。

  李淵徹底屈服了。

  哪怕心中再怎么悲痛后悔,也不得不接受李世民爭出來的事實。

  在這朝野震動之際——

  于三日之后,正式將太子位交給了李世民。

  更是于群臣面前宣布“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

  可謂是徹底將整個大唐都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局勢徹底變了。

  到了如今,所有人都明白整個大唐自這一日起其實便已經易主了。

  李淵雖然名為皇帝。

  但那屬于皇帝的一切權利,都已經徹底被李世民所架空。

  整個天下再也無人能夠阻止李世民。

  但他們又能改變些什么呢?

  立李世民為太子,并不會引起天下人的動亂。

  因為李世民的聲望早就已經不是李建成能夠比擬的了。

  甚至在當前的天下之中,很多最底層的百姓都一直以為李世民才是太子,如今又豈會因為這一切所起事?

  而隨著李世民徹底掌控了一切。

  這場政治斗爭結束后的清算,也正式自長安而始。

  如果說,以往的李世民還是一個甚至是對于對手都抱有著一絲仁慈的統治者。

  那在經歷了這么多之后,他如今便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明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鐵血政治家。

  政治斗爭向來就是你死我活。

  當他打贏了這一仗后,其實一切便已經注定了。

  對于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子嗣,他沒有任何留手的打算。

  這一切必須要徹底結束。

  絕對不能讓仇恨繼續在大唐的宗室之中流傳下去。

  李建成的五個子嗣;李元吉的五個兒子,皆是被他下令處死。

  這種舉動讓人膽寒。

  但出乎意料的是,對于李建成的那些個支持者而言,他則是又表現出了寬仁。

  他并未對這些人下死手,甚至是夸贊起了他們的能力與忠心。

  這就是李世民的不凡之處了。

  李建成可是當朝太子。

  這種身份就注定了他會有極多的支持者,如果李世民但凡要表現出針對到底的態度,這所引發的矛盾對于目前的大唐而言絕對會是致命打擊。

  李世民確實變了。

  但他心中的宏愿仍在,甚至是相比于之前還要更加堅定。

  如今顧煜可是在外來應對突厥可能的襲擊,李世民自是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添亂。

  這確實是讓一些人漸漸放下了心來。

  ——整個大唐朝廷內部風云不斷。

  李世民雖然不會下死手,但為了快速穩定住當前的局勢,他也必須要做出一系列的調整。

  安排自己的心腹掌權。

  以及包括對于四方那些支持李建成的豪族進行監管。

  李世民將自己的政治手腕彰顯的淋漓盡致。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只會在戰場上沖殺的莽夫,而是一個真正的全能人才。

  先是派宇文士及為陜東道行臺右仆射,接管洛陽;

  任命張亮為洛陽都督,暗中監視關東豪族;

  用各種手段來監視昔年支持李建成的那些勢力豪族們。

  同時間,他更是聽從房玄齡的建議,讓人于四方散播讖言。

  什么“太白復見經天”,什么“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各種謠言相繼而起。

  再加上那些個關于顧泉的讖言。

  各種關于他的傳聞,自長安而始快速向著整個天下蔓延而去。

  除此之外。

  他為了快速穩定局勢,更是進行了一系列的恩賜,在撫慰豪族人心的同時也在收攏著百姓之心。

  整個天下一片沸騰。

  時隔數年時間,“李世民”之名終是再次響徹整個九州。

  且這一次,要遠遠比之前來的更加響亮。

  顧易能夠看得出來。

  或許正是因為顧煜曾經說過的那些話,李世民如今對于突厥的態度要更為的警惕。

  他這是想要快速平定局勢,再次動兵去支援顧煜。

  不過此事最后還是被顧泉勸動了。

  他相信自己父親的能力。

  對于現在的大唐而言,李世民的當務之急是必須要徹底坐穩位置,如若出現任何的意外,大唐都定會出現難以想象的大亂。

  更何況九州需要休養生息,不可能在當前與突厥死戰到底。

  他又怎么可能不勸李世民?

  顧泉知道李世民的雄心。

  尤其是在發生了這一切之后,這種雄心壯志將會遠超以往。

  雖然玄武門之事已經被他壓下來了,但人心中對于此事的各種想法又豈會輕易改變呢?

  李世民必須要打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才能撫平人心之中的質疑。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竟有些莫名的急躁。

  顧泉要讓他分得清輕重。

  對于顧泉,李世民自是給予了十足的信任,這才漸漸緩和了始終緊繃的心緒,開始靜心為自己接下來所走的路做著一系列的準備。

  但哪怕就是這樣,天下之間仍是難免出現了叛亂。

  這個天下總是會出現死忠之人,亦是會有著退無可退之人。

  他們無法接受這種結局,自是會選擇生亂。

  但他們相比于李世民而言終究還是差了太多太多。

  李世民甚至都未曾離開過長安。

  只是將這些事交給了顧煜,隨后四方的風波便漸漸地平息了下來。

  “顧泉”的名頭以另一個身份再次于整個天下漸漸響起。

  他那無人能辨讓人膽寒的面容在不覺之間便加重了“讖緯迷信”的感覺。

  整個天下都在傳李世民已經得到了神靈相助,這是上天派下來來支持他的百勝將軍之類的蕓蕓。

  甚至就連朝堂中的那些大臣都受到了些許影響。

  他們可不是百姓。

  對于玄武門之事的經過還算清楚,知道就是此人在玄武門之時立下了大功勞,都對此人的身份十分好奇。

  但甭說是李世民,就算是尉遲敬德他們都對此人諱莫如深,皆是表示完全不知。

  顧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視著這一切,心中亦是有些酸澀。

  為了整個家族的傳承,這一代代的子弟終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雖然顧泉如今還并未獲得任何的賞賜。

  但顧易卻十分清楚。

  以李世民的性格,這種福澤終是會回到顧氏身上,能給顧氏在暗中帶來極大的好處。

  這何嘗亦不是顧泉為了家族所做的呢?

  既不背棄家族;亦遵循了自己的心,也是他為后世顧氏子弟們所踏出來的一條道路。

  顧易的心緒有些莫名的復雜。

  不過就在這復雜之后,眼看著天下之人對于顧泉身份的各種議論,他的心中忽地又生出了另一個想法。

  若是顧泉一直如此的話——

  那關于顧泉的身份,在后世會不會成為“未解的歷史難題”之一?

  與此同時,朔方。

  如今長安中的一切風云如今還并未傳過來,不過顧煜似乎早就已經有了一些判斷,一直都在為了應對突厥而做著各種準備。

  顧易自然也在關注著顧煜。

  其實突厥的起勢并未出乎他的預料。

  早在昔年他操控顧燁之時便已經想到了這些,但當時的他是無法徹底為九州解決一切的。

  因為這整個天下的游牧部落實在太多了。

  他只能針對相對較強的部落做出布置,而那些距離九州更遠實力又弱的部落,則是完全沒有出手的必要。

  當前的生產力——還不足以顧易進行太大規模的折騰。

  如今強盛的突厥,在當初也只是沉浮在匈奴腳下的小部落罷了。

  這同樣也是游牧民族的特點之一。

  當一個部落出現了真正的人杰之時,便會有著崛起的可能性。

  顧煜此一役并沒有與突厥死磕的心思,只是在根據自己的判斷來預防突厥趁勢進攻大唐。

  ——朝中的局勢已經徹底攔不住了。

  這是他十分確定的。

  而以突厥可汗的性子,只要聽聞了此事便絕對不會放過這種天賜的良機。

  他就是在為此做著準備。

  當前的九州太弱了,自炎漢戾皇帝之后整個天下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停過。

  雖然在楊堅一統天下之后,穩定了四方的局勢,讓整個九州迎來了短暫的修養,但隨著楊廣登基后的種種舉措無疑是再次將整個九州拉下了泥潭。

  甚至比當初還要更加的衰弱。

  ——九州需要修養。

  這一仗的核心,便是要擋住突厥想要進攻的心思。

  他為此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于整個邊境地區突厥畢竟得道路上挖壕溝、設置拒馬,目的就是為了針對突厥的起兵。

  除此之外,顧煜同樣也在分散突厥的各個部落。

  顧氏子弟的名頭還是極為好用的,雖然相比于昔年的顧氏子弟們而言,如今的顧煜完全就是籍籍無名之輩。

  但在種種傳說之下。

  針對一些特別的小部落同樣也有著大用。

  雖然顧煜的統兵能力在各項屬性之中是最差的,但是在洛書協律器的效果之下,他的屬性也在不斷地變動。

  哪怕這可以調節的屬性只有十點。

  但是對于有著極高基礎屬性的顧煜而言,亦是一個很巨大的增幅。

  這就是洛書協律器效果的恐怖之處。

  十點的屬性分配;

  能讓任何屬性的家族子弟都有一個質的飛躍,保證了一個家族的下限。

  雖然這只能用于一個人。

  但對于當前尚未開始分裂的顧氏而言亦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宛若潮水一般的消息不斷傳來。

  朔方大營。

  當顧煜聽聞到李淵已經將李世民立為太子的消息之時,臉上沒有任何多余的情緒。

  其余眾人也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對于顧泉的舉動旁人不曾得知,但自幼陪著他長大的這些個兄弟們又豈能不知道?

  如今他們又怎么高興的起來?

  無論是勝是敗——

  顧泉都已經死了。

  他這一生所做的一切都將會在無形之中留給了家族,如今又有誰能夠高興的起來呢?

  甚至就連顧煜都受到了一些影響。

  不過他倒也調整極快,看著眾人緩緩開口:“傳令,立刻讓人放出消息——”

  “告訴突厥可汗,告訴外族所有人。”

  “顧氏在此——”

  “敢于南下者死!”

  他的語氣極為的平靜,在說出這些時,整個人的眼神之中也是透出了一絲凌厲。

  顧煜確實已經不在年輕了。

  如今的他,早就已經是滿頭的白發。

  但給人的感覺卻并不是蒼老,而是一眾高深莫測的感覺,就像是昔年的顧熙顧琛一般。

  這是屬性非凡且對天下的感悟極深所帶來的氣質變化。

  “諾!”

  一眾顧氏子弟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拱手聽令,每一個人的表情都是那樣的堅定。

  虛張聲勢與誘敵深入!

  這是顧煜早就定下來的核心策略,就是要利用顧氏于外族內僅存的威名。

  哪怕顧氏如今的威名早已不復當初。

  但只要有一個部落心生忌憚,便能夠影響到旁人。

  這是突厥這種部落不可避免的缺點之一。

  整個唐軍迅速便動了起來。

  而顧煜所說的話,也伴隨著那一道道從長安傳來的消息共同向著整個突厥傳去。

  并未出乎顧煜的預料。

  頡利可汗這種人就不可能會放棄這個天賜的機會。

  畢竟無論放在任何的時代,宮廷生亂所造成的影響就不可能是短短時間之內能夠完全解決的。

  更別說他可從未忘記過昔年梁師都請他時所和他說過的一切。

  讓大唐持續的削弱下去,就是他定下的核心制度之一。

  這就是他為突厥留下的補血包。

  同樣也是在為了他日能夠真正的降臨九州坐著準備。

  雖是外族之人,但又有誰能夠不想當皇帝呢?

  與原本的歷史完全不同。

  如今的九州文化早在顧氏的影響之下,正在不斷影響著四方。

  頡利可汗就不可能放棄這個送上門來的機會。

  至于顧煜的放話——

  雖然是讓不少小部落生出了忌憚之心,但亦是不能改變頡利可汗的心思。

  于他而言,顧氏又能如何?

  若是當真怕了,不僅僅會錯過如此的良機,更是會影響到他在突厥內部的威名,這是頡利可汗萬萬不能接受的。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頡利可汗壓下了突厥內部所有的質疑聲。

  于七月引近十萬大軍,直奔大唐殺來!

  目標——

  直指長安!.

(Ps:求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