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波西米亞雖然富庶,但要穩妥守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趙朔對波西米亞的定位,也并不是守住而已,而是作為日后征服歐羅巴的后勤基地,必須好好經營。
他思前想后,還是決定讓世子趙赫親自去經營。
趙朔將趙赫招來,仔細商議之后,旨意連發。
其一,設置波西米亞行省。
其二,原本趙朔汗國的西都羅瓦,降為西羅斯地區的首府。以波西米亞的首府布拉格,為趙朔汗國的西都。以世子趙赫為“鎮歐大都督”,長駐西都布拉格。
其三,二十九個漢軍八旗萬戶自愿報名,每個萬戶抽調千人,隨趙赫去波西米亞。
以后這二十九個漢軍萬戶將從華夏府兵中征兵,重新補全建制。
這抽調的這兩萬九千名八旗兵,就基本不會調回來了。他們將帶著家眷前往波西米亞,在歐羅巴開枝散葉。
很顯然,這二萬九千人,就是以后趙朔汗國征歐的主力了,這就意味著八旗將士渴望的軍功。
而且,征服歐洲以后,肯定要以他們為主力組建色目八旗,升官發財的機會遠大于華夏故土,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
不愁湊不齊兩萬九千的名額。
另外,蘇飛率領本部蒙古千戶帶著家眷,隨趙赫一并前往波西米亞。
其四,趙赫這位“鎮歐大都督所轄”地區,不僅包括波西米亞行省,還包括西羅斯行省,格魯吉亞,捷列克河谷,拜占庭行省,羅馬尼西亞行省。
這些行省的軍政大權,統一掌握在趙赫手中。
如今波西米亞東部地區,只有二十萬左右的人口。西部地區更慘,當得知此地被歐羅巴割讓給蒙古后,軍民百姓紛紛逃亡,只剩下四五萬人了。
指望這二十四五萬人養活三萬大軍是不可能的。但是,加上西羅斯、格魯吉亞、拜占庭和羅馬尼西亞進行“協餉”就沒問題了。所以,這四個地方的民政,趙朔也統一交給了趙赫。
除了“協餉”之外,這些地區還會在歐羅巴反攻的時候,聽趙赫的調令,派出兵馬支援波西米亞。
如今趙朔汗國在西羅斯行省、拜占庭行省,各駐了一個色目萬戶。
羅馬尼西亞行省,駐了兩個色目萬戶。
格魯吉亞,趙朔只是象征性地駐了一個漢軍千戶。
但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趙朔派遣的官員,已經掌握了格魯吉亞的軍政大權,只是沒有實行均田制和府兵制以及組建八旗軍而已。這個國家有常備軍五萬,趙赫也可以進行調動。
總而言之,現在趙赫麾下是漢軍八旗兵兩萬九千人,一個純蒙古千戶,三個色目萬戶,五萬格魯吉亞附庸軍,還有捷列克河谷可抽調的由蒙古人和阿速人組成的六千草原戰士,總兵力達到了十一萬六千人,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動用麾下各地的府兵部隊。
如此龐大的兵力,守住波西米亞當無問題。
其五,以后帝國移民的主要目標就是波西米亞。今年先移民三萬,以后每年移民兩萬,連續進行十年移民。
其六,以趙朔次子趙衍為帥,張柔、郭侃為副帥,率一個漢軍萬戶以及兩個色目萬戶攻打努比亞地區的馬庫里亞王國。
這場軍事行動,從去年就開始策劃了。
趙衍一二三七年率領五個漢軍千戶入雪域高原,原本定的是五年為期。
一二四二年正好期滿。
不能總讓一個人吃虧啊,趙朔命駐埃及行省和敘利亞行省的趙聿和他互換。
當時只是互換而已,趙朔還沒策劃對努比亞地區的進攻。
去年,趙赫收復了安南,趙朔決定對努比亞地區動手,才調了張柔那個漢軍萬戶向西。
只是從華夏到埃及路途遙遠,張柔那個漢軍萬戶,兩個月前才到了埃及行省的首府開羅。
趙朔現在下旨,等旨意傳到埃及的時候,張柔的漢軍萬戶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正好在趙衍的率領下出兵努比亞地區。
不管怎么說吧,四個月后,趙朔調撥給趙赫的三萬兵馬齊聚明州港,在海軍正藍旗和海軍正黃旗的運輸下,又四個月后抵達埃及的賽爾港。他們的家眷,會在以后慢慢運輸。
只是這次,趙赫不必從賽爾港登岸,經埃及陸路到地中海,再經地中海到達歐羅巴了。
因為,蘇伊士運河已經修建完成,正等著趙赫主持首航儀式呢。
這條運河在趙赫的主持下于一二三四年六月開工,一二四五年三月完工,歷時近十一年,終于完成。
事實上,兩個月前,蘇伊士運河就可以通航了。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還進行七次小規模的試航。
如今一切準備完畢,趙赫又恰巧經過此地,正好主持這條關系整個世界的人工運河的首航儀式。
“世子您看,前面就是胡榘秦九韶運河了。您的旗艦撞開攔河的彩綢,駛入胡榘秦九韶運河,宣告胡榘秦九韶運河的正式通航。”
如今趙衍已經率軍出征努比亞了,負責這場首航儀式的趙赫的便宜老丈人史嵩之,以及主持運河修建的胡榘和秦九韶。
他們和趙赫一起,站在趙赫的旗艦甲板上。
史嵩之向趙赫介紹著這次首航的情況。
趙赫舉目望去,身后是煙波浩渺,海天一色的紅海。前面,是一條狹小的淡藍色水道,鑲嵌在巨大的堤壩和沙土之中。仿佛是有神靈用一把利刃,將廣大的亞非大陸直接劈開一樣。
那淡藍水道的兩側,是參與這場慶典的人群。大多數是漢人,還有黑發濃須橄欖色皮膚的庫爾德人、淺棕色皮膚的阿拉伯人、卷發深橄欖色皮膚的科普特人、卷發黑膚的柏柏爾人……彩旗飄飄,喧嘩陣陣,好像是過節一樣。
趙赫微微點頭,道:“埃及現在有多少移民?”
史嵩之道:“有五萬六千七百四十三戶,截止到去年年終,總共四十七萬六千五百七十一人。”
這十來年,趙朔向埃及的移民還不到三十萬。但是,漢人一夫多妻,屬于漢人的人口迅速增加。
現在漢人的人口都要達到五十萬了,這也算是史嵩之的政績之一。
他對這數字簡直如數家珍,仔細介紹著。
“快五十萬人了,的確相當不少。”
趙赫微微點頭,道:“為了修成這條運河,總共死了多少人?”
史嵩之道:“比我們預計的要少一些,大概八十二萬人。都是異族,世子無需擔心。再說了,這完全是值得的。”
“世子您也知道,陸運比海運來,運量少太多了。另外,陸地運輸的費用是海運的十倍還不止。無論對軍事調動,還是商業運輸,這條運河其意義如何形容都不為過。”
這話是真的。
蘇伊士運河,全長不足四百里,聽起來也節省不了多少。
但賬不是這么算的。
其一,蘇伊士運河的兩岸是沙漠地帶。無論是商業貿易,還是正常行軍,都不可能走這里。那就要進行繞路了,繞路的總路程是陸路四百余里,水路一千余里。
其二,也是最關鍵的,運輸量。一艘海運大船,載重量能達到幾十萬斤。將這幾十萬的物資,從船上卸下來,需要多少人力?再裝上去,又需要多少人力?如果沒有這條運河而要進行繞行的話,就要裝卸兩回,光這個費用就不小了。
而且,裝載這些物資,按照每輛馬車運載五百斤算,得需要一千多輛馬車了。
人吃馬嚼四百里之遙,需要多少時間和成本?
也就是出于軍事調動或者救災的考慮,才能夠不惜成本。
正常情況下,沒有這條運河的話,歐羅巴和亞洲進行商業貿易,必須是香料、絲綢、瓷器、寶石等高價值物資。在這個時代的西方,東方運來的瓷器價比白銀,運費太高也是關鍵原因之一。
另外,這還是一艘船的裝載量,十艘呢?百艘呢?
就算你愿意不惜成本進行運輸,哪來的那么多裝卸工?那么多牲口?這些裝卸工、牲口所需的各種的物資又如何供應?
所以,粗略計算的話,隨著蘇伊士運河的修建完成,東西方的貿易量能增加十倍都不止!
東西方交易糧食、木材等低價值卻大宗的貨物,也成為了可能。
軍事方面的意義更是重大,原本趙朔汗國的諸多領地雖說結為一體。但是,沒有蘇伊士運河,趙朔的海軍八旗,無法進入地中海。自然也就無法幫助趙朔汗國,控制羅馬尼西亞、拜占庭、格魯吉亞、西羅斯等地。對于這些地區,趙朔汗國只能通過陸路進行控制,陸運的成本太高了,著實有些鞭長莫及。
現在蘇伊士運河一開通,趙朔汗國的海軍暢通無阻,可以直接進入地中海和黑海了。
無論是控制這些地區,還是將這些地區的大宗物資運輸出來,或者將東方的大宗物資輸入,都比以前容易了數倍。
如果把趙朔汗國比做一個人的話,這蘇伊士運河的修成,簡直相當一個人打通了任督二脈,與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別說這個時代了。就是到了后世,蘇伊士運河一堵塞,馬上就上重大新聞,整個世界都要打噴嚏!
“如今,我國的海軍從華夏出發,完全走水路,就可以到達歐羅巴的諸沿海城市,威脅歐羅巴。”
“羅斯、羅馬尼西亞、拜占庭、格魯吉亞、敘利亞的大宗物資,正式進入國家的貿易體系。”
“歐羅巴在撕毀合約之前,不會限制雙方的通商,和我國的貿易量也將大增。”
“還有,為了修建這條運河的工人飲水,我們挖了不少淡水渠。如今這些淡水渠大派用場,將運河以西的十數萬頃沃土。”
史嵩之全程參與了修建蘇伊士運河的修建。單憑這件事,就足以在史書上濃墨重彩的記上一筆了。
他站在趙赫的身旁,頗為與有榮焉地介紹著。
趙赫站在旗艦的甲板上,靜靜地聽著。灼熱的風裹挾著沙粒,打在趙赫的臉上帶著粗糙的觸感。
待史嵩之講完,趙赫道:“很好,這條運河的確稱得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你和胡榘、秦九韶都是有功之臣。我在這里向你們交個底。應該用不了多久,父王就會有旨意下,封你們三人盡為伯爵。”
“謝王上隆恩!”
三人齊向東方,大禮參拜。
對于史嵩之來說,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為公爵了。但是,宋國的公爵怎么和趙朔汗國的伯爵比?
那是有著實封的一縣之地,可傳之子孫,與國同休的!
胡榘和秦九韶更是高興,以他們在宋國的身份地位,是沒可能封爵的。
就是在趙朔汗國為普通的文官,封爵的可能性也不大。
做夢都沒想到,修了這條運河,直接封伯爵了。
這一刻他們感到,十來年的辛苦完全值了!
“起來吧,這都是你們應得的。”
趙赫向胡榘、秦九韶看來,道:“好好干,不久你們會被調回華夏,用修這條運河的經驗,治理黃河。父王已經發話了,干的好的話,你們二人盡封公爵,”
華夏最大的水患,就是黃河了。
趙朔雖然只知道“束水攻沙”這四個字,但他相信以胡榘秦九韶的聰明,和二人修蘇伊士的經驗,再加上他的提點,治理好黃河當無問題。
“愿為王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胡榘和秦九韶再次向東方大禮參拜。
公爵啊!
臣子爵位的頂峰!
現在孟珙也才是一個侯爵呢!
而且,把黃河治理好了,會得到怎樣的身后名?
胡榘和秦九韶現在心神激蕩,真恨不得馬上前往東方,治理黃河。
趙赫又向史嵩之看來,道:“現在你要在留駐埃及,負責組織二弟趙衍的后勤。待這場戰爭結束,我會向父王請旨,調到我的麾下。來日征服歐羅巴,還需要你出力。如果做得好了,照樣公爵可期。”
“愿為王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史嵩之也再次向東方大禮參拜。
他功名之心甚切,現在真是滿意極了。
參與征服歐羅巴,獲封公爵,這是何等的功業?他的兩個女兒還嫁給了趙赫,有朝一日他的外孫,很可能成為這個世上最強國家的主人。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史嵩之站起來后,道:“臣在埃及這些年,也讀了些西方的史書。據說西方古代最強大的國家名曰羅馬,我們的古籍中稱其為大秦。這羅馬全盛之時,將地中海稱為‘我們的海’。”
“如今,我我們馬上就要經蘇伊士運河,開向地中海了。臣相信,在有生之年,不僅這地中海,會成為為我國的內湖。而且,世界上一切海洋,都在我國的掌控之中!”
“會有那么一天的。”
隨后,趙赫大手一揮,道:“開船!”
“是!”
咚咚咚 趙赫旗艦上的鼓聲響起來了。
蘇伊士運河兩岸的鑼鼓聲也響起來了!
隨著這陣陣歡慶的鑼鼓聲,大船向前,撞破了攔在運河上的彩帶。在百姓們的歡呼聲中,駛入了這條分斷亞非大陸的運河,駛向了地中海,駛向了一個嶄新時代。
這是屬于漢人和蒙古人的時代!
這是漢人和蒙古人的航海大時代、移民大時代,以及……淘金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