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6章 明星中的明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Z世代藝術家

第146章明星中的明星  2001年的新年不再那樣盛大,尋尋常常的便過去了。

  期間,方星河除了數度往返日韓進行活動之外,一直都在安安分分的寫新書。

  第二本書到底寫什么,是文化界、媒體、海內外粉絲共同關注的大事,也是讓他本人頗費思量的難題。

  由于實在太難權衡,最后沒辦法,方星河只好使用排除法來建立那個框架。

  首先,完全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絕對不能再寫虐文。

  書粉承受不起第二次血虐了。

  明知道是一本會讓自己好久都緩不過來的虐文,然后非要去看,如此變態應該不多。

  所以假如再寫虐文,日本銷量應該不錯,韓國不確定,國內肯定白給。

  一旦銷量大幅度縮減,到時候什么牛鬼蛇神都會跳出來。

  而且,繼續寫虐文也會導致“風格固化”,讓大眾以為他只有這么三板斧,不利于吸粉固粉。

  其次,寫現實主義的傳統文學恐怕也不是好想法。

  不是89點的寫作能力駕馭不了,而是深刻主題的受眾天然太小。

  再結合他的成長經歷,能寫的主題非常少——東北往事年代文、深挖下崗潮的傷痛文學、關注少年混混之類的邊緣文學。

  第一個種類對標《人世間》,現實主義鴻篇巨著,但他上輩子是礦省人,本質上并不了解以前的東北,需要大量時間去搜集資料建立認知,如此才能寫出真實不漂浮的幾十年變遷。

  總結:難寫,很慢,除了沖擊獎項,實際效率極低。

  第二個種類對標《冬泳》和《平原上的摩西》,好處是這個種類里沒有歷史級別的經典名著,壞處是封閉的地域特色所導致的受眾天然有限。

  總結:能寫,但只是對《蒼夜雪》的深挖,意義不大。

  最后一個想法最有搞頭,以方星河的本心而言,他非常想寫一本有關于非主流和精神小伙的邊緣人作品。

  但這有一個巨大的時代問題:非主流還沒有登上歷史舞臺,國人們對于邊緣人缺乏認知。

  90后非主流和00后精神小伙的出現,是時代所導致的“拋棄”,80后并未承受那一切,總體上跟住了時代洪流懵懂向前,只有少數人淪為了混混,進而在黑道中掙扎。

  所以在這個層面,受眾較多的主題只有類似于《黑道風云二十年》和《壞蛋》的黑道文。

  可它們是偽現實文學,價值不高,影響太壞。

  尤其是以方星河的影響力,真寫一本類似的小說,不知道會引發多少模仿,全社會都得炸鍋。

  寫精神小伙,進而關注社會對邊緣群體的放棄,剖析時代快速發展狀態下家長、孩子、學校、社會的多重措手不及,這是王道,既有機會拿獎又可以收獲大量功德。

  寫黑道文卻是邪道,二度封殺一點不冤。

  總結:想寫的不到時候,能寫的不想寫,pass。

  最后,詩歌、散文、游記、傳記等非小說肯定不行。

  沒意思,不夠莊重,浪費時間。

  一頓排除之后,剩下的選項就不多了。

  其實寫科幻小說是一個好想法,雖然科幻作品的地位不高,但是像《三體》那種口碑銷量雙豐收的巨著,也不虛現實文學。

  但方星河不想抄《三體》,大劉平凡了一輩子全靠《三體》改變命運,作為一個什么都不缺的人,反手就把人家的榮光尊嚴財富藝術生命全都掠奪一空,太惡了。

  抄日本人或者韓國人的東西,他倒是挺樂意的,可問題是,日韓在這方面也沒什么好東西,最起碼大方不知道。

  所以最終的預案是寫一本《2050》的未來主義軟科幻,這是最好寫的東西。

  只需要把2030年的現實情況寫為“幻想中的2050年”,AI工具、大數據、刷臉支付、賽博城市……

  再定個主題,把現實融進去,逆全球化的孤立主義、資本主義后期困境下的魔幻瘋癲、賣血生存的美國人、出爾反爾的搞笑政客、全球革命和竭力維穩的東方大國……媽的寫出來肯定讓人罵死。

  這些玩意兒誰敢信?

  現在,在網上幻想一下二十年超越日本都是罪,被網友血噴妄想癥。

  方星河倒是不怕挨罵,只是猶豫,有沒有必要如此高調預言?

  指引方向和精確預言的區別在于,前者可以給予民眾們力量,后者只是個人的炫耀,甚至有可能引發很多不好的后果。

  咱家的韜光隱晦政策挺好用的,局座辛辛苦苦演戲那么多年,想想都感到辛酸,可這是勝利路上必要的委屈。

  國與國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以這個充滿惡趣味的想法最終作罷,未來不寫最好,就讓那一切沉淀在心中,成為我一個人的秘密吧……

  然后就真的沒剩下什么選擇了。

  以《悉達多》為代表的充滿精神力量的哲學類著作,pass,和年齡太不相符。

  但是寫一本哲學類著作的心愿,留在方星河心中,成為了一個長期目標。

  25到30歲之間,沉淀足夠之后,就實現它。

  以《鬼吹燈》為代表的玄幻題材,pass,不屑抄,也沒必要貪圖IP改編的收益。

  但是想到它,倒是提醒了方星河一件事——封神之類的神話題材絕不能再讓烏二三之流再禍禍下去了。

  封神演義是公共版權,誰要拍,方星河攔不住。

  但是他可以提前梳理出一個更宏大的、能夠串聯從古至今的神話體系,把封神演義囊括進去,然后做自家的大宇宙電影。

  如此一來,直接從格局和投資上碾壓,那種瞎胡鬧的歪屁股電影自然而然就會降低生存空間。

  “重點標注一下。”

  方星河將這件事記錄在自己的備忘錄上,不再多想。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要做的事,計劃歸計劃,當務之急不能偏。

  以《那些年》為代表的青春文學,一半pass一半yes。

  不好的點在于,太簡單了些,逼格不夠,并且文學界里的老資格們肯定逮著他唧唧歪歪。

  好的點在于,可以全面覆蓋方粉主力群體——青少年。

  覆蓋盡可能多的方粉是一件很重要、很核心的事,在拍電影拍劇之前,他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基本盤,每年實現有效產出。

  如果寫一本憋屈沉重現實的傳統文學作品,文學界庫庫一頓夸,但小星星們看不下去,那就不叫有效產出。長期沒有有效產出的結果是跑粉,端王和菊姐是兩個很好的例子。

  即便能拿到茅獎,那也是低效產出,畢竟在當前階段,方星河最重要的核心資產是青少年粉絲,尤其是日妃韓婢東南亞小老婆,她們肯定對華夏的現實主義作品不感冒。

  所以,寫一本能夠中和掉《蒼夜雪》的痛的青春文學作品,是當前的最優解。

  給她們點甜頭嘗嘗,然后下一本就又可以繼續虐了……媽的我可真畜生。

  至于青春文學的缺點,其實可以通過寫作手法來規避。

  比如,搞一本寫盡青春遺憾的群像文,做到真實熱烈飛揚,最后留足韻味,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逼格也不會差。

  這對文字和情節的要求很高,但是恰巧,方星河都不缺。

  并且,其實就本心而言,方星河有一種強烈的沖動把十三鷹寫在一本青春回憶錄中。

  接觸的時間雖然不久,可是這幫貨的二逼、真摯、沖動、快樂,讓他體會到了難得的鮮活,將他長期臥床自然滋生的沉沉死氣沖刷一空。

  寫他們,也是方星河自己重走青春路。

  至于青春群像的受眾,更不用擔心。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之前的部分文章對他們略有勾勒,讀者反響熱烈,暴富多余掏襠房大膽盧婷婷都有不少人喜歡,真正全面細致的寫出來之后,肯定有大賣基礎。

  如果銷量能夠沖擊2000萬,那對方星河的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這是傳奇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

  經過再三斟酌,方星河最終定好了框架:就寫身邊人,寫青春群像。

  風格上類似《那些年》,有明確的愛情線,但是因為男孩比女孩成熟得太晚而遺憾錯過,沒有車禍癌癥等意外因素,只有各種現實。

  現實就是父母的高壓、學校的管制、朋友們的慫恿、男孩的遲鈍好面子、女孩的敏感多慮……

  隱藏在暗處的核心則是:青春的遺憾幾乎是必然,不成熟的我碰到了自以為成熟的你,愛得純真熱烈,卻脆弱得經不住一點風雨。

  如果能以最詩意的語言將這場青春期最大的錯位展現出來,《少年的我們》完全可以成為里程碑一樣的經典。

  所以方星河沒有寫自己,而是寫了小方。

  驕傲莽撞自負的野性狼崽子,而非現在的矛盾結合體。

  作為青春文的主角,小方沒那么帥,但是極有魅力,可這種魅力是脆弱的、單純的、變幻莫測的。

  在簡單的環境中,他能擺平除了感情以外的一切事情,可是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男孩開始受到磋磨,盡管什么打擊都磨不平他心中的棱角,可“失去”卻始終如影隨形。

  從高中寫到社會,從他的意氣風發寫到社會的毒打,結尾借鑒《那些年》,十年之后,女主角嫁為人婦,為所有人的青春畫上一個句點。

  從婚宴后的最后一場酒局里出來,小方獨自走在江橋上,搖搖晃晃,唱著KTV里沒唱完的最后半首歌,忽然一屁股坐在欄桿旁,哆哆嗦嗦的給自己點一支煙,深深埋下頭。

  一點火星忽明忽滅,搖搖欲墜。

  故事就這么簡單,寫起來難度不大,是以,在1月中旬,初稿就已成熟。

  2月中旬,在方星河出發之前,二版定稿。

  由于實力的提升,也因為結構上的簡單,《少年的我們》沒有三稿了,這種完全不需要隱藏信息的簡單結構,只要文字的張力足夠,輕輕松松就能觸動人心。

  最大的證據就是掏襠——方星河給他看了初稿,沒心沒肺的小二逼渾渾噩噩了好幾天,一想起來就唉聲嘆氣的。

  “你居然真看到心里去了?”

  多余和暴富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掏襠大怒:“草!我他媽又不是智障!”

  “哦哦,對,你不是。”

  大家敷衍了兩句,轉頭開始爭搶初稿。

  成了,方星河心想。

  一本書如果能夠讓掏襠這種貨色都心有觸動,那么它的受眾幾乎就能涵蓋10歲到25歲的80人群。

  剩下那些都是不識字的文盲和閱讀障礙癥患者,不可能更菜了。

  于是方星河把書稿往時代文藝一扔,留下一句話:“4月1日,我生日那天,正式發售。”

  然后就什么都不理會,悠哉悠哉去首都了。

  藝考的時間到了,他決定拿到北電的導演系門票。

  清北肯定是不去的,中文學院、新聞學院、經管學院,一個賽一個的惡心人。

  方哥不是記仇的人,可是上回清北復交對他的指指點點,在日記里寫得清清楚楚,他自己當然不在意,但是方粉們在意。

  對,都是方粉小心眼兒。

  相比之下,雖然北電的導演系也不咋地,可是這座廟小,方星河去了就是爹,盡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隨意改造。

  實在改造不了,咱還可以掀桌子,直接把鍋碗瓢盆都給你砸嘍,完全能保證自己不受氣。

  去了清北,不夾起尾巴做人,難道還和系里甚至院里沖突嗎?

  在2001年這會兒功夫,哪兒哪兒都有大堆臭狗屎,所以寧肯去個自己能掌控得了的地方當雞頭,也別跑別人家地盤上當鳳尾。

  與其被一頂頂大帽子壓著不敢開罵,不如站外面罵個痛快,你方哥就是這么野。

  不過這回沒等到他開罵,隨著他報考了北電導演系的消息傳出來,又有一群老學究“痛心疾首”的開麥了。

  巧得很,北大姓焦的、清華姓高的,都在逼逼叨之列。

  居高臨下的指責他“成績那么好卻急功近利”、“有上清北的能力卻自甘墮落”、“能寫好文章不等于能拍好電影”……

  好家伙,方星河剛沉寂了一個多月,他們又迫不及待的送你方哥上熱搜,屬實是不蹭會死。

  方星河倒是沒覺得有什么,懶得搭理,不過京圈一聽到“導演”兩個字,都不用醞釀就直接高潮了。

  “年輕人有心氣是好事,誰還沒有異想天開過呢?”

  拿不到方星河版權的小鋼炮又變了臉,在自家最擅長的領域端起了前輩嘴臉。

  陽朔更夸張,笑得前仰后合的:“哎喲,我可太期待他的導演作品了,打今兒起,我可就盼著了,哈哈哈哈哈哈!”

  各路媒體熱淚盈眶:真不容易,終于又吃到方大爹的熱度了!

  方粉也開始躁動,興奮的茫然的,期盼的擔憂的,驚喜的反感的,理解的不理解的……

  簡簡單單公開一個決定,世界又開始圍著他轉。

  這就是明星中的明星,不應該在這個時代誕生的開路頂流。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