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6章 證道之路,山河人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改寫神話,成為道祖!

  我在紫竹山一心修行,完善青天大日焚氣經,在證道成仙之后,前往東海,尋得山河印。

  是否使用十點氣運,改寫這一段人生。

  寧尋秋眼眸一亮,“只需要十點氣運。”

  “改寫。”

  改寫開始,氣運減十,當前氣運:九~七十八。

  我定下首要目標——證道成仙。

  第一百年,我八百年道行,元神凝聚法種,五行,陰陽俱全。若我能安然渡過那三災,證道之路便似近在咫尺,然而,對于如何真正證道,我仍是一頭霧水,于是便去玉霄仙島求見師尊解惑。

  師尊說:“證道,便是那‘你道之盡頭’的所在。”

  “我道之盡頭?”我大為不解。

  師尊娓娓道來:“周天之內,五仙各具特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雖同列真仙之位,但法力與神通卻有著云泥之別。”

  在這其中,天仙與地仙屬于上乘,分別被稱為“上品天仙道”、“不朽金仙道”和“逍遙自在仙”。他們修成大神通,進一步修行,有望證道神圣。

  而神、人、鬼三仙,便是下乘。

  然而,仍有兩條途徑可循:一是轉世重生,歷經劫難,積累大功德,進而再次證得“上品天仙道”。

  這也是神州正宗弟子所經歷的正統修行之路,大約每百劫天地才有一次證道“天地二仙”的機緣。

  若今生未能成道,可以選擇成為神仙或鬼仙,為道統積累功德,待來世有師長接引,重返修行之路,直至證得“上品天仙道”。

  第二條途徑則是憑借天地間的無量大功德和大氣運,以及天命加持,直接證道神圣。

  尋常練氣士千年道行,五行、陰陽、金丹三者具備其一,便可引動三災,淬煉元神和靈竅天地,逆反后天為先天,鑄就“先天靈體”便是——真仙。

  即人仙、真龍、鬼仙,神仙。

  我有“青山天地”,以此為大道根基,可直接證道最上乘的“逍遙自在仙”,成為如“師尊琉璃”一般的福地之主。所以上次人生此前五千年,我一直在完善青山天地,才沒有證道。

  證道“逍遙自在仙”的時間太久了,我不知道段鴻轉世的具體時間,但最多在這千年之間。

  我要抓緊時間進入山河印搶占先機。

  這次,我決定,在千年間證道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真仙。

  師尊琉璃見此,贈予我數件證道之寶和心得,玲瓏師叔得知此事,主動請纓,要指導我。

  此后每隔十幾年,玲瓏師叔都會來尋我,次數越來越多,十幾年以她的時間觀念,相當于“每天”。

  實在太熱情了。

  我知道緣由,青山天地之中的“九曲流霞星河玲瓏”太燙手了。

  在玲瓏師叔本體的指導下,第四百年,我時刻感悟星辰運轉奧秘,道行輕易提升至千年,渡過三災,凝聚中品先天靈體——“流云飛星體”。

  流云飛星體沒什么戰力,但主打快,加上彩云師叔的遁術神通,一道流光十萬八千里,天地任我遨游。

  我比預計千年證道的時間快上不少,花了三年穩固道行,期間師妹煉化靈珠懷孕,我將“青山印”留在玉霄仙島,便出發“臨淵海域”尋找山河印。

  我的元神在那片海域,進行地毯式搜查,完全感應不到青山道統分脈的情況。

  青山道統分脈滅絕了?

  三十年無果。

  五十年無果。

  第五百年,我照常尋找山河印天地的蹤跡,耳邊傳來若有若無的呼喊——青山依舊在!

  我循著那抹微妙的感應,跨越三萬里海域,終于得以再次進入“山河印天地”。

  此刻的山河印天地,已赫然擴大了數百倍之巨,其巔峰之處,高達五萬里之遙。天外,荒蕪星辰點綴,海域無垠,顯然,這些年里,山河印一直在悄無聲息地自我演化。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片天地間,竟已孕育出了微量靈氣,足以滋養練氣士在此潛心修行,成就一番非凡造詣。

  我離開海域,心中盤算著先回青山,探望一番徒子徒孫,再去找那“段鴻”算賬。行至半空,云卷云舒間,我瞥見大陸上高樓林立,直插天際,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遙遠的前世,眼眸中滿是震驚與恍惚。

  這里發生了什么?

  我暗自施展變化之術,悄然混入人群之中,開始打聽外界的消息。原來,外界僅僅過去了五百年,而在這山河印天地里,時間卻已悄然流逝了五千年。

  五千年啊!

  山河人族不斷演化,昔日的七國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取而代之的是一統天下的“秦國”。

  “……”

  看著這一段文字浮現,寧尋秋沉默了。

  “山河人族,竟能在短短五千年間,演化出了與清虛界正統練氣文明截然不同的科技之路。這是我當年留在青山傳承中的某些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發展軌跡?”

  “而且,山河印天地的時間流速與外界竟有著如此顯著的差異……”

  寧尋秋心中五味雜陳,對于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實在難以判斷這究竟是福是禍。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與山河印之間的因果糾葛愈發深厚。難怪段鴻在證道之時,定要設法將我引入山河印,原來這方天地,缺了我還真不行。”

  “段鴻手中的山河印三面完整,最后一面便是青山道統所造就的繁華文明?”

  寧尋秋自身有一枚青山印,對于山河印的演化非常好奇。

  他繼續往下看天衍冊人生的變化。

  我在云州的國家圖書館“白云殿”,查看山河天地五千年的變化。

  晉國被天下人推翻,二世而亡,天下分分合合,這片土地上在晉國之后,又誕生了七個大一統國家。

  而青山傳承冠絕文明始終,一脈七圣,八十九賢。

  七圣——文明、思想、和平、自強,統一,武道……

  八十九賢——醫術、造字、土豆,雜交水稻,衣物,房屋、美食,水利工程,代代賢者在山上學有所成,下山用一生實踐,改善天下人的衣食住行……

  但因為傳承斷層,只有少半人有生平記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