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54章 大明三大營朱應準備北上建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逆天屬性,我殺敵撿取長生

  “魏國公果然聰明。”

  “知道孤下一步要做什么。”朱應笑了笑,十分欣慰的看向了徐輝祖。

  “從殿下這近一年的施政舉措,削藩,廢免稅,攤丁入畝,如此之多的國策都在于強盛國力,而國力強盛之后又有諸多神兵利器,想來定是殿下想要再強軍改制。”徐輝祖則是笑著回道。

  看著他的樣子,顯然是對此早有所料了。

  只不過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么快。

  畢竟。

  天下地圖他也看過了,自然也很清楚朱應的雄心壯志,那是真正的志在天下。

  “沒錯。”

  “孤的確是要改大明軍制,讓大明順應新時代,成立一支對外開疆拓土之軍。”

  “今日你們既然來了,那姑且可以先給諸位一看。”朱應笑了笑,一擺手。

  一旁的劉磊則是立刻會意,當即就從桌子上拿出了一封擬定好的冊錄來。

  眾將目光立刻匯聚。

  劉磊則是將冊錄展開在眾將的眼前。

  朱應親自編寫的整軍冊錄也是呈現眾人眼前。

  “神機營。”

  “騎戰營。”

  “攻防營。”

  首先便是九個字呈現眾將眼前。

  然后便是這三大營之下,各類兵種配合的整編。

  可以說。

  這就是以現代結合這個時代的方式組建了一個新的軍制。

  神機營。

  以火器為主,火炮齊聚,火器為先。

  絕對是屬于這個時代惟一一個將火器成建制組建軍隊的國度。

  騎戰營。

  顧名思義,以騎兵為主。

  攻防營。

  攻城掠地,攻城陷陣,以步卒為主。

  “敢問殿下。”

  “這三個大營組建多少兵力?”李景隆則是恭敬問道。

  “五十萬兵力。”

  “除了主戰外,還包含后勤營與工兵營,后者兩個輔助營都編入步戰營內。”

  “孤要的是一支攻防一體,駐扎一體,全勤一體的真正擴張軍隊,能夠無視任何地形,任何地方都可以攻伐一切的軍隊。”朱應沉聲道,帶著一種正色。

  聽到這。

  眾將也似乎在想著朱應所言,看著面前的整軍冊錄陷入了一種深思之中。

  “敢問殿下。”

  “這整軍是否包含邊軍?”

  “論戰力,我大明邊軍戰力方為最強。”徐輝祖恭敬問道。

  “自然。”

  朱應點了點頭,帶著幾分思慮:“首先,孤會以大寧,北平,遼東,山西,陜西等北境邊軍為主,組建騎戰營。”

  “至于神機營,步戰營,將自中部與南邊的軍隊之中整編。”

  “或者說。”

  “未來邊軍為守軍,主戰營為攻伐之軍,擇選精銳,整編成軍。”

  聽到這。

  眾將也是紛紛明白了意思。

  “殿下。”

  “臣等愿意效力。”

  藍玉立刻出聲道。

  “沒錯。”

  “請殿下給臣等一個機會,臣等愿誓死效力,參與改制。”

  徐輝祖,常茂,李景隆他們也都是帶著一臉期盼之色。

  “此事。”

  “孤已有定義。”

  “待得大明各地府域秋收徹底結束后,孤會啟程前往北疆,孤會親自督促大軍重整,如若你們想要去,可以隨孤一同。”

  “當然。”

  “此事孤也并不強求。”朱應對著眾人說道。

  聞言!

  殿內眾將都是一拜:“臣等愿相隨。”

  “這一次如若去整軍,快則半載,慢則一年甚至更久,你們可考慮清楚了。”朱應笑著道。

  “臣等已經考慮清楚了。”眾將齊聲道。

  “好。”

  “那你們就回去做好準備,等著孤的詔諭吧。”朱應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這一次前往北疆,除了整軍外,最為關鍵的還有一事,那便是遷都,遷都北平。

  或者說如同昔日的元庭一樣,立三個都城。

  互相拱衛。

  大明想要真正開疆拓土,必須要先行解決北邊的北元,遷都北平便是關鍵一步。

  從朱應口中得到了整軍的答案。

  藍玉等將領自然是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接下來。”

  “便是等秋收賦稅徹底鞏固,便可以啟程前往北疆了。”

  “在此之前,妙錦她們應該也要臨盆了。”朱應暗暗想著。

  時間逐漸過去!

  眨眼間。

  又過去了大半個月。

  應天城。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肥皂,香水。”

  “玻璃,蔗糖。”

  “不限量供給。”

  “終于能夠買到了,太好了。”

  “這肥皂可是好東西,還有那香水,我家婆娘用了后,那渾身那叫一個香,而且洗的也非常干凈。”

  “是啊。”

  “還有那蔗糖,現在這玩意加一點佐料,竟然還有冰糖葫蘆,太好吃了。”

  “這些可都是出自皇家產業,都是出自太孫殿下,如今我大明的新物事可都是出自太孫殿下啊。”

  “太孫殿下歸來了,我們的日子看著都變好了。”

  “可不是嘛,以前想要種田還要租賃,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田地了。”

  對于民間而言。

  皇家產業真正開始鋪開已經過去了數月了,如今產業的各種新物事也遍布了應天府與周邊的府域了。

  這對于民間萬民的改變,可想而知。

  而且隨著皇家產業逐漸鋪開,也終將影響整個天下。

  而今日!

  又一件大事。

  應天城各地鹽鋪。

  “鄉親父老們。”

  “自今日起,應朝廷令,鹽鋪一律不再販賣粗鹽。”

  各地鹽鋪掌柜對著外面排隊買鹽的百姓道。

  “為何不賣粗鹽了啊?”

  “沒有鹽,我們吃什么?”

  “朝廷為什么會下發如此政令啊?”

  而不販賣粗鹽的消息一出,讓整個應天城內等待買鹽的百姓們全部都呆愕了。

  畢竟如今大明百姓的選擇只有兩個,一個是買精鹽,一個就是買粗鹽。

  尋常百姓家里根本不可能買得起精鹽。

  “諸位鄉親父老不要著急。”

  “太孫殿下恩澤萬民,今已經下達政令,將向天下萬民售賣細鹽,比之精鹽更為精細。”

  “而且價格低廉,只是粗鹽的三倍。”

  “這也足可讓天下萬民承受起。”各地鹽鋪內的掌柜也是紛紛開口。

  而這。

  自然是引起了極大的波瀾。

  當看到了殿內玻璃罐裝著的細鹽,全部都驚呆了。

  顯然。

  這一舉措讓所有人都大驚。

  顯然。

  看著玻璃罐內的細鹽,比之他們曾經吃的粗鹽還好了不止一丁半點了。

  此間,自然會引起不小的波瀾來。

  工部。

  “殿下。”

  “水泥已經成功調制。”

  “混泥土也成功了。”

  “這兩件當真是神物啊,若是向整個大明推行下去,我大明的官道將會變得無比通暢。”

  秦達無比激動的對著朱應說道。

  而在他面前。

  正是一條用混泥土修葺的地,非常工整,并且非常之堅固平坦。

  作為工部尚書的秦達,此刻無比的興奮。

  在他身后的工部官員也是如此。

  與諸多神兵利器一樣,這水泥和混泥土對于這時代而言,絕對是基建神器。

  “秦尚書。”

  “現在你知道孤為何要將工部權柄拆解了吧?”朱應看著秦達一笑。

  “老臣完全明白了。”

  “工部本就肩負著舉國基建之任,如若再兼顧軍械,難免無法顧及。”

  “特別是此等神器出現之后,更是如此。”

  “未來工部可是有事做了。”秦達笑著說道。

  “秦尚書。”

  “孤之規劃。”

  “自應天府開始,重修官道,確保商貿通行的同時也要保證官道修筑進行。”朱應對著秦達說道。

  “請殿下放心。”

  “臣會讓工部抓緊招募工匠,確保官道修筑。”秦達立刻保證道。

  “水泥雖為基建之物,但同樣也是國之重器,未來水泥的產出也都會在軍營嚴格把守。”

  “如今是應天府,孤會在每一個府域駐軍軍營都設立一個水泥作坊,但如何調度施行,工部直接下派給地方官府,以孤的名義。”

  “總之。”

  “工部督造,工部運送水泥,國庫出錢,地方官府招募匠人修建。”

  “這樣就可讓官道與馳道盡快修好。”朱應看著秦達,十分嚴肅的說道。

  “臣明白了。”秦達恭敬領命。

  對于朱應的安排,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好了。”

  “該交代的,孤都已經交代了。”

  “之后有什么事,秦尚書可以直接上奏太子與皇上。”

  “孤再過一些十日就要去北疆了。”朱應又對著秦達說道。

  “太孫去北疆定是處置要事,臣不便多問,但有關于官道修筑,臣定竭盡所能。”秦達立刻保證道。

  文淵閣內!

  “你小子,妙錦她們才剛剛臨盆不久,你就要去北疆?”朱元璋用一種埋怨的眼神看著朱應。

  又過去了這么久的時間。

  徐妙錦,沐雅。

  還有李慶慎都成功臨盆。

  給朱應誕生了子嗣。

  徐妙錦生了一個女兒,朱應取名為朱文淇,沐雅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朱文啟,李慶慎也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朱文代。

  當然。

  子嗣雖然出生。

  但身份位分自然是不同的。

  徐妙錦和沐雅所生的還能夠稱之為嫡子,李慶慎所生的則是為庶子,畢竟她只是一個妾室。

  “沒辦法。”

  “拖了這么久了,如今她們也都生了,全部都平安,我也要去做一些該做的事情了。”

  “遷都,整軍。”

  “這些都是大事。”

  “我必須快點整合了,以后才能夠出征北疆,一統天下。”朱應笑著說道。

  “得了。”

  “你小子有主見,咱也懶得說什么了。”

  朱元璋搖了搖頭,不再多言什么,隨后道:“你要去北疆,正好咱剛剛收到了一些消息。”

  說著。

  朱元璋從桌子上取出了一封奏折,然后對著朱應一遞。

  朱應接過來一看。

  “一年多的爭鋒,北疆草原的勢力還終究是定下了。”

  “韃靼,瓦剌,兀良哈。”

  “還有一些小部落附庸。”

  “這北元也是徹底亡了。”朱應冷笑了一聲,帶著幾分嘲弄。

  “昔日一統的北元沒有了,但這三個部落的實力同樣也不弱,而且北元皇族也并非名存實亡,韃靼正是北元皇族的傳承。”

  “他們如今安寧了,肯定會相反設法來找我大明的岔。”朱元璋沉聲道。

  “我可不怕他們。”

  “甚至巴不得他們來犯。”

  “正好,師出有名。”朱應淡笑了一聲,根本不擔心這一點。

  歸根結底。

  朱應想要重新整軍的第一步就是來定下北疆。

  “你想要一統天下咱支持。”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點,打下來之后如何治理?”

  “再而。”

  “北疆遼闊無邊,你真的能夠再重復昔日的封狼居胥嗎?”朱元璋則是十分擔憂的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朱應一笑,隨而道:“難道秦達沒有告訴老頭子你,水泥和混泥土嗎?”

  “以往。”

  “在那北疆之地,太過遼闊,我大明輜重無法運輸,而且無法真正的掌控。”

  “但有了水泥和混泥土。”

  “我就相隔十里一個堡壘,相隔百里一座小城。”

  “水泥數日便可堅固。”

  “我要一步步將北疆掌控蠶食。”朱應笑道,帶著一種野望。

  而且。

  這還只是開始。

  對近的敵人,還可以用此戰法。

  而未來對待遠的,那些異族番邦。

  那就等著蒸汽機成型,等著鐵路開設。

  那就是真的日行幾百里了。

  “準備什么時候北上?”

  “需要咱做什么?”朱元璋關切的問道。

  “老頭子你替我好好將國策施行就行了。”

  “順便,將北元皇帝交給我,既然他北疆安定了,我就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等整軍之后,便直接揮師北上。”朱應笑著道。

  “你小子不是去建都嗎?怎么又要直接動兵了?”朱元璋有些擔心的道。

  雖然知道自己孫子很厲害,可一想到戰場之上的危機四伏,朱元璋還是免不得關心的。

  “視情況而定。”

  “總之這一次我在北邊會待很久,所以應天的一切就拜托你和父親了。”朱應也是變得極為認真起來。

  “帶多少人去?”

  朱元璋問道。

  “六部的人都要帶一些,都城新立,六部職權不可失。”

  “還有淮西眾將領也會隨行,輔助我整合大軍。”

  “皇家產業,皇家銀行,軍攻坊,各班底也會帶上一些人,在北邊也建立。”朱應緩緩說道。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