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章 你這是什么神仙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殺青后,我覺醒了超能力

  你們這是不是有點草率了?

  盛一夏心中吐著槽,面上卻不露聲色,一派從容地走上前去,客氣地和顧永漢打招呼:“顧老師您好,張晴姐讓我來跟您好好學習。”

  同時,他暗暗打量了一下顧永漢。

  兩人以前在公司里照過面,但沒有過具體接觸。

  顧永漢的年齡大概在三十五六歲的樣子,外表長得不錯,還留有一些小胡子,挺有大叔范兒。

  這長相,還是比較有辨識度的。

  之前張晴姐說他演技好,就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神仙,竟然一直沒啥機會上位。

  “一夏,你和我就不用老師來老師去的了,也別您不您的。”顧永漢笑呵呵地拍了拍盛一夏肩膀,態度很是熱情,“你要是不嫌棄,叫我一聲‘顧哥’就行了。”

  “好的,顧哥。”

  見對方這么說了,盛一夏也從善如流,露出了陽光般清澈的笑容。

  寒暄之后。

  顧永漢就領著盛一夏往德鴻樓里走去,邊走邊介紹道:“咱們這廚王之王劇組拍的是一部美食片,制片人和德鴻樓的老板比較熟,就借了人家的實景,也不用付場地費,算是和德鴻樓的品牌植入互相抵掉了。”

  “那可真是省了一大筆場地費了。”盛一夏附和著說。

  “實景拍攝有好處也有壞處,就先不提了。”顧永漢領著盛一夏到了拍攝現場,找到了正在和演員講戲的導演給他介紹,“李導,這就是盛一夏,你看看夠帥吧?”

  李導身材矮胖,戴著眼鏡留著山羊須,聞言看過來一眼,眼睛頓時就是一亮。

  “老顧剛給我看了你的炫技牌術視頻,真是有夠帥的,沒想到真人更帥。”

  隨手把劇本卷起來往咯吱窩里一夾,他熱情地和盛一夏握了握手。

  “李導過獎了。”盛一夏臉上帶笑,態度謙遜,“我那些不過是小把戲,這次來主要是和顧哥和李導學演戲的。”

  盛一夏從小家里條件就好,見過的世面多,底氣也足,走到哪里都帶著種淡定從容的松弛感,哪怕和魔都文娛的老總說話他都是客客氣氣,但絕不會緊張,更不會怯場。

  “謙虛了,謙虛了,咱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雙方一番客套寒暄后,李導就把盛一夏交還給了顧永漢,自個又去忙了。

  這種小成本網大的導演,可不是那種成名已久的大導演,沒有任性的資本。

  他們也要積累人脈,想在事業上進步,希望自己拍攝的影片有朝一日能搬上大銀幕,斬獲獲得各種獎項。

  “一夏,情況是這樣的。”顧永漢帶著盛一夏到了一個僻靜點的角落,跟他說起了正事,“劇組有個小配角家里出了點事,需要你幫忙頂一頂。角色戲份不多,只有幾句臺詞,大概十幾秒的鏡頭。我已經和張晴打過招呼了,她回頭會找劇組補簽個協議。”

  “好的,我聽顧哥安排。”盛一夏點頭。

  他自然沒什么意見。

  這種戲份很少的小配角拿不到什么錢,但大小也是個角色,他也想試試看能不能抽到技能卡牌。

  顧永漢很滿意盛一夏的態度,對他態度更多了幾分真誠,拿出劇本和盛一夏講起了那個小配角的戲。

  這小配角叫吳永光,是一位江南古法面點手藝傳承人,在廚王之王爭霸賽中闖入了八強賽,在八進四的過程中,輸給了男三號。

  盛一夏只需要拍攝幾個充當背景板、出場入場,以及記者采訪的鏡頭,再加上比賽時認真制作小籠饅頭的面部特寫畫面。

  最后等輸掉比賽之后,對男三號說一句:“閣下廚藝精湛,在下自愧不如。”

  說完臺詞就可以退場了。

  后面的故事,就是男三號被大反派輕松碾壓,襯托出大反派在廚藝上的恐怖統治力。

  再然后,就是大反派在決賽中被主角在逆境中擊敗,主角贏得“廚王之王”的稱號,保住了爺爺創立的老字號德鴻樓的招牌。

  盛一夏明白了,他這角色就是用來襯托男三號的,男三號又襯托反派,最終光輝卻全聚攏到主角身上,這是個典型的爽文擂臺賽套路。

  “一夏,你別擔心自己不會做小籠饅頭,過后導演會補拍專業廚師的各種花哨手法,你只要做做樣子,把架勢擺像了就行。”

  “當然,為了讓你的動作和表情更逼真,避免穿幫,你還是得大概學一下做小籠饅頭的流程,包括調餡、揉面、捏褶皺等,感受一下,再設計一些有鏡頭感的動作和表情。”

  說完。

  顧永漢就直接領著盛一夏去了德鴻樓的面點廚房,想請面點廚師長李昌順親自給盛一夏演示教學一下。

  李昌順是個快六十歲的老者,生得膀大腰圓,滿臉嚴肅。

  對拍戲打擾到德鴻樓的正常營業,他不是很滿意,但礙于老板事先有過交代的情面,他也只能勉強配合。

  聽完顧永漢的請求,他點了點頭,也沒說什么,直接讓徒弟拿來一些已經調好的餡料,揉好的面團,以及一個廚房秤。

  “小伙子,我給你演示一下包小籠饅頭的過程,你仔細看。”李昌順先是揪了一塊面團,“面團十五克左右,多了皮厚不均勻,少了皮薄容易破。”

  他也不稱,就開始用搟面杖唰唰唰搟皮子:“饅頭皮一定要大小一致、厚度勻稱。”

  他三兩下就搟好了皮,又舀了一勺餡料放在了皮中間,掌心微微一曲,皮子便將餡料裹住了大半,隨后手掌轉動,右手指極為靈活的輕輕捻動。

  短短兩三秒鐘,一個小籠饅頭便在他手中成型,皮薄白嫩、鼓鼓囊囊,每一個褶皺彎曲向上十分勻稱,呈現出菊花鯉魚嘴的形狀,讓人有種賞心悅目的美感。

  “餡料約三十克,褶子控制在十八到二十三道之間。”

  簡單說完,李昌順就收回手往后退了一步,冷淡的對盛一夏說:“小伙子,看起來不難吧,你試一試。”

  一旁的顧永漢看的是一滴冷汗。

  什么叫看起來不難?

  這玩意兒典型的就是,一看就會,一學就廢的超級難度,而且您老說的那么言簡意賅,能學會才見鬼了。

  但盛一夏卻依舊十分淡定,直接點頭應了下來:“我都記住了,我上手試一試。”

  說完,他清洗了雙手后擦干。

  先是學著李師傅隨手揪了小塊面團。

  這個動作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李師傅卻看得眉頭微微一挑,眼神中多了一絲訝異。

  盛一夏沒有馬上搟皮,拿了個碗放在廚房秤上先去皮,稱了一下他的小面團,顯示為十六點三克。

  差那么多的嗎?

  他又重新揪了一塊面團,稱了一下,十四點四克。

  再揪了一塊,十五點三克。

  我揪,我再揪,我揪揪揪!

  從第六塊小面團開始到第十塊,盛一夏揪出的面團每一塊都是標標準準的十五克,誤差在零點一克以內。

  他這才滿意的開始嘗試搟面皮。

  然而,正是這么一個簡簡單單的揪面團動作,讓在場的李師傅、李師傅徒弟,以及顧永漢,眼睛都給瞪直了。

  你擱這鬧那樣呢?

  連續揪了五塊面團,竟然每一塊都恰恰好好是十五克。

  尤其是李師傅,眉頭狠狠地跳了兩下。

  小伙子,你這是什么神仙手?

  我告訴你十五克,那是一個大約的虛數,沒有讓你精準到小數點后一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