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58章 此非圣意,此非圣人圣明之意此乃奸佞蒙蔽之圣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水滸開局在陽谷縣當都頭

  隨機推薦:

  第二日,諸多軍將,已然在大帳之外等了一個上午了,燕王殿下整夜不眠而嘆,卻說眾人,其實也是焦頭爛額……

  進退不是,兩難之選,誰真能想到什么辦法嗎?顯然不可能再有辦法了……

  直到午后,燕王才召眾人入了中軍大帳,也上了一些簡易伙食,燕王在吃,眾人自也吃。

  都沒什么話語……

  著實是無話可說,說退……自是大好局面毀于一旦,來日苦戰也不知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

  說不退,看一眼當面燕王,來日要么是眾人皆罪,要么是燕王一人一命……

  燕王狼吞虎咽吃罷,起身,左右眼神一掃:“走,隨某往東南上高處去看一看……”

  眾人都不多言,只管跟著走就是,數百馬蹄飛奔就去,到得一處百多米的山后,眾人下馬上山。

  山頂之上,視野良好,遠遠往東望去,皆是金軍營寨,營帳連綿,人影如蟻……

  蘇武駐足最前,久久不語……

  其實也不用說什么,都親眼在看,都看得到,面前這么一支金軍,十萬之數,數萬之騎……

  放在哪個時代,都能強橫一時,哪怕是在大唐之時……

  誰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女真,大敵也!

  此番卻是上表稱臣了……

  蘇武幽幽一語:“真想請天子也到此處親眼瞧瞧……”

  眾人聞言,自也皆有同感,但凡天子到得這里看了這一眼,定也不會出了罷戰的圣旨。

  可惜,天子不可能看得到這一幕。

  蘇武回頭去,依舊是用視線把每個人都看到一眼,慢慢說道:“若是不退兵,糧草最多一二月,許還有個時間差,還能運送一批來,能多上幾天,但一定超不過兩個月,兩個月內,萬萬不可能滅亡女真,為了將來你們再與女真為戰之時局勢能好,所以,一個半月之內,定要破這臨潢府,有這城池,只要女真來犯之時能堅守住,你們來日應對起來,自就容易許多……”

  這話聽著聽著,好似蘇武在交代遺言一般……

  眾人此時情緒上其實都安定不少,不比昨日激動,嘆息搖頭者一大堆。

  也有魯達來言:“哥哥這是說的什么話?來日哪怕再擊女真,也當是哥哥再帶著灑家來……”

  劉正彥也點頭:“是啊,大王若是不來,我等何人領兵啊?眼前如此之敵,何人能保軍心士氣之振作?何人能說他定是有勝無敗?再說……大王,我等能信何人?出塞千里,豈能是玩笑之事?”

  蘇武擺擺手,回頭繼續去看遠眺那女真營寨,慢慢說道:“你們從來不曾把這件事想得透徹,其實啊,不論是退兵也好,不退兵也罷,我來日再也不可能如今日這般統領幾千里邊軍,你們來日也不可能再在我麾下為戰了……”

  眾人聞言一愣,這是何意?

  其實道理不難,但凡這次戰事結束,蘇武是回去宣麻拜相也好,亦或是回京去戴罪也罷,來日怎么可能還讓蘇武掌控如此無比之權柄?

  如今蘇武之權柄,著實過大,便是什么安祿山之輩,也遠不如蘇武今日……

  蘇武如此權柄,不論在哪個時代,那都是不合理的事情。

  就聽蘇武繼續說:“所以啊,這次,不退兵了,再是如何,也當把這臨潢府城池克下,為你們將來作戰留個好局面,否則來日,你們不知要打多少年去,要死傷多少袍澤兄弟……乃至若是戰事不利,后果更是不堪設想,所以此番,我意已決,不論如何,戰事還是要打!”

  “那一個多月后,哥哥你可怎么辦啊?”魯達急忙來問。

  蘇武背對眾人,輕輕擺手:“許久之前,我說過一句話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可禍福避趨之……今日,踐行此言也,不論天子如何看我,不論朝臣如何看我,不論天下百姓如何看我,今日,為國為民為社稷,此番必是要戰!”

  天空很高,云也純潔,一時和風微微拂過,蘇武衣裳正在輕舞……

  有日頭斜來,直把蘇武一照,蘇武滿身金線龍蟒華服,正是熠熠生輝……

  說什么偉大,正義,加個光明,有時候難以去想,有時候卻直觀非常,直透人心!

  岳飛,他不是一人,他是一大類人的代表人物!

  便越是他這一類人,就是最懂,最能感受到,最能共情!

  魯達忽然竟是落淚,要說心思純真,魯達之輩,無人可出其右,一語說來:“早知如此,昨日我就不該說那些不該退兵的話語,昨日就該說退兵罷了!”

  顯然魯達與眾人此時都感受到了,燕王之意,已然決絕。

  便是魯達一語來,岳飛立馬低頭,豈能不也是悔之晚矣,昨日那些話,他說得也多,許真是眾人之語,逼得燕王如此吧……

  也想君王,想天子,期待天子來日,定是圣明的,一定圣明,能通事理,能知忠義!

  想到這里,岳飛一語來:“大王,我等軍將,一定聯名上書,把今日之事與天子說清道明,天子圣明,定是能知大王今日之忠義!”

  蘇武轉頭去看,笑了一下,苦笑,年輕人,聰明得緊,只是還年輕,對人心之惡少了了解。

  也是吳用一語來:“休要胡來,你若這般去做,豈不更陷大王于絕境?”

  岳飛一時不解,左右去看。

  沒人給他解釋……

  蘇武轉頭來:“走了,回去,備戰!”

  眾人點頭,跟著蘇武轉身回營,也有許多人還回頭去看一眼那金軍連綿無盡之營寨……

  蘇武走在最頭前,還有一語來:“爾等此番定要死戰才是,我自可死,但一定要死得名聲千古,不能真死成一個萬世之罵名!”

  其語之意,那就是要打贏,打贏了蘇武做這一切才有意義,若是抗旨不遵還打輸了,那蘇武真就只有萬世罵名了,再怎么也洗不白了。

  眾人在后,一時心中悲愴不已……

  就聽岳飛立馬一語高喊:“末將先鋒在前,先死罷了!”

  就聽得左右之言四起。

  “同死罷了!”

  “同生共死,就在今朝!”

  “大王放心,定不敢有絲毫偷生之念!”

  “必勝!”這一句是劉可世喊的,他許著實不那么愿意死在此番。

  蘇武快馬下了山,上馬就回。

  眾人再回大帳……

  蘇武招來宣贊,一語去:“你回吧,速回,越快越好,回去復命,就說我蘇武在軍中一人權柄在握,不肯退兵,與旁人無礙!”

  宣贊為難不已,他豈能不敬佩此時之蘇武?他開口來:“大王,下官回去,定是把軍中之事如實回復!”

  岳飛激憤而起,加了一語來:“是啊,宣承旨只管回去說,就說是全軍將士,皆是此意,不能退兵!”

  岳飛豈能是沒有義氣之人?

  便有姚平仲一語去呵斥岳飛:“你這廝休要聒噪!打好你的仗就是!”

  岳飛被老前輩呵斥一語,滿臉漲紅,左右去看,一時無言。

  蘇武點頭來繼續與宣贊說:“你乃郡馬出身,本是知事之人,豈能不知許多事是無用功,且還會好心辦壞事,不要牽涉諸位了,更不要再回去讓天子驚懼了,便都是我一人為之,與諸多軍將無關。”

  宣贊悲戚之中,無奈點頭:“遵命就是,遵命就是啊……”

  “速去,路上莫要拖沓!”蘇武擺擺手。

  宣贊一禮:“大王保重,諸位保重!”

  說著,宣贊已然出門。

  “散了吧……”蘇武擺手去。

  眾人便也點頭,爭論什么,沒有意義了,主心骨是燕王,燕王其人,從來決絕,多言無益,做好眼前之事,隨同效死一番,也全與燕王私人之忠義。

  權利地位算什么?榮華富貴算什么?

  至少在此時此刻,都不算什么……

  岳飛出門去,心下難受憋屈,左右去看,便幾步追到姚平仲身旁。

  “隨來做甚?”姚平仲脾氣向來不好,此時更是心中悲戚,脾氣更是差了許多。

  岳飛不氣,有禮有節先躬身,再問:“末將是想請教一二……”

  “請教?哼!照你剛才大帳所言,我等軍漢皆是齊心一心,皆擁護燕王之意,違背天子之命?那天子豈不驚懼得立馬召天下之兵北上來阻擋我等回師?你啊,我,所有人,都成了燕王親信之黨,都成了亂臣賊子!”

  姚平仲態度著實不好,但他真與岳飛詳細解釋了。

  岳飛立馬呆愣當場……

  “幼稚可笑,臣子之道,何其難也,君臣之事,何其繁雜,自古有言,伴君如伴虎,只道是胡說?笑話……”

  姚平仲可不等岳飛,只管邁步快走。

  岳飛被連連斥責,卻并不再漲紅滿臉,反而面色起白,他頭前還本是街邊陽光少年郎,正是熱血在心,一身武藝不知上哪施展……

  昨日之前,他正是戰陣之上施展才華的悍勇有謀之軍將,從做點埋伏敵人游騎之事,到開始掌管一路軍馬死戰不退,大獲全勝,冉冉而起,自也還有那意氣風發。

  只覺得世間一切,仿佛皆是美好,將來前程,那更是不必多言,還有那報效家國之志,青史留名之念……

  卻是此時陡然感覺這世界好似不美好了,好似有什么東西正在崩塌一角。

  自也無人管他,他好似行尸走肉一般往自己營寨而去。

  若是換個人來,這點事,不至于此,偏偏岳飛,這點事,就至于此。

  宣贊快馬在路上奔馳,塞外兇險,他身負要事,自也不敢磨蹭多留,他知道一切,更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何等重要,便是一定要把話語帶到京城去,一定要讓眾人皆知,抗旨之事,乃蘇武一人所為。

  如此,來日這大宋之強軍才能保留,來日還能與女真再戰的資本,那山頭之上,他也親眼去看了,女真可不是什么宵小之輩,實乃無比強橫之敵也!

  卻是一路快馬去,馬匹奔得越快,宣贊心中便越是憋屈難受,實在不知,這事,怎么就變成這樣了?

  這好好的大宋朝,短短數年,好似一切都變得奇奇怪怪……

  近些時日,他在樞密院里,常常也是愁眉不展,當然不是因為今日之事,而是其他事,全國各地,時不時就來軍情。

  軍情許多,河北起賊,嶺南起賊,福建起賊,連四川都起賊,更不用說陜西之地,更也起賊……

  江南兩浙,時不時也還聽得摩尼余孽作亂……

  雖然賊勢都不大,諸多州府都有應對,樞密院軍令一到,諸多州府更是合圍出擊,賊勢就減就弱就滅……

  但怎么到處起賊呢?以往不是不起賊,但也沒有這么一下子都聚在一起四處而亂……

  這天下,怪了嘿!

  臨潢府里,蘇武還在等,等那契丹貴族少年撒八行事之信號。

  蘇武顯然也開始有些急了,有時候夜里,睡不著,會親自出寨往那山頭去看,看那撒八的信號之火有沒有點起來。

  每次自也無功而返,吳用也勸說,這事不能急,急則難成,一定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定是那撒八開始在軍中慢慢與人熟悉了,開始不那么拘謹小心了,旁人對他也開始信任一些了,事情自就水道渠成……

  蘇武聽得進去,只是時不我待,心中也想,實在不行,那就強來。

  自就是室韋與契丹之人攻打臨潢府城池,女真自出寨為犄角之勢,隨時救援,那就與他們拼一把……

  這是最后無奈之舉,蘇武是萬萬不愿的……一個半月的時間截止之時,卻也只有如此。

  為何一個半月,自還要留一些糧草在路上,也要留一些糧草備用,不能真到那鍋干碗凈之時。

  蘇武也下文去催促一下大同與西北,讓他們盡早再發一批糧草來。

  草原之糧草,也每日在催,甚至派人去嚴厲催促。

  宣贊,回到了東京,他是郡馬,是半個宗室,而今官職不低,地位也起來了,所以他能見到天子當面稟報,也是天子召他來當面稟報。

  只待宣贊一番稟報之后,書房條案之后的天子,當場大怒:“蘇武要做甚?要朕失信于天下?要天下人,要外邦諸過笑話朕?還是他已然有貪戀掌控權柄之謀逆心思?”

  宣贊聞言,說了一語:“臣以為官家多慮了,燕王殿下……呃……忠義無雙!”

  宣贊,昔日也曾隨蘇武上過戰陣,如今宣贊能為樞密院副都承旨,自也是蘇武提拔的結果。

  王黼一語來:“宣郡馬,你且退去,本相自來與陛下分說!”

  宣贊無奈,躬身去也。

  只待宣贊出門去,天子抬手一指門外:“你看,蘇武邀買人心已然至此,連一個郡馬都要說他忠義無雙……”

  王黼點頭去:“陛下,此時此刻,這些都是小事了,合該立馬把蘇武之面目告于天下人知曉,讓世人皆知他禍心在藏……”

  “這事你立馬去辦,以朕之名,下旨斥責蘇武悖逆,貪戀權柄,擁兵自肥,居功自傲,不忠不義!”

  天子豈能不是在罵人?倒也還沒有直接罵蘇武謀逆之類。

  王黼點頭又道:“還有更急之事……”

  “那你還賣什么關子?”

  “陛下,蘇武麾下,皆是我大宋最強之軍,若是他真帶兵行了什么事,就好似昔日他帶兵闖入宮城那般,那真是不敢想象,所以不得不防啊……”

  “說說說,接著說……”

  “陛下,合該蘇武嚴令邊境州府,不得再與蘇武供應糧草錢財,下官可再往北去,親自督導此事,如此,蘇武無糧,他便難以安軍漢之心……還有就是……輕易不可放數萬強軍入境,如此便好拿捏,可讓軍漢軍將與蘇武離心離德,到時候,蘇武許就可成那戴罪之身入京來!”

  王黼之計,頭前自是不好用,此時此刻,那真是好得緊。頭前是沒有理由借口,那就純屬構陷,此時,蘇武抗旨大罪,豈能不是名正言順?

  只要拿捏住了軍隊,也就拿捏住了蘇武,蘇武再強,沒有錢糧,自也翻不出花樣來了。

  天子在想,想得許多……不說話……

  只是眼神忽然看向了王黼,稍稍點頭……

  王黼大喜,事成也!

  連忙又道:“陛下,北方兩處為要,一處大同,一處自是西北州府,自也是四個人,張孝純,王稟,種師道,種師中!種家二人,其實忠義,臣見之,種師中甚至也言,愿與蘇武決死。張孝純與王稟,卻多是推脫之語,所以,臣去大同督導方才保險,西北還當再派一人去……以防萬一……”

  “派誰去?”天子也問。

  便也在想,到底誰合適?其實天子顯然就是無人可用,無那真正百般信任之人可用。

  卻聽王黼一語:“秦檜如何?”

  “他?”天子下意識里是不同意的。

  王黼立馬就道:“陛下,那秦檜這幾日,時不時就來尋臣久坐,何也?自也是知道大勢如何,更也知道其罪在身,用人之道,使功不如使過,他豈能不知,一家老小皆在京中,就在天子腳下,蘇武在塞外難歸,他秦檜若是在西北不忠,豈不是自尋死路?”

  天子微微點頭,他這一輩子,自是最聽勸,也覺得有點道理。

  王黼再言:“此番也是逼他與那蘇武決裂,更是打擊蘇武個人之氣勢,便是連他蘇武最信任的秦檜都變了,那蘇武豈能不急?陛下放心,西北種師中,定會蘇武死戰!就算秦檜想如何,他也無計可施!便也正是真正試探秦檜一回,此人才能著實是有,若是此番投名狀交得不差,來日可用也!”

  天子正經點頭:“好,就聽你的,速速去辦!”

  王黼點頭,快步就去,面色也喜,不為其他,秦檜這幾日,還真請見了王黼許多次,每一次,那都是車架連綿,手筆極大。

  王黼頭前家產都被那廢太子抄了去,顯然其實很窮,秦檜手筆何其之大?豈能不動人心。

  當然,這也只是其一,還有一點,那就是秦檜著實腦子好,能鉆營,智商情商都高絕無比,哄起王黼來,話語無數,說得比唱的都好聽。

  要問秦檜為何忽然如此?無奈也,事敗了,那燕王岳丈都降了,他自也要另謀生路不是?謀來謀去,自也謀到了王黼身上,便是舍盡家財,費盡口舌,用盡尊嚴,也要把生路尋到。

  倒也真讓秦檜尋對了,王黼還真也動心。

  再說,王黼在朝堂上那也是孤家寡人一個,一直都是空中樓閣,昔日是蔡京把他拿得死死,后來更是被廢太子一番折騰……

  如今,他要成勢,豈能不找幫襯?秦檜才能皆有,且已然就是御史中丞之高位,只要保下秦檜,如此恩情,從今往后,秦檜還不得馬首是瞻?

  更還有秦檜身后那王氏大族……

  且這王氏大族,與京東諸多高門也是關系匪淺,今日在謀蘇武,來日自也還有京東之事,豈不也是事半功倍?

  這么一大圈事,一旦事成,首相之王黼,那就問問坐定,昔日蔡京許也不可比來日王黼。

  王黼出宮去,心情大好,事事謀成,好似都是信手拈來,天時地利人和,皆聚一身。

  只道秦檜在何處?

  他此時此刻就在左掖門外等著王黼,等了許久了。

  只待王黼一出來,連忙上前躬身:“拜見王相公!”

  王黼笑著往前去,大手一揮:“你的事啊,妥當了,回去睡個安穩覺就是。”

  秦檜自也大喜,跟在身后,連連躬身:“拜謝王相公,再拜!”

  “不必如此客氣,來日你我同朝為官,如此豈不教人看去笑話?”王黼嘿嘿笑著。

  秦檜站直幾分,也問:“不知相公今日午后可有空暇?”

  “什么事?”王黼問。

  “若是有暇,下官想再上門拜見一二,討杯酒水來吃……”秦檜又道。

  王黼停住腳步,轉頭:“唉……倒也不是不愿,要不明日吧,今日午后,有人要來,你來不便……”

  “哦,那自明日!”秦檜點頭,也不多問。

  卻是王黼非要來說:“你道是何人要來?”

  秦檜搖頭:“那下官就不知了。”

  “說與你聽也無妨,提舉皇城司!”王黼一語說完,看向秦檜,自也有深意,話語不是隨便說的。

  自是要好生震一震秦檜!

  提舉皇城司何人也?自不必言,鄆王趙楷是也,天子昔日最喜歡的兒子,能狀元及第的皇子,一度差點就為他廢立儲君的皇子。

  自是好叫秦檜知道,眼前這棵大樹,到底是多大一棵樹。來日,可萬萬不要自誤前程才是。

  秦檜豈能不震驚?便是也回想起來,昔日易儲君之事,也是王黼前后在忙,這兩人,自也真是關系莫逆。

  懂了,豈能還不懂?

  秦檜立馬躬身:“下官此番,定是一心為相公奔走!”

  “好,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了,回去等著吧,不日就有差事給你!”王黼揮著手,去上車。

  上車后,王黼陡然感覺身上輕飄飄的,酥軟如棉,這個感覺,這種狀態說不出的好,比吃了仙丹都舒爽……

  一時間,王黼搖頭晃腦嘟囔一語:“許這就是昔日那蔡太師之感吧……”

  去政事堂干活,還要再出一份圣旨,再讓蘇武罷兵休戰,以全天子之義,諸如此類……話語上,當再顯出幾分苛責……

  自也還要昭告天下人,讓天下人皆知蘇武之罪。

  也說這東京城里,甚囂塵上之事,依舊還是女真上表稱臣之事,秦檜頭前做的事,豈能立馬翻轉?

  不論是學堂里,還是街面上,亦或者是勾欄瓦肆樊樓里,輿論早已形成,每日議論不止,也是因為遲遲不見天子收回成命,自也是議論越來越多……

  乃至許多有識之士,清流之輩,亦或是少年熱血之人,更也寫文作詩填詞來說,清談之事,到處都是……

  秦檜也還有麻煩,麻煩不小,他時不時也要到太學里去一趟,安撫眾多學子,他在學生面前,自也不能打自己的臉,只能話語去說,不外乎欺上瞞下之法……

  安撫之語,自也還是天子在思慮,眾臣在上奏在商議,再等等之類,也讓眾人可不要再沖動,再去上書什么的……

  士子們對秦檜,還是有一定的信任,自也真不亂來,只是到處交際,到處談論……

  秦檜自也焦頭爛額,他在想怎么把自己親手弄起來的輿論給平息下去。

  也是一時想不到什么辦法。

  何也?

  只因為頭前之輿論,道理太對了,它就是真理一般,最初闡述這個真理的時候,秦檜也是使盡渾身解數,而今要秦檜自己再來推翻這個真理,著實是難上加難。

  下午,秦檜在太學。王黼做好幾件差事之后,在家中見客。

  東華門外貼了圣旨,細數蘇武之罪。

  諸多衙門也都有圣旨傳閱,自也還是細數蘇武之罪。

  朝廷邸報自也要刊印,分發全國,還是要細數蘇武抗旨不遵之罪。

  只待又過一天,汴京城就熱鬧了,自也真是滿城嘩然!

  說蘇武悖逆抗旨,貪戀權柄,擁兵自肥,居功自傲,不忠不義……

  汴京城里,忽然間吵得是不可開交。

  太學里,辨經之處,更是人聲鼎沸。

  有人在驚:“事情何以至此啊?”

  也有人在言:“唉……再怎么說,燕王殿下抗旨屬實啊……”

  更有人反唇相譏:“家國大事,哪般為重?哪般為輕?燕王所行,為國為民也,沒有不妥之處!”

  “我也不是說燕王不妥,只是說,再怎么樣,當先尊圣意,此臣子之道也!”

  “愚蠢,自古有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話總是有幾分道理的……”

  “不是……我是說,為人臣子,天子有錯,可先尊之,再來辨之,就好比在家中,父親有錯,那也不好當面違逆,背地再言,自也是全了孝義……”

  “你這話……你這……”

  “我來說我來說,圣人也有言呢,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燕王此番,乃諍臣也,亦如御史清流,直諫死諫,那是一個道理!此為清名!”

  “這話說得好……”

  “我不是說燕王如何如何……唉……我是說啊,這般之事,若是開了先例,來日旁人皆效仿之,豈不國事皆亂?國將不國也!”

  眾人七嘴八舌在吵,口沫橫飛,誰都有道理。

  也有許多人去看陳東,終究陳東是意見領袖。

  卻聽陳東一言來:“此非圣意,此非圣人圣明之意!此乃奸佞蒙蔽之圣意!”

  陳東一語,鏗鏘有力,甚至也是一錘定音!更也是把這個話題釜底抽薪!

  眾人聞之,為之一震!

  “陳兄意欲如何?”有人在問。

  陳東一語去:“上書!”

  陳東開始往外走,諸多太學生自也相隨去,卻也有人,并不跟隨,只是一臉無奈為難……

  也說臨潢府外,圣旨還要來,蘇武還在等,等撒八之信……

  他再一次親自上得高處去等去看……

  (兄弟們,晚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