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爾丹話音落地,大殿內一片沉凝。
沒有人贊同他的話語,畢竟半個波西米亞還在歐羅巴手里呢,就這樣白白讓出去?
那里有著歐羅巴的大型銀礦之一,年產白銀八萬兩!
還有最關鍵的,是那十數萬俘虜。
那里面不僅有著歐羅巴的精兵,還有歐羅巴貴人的子侄,甚至有一個公爵,四個侯爵,九個伯爵、十三個主教!
不把他們救回來,下次歐羅巴貴人怎么可能奢望自己被俘之后能再被贖回來?兔死狐悲!
當然了,也沒有人強烈反對約爾丹的話、
那些俘虜就在蒙古人手中,不服的話,領兵搶回來啊?他們有那個能力嗎?
還有,蒙古人強行出兵波西米亞西部地區,歐羅巴人能擋得住嗎?
一百多名歐羅巴貴人一陣無言,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教皇英諾森四世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英諾森四世和腓特烈二世對視一眼,幾乎同時點了點頭。
在歷史記載中,窩闊臺去世之后,蒙古內斗的厲害。雖然摧毀了波蘭和匈牙利,但很快就退了回去,并沒有給歐羅巴造成太大的壓力。
英諾森四世和腓特烈二世的內斗,成為這個時代歐羅巴的主題。
但現在,因為趙朔這個定海神針的存在,蒙古內部矛盾消減了許多,給歐羅巴人的壓力太大了。英諾森四世和腓特烈二世,必須精誠合作。
“基督的仆人們,歐羅巴的守護者們!”
英諾森四世道:“誠然,現在歐羅巴正處于有史以來的至暗時刻。我們輸掉了那場關鍵的決戰,神的榮光被野蠻人褻瀆。現在,野蠻人的大汗,又提出了如此苛刻的議和條件。”
“但是,我們丟失的,只是一些邊境地區而已,歐羅巴最繁榮的地區,仍然籠罩在神的榮光之下。那些戰死的將士,也將在神的天國中獲得永生。神看到了我們的虔誠和信仰的堅定,并沒有拋棄歐羅巴。只要要足夠的時間,歐羅巴定能復起!”
阿拉貢國王道:“您的意思是,答應野蠻人的條件?”
英諾森四世深吸一口氣道:“可以這么說。那些丟失的土地,我們終究會奪回來。那些被俘的將士只是必要的犧牲。和上帝的榮光和歐羅巴的興亡比起來,這些都不算什么。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六年的征戰,歐羅巴子民苦不堪言,迫切需要時間休養生息。”
“太多的歐羅巴貴族戰死或者被俘,我們需要足夠的時間,給他們選定繼承人,率領子民們繼續為神生產和戰斗。”
“我們的軍隊損失太多,需要時間進行補充和訓練。”
“我們更需要時間,擴充馬群,組建更多的騎兵。”
腓特烈二世接話道:“還有武器。之前的戰爭證明,英格蘭長弓是對付野蠻人的利器。我建議通過法令,歐羅巴所有家產在五十個金杜特卡特以上的男子,必須參加軍事訓練,成為合格的英格蘭長弓手。”
英諾森四世道:“我們早就繳獲了一些野蠻人那種名為震天雷的火器武器,工匠們正在研究和破解,同樣需要時間。我相信,神最終會給予他們啟示,發現野蠻人火藥的秘密。”
頓了頓,他以平生最大的音量,道:“總而言之,我們雖然同意簽訂合約,但這不是和平的號角,而是戰爭的間歇。只要給我們足夠的時間,我們會有更多的軍隊,會有更精良的裝備。今日野蠻人奪走我們的一切,我們終究會拿回來!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信心!”
“愿為神,為歐羅巴而繼續戰斗!”
“一切都是神的考驗,上帝的榮光必將照耀整個世界!”
“讓那些野蠻人暫且得意去吧!我們歐羅巴人,必將獲得最終的勝利!他們終究會明白,文明人比野蠻人更加擅長戰斗!”
眾歐羅巴貴人紛紛應和起來。
一方面,英諾森四世和腓特烈二世的鼓舞,的確讓他們的士氣有恢復。
另外一方面,他們的確被蒙古人殺怕了。短暫的和平也是和平啊,得過且過吧!
至于以后能否保住歐羅巴甚至反攻東方,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了。
接下來的時間里,歐羅巴人履行了他們的諾言,一車車的金銀拉向了馬格德堡。
他們答應的波西米亞西部地區,以及盧薩蒂亞地區,也全部讓了出來。
蒙古人對于這些金銀財物的支配,有成吉思汗的《大扎撒》在,沒什么可爭執的。
但是,這些新收獲的這些土地,就不好安排了。
蒙古人擅攻不擅守。
他們對于新占地區的通常策略,是毀掉絕大多數城市的城墻,留下少數蒙古官員鎮守。
如果當地反叛,蒙古大軍再回來復仇。
如果簽定了和議之后,敵軍的實力依舊非常強大,那就干脆放棄這些地區,任由敵人奪回去。
蒙古軍休養夠了再殺回去,狠狠搶掠一把。
比如蒙古軍第一次攻打金國,蒙古軍雖然占領了中原大部分地區。但是,和金國的和議中,蒙古人根本就沒有要那些中原之地,只是要了撫昌桓三州。
比如歷史上蒙古人幾乎攻占了波蘭和匈牙利的全境,但也只是狠狠搶掠了一把就退軍了,并沒有常駐。
但如今的情況,和歷史上不同。
其一是貴由快要死了,他這一生也要蓋棺定論了。好不容易開疆拓土獲得的如此眾多的土地,讓他放棄絕不可能。為了身后的榮光,貴由甚至逼迫歐羅巴人獻出了更多的土地。
其二,也是最關鍵的,趙朔的影響。
由于趙朔這個變數,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手中的土地,遠比歷史上要少得多。
好不容易獲得了這么多土地,還能放棄不成?
但話說回來,想守也真不好守。
無論窩闊臺汗國還是蒙古草原、察合臺汗國、拖雷汗國,都距離此地太遠了。
六千萬歐羅巴人虎視眈眈,如何守住這塊遠方的土地呢?
“大規模移民是不可行的。”
察合臺已經來到了馬格德堡,苦笑著搖頭,道:“我們征服天下時,殺戮太多,各國境內人口太少,本來就不夠用,又怎么可能大規模移民?”
蒙哥眉頭微皺,道:“那些歐羅巴俘虜也不可用。我們留的兵馬少了,他們肯定會造反,從后方調軍鎮壓得一年以上,什么都晚了。我們留的兵馬多了,那就更不劃算了,將士們都盼著回家呢。”
“那就都殺了吧!”
貴由死期將至,殺戮之心甚重,冷哼一聲后,道:“我們和察合臺的俘虜加在一起,是十四萬之眾,一概斬殺!我看他們還怎么造反?”
“也行。”
察合臺也是要死的人了,微微點頭,道:“反正波蘭和東部匈牙利的男人,已經被我們消耗地差不多了。再殺這十四萬人,也不算什么。另外,我的意思是,殘存的波蘭和東部匈牙利的男人,也盡數殺了!”
波蘭和匈牙利東部地區的男人,有些人是死在和蒙古人的戰爭中。還有部分人,是被當做簽軍消耗掉了。
如今,察合臺甚至建議,將剩下的男人也殺了!
蒙哥道:“那波蘭和東部匈牙利,就只剩下本地的女人了。我們如何防備以后歐羅巴人可能的進攻?”
“這個簡單,摧毀這兩個地區所有城市,將這里變成我們蒙古人的草原!你們也都知道吧?這里堪稱世上最好的草場之一!”
他這話是真的。
匈牙利擁有廣闊的大平原,平坦開闊,土壤肥沃,非常適合大規模放牧牛、羊和馬。
來自亞洲的馬扎爾人(匈牙利人的主要祖先)是杰出的騎手和牧馬人,他們于四百年前遷入匈牙利,這片大平原成為了他們養育戰馬和牲畜的理想家園。
如今匈牙利平原有著眾多的耕地和城市,但再改為草原,并沒有多大困難。
波蘭則擁有廣袤的波蘭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是理想的牧場。
這兩國兩國都以出產優質馬匹而聞名。匈牙利的非利馬是力量、勇氣和優雅的象征,波蘭也培育出了優秀的馬種。
另外,匈牙利灰牛,波蘭的紅牛也是當地著名的特產。
頓了頓,察合臺繼續道:“波蘭和匈牙利都改為草原之后,歐羅巴人攻來,將得不到任何給養。我們的騎兵對他們進行襲擾,我看他們如何奪回匈牙利和波蘭?”
蒙哥想了一下,道:“也不是不行。但是,勃蘭登堡、波西米亞和盧薩蒂亞呢?勃蘭登堡和盧薩蒂亞,遍布著沙地和沼澤,不是合適的游牧之地,對我們的騎兵來說更是不折不扣的噩夢。”
“波西米亞強行改成牧場也不是不行。但此地是高山中的盆地,我們退軍之后,歐羅巴人把四周的通路一堵,可就是甕中捉鱉。我們到底該如何防守?還是那句話,留的兵少了守不住。留的兵多了,太不劃算。”
貴由道:“這個問題我已經想過了。其實,這和我們如何分配這些新獲得的土地有關。我的意思是,這次西征,察合臺汗戰功可謂第一。他憑弱勢兵力,不僅穩住了東線,還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我的意思是,這東部匈牙利,就是察合臺汗的了。”
察合臺的戰功是無可爭議的。
蒙哥微微點頭,道:“我同意。”
察合臺當仁不讓,道:“好,那東部匈牙利,就是我的了。我會留下一個蒙古千戶和九個色目千戶駐守這里。這里,以后就是拜答爾的了。”
察合臺麾下都是游牧騎兵,在這里游牧非常合適。
他回到察合臺汗國后,會將這些人的家眷送來,并且再讓一些自愿遷居至此的游牧民族移民。
察合臺估計,當地的總人口能達到十來萬,足以建國了。
以后,察合臺汗國交給也速繼承,這里就是拜答爾的。
臨終之前,還為兒孫打下一個封國,察合臺非常滿意。
蒙哥繼續問道:“大汗你還沒說,勃蘭登堡等地?”
貴由道:“這次西征,雖然是我三系出力,但是趙朔姑父和拔都保障后勤,照樣出力不少、比如,我們的大軍現在依舊是一人三馬,大部分賴拔都之力。那些火藥武器,就多賴趙朔姑父供給。至于珍貴的糧食,就更不用說了,我們要承他們的情。”
雖然這些物資都是給了錢的,但是換別人試試?不是有足夠的交情,有錢都沒法買。
蒙哥道:“大汗的意思是……”
貴由道:“我的意思是,勃蘭登堡和盧薩蒂亞,土地貧瘠,還多沙地和沼澤,就交給拔都吧。他麾下的羅斯人不少,應該不會嫌棄這兩個地方。另外,這片土地交給他后,他也要出一部分兵力鎮守,能大大減輕我們駐軍的壓力。”
“那波西米亞呢?”
“就給趙朔姑父。波西米亞耕地眾多,趙朔姑父可以用漢人進行移民。另外,那里還有一座巨型銀礦,年產八萬兩銀子。他的火炮和火銃我們已經收下了,就不給他錢了,拿這座銀礦來抵吧。”
察合臺點頭道:“我看可以。阿朔自然會派八旗軍鎮守波西米亞的,我們駐軍的壓力進一步降低。”
蒙哥當然明白,這里面還有貴由將死,新的大汗之位又要掀起血雨腥風無數,貴由和察合臺有賣給趙朔和拔都人情的緣故。
但是,貴由的理由的確說得過去,他也不便反對,惡了趙朔和拔都。
蒙哥道:“所以。波蘭就是我們兩系來分了?”
貴由道:“我們以維斯瓦河為界,東部地區給你,西部地區歸我。你以為如何?”
“可以,大汗分的甚是公平。”
此次西征,拖雷一系和窩闊臺一系,立的戰功差不多,平分波蘭,蒙哥沒有任何意見。
而且,西邊有拔都和趙朔擋著,南邊有察合臺擋著,他們的封國非常安全。
一個月多后,中都城。
“所以,這波西米亞是我的了?”
趙朔得了從西方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情報之后,非常高興。
波西米亞那座年產八萬兩白銀的銀礦,抵了他火器的價值,當然大有賺頭,但這不是關鍵。
波西米亞無論發展農牧業都非常有利,這也不是關鍵。
關鍵在于,波西米亞還有更多更大的銀礦,現在還沒有發現。
在歷史記載中,在十三世紀末,波西米亞的庫特納霍拉地區發現了一個更加巨大的銀礦,并迅速成為歐洲重要的銀礦之一,吸引了大量德意志移民。
另外一個巨大的銀礦伊赫拉瓦將于十年后開采,這個時候也還沒有發現。
還有更關鍵的,波西米亞位于北歐、東歐,和中歐、西歐的交界地帶,在后世有“歐洲之心”之稱。
這里的銀礦是如此豐富,地理位置如此要害,以至于后來神圣羅馬帝國將國都遷移至波西米亞。
趙朔擁有了波西米亞,就相當于攥住了歐羅巴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