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程小娘懷孕,這自是頭等大事,孟玉樓與扈三娘都圍著程霽月在轉,乃至那程相公一日要來好幾趟……
只奈何這天下之事,更是紛繁復雜,月余過得極快,蘇武得走了,不得不走。
乃至快馬而走,只帶了百十親衛趕路先行,七千多輕重騎兵,近萬的輔兵,八九百車架,還得慢慢來走……
蘇武急,那是因為收到了劉光世的信件,頭前蘇武寫信去,讓環慶與鄜延之兵,要開始做那真正滋擾之事,乃至要尋得機會打破一些城池。
哪里知道,蘇武這信件到得西北,事情卻辦不成,只因為有一個人與蘇武唱反調,劉光世當真準備往北方去滋擾的時候,那早已到了西北的監軍李彥,卻是嚴令諸部之軍不得妄動。
蘇武豈能不先趕快去?
蘇武也在想李彥為何如此,一來就是頭前那調撥戰馬之事得罪了人,人家雖然暫時沒辦法拿他蘇武如何,但就是要惡心一下蘇武。
二來是李彥當真想在西北軍中弄點什么爭權奪利之事,不免也是爭奪功勞。
許也是李彥不曾監過軍,一直都在宮中當差,一直慢慢混,伺候天子是其一,也一直伺候在昔日總管楊戩身邊,直到楊戩去世,他就成了內侍總管。
而今忽然出宮監軍,忽然感受到了一種千軍萬馬權柄在握之爽快,不免就是忍不住要把權柄來行一行……
這世間之人,有幾個人手握權柄的時候,真的忍得住一點都不用的?
也說這大宋朝監軍權柄之大,那是不可想象的,反過來也是軍漢地位之低微,也是不可想象的……
講一個故事,也是一句俗語的出處,這句俗語叫做“捧臭腳”。
說的是神宗朝到哲宗朝年間,有一個監軍太監叫做李憲,這個李憲其實還真不差,在軍事上還真有幾分建樹,與王韶配得極好,昔日熙河開邊之大功,他也算功勞很大。
當年在西北的時候,有一個軍將叫做彭孫,他為了討好監軍太監李憲,可以做到什么地步呢?
可以趴在地上給李憲洗腳,李憲腳臭聞名,他給李憲脫靴之時,還要夸一句:太尉之足,何其香也!
可見,軍漢地位之低微,也可見監軍太監權柄之甚。
直白來說,軍功大小,升遷貶謫,錢糧多寡,軍中這些事,權柄一應在監軍太監之手,軍漢們再如何去討好監軍太監,其動機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還說一語,童貫,昔日就是伺候在李憲身邊之人,更也就是李憲政治遺產的繼承人,童貫因李憲而起。
所以,而今里,李彥出宮監軍西北,其權柄之大,自不用說,他何以忍得住權柄在手而不行?
蘇武得快去,要是讓李彥這么搞來搞去,西北豈能不是烏煙瘴氣,烏煙瘴氣不是重點,蘇武就怕李彥有什么騷操作,把軍心給弄散了去。
這軍心可是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若是教人弄沒了,那殺人都難以挽回。
蘇武快馬在奔,一路飛馳,真問這一路是多少里地?真真切切是一千六七百里上下,其實也算不得極遠。
十幾日間,蘇武就已然到了延州,便也就是延安府。
劉光世出城遠遠來迎,已然是等候兩三日了,當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
看到劉光世,兩人自是笑著相擁,劉光世只道:“可把哥哥盼來了!”
蘇武也問:“是受了什么委屈?”
劉光世笑容還在,只是搖頭:“唉……一言難盡!”
蘇武還有笑:“說來聽聽……”
“倒也不知從何說起!”劉光世滿臉委屈。
蘇武也懂,他知道這個時代的權柄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如李彥這般書也沒怎么讀過,事也沒怎么見過,一輩子伺候人的太監是個什么德性。
這世間之事,不論什么事,其實真需要一個人來教。
就好比這監軍之事,從仁宗朝起,有史志聰,帶出來的李憲,李憲帶出來的童貫,這般事,一脈相承,從小處慢慢干到大處,那么都干得不算差。
乃至譚稹,其實也是在教在學,譚稹干得雖然不行,但這個職場上,他慢慢也懂得了其中一些門道。
偏偏這李彥,那是一點不懂,但大權卻在手。
蘇武倒也不笑了,嚴肅說來:“那就隨便說說……”
劉光世點頭來:“且就說這位李監軍初到之時,便拿諸軍名冊來點,竟是讓西北幾路之軍將,都要來拜見他一番,我等自是近,卻也不想那熙河蘭煌之地何其遠也,一千四百里地,也要趕來拜見……”
也可見這西北其實很大,蘇武從東平府到延州,也不過一千六七百里,從蘭州到延安來,也有一千四百里地,也可見,西夏與大宋的邊境之廣,更可見此番戰事戰局之復雜。
“都來了?”蘇武問。
“豈敢不來,誰人又敢不來?那辛興宗快馬奔得十數日而來!老種相公更也不敢怠慢,環慶雖然不算遠吧,一把老骨頭,也得拍馬趕到!”劉光世苦笑連連。
蘇武也知,這權柄之威,著實壓人,便道:“然后呢?”
“然后見得一面,聽得李監軍說得七八語去,自又拍馬而回啊!”
“不談軍事?”蘇武問,也是明知故問。
“談什么軍事?”劉光世吐槽。
“來了多少軍將?”蘇武還要明知故問。
“數十人!誰人又敢不來!若是不來,監軍往東京參上一本,哪里吃罪得起?”劉光世也答。
“如此,監軍威勢也就足了!”蘇武也是吐槽一語。
“可不足了嗎?可太足了!”劉光世在蘇武面前,那自是直白埋怨,又看了看蘇武,再道:“可比哥哥的威勢多了去了!大帳之內,軍將來見,只管是頤指氣使,鼻孔看人,誰人在他面前敢出大氣?便是老種相公,那也只管是拱手躬身來拜,聽他幾語說來,又拍馬回得環慶去!”
蘇武還道:“那是你們都不曉事,只管抬幾個箱子去見,他自就笑臉相迎了!”
“還有這事?”劉光世有些錯愕,倒也不是不懂,也不是不能理解,但西北來的監軍也不是一個兩個,人家弄錢有自己的手段,是往上面弄錢的手段。
西北都窮成什么樣了,軍漢每天嘴巴里不知要吃多少黃土風沙,軍漢的嘴巴里哪里還摳得出錢來?
蘇武又笑了笑:“說笑呢……走吧,入城去拜見一下監軍!”
劉光世點點頭:“哥哥自不怕他,他是天子近侍,哥哥自也是天子近臣!”
這話里,其實有一種要讓蘇武來做主的感覺。
蘇武明白,只管大手一揮,上馬只管進城,李監軍自也就在延州城內,延州城也叫膚施城。
延州,延安,這里,也是某一時代的“龍興之地”。
蘇武第一次來,其實愿意多看,到處觀瞧,有河有田,有山有平,古人建城在此,自是好地方,比不得中原江南,但在這黃土高原里,是難得的好地方。
乃至也是黃土高原里四通八達之交通要處。
城池不小,許也住得七八萬人去,城墻無磚,就是夯土為墻,城墻卻也高大。當然,所有城墻其實都是夯土做的,有磚的,也只是外面包了一層磚,只是這延州城包不起這一層磚。
風一吹來,這黃土高原里,滿臉都是土,蘇武其實并不習慣這個氣候,又干又冷又塵土飛揚……
乃至這里的人,好似都是土黃土黃的,若看人的臉蛋,土黃土黃之間還帶一種黑紅,這里的人穿的衣服,都覆上了一層土色。
建筑更不用說,夯土為主,磚石不多,乃至往北邊城外去,高原丘陵半腰之上,星星點點,都是住人的窯洞,當然,也不乏幾家大戶的院落。
延州城池周邊還好,并不十分缺水,若是往北遠去一些,生活用水也很拮據。
此處之人,活得不易,還是邊關要打仗,其性子里的堅韌,自不用說。
一路往府衙去,府衙也并不顯得多么氣派,但真比旁邊,又顯出不同,至少是磚石來造。
延州知府龔申,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并不是很管事的人,也是這里著實不是什么肥差,進士及第,混一輩子混到此處當知府,明面上責任重大,實際里毛好處沒有。
京中來了個監軍,還是內侍總管,還得伺候著,好在,這監軍對他這個文官倒沒什么無禮之處。
今日樞密院直學士要到,又得伺候一二,只管寒暄,只管備宴,只管陪著坐著笑談幾語……
一旁還有監軍李彥,都坐在一處了,也還有寒暄幾語。
寒暄過后,正堂里都落座,監軍與學士自然坐頭前,府衙里大小官員坐左,那邊劉延慶帶著兒子還有一眾武夫坐右。
倒也奇怪,頭前里,這般場景時常是有的,對面那群武夫大多一個個愁眉苦臉。
今日里,這位蘇學士一到,對面那群武夫,陡然間一個個都是喜笑顏開模樣。
龔申不懂啊,不明白,也不了解,只管坐著笑著就是……
就看那蘇學士開口來說話:“此番到得諸位之地,還要仰賴諸位兄弟多多幫襯,如此上下一心,建功立業!”
就看對面那群武夫,已然個個起身來,拱手一禮,然后就是七嘴八舌。
這個來說:“相公放心,我等隨相公上陣已然不是一番兩番了,此番打的是黨項,是我西北軍民血仇之敵,更當用命!”
那個也說:“相公一來,咱心里就安穩了,相公只管說什么時候開戰,我等自當先驅在前,無有落后之人!”
“相公,鄜延子弟,但有一個上陣不勇,我等就自刎陣前!”
蘇武連忙擺手:“這是說什么話語?”
然后滿場就笑,劉延慶也笑著來說:“相公,此輩粗鄙,粗鄙不知所言,但他這拳拳之心,相公知曉就是!”
蘇武抬手去揮那人:“你坐你坐!”
那人撓頭去坐,又起一人來說:“相公,那廝不會說話,我來多說幾句,就是打黨項,我等個個百死,哪個都愿先鋒陷陣,先登爬墻,反正就是相公來帶著咱們打黨項,咱們豈能不用命?”
這倒是說得不錯,蘇武笑著也點頭來。
又聽一語:“鄉黨打黨項,上陣無慫人!”
這也不錯,蘇武聽得連連在笑,卻也注意到了一旁坐著的李彥,面色已然就不太好看了……
不免也想,這些軍漢,見他的時候,一個個苦著個臉,問話說話,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
見得蘇武了,一個個喜笑顏開,爭先恐后,口若懸河……
這是什么意思?
不把大宋朝的監軍當干部?
便也看這堂前熱鬧非常,這個說來那個說,只待說得都差不多了,那蘇武又開口了:“此番大戰要開,用命之處多了去了,諸位兄弟不必著急,許多事還待從長計議,且都把家中之事安置妥當,多多操練,只待真要用兵,自是雷霆之勢!”
眾人聞言一個個認真點頭,表示自己都聽進去了,明白明白,遵命遵命!
蘇武再擺擺手:“好了,散了去吧……”
眾人自也起身,準備散去,卻是有那熱心人忽然來問:“相公,要不要派快馬往各處去招軍將來拜?”
蘇武聞言一愣,下意識看了看李彥,李彥剛這么弄一次,他再弄一次,那真是把人當狗耍了……
所以蘇武連忙擺擺手去說:“那倒不必,只管去信各州府,教他們把麾下可用兵馬之數報個詳細來,便也是準備抽調聚兵,只待我軍令當真再去,只管按期往聚兵之處集結!”
“這事我來做就是!”劉延慶來接話。
“也好,散了吧!”蘇武再擺手去,卻看眾多軍將,好似還意猶未盡,雖然往外在走,卻還頻頻回頭來看,好似舍不得走一般。
眾人自都走了,蘇武好似忘記了一件事,沒讓監軍發發言,只管自己一通說得開心,就把人都散去了。
一旁監軍還坐著呢,許也還等著說幾句激勵之語,此時人當真被蘇武散去了,面色自就沉了許多。
但蘇武沒走,劉延慶劉光世也在,蘇武還有話語來:“李總管,此番上陣,正是總管建功立業之時,只管戰陣得功勞,回京去不免也似樞相一般,許天子也加個郡王之尊!”
剛才還沉臉,此時聞言,李彥好似臉上起了幾分笑容,許也是當真一想,童貫收燕云而得廣陽郡王,此番若是滅黨項,豈能不也是個郡王之尊?
當然,其實他來的時候就這么想的,愿意來,自也是天子其實說過一些激勵之語,好好的東京城不留,來這窮山惡水之地,豈能白來?
李彥便也答道:“官家威臨天下,大宋兵鋒無當,此番討伐黨項,自當旗開得勝!”
這大概也是在東京里有人給他打過雞血,甚至天子也給他打過雞血。
也該這么想,若不是這般認知,李彥輕易會來?
若是真不愿來,有的是辦法,比如正欲報效天子之恩,奈何陡然病了,或者一個不慎腿摔傷了……
蘇武也等這話,上下一打量這李彥,李彥與童貫一比,那自不能比,童貫人高馬大,壯碩非常,頜下生須……
眼前李彥,自還真就是那種宦官模樣,面白膚嫩,瘦瘦小小,一看就是從小噶得干凈。
蘇武大手一揮:“來人吶,與李總管挑選一套合身的甲胄來,昔日里樞相打馬上陣,何等威武?我看,李總管比之昔日樞相,也不差分毫!”
李彥聞言一愣,左右看了看,就問:“嗯?我要甲胄作甚?”
蘇武便是來答:“監軍,正是督導諸軍作戰之職責,上陣去,監察哪一部進退失據,哪一部往前不勇,哪一部作戰不力,自也是那陣前流矢來去,黨項騎兵無數來去縱橫,沖擊中軍也是常有之事,所以不怕萬一也要防備,總管自當著甲,萬萬不可有那萬一,若是監軍真有個好歹,豈不軍心潰散?”
李彥聞言更愣幾分,左右看了看眾人,只看那知府龔申表情正常,再看劉延慶劉光世,也是一臉認真,便是知道,蘇武此言不是作假。
昔日里童貫監軍西北,那也不是什么久遠之事,六七年前童貫還在西北總攬大軍之權,童貫監軍之時,自是這般,那是真上陣的……
童貫即便最早的時候上陣監軍也害怕得兩股戰戰,但人家從來真去!
卻就聽得李彥當真來問:“童樞相昔日在此監軍,也都上陣?”
問完話語,李彥不看蘇武,去看眾人,眾人自也點頭,蘇武也說:“監軍便就是如此,監察督導,管教軍將奮勇往前,不可懈怠后退!”
李彥無奈,左右又看:“那取一套鐵甲來吧……”
“嗯,得合身!”蘇武點著頭,很認真。
劉光世連忙就出們去,片刻就回,一套鐵甲在手抱著,可不輕。
蘇武哪里管得那個,站起身來,又是大手一揮:“來,伺候李總管著甲,試一試,合身最好。”
李彥當真也站起來了,看來看去,劉光世豈能不伺候?
穿吧……
劉光世其實也在忍著笑,剛才不懂,此時還能不懂嗎?自家哥哥在給他出氣呢!
這般手段,真是高明!
便也是想,唯有自家哥哥,才想得出這般高明之法。
就看這閹貨的小身板,這身甲胄,嘿嘿……
穿,穿好,穿緊,還得勒一勒,還得說話:“總管海涵,這甲胄當穿緊,銜接之處,要嚴密重合,如此不留破綻,流矢不可入!”
“嗯……”李彥點頭,卻是身形被劉光世“勒”得是左搖右擺。
穿得差不多了,劉光世一語嘆息:“大了!”
蘇武大手一揮:“無妨,著匠人來改!”
“這就去!”劉光世哪能不伺候好?連忙再卸甲。
李彥被擺弄一通,其實也還好,感受到了份量,但也不是不能承受。
卻聽蘇武這邊來問:“李總管可擅打馬?”
李彥自就來答:“倒是一路上來,也會。”
“再好不過!天子慧眼識人吶,明日,我欲往延州邊境去巡,正是去查看那邊防疏漏之處,此本是監軍之職也,也想李總管第一次上陣監軍,便帶著李總管先熟悉一二!”
蘇武如此來言,不用說,就是要讓李彥吃點苦頭。
其中深意,就是想讓李彥知難而退,知道這打仗是一件艱苦卓絕之事,往后就在城里好好待著就行,別把軍將當狗來耍弄了,更別指手畫腳……
這大概也是先禮后兵,只看李彥是否知機……
若是李彥不知機,有些事,蘇武其實不愿意做,畢竟那般事做來,怎么都有風險,更也很麻煩,真要讓李彥死得極為合理,不免還是要借黨項之手,甚至還要在戰陣的機會上來做,真不好弄……
若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不必橫生枝節……
但不得不做的時候,蘇武也不是心慈手軟之輩……
且看李彥自己的選擇了。
倒是李彥點頭來道:“也好,來得許多日了,倒也不曾真去看過邊塞!”
“那李總管明日早早就起,那甲胄,今夜也改好合身!”蘇武還真是操心。
“是!”劉光世也配合。
如此,再散,蘇武出城有事,大軍在后要來,還當尋一處駐扎之地,地要廣大方便圈馬,最好沿河好取水。
劉延慶親自作陪去尋,也是向導,也有幾處備選,待蘇武去看。
那監軍自是無事,來了許多日了,除了行那權柄,折騰軍將軍漢,他也真無所事事,也不知道該干啥,但他知道,此來三十萬大軍伐黨項,功成而回,那功勛之大,不可想象。
也更知道,黨項全國上下,也湊不出十萬兵來,三十萬打十萬,如今大宋之威,那自是要怎么勝就怎么勝!
自是東京城里,誰人都這么說,天子也這么說。
第二日大早,當真大早而起,騎兵六七百,軍將劉光世。
往北去,那甲胄自是改好了,倒也不穿,綁扎在馬背之上,一路往北去。
還真就巡邊,蘇武不是玩笑,他顯然真沒見識過黃土高原,他得親自看看這到底是個什么地。
河谷溝壑,山川丘陵,一個一個光禿禿的土崗土包……
真來三十萬大軍,蘇武都不知道該怎么擺,便是來個五萬大軍,只怕已然是滿坑滿谷擁擠不堪……
這地方打仗,當完全是另外一個思路,不真到處走走,只看輿圖,何以能勝?
一路去,一個一個的堡寨,金明寨,龍安寨,安塞堡……
那監軍李彥,不知皺眉抱怨了多少次,此時又在開口:“這里比東京,著實不可比,唉……真是要命……”
蘇武還說:“此戰怕是難打啊……”
“這般鬼地方,那黨項還連年來犯……”李彥話語倒是不說完,其意不免就是,這種鬼地方,黨項人來打它作甚?
糧能產多少去?能榨出什么油水來?
只看過中原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廣大平原,這里比起來,當真就是“鬼地方”。
蘇武假模假式來解釋:“總管也是從關中而來,關中與中原一樣,是那平原富庶之地,這里便是關中之屏障,黨項人所想,自是要越過這里,取那關中京兆府之地!”
李彥當真恍然一悟,點頭來:“黨項當真狼子野心。”
也是這李彥,隨在趙佶這般天子身邊,又能知道多少天下大事?更何況他周邊之人,不免也都是宦官,與他打交道的官員,更也多是討好阿諛之輩……
大宋朝,太割裂,一面是那東京城里的繁華富庶,一面是這黃土高原上的貧瘠與血戰……
東京城里的人,不知西北之苦。西北的土包子,也不知東京城到底是何等紙醉金迷……
這也是中國歷史之分界線,宋以前,中國的中心,從來都是西邊,更貼切說,就在黃土高原南邊的關中平原,是那長安。
大宋之后,中國的中心,就再也不在西邊了。
也說那京兆府長安城,從漢而下到唐,其環境之破壞,也是不可想象的,史書有載,唐之長安,到后來,打不出一口甜水井,地下水都是咸的臭的……
那關中周遭,連伐木都伐不到了,別說建筑用木,連柴火都缺。
何也?千年中心之代價,人口一多,不斷開墾,不斷砍伐,也說那長安城幾十上百萬人口,千百年生活垃圾與污水,不斷堆積……
乃至還說,黃河老早是清水河,一面是氣候變化,一面也是農耕開墾與砍伐……
西北如今之衰落,長安城如今之衰落,原因很多,還要加一條,那就是絲綢之路不通了。
黨項無論如何,得干,干了,絲綢之路就再通了。
蘇武再往北去,其實就到了平戎寨,前面就是白于山,也稱為橫山,白玉山。
平戎寨把守的就是這山路之口,往北去,過了山,就是黨項洪州,洪州城大致也是把守這山口之路。
如此,兩軍對峙,這里,也是蔡攸喪命之地。
看了一圈平戎寨,住了一夜,第二日,蘇武打馬再要往北。
李彥跟著走,走著走著,李彥才發覺不對勁,怎么還在往北走?
李彥立馬來問:“蘇學士,何以還要往北啊?再往北可就是黨項人了!”
蘇武只管一語:“自是還要往北,巡邊嘛,當就要去邊境之處看看!”
李彥聞言又愣:“若是碰到黨項人如何是好?咱就帶了這六七百號人馬,也聽得黨項人動輒數千騎來去!”
這是怕了……
蘇武一語:“總管放心,咱也帶了許多馬,若是遠遠看得黨項人數千騎,自是打馬轉頭回就是……”
既然都到這里了,自也就要好好嚇唬一下李彥,不把他嚇唬老實了,這一趟不白來了嗎?
蘇武自是知道,黨項人哪里來的什么數錢騎來去?
當然,蘇武也還知道,黨項人最近游騎肯定是多了許多,有蔡攸一番裝逼,黨項人豈能不多點防備。
游騎多,再好不過,此去,就是去碰游騎的,乃至也要到洪州城下去看看。
他媽的,蘇武老早軍令就來了,要開始滋擾之事,乃至尋得時機,可以先攻打城池試試。
這李彥竟是下令不準輕舉妄動。
也好,這不蘇武帶著李彥親自來了嗎?親自來行滋擾之事,親自來輕舉妄動一番。
李彥看著蘇武,又看左右之人,看蘇武認真,看左右之人都不發表反對意見,他自與劉光世去說:“小劉總管,此般,豈不是犯險?我等大軍還未聚,兩個主帥豈能如此立于危墻之下?”
話語倒是說得好聽。
但都到這里了,劉光世看了看蘇武,只道:“末將自聽二位主帥的!”
李彥連忙又去看蘇武:“蘇學士,咱不能犯險才是!”
蘇武一語來:“此非犯險,而是身為主帥,自當親自來查看地形,來日出兵之時,也好了然于胸!”
“誒,蘇學士,此處再往前去,那可就真要碰上黨項了!”李彥有些慌了。
蘇武可不開玩笑了,監軍這么好當?一語就說:“天子之恩,百死難報,查看地形而已,豈非將帥之職責?”
說著,蘇武打馬就往前去,還故意加快馬速,又道:“李總管若是不愿去,自就先回!此戰事關重大,不敢懈怠分毫,我自當往前再去看看,如此才能心安!”
眾騎自都隨著蘇武往前去,那李彥豈能不是當場糾結?
他知道了,他不傻,他明白過來了,那頭前蘇武,這是故意在給他難堪,來這一趟,許不是什么巡邊之事,就是在這里等著他李彥呢……
李彥本也是人精之輩,就是那般與人斗爭上的人精,宮闈出來的,豈能不是斗這個斗那個斗出來的?
就好比宮闈之爭,那蘇武豈不就是等著他李彥出丑了,好趕緊往東京報給天子知曉?
不免就是他李彥膽怯,貪生怕死,怕黨項人,連查看地形都不親自而為,失職……
如此種種……
這不就是斗人之法?
這回好似真栽了一番,便是真不懂軍事,真以為是來巡邊督導……
無妨,不是要往北去嗎?那就去。
倒也不信了,他蘇武當真就敢帶著五六百騎,真敢去看那黨項數千騎來去?他就不怕?
不過就是恐嚇他李彥不懂軍事而已……
只管此番一遭,來日,且看那蘇武還有什么手段!
只待此番一過,也教那蘇武知道知道厲害!
就看身后李彥跟著來了,蘇武也不多看,只是往北去,臉上微微是笑。
李彥愣了一會兒思索,此時還在后面,旁邊劉光世也是笑臉與蘇武輕聲來說:“那廝還真隨著來了!”
“正是要一路去洪州看看!”蘇武點頭說著。
“甚好甚好,嘿嘿……還是哥哥有手段!”劉光世笑得開心,但并不笑聲,又道:“哥哥,進山口往東邊走,昨夜平戎寨的游騎稟報過,東邊多一些,好幾群……”
“嗯,甚好!”蘇武點著頭,滋擾滋擾,那就要尋到人去滋擾。
蘇武還沒與黨項人打過,先試一試看看,先殺幾個,看看黨項人一槍戳去,是不是也能戳死,畢竟以往從來沒見過……
就看李彥當真近前走來了,蘇武還轉頭一語:“總管當真有昔日樞相之風!”
李彥面色不好,只道:“豈敢辜負圣恩!”
便是豈能被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唬住?他李彥斗人的時候,蘇武開襠褲還沒穿上呢……
倒也是差點被唬住了,好在他李彥斗爭經驗豐富。
那就走吧,往北繼續走,這白玉山,其實煤炭資源極其豐富,來日這里不免也要開采起來,當然,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往前去,一走就是一天,李彥自是越走越是心驚,但他不斷自我安慰,唬人而已,只看蘇武能唬到幾時,還真不信了,真出山口去,黨項數千騎,蘇武真敢碰?
宿夜,李彥自也篤定,只待明日大早,那蘇武大概就要打馬而回了。
倒是這夜里不敢睡死,雖然沒領過兵馬打過仗,雜戲也是看過的,話本也是聽過的,什么敵人夜來劫營之類……
此時與黨項人,那已然是咫尺之遙,真不敢多睡,若真是敵人夜襲,那得第一時間爬起來上馬就奔。
也看那蘇武在安排什么宿夜崗哨,游騎也往外派了許多,倒是稍稍安心。
卻也不敢真睡,熬著熬著,也是難受,不免也想,那蘇武怕是也在熬著,他帶個六七百騎到此處來,豈敢睡死?
只待熬到天亮,吃點東西,就看眾人都在系馬鞍,準備再出發了,終于算是熬到頭來,該回頭去了,回去了,也當想辦法治一治蘇武了……
眾人上馬來,聚了隊形,也無人說話,那蘇武領頭,李彥自也打馬到頭前去。
出發……
出……
怎么還往北去?
李彥看了看蘇武,蘇武自是在馬背上搖頭晃腦,當真往北!
還想唬一唬?想讓我主動開口說出那句回頭之語?如此好與天子去說,說我李彥膽怯?
那就再走,還能走幾時?
又看蘇武,蘇武自是在走,走著走著,蘇武忽然停了馬。
李彥心中就笑,終于憋不住了?要轉頭了?
卻聽蘇武一語:“下馬,著甲備戰!”
只看眾多軍漢,齊齊下馬,往另外一匹馬走去,便是把那綁扎的甲胄取下來,開始往身上穿。
李彥先是一愣,隨后腦袋一想,黔驢技窮,最后一點手段了,想來若是這個手段唬不住人,那自就是調頭了,真出了山口,定然就是那黨項來去數千之騎,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還備戰?備什么戰?
也是可笑,只管你蘇武手段用盡,再如之奈何?
李彥老神在在,也下馬來,他也有甲,自也去取,左右還有伺候的軍漢,幫著來弄。
眾人穿好甲胄,上馬去。
又往北……
李彥也看眾人去,這些軍漢,好似都不慌亂!
怎的隨著去送死,還不慌亂?這些軍漢這么傻?六七百人,真敢往黨項地盤去?
好似有點不對勁……
只管抬頭去看,眼前兩邊山勢,慢慢往左右擴開,似乎真要出山口了!
李彥下意識問得一語:“蘇學士這是要往哪里去?”
蘇武一語笑來:“咱們去見一見黨項人,我這輩子都不曾見得黨項人長什么樣子,想來李總管也不曾見過,豈能不見見?”
只待蘇武這么一說,李彥莫名又放心不少,這話唬誰呢?三十萬大軍打的仗,六七百人去打?黨項之兇惡,八十年來,誰人不知?頭前不久,老將劉法的頭都教黨項人割去了,消息傳到東京,天子都震驚了……
走吧……且看你蘇武不得片刻,是個什么模樣!
不得片刻,就看遠處飛奔而來六七騎,奔得極快,李彥心中一緊,莫不真碰上黨項了?
果不其然,那游騎回來,立馬就報:“相公,東邊,六七里地,黨項游騎正在休息水溝飲馬!”
李彥瞬間只覺得渾身一震。
卻聽蘇武來問:“多少人?”
“百十人!”游騎就答。
“走!”蘇武大手一揮,雙腿一夾馬腹,當真就走。
李彥甚至腦袋里想都沒想,開口就喊:“蘇學士,這是去作甚啊?”
蘇武還回頭來答:“百十騎,自是去殺了個干凈!”
李彥立馬更呼:“那只是游騎啊,不遠之處,定有黨項大軍,不可犯險啊!”
“李總管,不必怕,殺得一彪再說!”蘇武馬匹已然遠去了。
眾多騎兵飛奔在跟,李彥是動也不動,忽然發現這些人當真發瘋了一般,連忙左右大喊:“你們不要跑,護著我,護著我啊……”
左右之騎,哪里有人去理,蘇相公軍令已下,正是要去殺敵,只管快馬飛奔,轟鳴不止,也怕奔慢了,黨項人反應過來,跑了!
“亂來,亂來啊!”李彥心急如焚,左右再喊:“聽令聽令,護在本監軍身邊!”
眼前瞬間,哪里還有人?只有塵土飛揚與隱隱約約的馬屁股!
“這這……這……”李彥前也在看,后也在看,便是往前去也去不得,往后去,一人一馬,那山道長遠,隨便碰個黨項,命就沒了……
這可怎么辦?
那蘇武……那蘇武莫不還是在唬人而已?黔驢技窮之后的最后一個手段?
(兄弟們,昨夜實在是寫不動,大早補出來了!還是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