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72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上·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激蕩1979!

  作為軍統大特務,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沈最親手抓捕殺害的人高達數百,在功德林寫材料交代的就有二三百人,還有很多名字都記不住的。

  乍一聽江立民,確實有些記不清了。

  “那江立中呢?”沈美娟又問。

  沈最疑惑了:“想不起來了,這是哥倆吧,他們是干什么的?”

  “沒什么,就是里面的人物,確實是兄弟倆。”沈美娟訕訕道。

  “這不扯淡的嗎,人物我怎么可能認識,你怎么突然問這個?”

  沈美娟:“就是這里面寫到你了,感覺還挺像那么回事兒的。”

  “啥,寫到我了,我看看。”沈最來了精神,把《收獲》要了過去。

  “爸,我才看了一半,你先讓我看完啊。”

  沈最:“你以后日子還長著呢,當然老子先看了。”

  沈美娟一臉無奈,沈最接著她剛剛看的地方,直接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沈醉”,好家伙,直接用真名,也不避諱一下是吧。

  不過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他也看不明白,于是直接翻到最前面,看到了名字《人間正道是滄桑·上》。

  這不是偉人的詩句嗎?看到這句詩,他仿佛回到了在云南被盧漢強迫起義的歲月。

  沈最表示一定得批判批判,雖然自己已經夠黑了,但也不能隨便讓人抹黑。

  燕京協和醫院的高干病房里,巴老正在探望茅盾先生,前幾天他就來燕京了,但那時茅盾先生病情比較重,今天才稍緩和了些,這才能見見客人。

  雖然醫生說他的情況不適合見客,但他覺得自己時日無多,能見一面少一面,而且自己已經把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完稿了,人生最后一件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只需坐等那一天到來即可。

  這次跟巴金見面也是想說一說以后作協的工作,看著比自己年輕八歲的巴金精神矍鑠的樣子,茅盾先生還打趣他:“你這體格真不錯,我看你起碼能活一百歲。”

  巴老擺擺手:“活那么長時間有什么用,身為作家,精力最旺盛的時候還要看年輕的時候,現在再讓我寫,我是寫不來了,寫出來也沒人看。”

  “是啊,也就只能寫寫回憶錄。”

  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茅盾先生笑過后問:“這一期的《收獲》出版了吧?”

  “是啊,你還能看嗎?”

  “好在眼睛還是能用的,手指也能翻頁。”

  巴老嘆息一聲:“我還真帶著呢,還是自己買的呢,本沒打算拿出來的。”

  “拿來吧你,”茅盾先生笑道,“我可是《收獲》的忠實讀者,讓我看看現在的年輕作家都在寫些什么。”

  他打開目錄,第一眼就被“人間正道是滄桑·上”這幾個字吸引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他瞬間想到了詩情縱橫的偉人,這兩句詩前面這句是化用了李賀的詩,后面這句則是原創,看到這句詩,很多記憶都涌了上來。

  再看作者名字:“魏明?”

  “你對他還有印象吧。”

  茅盾先生想了想:“文代會上,年紀最老的我,最小的他,對吧。”

  “他找你要合影了吧?”巴老笑問。

  茅盾先生記憶不錯:“何止我,你我還有小石(曹禺,字小石),再加上這小子,咱們四個還拍了一張合影呢。”

  “就是他,《牧馬人》《放羊班的春天》都是他寫的,關鍵才不到二十歲,真真的少年天才,前途不可限量。”

  “知道知道,還有牛啊,驢啊,鴨子,我都看過的,聽說還拍了電影,”茅盾先生又問,“這是一部長篇吧?”

  “是啊,六十多萬字,橫跨二十多年的一部家族史,國共史,”巴老簡單介紹了一下這部的內容,“他這個年紀寫這個題材,我一開始是有些擔憂的,沒想到完成的極好,文字老練,史料翔實,而且才用了一年時間,要不說年輕人呢,換成我,寫十年能寫完就不錯了。”

  茅盾先生沒有直接翻閱,他想起一事,兒子韋韜不在,他直接跟巴金道:“之前我和韋韜提過一嘴,想要成立一個以我名字命名的長篇獎,用我的遺產做獎金,韋韜他們也同意了,我心中還是有些忐忑,覺得不太合適。”

  “哪里不合適?”

  “用我的名字啊。”

  巴老笑問:“你這些稿費有多少?”

  “大概二十五萬吧。”

  巴老微微訝異,這么多,是我的兩倍呢!巴老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時有些大手大腳了。

  隨即他道:“能捐出這么大一筆巨款,這是一輩子的收入,沒有留給子孫,而是選擇貢獻給文學事業,冠個名字怎么了,你不必為這件事憂心的。”

  聽到老伙計這么寬慰自己,茅盾先生松了口氣,緊緊握住巴金的手道:“那將來這個獎就請你多多照拂了。”

  這語氣,有種托孤的感覺了,巴老鄭重點頭應下。

  這時茅盾先生的兒子韋韜和兒媳陳小曼進來了,巴老知道自己已經進來有段時間了,于是起身告辭,并叮囑茅盾先生好好休息。

  茅盾先生最后拍了拍他的手,眼神懇切,巴老點點頭,只要自己還在那個位置上,這個茅盾文學獎自己一定幫他盯著。

  第二天,巴老都準備回魔都了,結果卻接到了韋韜的電話,聽到是他來電,巴老神情哀切,已經做好聽到那個壞消息的準備了。

  結果韋韜說的是:“巴老,本來這件事不該麻煩你的,也不合規矩,但我還是想問一下,《人間正道是滄桑》后面的稿子能借來看一看嗎。”

  “啊?”巴老沒想到聽到的是這個。

  韋韜解釋道:“昨天今天父親清醒的時候都在看《收獲》,準確講是在看魏明的那個長篇,邊看還邊跟我們回憶往昔,提到了很多同志,還多次提出表揚,可我知道那只是上部,是不完整的,我不想讓父親臨走前還只能看一個不完整的故事,就是不清楚魏明同志的這部寫完了沒有。”

  巴老松了口氣,還以為是什么事呢。

  “稿子是有的,只是后續還沒修改,但小魏筆記清晰,不妨礙閱讀的,你且等著,我打個電話。”

  魏明和魏紅正在收拾行李,柳如龍也在,他們三個會一起坐飛機去魔都。

  飛機啊!

  魏紅激動不得了,哥哥,外婆,還有母親都已經坐過飛機了。

  老魏則憤憤不平,今天之后,全家就只有他沒坐過飛機了,有機會真想坐一坐。

  這時電話響了,魏紅靈敏地跨過行李去接電話。

  “喂,你好,這里是魏明家,請問您哪位,找……巴,巴金!不是,巴老您好,稍等……”

  魏明已經走了過來,并拿起了電話,說了幾句話就掛了。

  “哥,巴老找你什么事啊?”魏紅問,阿龍和爹娘也湊了過來。

  魏明從自己的包里把《人間正道是滄桑》后面的稿子取出來:“茅盾先生剛剛看了我的這部,急著想看看后面的劇情,爹,等會兒你們別出門了,我把地址告訴了巴老,過會兒茅盾先生的兒子會過來取稿子。”

  老魏不明就里,笑道:“這茅盾先生還挺急脾氣的。”

  當然,他也為兒子能得到這種大文豪的賞識而開心,魯郭茅巴老曹嘛。

  不過魏明卻是清楚,一代文豪即將隕落,自己記得很清楚,應該就是81年春節過后不久,而《人間正道是滄桑》要五月底才能連載完成,他肯定是等不到了。

  能提前讓茅盾先生看完自己這部,成為他人生中看的最后一部,也算是自己的榮幸了。

  魏明又交代了幾句,讓老魏把原稿交給韋韜先生,至于歸還并不著急,他用備份稿也能改稿,而且接下來老魏許淑芬也要帶著外婆回老家準備過年了,家里這段時間都沒人。

  云云則要第一次在婆家過年,肚子里懷著梅家第一個三代,倒是不用擔心她受委屈。

  至于黑貓警長,老魏決定把它弄到四合院,讓它跟銀杏熟悉幾天,以后這一貓一狗就托付給彪子和小梅了。

  魏明等不及跟韋韜見面了,他們仨要去趕飛機了。

  《人間正道是滄桑》剛剛發表,李編催他去魔都改稿的信就到了,另外稿費也到賬了。

  阿龍也在催呢,期末考結束后他就迫不及待想要去魔都找女朋友了,要不魏明說飛機票他包了,阿龍都不想等他了。

  魏明抱緊自己的包,三人上路。

  包里面還有一封老鬼剛剛從香港發過來的信,里面最重要的是一份地契,覺園二號花園洋房的地契。

  當年姑奶奶一家離開魔都的時候委托石家一房遠親照顧,后來宅子被沒收了,這門遠親也沒有留下后人,于是就一直被當做機關單位辦公場所了。

  老鬼把事情跟美國的姐姐說了一聲,她把地契寄了回來,表示如果能收回來就收,收不回來也無所謂,她丈夫已經過世了,自己也沒個孩子,對這套老洋房沒什么念想,大概率也不會回來住了。

  如果能收回來,就算是送給晚輩的禮物了,意思是讓老魏和他那個未曾謀面的小妹妹一起商量著分了。

  這套宅子比魏明那套大得多,估計一半就能抵得上自己那套了,只不過老爹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即將繼承半套魔都頂級豪宅。

  當然,也要看魏明手上的證件能否把房子要過來,一般這種情況好像都需要當事人的后代回國才好辦理吧。

  除了覺園老宅的歸屬,老鬼還說了他在香港見到沈最的事,詢問魏明知不知道沈最的最近動態,老鬼擔心沈最是沖自己去的。

  沈最嘛,他最近在全情投入地,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該說不說,這的閱讀體驗太絲滑了,根本停不下來。

  直至看到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上》的后半部分,他這才看見自己登場,立即興趣大增,不過一開始戲份并不多。

  但這種在虛構里面看到自己的名字感覺還挺奇妙的。

  當然,這部并非完全虛構的,前面的重頭戲是黃埔軍校的劇情,男主人公江立民是黃埔三期的,而他大哥江立中還是黃埔教官,后來的老蔣身邊大紅人,比他的頂頭上司戴老大還要牛逼轟轟。

  沈最在功德林待了十年,那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黃埔人,沈最很喜歡聽他們講自己的故事,所以盡管他不曾上過黃埔軍校,但對黃埔了解頗多。

  這個作者說的基本能對上,可見在資料搜集方面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然而繼續看下去,沈最就有些冒汗了,娘希匹的,這人怎么知道自己這么多小秘密,甚至他的一些口癖和微表情,習慣小動作都了如指掌!

  寥寥幾筆,仿佛兩人是故交一般熟稔。

  要知道現在沈最還沒出版他的回憶錄,他交代的那些報告都是直接上交的,并不對外流通,層次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到。

  看來這作者能量不小啊!

  魏明確實沒少查資料,包括政協的文史資料館,但這主要還是歸功于他前世看書夠多夠雜,積累豐富。

  沈最83年出版的《我這三十年》,86年出版的《我的特務生涯》,93年的《人鬼之間》,魏明都看過,再加上老鬼透露一些不為人知的內情,寫起來就很有真實感,看的沈最一愣一愣的,仿佛身邊有一雙看不到的眼睛。

  女兒問他認不認識江立民,現在沈最有些不確定了,會不會當年共黨里真有這么一號人,這其實是一部紀實文學?

  他一邊看,一邊想,中,江立民年輕時在老家混不下去,于是遠走魔都投奔身為國黨元老的姐夫和姐姐。

  巧了,沈最十八歲的時候在長沙混不下去,被學校開除,之后就去魔都投奔姐姐和姐夫,也是在姐夫的引薦下才走上這條特務之路的。

  只不過江立民是被姐夫推薦去了黃埔。

  自己干了特務后,很快就被戴老大賞識,成為四大金剛之一。

  而里面江立中和江立民兄弟也跟戴老大關系匪淺,兩兄弟也是搞地下工作的。

  突然,沈最想到一種可能,這江立民不會是以自己為原型寫的吧!

  沈和江,都是三點水旁啊!

  雖然里面已經有一個沈最了,但江立民的一些經歷跟自己確實能對得上,性格也有相似之處,只不過兩人立場不同而已。

  如果自己也是信共產主義的,可能自己就是江立民了。

  別看他是個特務,年輕時候也曾熱血過,也曾干過帶著同學到家里,對著父親高喊“打倒土豪劣紳”,而中江立民也曾干過類似的事。

  沈最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起碼這個男主角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于是他對這部的興趣越來越大,每一段都看得非常仔細,仿佛能從中挖出江立民的真實身份。

  不過沈最在短暫上線后很快就沒了戲份,劇情隨著江立民的視角繼續發展,然后就沒了。

  啊,怎么這就沒了!也太短小了吧!

  其實不短了,二十多萬字呢,《收獲》這一期一半的版面都給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上》。

  只不過哪怕沈最迫切想看后面的劇情,但他沒有能力拿到后面的稿子,你以為你是巴金啊。

  女兒見他合上了雜志,趕緊跑過來問:“爸,我可以看了吧。”

  “給,”沈最想了想問,“娟娟啊,你對這個作家有多少了解啊?”

  “魏明啊,你不知道嗎?”

  “他很有名嗎,我憑什么知道。”

  “就你平時很喜歡聽的《同一首歌》就是他寫的,當然他主要是作家,謝進導演的《牧馬人》就是他寫的,我一直想陪你去看呢。”

  “那他多大了?是哪里人啊?”

  《中青報》沒少介紹魏明這個青年楷模,沈美娟張嘴就來:“魏明同志在北大工作,好像是河北人,也就二十歲左右吧。”

  “魏明是本名還是筆名?”

  “本名啊。”

  “本名?姓魏?直隸人?”沈最猛地站了起來,去魔都投奔姐姐,而且大哥是國黨高層,突然,沈最腦子里蹦出一個名字來。

  魏三兒!

  魏明和小紅阿龍在機場候機的買了三份《中青報》,“我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評選活動還在繼續,他們買了報紙就可以給龔樰投票。

  至于朱霖就算了,投了她也評不上,人氣基礎差太多。

  他們正嘀嘀咕咕著,巴老來了,魏明趕緊過去幫他拎行李,通電話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是同一航班了。

  巴老來了之后第一個問題就是:“那個報刊亭還有《收獲》嗎?”

  魏明搖搖頭:“沒有了。”

  巴老笑道:“看來還是低估你的實力,60萬發行量怕是滿足不了讀者啊。”

  他只想到《人間》不是當下流行的知青反思題材,卻忘了魏明是當下最流行的作家,自帶熱度的那種。

  魏明謙虛道:“其他幾位同行的作品也很優秀啊,都是大家的功勞,我看諶老師的那個中篇就很不錯。”

  李編除了催他去改稿,也把這一期的《收獲》寄了一本給他,魏明都看了,他始終對同時代能闖出名頭的作家保持敬畏。

  巴老微笑頷首,雖然他覺得年輕人應該有一些銳氣,不過魏明這種銳氣內斂更加難能可貴。

  之后魏明又關心了一下茅盾先生的身體情況,巴老更是盛贊魏明:“茅盾先生對你的這篇作品評價頗高啊,要不是他身體實在不佳,我都想請他給你寫一篇序言,將來出版的時候用了。”

  魏明聽后忙道:“您幫我寫也一樣的,在我心中你們都是當世最偉大的作家。”

  巴金這次直接笑出聲來。

  而這時被排擠在外的曹禺先生的桌子上被擺上了剛剛寫好的《雙驢記》的話劇劇本,這是最后定稿的版本,他審核之后就可以開始排演了。

  至于李光富等《茶館》劇組成員上個月就已經從歐洲巡演回來了,只不過《雙驢記》的內容需要一批年輕演員,李光富都算老的了。

  他又問了于是之,今年人藝表演訓練班的情況,得把招生打出去啊,要不然好材料都跑北電和中戲去了。

  燕京作家協會成員,童話作家宋汎家里,他的小女兒單單因為談戀愛分了心,去年高考就沒考上,今年看樣子也沒戲。

  今天他回到家,發現她還賴賴唧唧地坐在沙發上呢,根本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你說你這孩子,就不能用用功,就知道。”老宋痛心疾首道。

  “我這看的可是《收獲》,正在接受文化熏陶呢。”她還有理了。

  “原來是收獲啊!”宋汎喜道,他今天去買的時候就已經沒現貨了,這才上架幾天啊。

  “單單,要不你讓爸爸看看吧,你去溫習一下課本,放假了也不能放松啊。”

  宋單單緊緊盯著雜志:“不了,我已經決定不高考了。”

  “什么!”宋汎聲量陡然提高。

  宋單單挪開《收獲》:“您別激動啊,我說不高考了,又不是說以后就當職業盲流混吃等死了,我已經想好了,打算考人藝的表演訓練班,人家說了,成績優異的可以留在人藝,有個鐵飯碗吃。”

  “你就這么確定你能成績優異?”

  宋單單樂觀道:“這有啥難呢,不就是說話嗎,我最擅長了。”

  宋汎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閨女才20出頭,但模仿她奶奶說山東話有模有樣的,連老人的語氣都能模仿到位,而且該說不說,自己這閨女高鼻梁,大眼睛,長得還挺zun。

  “那你渴不渴啊,眼睛累不累啊。”宋汎又在設計閨女,想奪了她的《收獲》。

  宋單單不為所動:“老宋同志你就省省吧,等我看完《人間正道是滄桑》就讓你看,這部我等了一年了,別的文章我可以改天再看。”

  宋汎:“果然你也在看這部,你說說,寫得怎么樣啊?”

  宋單單回答道:“你說這人腦袋是怎么長的啊,聽說還沒我大呢,咋能這么有才呢,而且長得也出類拔萃,等看完了我得給他寫封信,問問他有沒有對象。”

  得,讓她這么一說,宋汎更加饑渴難耐了,不是,你問人家有對象干嘛?

  (今天保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