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67章 趙朔的三大旨意,窩闊臺登臨汗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趙朔雙手下壓,全場霎時間鴉雀無聲。

  趙朔繼續道:“本王之所以愿與爾等共天下,不是因為本王擁有漢人血脈,而是因為爾等的付出。”

  “漢軍八旗多為山東、河北子弟,向西方移民鎮壓封國同樣多賴河北山東百姓。爾等繳納的賦稅讓我麾下大軍甲堅兵銳,爾等組建的府兵為漢軍八旗提供了足夠的后備力量。”

  “如此,我才能開疆拓土,為‘燕趙、齊魯、呼羅珊、吐火羅、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王國、西羅斯之王。’”

  “為酬爾等之功,本王宣布,今年的田地賦稅,由四成降為三成。以后還會視情況減少爾等的負擔,讓爾等付出子弟資財之后,能得到足夠的回報!”

  趙朔西征以及滅亡西夏,得到的各種金銀財物太多了,還真不在乎這一成的田地賦稅。

  而且,僅僅減免一年而已,堪稱不痛不癢。

  但對于山東河北百姓們的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一成的田地賦稅看起來不多,但是百姓們總共才能得田地收入的六成。這六成收入,要應付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要贍養老人撫養孩子,要應付生病受傷等各種意外,還有婚喪嫁娶等日常往來,最后還能剩下多少?

  一成的田地賦稅差不多就是他們一年的結余,百姓們當然十分高興。

  還有更關鍵的。

  如今山東、河北,又沒有什么災荒,百姓們基本解決了溫飽,憑什么減免賦稅啊?

  要知道,官府移民是要花大錢的。與南方的金國也早晚有一戰,世上的其他領土也要征服,都需要維持龐大的軍備。官府的府庫,真是無論多少錢都不會嫌多。

  唯一的解釋,就是趙朔剛才所說的酬功!

  剛說要和他們共天下,馬上就給好處了。

  這說明,趙朔剛才不是隨口安撫,而是確實這樣想的,并且馬上付諸行動!

  他們這基本盤的地位,算是穩了!

  “謝王上隆恩!”

  十數萬百姓齊齊叩首謝恩,歡聲雷動。

  趙朔繼續道:“另外,本王宣布一項新的法令,從今日起,山東、河北鼓勵生育。”

  “其一,女子十八歲不嫁,男子二十歲不娶者,賦稅倍之。

  “其二,生一男,官府獎勵羊一只,糧一石,美酒五斤。生一女,獎勵羊一只,美酒三斤。生育子女達到三人,免徭役。生育子女達到五人,田地賦稅永久降為一成,并免徭役!”

  “其三,嚴查不舉之事,無論男嬰女嬰,生而必養。若有溺嬰者,按殺人罪論處,斬立決!”

  這就是恩威并施,增加人口了。

  的確,山東河北現在還有一千五百多萬子民,聽起來是不少。

  但是,世界更廣闊啊!

  遙遠的歐羅巴、黑非洲,南洋群島、尚未發現的澳洲大陸、南北美洲大陸……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填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就需要鼓勵生育了。

  百姓們卻不會想那么多。

  多子多福,兒女雙全,一直是漢人的傳統理念。

  能擁有更多的后代,誰不樂意?

  誰愿意把自己剛剛出生的孩子弄死?

  這不是沒辦法,養不起嗎?

  現在好了,王上施恩,生育孩子給獎勵。而且生育多了,直接將徭役免除,甚至減免地賦稅到一成。孩子長大后,還不愁沒有田產分配,留在山東河北有田種。去了異域,不但是人上人,而且一個男丁就有一百畝地,簡直后顧無憂!

  那還等什么?

  生唄!

  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自己的晚年,還能報王上的隆恩,簡直是一舉三得!

  “謝王上隆恩!”

  十數萬軍民百姓再次叩首謝恩,比上次更為大聲。

  趙朔繼續道:“最后,就是一件小事了。爾等都見過煤油燈吧?本王宣布,取消中都宵禁。三個月內,在中都城內的主要道路上,全部安置大型的煤油燈。從傍晚開始照明直至黎明,給夜行的百姓們提供方便。一切費用由官府負責,不增加百姓任何賦稅。”

  “換言之,我要讓中都城,成為一座不夜之城。以后,隨著官府的寬裕,不夜城將向山東、河北府一級的城市進行推廣!最終,山東河北所有城市,全部取消宵禁,要讓山東、河北,遍布不夜之城!”

  此事早就在趙朔的計劃之內。

  在隋唐以前,全國大小城市,都是有宵禁的。也就是說,夜間嚴禁行人在街道上行走,嚴防賊人作亂。

  北宋初期沿襲唐朝宵禁制度,但宋太祖于乾德三年下詔允許開封府在“三更”之前開放夜市,對夜間活動時間限制大幅放寬。正如《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

  但其他城池的宵禁并沒有像汴梁那樣從四更才開始,只是有所放松而已。

  金國占領了北方之后,中都城內自然是存在宵禁的。

  趙朔占領中都后,馬上就攻略山東、河北,以及花剌子模、西夏,哪里顧得上宵禁這種小事?而且,趙朔出征在外,山東河北空虛,也的確有安全方面的需要,維持宵禁的存在。

  但到了現在,蒙古軍實力天下第一。

  趙朔的實力,蒙古第一。

  只有他打別人的份兒,沒有別人打他的份兒,維持宵禁還有什么意義?

  正好放開宵禁,一來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二來促進經濟的繁榮!

  維持路燈所需的錢財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如今柴油的成本,已經降到了十文錢一斤。再降就很難了,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必要的運費總是要出的。以后再想進一步降低成本,只能比陸運成本低得多的海運興起。

  反正趙朔有錢,也就不等了。

  說到底,那么多金銀財物在趙朔的府庫里發霉有什么用?倒是拿出來,用來給工匠、打工人發工資,拓寬道路,發展城市經濟,才能將這些金銀財物變成趙朔真正的實力。

  所以,將中都變成不夜城之事,就提上了趙朔的日程。

  干脆就在今天公告天下。

  “謝王上隆恩!”

  取消宵禁,是展現的泱泱大國的氣度,是對自己實力的極度自信。

  歷朝歷代,何等有過?就是當初宋朝的汴梁,四更開始也是有宵禁的。而他們的國度,卻是將宵禁完全取消!

  單從這方面,百姓們就感覺到了,這個新生的國度是多么的的強大。

  就更別提,百姓們擁有了夜間的生活自由,會得到多少好處了。

  而且,不夜之城的奇觀,歷朝歷代又是何曾有過?

  在場大多為中都以及附近的百姓,真是感到與有榮焉!

  還有,不夜之城不用百姓出一文錢,總得有人出錢吧?表面上是官府出錢,實際就是讓百姓繼續分潤開疆拓土的成果。

  百姓們深切地感覺到,這個新興的國度,別說和以前腐朽沒落的金國不同,和什么秦漢唐宋也完全不同。

  國家的命運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畢竟,以前的太平盛世,也只是物價低廉,百姓們沾染些好處罷了。

  開疆拓土關百姓們什么事?不增加賦稅以充軍費就算不錯。

  而現在,卻是官府主動給予好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雖然還沒有類似的話語,但類似的理念已扎根在他們的心中。

  宣布完三道旨意后,趙朔下了高臺,重新上馬,車駕向中都行去。

  其余官員、百姓,也各自回家。

  反正現在天下太平,沒有什么緊急事務,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說。

  接下來的大半年中,趙朔主要是和耶律楚材等文官一起改革官制。

  原本山東河北并不是趙朔的封國,耶律楚材等官員自然也名不正言不順,只能稱“行山東河北某某”。現在這里已經是趙朔的封國,就沒那么多顧忌了。

  趙朔并沒有采用宋國或者金國的官制,而是效仿唐朝。

  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互相制約,相權相對集中。如尚書省長官可兼任中書、門下職務參與決策。六部則隸屬尚書省,職權完整且獨立、

  宋代則通過“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權:中書門下(政事堂)掌行政,樞密院掌軍事,三司使掌財政,形成軍政財三權分立格局,強化皇權。宋代六部職能被樞密院、三司等機構架空。

  說穿了,宋朝就是實力不行,只能疊床架屋,層層牽制,以使皇帝的地位穩如泰山。皇帝的地位穩固了,國家卻不但效率極其低下,而且出現了“冗官”的問題,最終腐化墮落,一步步走向滅亡。

  趙朔要想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國家,像宋朝那樣疊床架、效率低下的制度完全不在考慮之內。

  除了改革官制以外,就是制定一部促進移民,促進耕戰、促進開拓的律法了。這事急不得,只能交給耶律楚材慢慢辦,現在還沒什么明顯的成果。

  在這大半年里,中都城的主要道路上,已經遍布煤油燈,成為了一座不夜之城。

  不夜城不僅僅是奇觀,還對百姓大有裨益。買不起燈油的貧困百姓,在路燈的照耀下,做些針線活,對生活不無小補。反正中都處于“天子腳下”,有無數巡邏的官兵,安全完全不成問題。

  這些路燈最大作用,還是促進了中都夜市經濟的繁榮。富裕一些的百姓們,晚上出門游玩逛夜市,吃喝玩樂,自己放松身心,商家得了利潤,趙朔也獲得了大量的稅收。

  這些稅收不僅完全能彌補路燈的花費,還有些富余。

  整個山東河北一片欣欣向榮。

  趙朔的三大旨意下發,百姓們人心大定,白天安居樂業,晚上辛苦造人,覺得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官員們更不用提了,任何朝代的開國之初,都是官場大致清明,依靠功績升官。更何況,趙朔的國度還有無限擴張的可能,官員們想的是依靠功績升官,而不是貪污受賄蠅營狗茍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第三批三十萬移民,已經出發。

  等他們到了目的地后,趙朔的所有封國內,就都有了漢人移民,他的封國也就更加穩固。

  終于,忽里勒臺大會的日子快到了,趙朔離開了中都,來到蒙古草原怯綠連河畔的成吉思汗之大翰兒朵。

  此時黃金家族的全部成員,所有蒙古世襲千戶,已經全部到場。

  盡管鐵木真早有遺命,但是蒙古的風俗一直是幼子守灶。年長的兒子成年后,分一部分牲畜,過自己的日子。幼子隨父母生活,繼承父母剩余的一切財產。

  很多蒙古那顏受傳統觀念影響,要求立拖雷為汗。

  拖雷自己監國近一年,享受了整個蒙古權柄在握的滋味,又繼承人鐵木真大部分軍隊和財產,也有些猶豫。

  畢竟,除了術赤、窩闊臺、拖雷、趙朔的千戶,以及鐵木格、別勒古臺等鐵木真兄弟的千戶之外,其余之人都算是他的直屬手下。

  換言之,現場大多數蒙古世襲千戶,都是拖雷的部下。

  拖雷如果態度堅決,非要繼承鐵木真的汗位,成功的可能性還是相當不小的。

  當然了,還是有很多人,是愿意遵從鐵木真的遺命的。

  雙方吵吵嚷嚷,爭論不休。

  這其中一個人上躥下跳的最為厲害,那就是鐵木真的幼弟鐵木格。

  他支持的是拖雷。

  鐵木格表面上是維護幼子守灶的風俗,但實際上恐怕是自己對這汗位也有些心思。

  畢竟,他是鐵木真父親也速該的幼子。

  雖然這次鐵木格完全沒機會繼承汗位。但來日方長嘛,只要“幼子繼位”的規則得到了忽里勒臺的確認,鐵木格將來就未必沒有機會。

  趙朔不管這些,既然答應了鐵木真,就不會對窩闊臺上位之事制造麻煩。

  當然了,他也不會幫窩闊臺什么忙,為窩闊臺說什么話。

  如果窩闊臺連拖雷都搞不定的話,也就不配做這個大汗了。至于鐵木格,更是完全不值一提。

  果然,窩闊臺派蒙古老將鎮海,說服了拖雷服從鐵木真遺命。

  三日后,拖雷主動在大翰兒朵向所有蒙古那顏表態,愿意遵鐵木真遺命,支持窩闊臺上位。

  窩闊臺當然要推辭了。

  他表示,拖雷在父汗身邊最多,受的教誨自然也就最多,比自己更適合做蒙古大汗。

  但這就只是表個謙讓的態度罷了。

  拖雷不爭,趙朔不表示明確的反對態度,蒙古大汗的位置就注定是窩闊臺的。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開始大擺宴席,吃喝玩樂。

  大宴四十日后,按照新一代“通天巫”的說法,正是最好的登基之日。

  于是乎,術赤和察合臺扶著窩闊臺的左臂和右臂,趙朔扶著窩闊臺的腰,坐在了象征蒙古大汗的寶座上。

  拖雷代表眾蒙古那顏給窩闊臺敬上一杯美酒,窩闊臺正式為蒙古大汗。

  本來這場窩闊臺繼位的儀式,應該是鐵木格扶著窩闊臺的腰的。

  但是他最近上躥下跳太厲害了,窩闊臺深深厭惡他,改成了趙朔。

  再說了,這也能表明,窩闊臺對趙朔的重視。

  畢竟,無論他坐上這汗位,還是以后汗位坐的安穩,都需要趙朔的支持。

  登上汗位后,窩闊臺宣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施恩天下,凡是鐵木真去世到他登上汗位這一年內,所有犯罪的人全部赦免。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