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你這是一心想要去掛路燈?
老李和娜扎返回傳媒總部時。
很多今天慶功宴上邀請的賓客或集團老總,已經提前到了。
他返回15樓總裁辦公室,見到會客區穿著一身新戲服的何情時,眼前一亮,“這是武則天妝造?”
情大姐還是嫩的二十五六模樣,水靈和御姐輕熟女氣質拉滿。
但穿上造型有點霸氣的皇袍袞衣。
即便沒戴上冕冠。
用演技熬一點端莊霸氣的氣質,誘惑力都是立正敬禮式攀升。
何情微笑點頭,“李導你滿意不?”
“趁著宴會還有一個多小時開幕,咱們去談一段進出口?”
老李從善如流。
娜扎也小激動的攛掇,“這個可以,我就是旁觀學習。”
她也是天天向上的好姑娘了。
口含天憲一個多月。
娜扎不用再回避什么。
一場小辯論會持續一個多小時。
老李洗漱結束準備下一樓大廳時,佟麗亞湊過來感慨道,“之前徐珂、姜汶他們都在討論3DIMAX拍攝。”
“外面的機器只租不賣,雙鏡頭攝影機還需要搭配他們研發的操作系統去操控,包括聘請配對的技術人員。”
“機器每天租金一萬美刀、技術員薪酬另算。”
“真是燒錢!”
“徐珂打聽來的消息里,這樣的3DIMAX拍攝,一個導演日均只能拍兩三個鏡頭。”
“但2D攝影機在成熟的劇組,一天拍二三十個鏡頭都是常態。”
“師哥,超體三導演交給我,我不會啊?!”
徐珂去年五月殺青(倩女幽魂5),把各種鏡頭送去做特效。
當時就敲定了(狄仁杰)探案宇宙項目。
反倒是小馬哥最早提出來的(新龍門客棧)重拍續作繼續押后。
這是在老徐完善修改劇本。
搞各種服化道、宮殿群建筑模型建造過程里。
直到09年8月,老李才建議徐珂去搞3DIMAX拍攝。
老徐八月跑去學習,至少得多用銀彈疏通阿凡達制作團隊,取經。
直到去年9月底,徐珂團隊才拿出來主線得到李文豫認可的本子。
但這不妨礙現實里推了半年多的建筑,建造改造等等事務進展。
狄仁杰1里面的巨大佛像通天浮屠,洛陽城模型。
都搞定了。
當然,佛像和城市模型不可能真像原型那樣高200米,建新城市!
這是模型群,做CGI特效渲染的。
開機前各種工作有序運轉。
現階段你要說讓狄仁杰1開機,也差不多了。
就是3DIMAX拍攝模式,和傳統的有很大區別。
佟麗亞說的一天一萬美刀租金,拍100天就是100萬刀成本。
一天日均2個鏡頭?是其他2D電影制作時長的十倍以上?
這也正常。
(阿凡達1)拍攝日期是從05年3月到07年4月殺青。
這中間有暫停拍攝的時間。
比如重大節日休假,和錢快燒完了,最初的投資預案不夠用。
繼續問投資商要追資?
談著談著錢沒到賬,又放工一段時間。
林林總總,阿凡達拍攝制作時長絕對不是700多天。
但也不是普通特效大片如鋼鐵俠、超體二那樣。
一百天就殺青!
整體來說,3DIMAX電影制作成本。
拍攝時長根據所需特效的多寡而定。
你需求的大特效鏡頭越多,拍攝周期就越長。
一百天搞不定,就兩百天。
大家也不缺這些時間。
阿凡達全片展示了無數外星人族群,外星生物都需要大特效。
超體三再到狄仁杰,都是人類。
大特效鏡頭數量需求會少很多。
成本也是同類型2D電影的20倍,甚至30倍以上。
(阿凡達)的投資成本加上宣發,前前后后超五億美刀。
按00年代初中期的匯率,那是40億人民幣投資。
這里面的明星大腕片酬成本反而很低很低。
佟麗亞自己去咨詢再到旁聽來的,已經讓她確定。
她把控超體三去制作3DIMAX,短期內根本玩不轉。
老李笑著點頭,“到了我們這階段,小錢不用在意。”
“到了開機時間,你自由發揮就行,不怕浪費錢和拖時間。”
何止是拍攝制作成本在漲?
演員們除了更深度適應普通綠幕藍幕特效影棚表演模式。
其他要求也是快速拉高的。
比如你表演看物看人,在鏡頭前觀看目標,還需要演出眼神戲。
這IMAX拍攝狀態下,只要視線偏移目標超過2厘米。
那制作后期時,這一雙眼就完犢子了,IMAX觀影下成像就崩了。
演員表演時雙眼看物,靜態還能快速適應。
一旦動態走位,打殺表演起來?
稍微跟不上視線偏移下,鏡頭就報廢了,重拍。
攝影機工作中,雙鏡頭之間只要出現微秒級時差。
這主要是拍攝運動戲份時,運動會帶來震蕩震動。
微秒之差也會畫面撕裂。
拍一些高速追逐戲需要特別定制車載平臺來控制雙鏡頭的震蕩。
再到一些光影拍錄?一不小心能拍出來鬼影。
而且一卷重達20多公斤的3DIMAX膠片,往往只能拍錄3分鐘。
膠片這么重?
雙鏡頭攝影機更重,靜態鏡頭用上穩定架都是基操。
真開機時普通人當導演的現場,基本離不開起重機設備。
老李看到在他話語下,小佟還是一臉緊張忐忑。
他再次笑道,“沒事,開機時你把握不住的地方,我幫你兜底。”
佟麗亞一下子輕松了,嬌媚的橫了他一眼,“那就好,不然我還真有點被嚇住了。”
“我粗略了解,加上旁聽徐珂這幾個月的奔波學習。”
“真擔心自己還要用一兩年,才能適應3D制作。”
她當初拍攝(魷魚游戲)殺青是2004年秋。
想要轉型導演自導自演(遇見你之前),一直到06年才開機。
這是足足在北電校園學了一年多。
而且劇組開工也有人幫忙,老李也在當男主角。
還不怕浪費金錢隨便搞,才磕磕絆絆的讓導演路越來越順利。
她沒想到又過了這幾年,3DIMAX攝影的技術提升。
又一下子新增了這么多作業!
不過阿凡達交出來的3DIMAX答卷太漂亮,太華麗了。
增加20倍30倍拍攝成本,一樣值得豪賭。
片刻后。
老李抵達一樓宴會廳。
徐珂、姜汶包括周星池、馮褲子等人就快速跑了過來。
簡單寒暄后,徐珂苦笑道,“李生,全3DIMAX拍攝制作,我覺得狄仁杰別說10進11賀歲檔。”
“可能2011年暑期檔,也未必能及時上映。”
老李點頭,“不急,學東西做不到一口吃成胖子。”
“你也說了是未必趕得上11年暑期檔,這就是也有概率上映。”
老徐原版狄仁杰1是偽3D。
但2011年的(龍門飛甲)是雙鏡頭3D攝影機拍攝制作。
還邀請了阿凡達的攝影師擔任技術指導。
他這個華語導演圈技術流小達人,實現亞洲領先的效率很快。
原軌跡的狄仁杰1也是在3D非IMAX影廳還湊合。
視效比阿凡達差幾檔次。
一旦進入IMAX廳才是血崩。
偽3D大片群體里,大沙漠或大海立體環境拍成壁紙。
各種煙霧一出,仙云繚繞的鏡頭能晉級為畫面撕裂。
大銀幕成像亮度暴跌,像是全程看黑夜鏡頭。
又或者大面積的色域損失,翡翠綠色彩變馬桶藍。
再到動態模糊,模糊的讓百分之二三十觀眾看著看著發暈。
看場電影搞得和暈車一樣難受。
林林總總,這些都是偽3D最大缺點。
原狄仁杰1是在普通3D廳能湊合看。
整體效果還是被阿凡達吊打。
老李靠超人類技術制作的(超體2)(倩女五)后期轉3D。
放進普通3D非IMAX廳,也是能打的。
至少遠超其他偽3D。
而普通3D和IMAX區別又有多大?
普通廳看畫面是占據視野百分之三四十,IMAX占80或以上。
前者的立體感是看到熒幕內層次分明的立體。
IMAX的立體是子彈、飛行物等等,從熒幕內飛出來。
讓所有人都有觸手可及感,比如子彈擦著你腦袋射向身后。
一個怪物對著銀幕飛,有種它要飛出來撞翻你的感受。
類似走在馬路上不小心遇到大車朝著你撞來。
普通3D整體亮度也遠不如IMAX通透。
很多遠景都是模糊化處理。
音箱體驗同樣有階層差,比如IMAX廳看阿凡達,電影里野獸奔跑能給你帶來地面座椅震動感。
兩者身臨其境真不是一個檔次。
但想要學阿凡達一樣用3DIMAX攝影機拍攝。
還有動態捕捉系統一起上。
這就是需要多花時間和心態慢慢學。
走著學著,慢慢搞,一部頂的上四五部2D成果。
無數觀眾是期待3D影廳的沉浸感、身臨其境的超絕視聽盛宴。
觀眾們那樣子期待,圈內的制作人就是需要用心去制作。
不辜負影迷們的渴望。
老李再次道,“我們需求的特效鏡頭沒阿凡達那么多,一百天拍不完,就用200天。”
“現在最重要是跟上新技術制作標準。”
“不怕多花錢,多花時間。”
徐珂這才松了口氣,點頭,又好奇道,“李生,我聽說您親手制作的后期轉3D在普通3D廳,視聽效果已經快追上阿凡達了?”
“時光有對外開放的3D廳嗎?”
“不止我自己,好多人都想像當初看換臉版逃學威龍一樣。”
“去感受一下。”
普通3D非IMAX影廳,使用的銀幕也是10米寬,六米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