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48章 開寶箱大賺大爆賦稅大爆發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逆天屬性,我殺敵撿取長生

  太孫府!

  朱應坐在了自己處事的主殿內。

  “領取寶箱。”

  朱應帶著期待,溝通面板。

  這一次。

  老頭子給了他幾個驚喜。

  晉封皇太孫,這可是國之儲君,位分可是比親王都還高了。

  除此外。

  還官至總兵,掌大明兵權。

  而這正是朱應想要的。

  “宿主晉位皇太孫,獎勵三階寶箱兩個。”

  “宿主晉位副總兵,獎勵二階寶箱一個。”

  “宿主晉位總兵,獎勵三階寶箱一個。”

  “宿主誕子嗣朱文戰,獎勵一階寶箱一個。”

  “宿主長子朱文熙已至四歲,獎勵一階寶箱一個。”面板接連提示道。

  “三個三階寶箱,一個二階寶箱,兩個一階寶箱。”

  “還有之前得到的四個普通寶箱。”

  “希望是一場豐收局啊。”

  看著這些寶箱,朱應心底也是有著一種期盼來。

  “打開全部寶箱。”朱應立刻下達指令。

  應聲。

  “打開四個普通寶箱。”

  “獲得增力丹丹方。”

  “獲得架火戰車制造圖紙。”

  “獲得白銀1000兩。”

  “獲得蒸汽機詳細論述。”

  “打開兩個一階寶箱。”

  “獲得獲得蒸汽織布機制造圖。”

  “獲得獲得蒸汽紡紗機制造圖。”

  “打開一個二階寶箱。”

  “獲得玄階下品后天內功。”

  “打開三個三階寶箱。”

  “獲得壽元丹2瓶。”

  “獲得中品靈石中級能量結晶1000顆。”

  “獲得蒸汽戰艦制造圖。”面板提示道。

  看著眼前抽取到的諸多寶物,朱應心神也是沉在了上面。

  “架火戰車。”

  “以火藥為引,一瞬間釋放數十根弩炮。”

  “如若數量足夠,也是大殺器,雖然比不上火炮,但同樣也是臨陣破敵的殺器。”

  “蒸汽機詳細論述,我已經有了蒸汽機的圖紙了,只需要逐步制造,只不過畢竟還是太超前了,想要真正研發出來還需要時間,這個論述或許也有些作用。”

  “玄階下品的內功,也不錯了。”

  “壽元丹兩瓶,一家人足夠用了,也可以拿出幾顆來作為激勵,讓朝臣沸騰,更為賣命。”

  “靈石,好東西。”

  “蒸汽戰艦,這可是不得了啊。”

  “不過還是需要將蒸汽機吃透了才能夠制造戰艦,時間,還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行。”

  看著這一次抽取到的寶物,朱應也是略微滿意吧。

  并不能說是真正的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接下來。”

  “便是等到秋收,看看攤丁入畝的效果究竟如何了,只待施行完成,便可以開啟對商業稅的改革了。”

  “而且工坊的流水線模式也可以逐步推行起來。”

  “大明改革,便從如今開始了。”朱應暗暗想到。

  回過神來。

  “對了。”

  “總兵,或者皇太孫不知道有沒有權印?”朱應想到了這一個。

  以前在軍中時。

  便有軍權權印的凝聚。

  到了現在。

  應該也會有。

  “凝聚權印?”

  朱應嘗試給面板下達了指令。

  “宿主身份已蛻變為國之儲君,脫離人臣身份,擁有國度繼承者身份。”

  “是否將總兵權印與太孫權印融合?”面板提示問道。

  “融合。”

  朱應不假思索,充滿期待。

  如若這兩種權柄融合,會得到什么權印?

  “權印融合。”

  “成功融合為儲君權印。”

  “佩戴后可查看權印屬性。面板提示道。

  朱應見此自然是不會有停頓,立刻就佩戴這全新的權印。

  頓時!

  這權印的屬性就呈現在了眼中。

  儲君權印:統御軍政,由宿主下發政令,領政令之臣處政效率遞增一倍!統御軍隊,下發軍令,令軍令戰將調軍效率遞增一倍!宿主統御軍隊,上陣之后,戰力遞增一倍,士氣遞增一倍,體力遞增一倍,獲得權印特性,華夏魂,凡宿主下令指派軍隊,凡華夏族群,臨陣之下,血勇為先,不克敵軍,死戰不退,士氣不衰。

  “這權印不單單是針對軍隊,更是針對政務。”

  “不愧是兩個權印融合啊。”

  “儲君權印。”

  “好東西。”

  在看到了這儲君權印的屬性后,朱應臉上也露出了一抹激動之色。

  未來他施政之下。

  要帶來的改變,太大了。

  可以說。

  這印記不僅僅是針對朝廷,官府,只要是朱應麾下的臣子,手下,都可得到這權印的加持。

  意義非常。

  “如今。”

  “便等著秋收之果了。”

  凝聚完印記后。

  朱應臉上也是帶著一種期待之色。

  自認祖歸宗大典之后。

  應天平靜,天下安寧。

  諸多國策施行之下,雖有一些波瀾,但是在開國皇帝還在的無尚威嚴下,也并未出現太大的波瀾。

  而且。

  隨著加俸旨意的出現,更是激勵了朝廷,官府的官吏處政的速度。

  各項國策有條不紊的施行著。

  過去了十天。

  原本停留在應天的藩王也是紛紛歸于封國。

  只不過相比于之前來時,不僅少了四個藩王,更是直接被廢了四個封國,封國不存,王爵被廢。

  而回去的,他們也不再擁有封國內的軍政大權,只有一個藩王的頭銜,并無實權。

  入應天一趟,失去了一切權柄,成為了吉祥物。

  在歷史上。

  朱允炆因為削藩而葬送了他的天下,讓他最終成為了一個失敗者,可是在朱應面前,這些藩王已經完全失去了與他抗衡的力量,現在也完全變成了毫無威脅,如若朱應想,隨時都可以處置他們,輕而易舉。

  時間逐漸過去。

  很快。

  便又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

  自朱應推行攤丁入畝,廢免稅之權的國策已經有近五個月的時間了。

  而如今,便是秋收果實收成之時。

  文淵閣內。

  朱元璋祖孫三人匯聚一堂,都在等待著秋收的成功。

  這也是攤丁入畝之策落下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收取田畝稅。

  對于國庫的稅收究竟是更多,還是更少。

  便是在這印證了。

  “雄英。”

  “你說這一次應天府的稅能夠征收多少?”

  “能否達到預期?”

  到了此刻。

  朱元璋臉上露出了一抹期盼之色。

  “放心吧。”

  “這一次賦稅絕對可以超出以前數倍以上。”朱應淡淡一笑,十分自信。

  以前按戶籍征收賦稅,而且還有那么多免稅的權貴。

  稅收能夠多才怪。

  攤丁入畝。

  在任何朝代都是得罪一切士紳官僚的國策,只要一個國度創立超過了五十年,那就很難推行下去了,畢竟這是與權貴階級為敵,大明立國二十四載,開國皇帝還在,這也是這一道國策能夠推行下去的根本。

  因為朱元璋是真的會殺人。

  “希望如此吧。”朱元璋點了點頭。

  也正在這時。

  “報。”

  “戶部尚書郁新求見。”

  郭鎮的聲音在殿外傳來。

  “宣。”

  朱元璋眉宇動容,當即揮手道。

  應聲。

  郁新快步走到了大殿內,臉上洋溢著一股難言的喜悅之色。

  “臣參見皇上。”

  “參見……”

  郁新躬身參拜,大聲高呼。

  只不過才行禮一半,朱元璋就急不可耐的擺了擺手,大聲道:“免了免了。”

  “直接告訴咱,今年應天府的稅收如何?”朱元璋急切的問道。

  “皇上。”

  “今年應天府風調雨順,迎來了大豐收。”郁新激動的說道。

  隨之將手中的一部冊子恭敬一遞。

  “得了。”

  “你直接告訴咱,今年的稅收與往年相比,是多是少?”

  “就單單應天府而言。”朱元璋十分關切的問道。

  這才是他真正關心的,也是重點。

  “皇上,那臣就來詳細稟告一番稅收糧食多少石。”

  郁新也不多言,立刻打開了手中的冊錄。

  “得。”

  “咱懶得聽,你直接告訴咱比去年多還是少,多了多少,少了多少?”朱元璋擺了擺手,急切道。

  他可不想聽什么數字了,他現在只想知道這兩種稅收的差距有多大。

  “皇上。”

  “如若以去年應天府的稅收來估算的話。”

  “今年攤丁入畝國策施行后,比去年秋收多了七倍稅收。”郁新直接用倍數來形容如今的稅收情況。

  聽到這。

  朱元璋睜大眼睛,死死盯著郁新:“你再說一遍?比去年秋收多了幾倍?”

  “回皇上,”

  “臣已經與戶部眾官吏詳細統計了數遍,今年應天府稅收比去年多了七倍以上。”

  “應天府各處官府的糧庫都已經充盈了。”

  “太孫殿下攤丁入畝之國策,改人丁稅入田畝,乃是真正曠世之國策。”郁新一臉振奮的說道。

  “七倍。”

  “竟然多出了七倍。”

  確定了這個數字,朱元璋睜大眼睛,涌現了一種難以置信。

  饒是他。

  此刻也是難以平復心神啊。

  如若以應天府的倍數來算,那整個大明今年豈不是要多出七倍的賦稅來?

  如此。

  大明的國庫豈不是比往年充盈了七倍?

  要知道在這種時代,糧食可真的是錢啊,乃是萬民立身之本。

  一旁的朱標聽到了這個數字后,也是難以回神。

  顯然是被此所驚了。

  “七倍,差不多了。”

  “待得攤丁入畝徹底穩固之后,應該比之曾經能夠達到八倍,而且隨著田地李開墾,未來的糧稅也會越來越多。”朱應笑了笑,對于如今這個稅收數字也是十分的平靜。

  攤丁入畝。

  按田畝來征收賦稅,比之人丁稅來的更為明了。

  田畝在官府是造冊的,廢除了免稅之權后,他們想要逃都逃不了。

  “雄英。”

  “你真的是千古奇才。”

  “這國策當真是利國利民啊。”朱標也是十分欣慰的對著朱應夸贊道。

  “終究還是祖父和父君全力推行。”

  “不然我一人也無法做到。”朱應笑著回道。

  這時。

  朱元璋回過神來,當即對著郁新道:“郁卿,咱不說廢話了,你督促各地知府的戶房盡快將秋收后的賦稅數目交上來,咱想快點知道這一年我大明究竟能有多少賦稅。”

  “臣領旨。”郁新恭敬應道。

  “好了。”

  “如今正值于秋收,戶部也很忙,你且去吧。”朱元璋擺了擺手,也不多留郁新。

  “臣告退。”郁新恭敬一拜,緩緩退出了文淵閣。

  “待得所有賦稅都統計造冊,征收上來。”

  “我大明國庫將徹底充盈。”

  “攤丁入畝,好一個攤丁入畝。”朱元璋大笑了起來。

  “接下來。”

  “便是改商稅了。”

  “這是我已經擬定好的商稅改革,老頭子你看看。”

  朱應直接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擬定好的商稅改革,對著朱元璋一遞。

  朱元璋接過來一看。

  只是一會。

  “咱會讓戶部去施行。”

  “云奇。”

  “將此商稅細則交給戶部,讓他們盡快施行。”朱元璋直接將這冊錄對著云奇一遞。

  “老奴領旨。”云奇恭敬應道。

  隨后便快步傳旨去了。

  看著朱元璋這樣子,朱應反倒是有些詫異了:“老頭子,怎么這一次不問了?”

  問出這話時。

  朱應的表情帶著古怪,還有笑意。

  “這么多國策施行下去,國庫充盈,而且民生反響不錯。”

  “你的決策是對的,咱問那么多干什么?”朱元璋笑了笑。

  “老頭子總算是明白了。”

  “放心吧。”

  “等這新的商稅施行,隨著我大明國力變得強盛,商業變得更為完善強大,收取的賦稅會遠遠高于田畝糧稅。”

  “未來,大明也會以這商稅為本,糧稅為輔。”朱應十分自信的說道。

  “雖然不知道你為何如此自信。”

  “但咱還是拭目以待吧。”朱元璋也不多問什么。

  就憑這一次應天府征收的賦稅是往年的七倍之上,朱元璋就已經是完全對朱應信任,根本不會打任何反口了。

  “工部。”

  “兵器坊,火器坊。”

  “我需要掌握,并且新的科舉細則也于今年開始頒布,針對我大明天下的能工巧匠。”

  “待得來年。”

  “將施行新的科舉之制,篩選天下各種人才,而非單一的讀書。”朱應十分嚴肅的說道。

  如今的科舉。

  雖然能夠選拔出人才,但想要篩選出真正的科技人才,很難。

  朱應必須要做出改變。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