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方星河年 “你好,我要報稅。”
方星河的笑臉讓西城稅務局的小姐姐嗷的一聲叫了出來。
“方、方、方星河!”
“真的?哇!好帥!”
“你你你好,有有有什么事需要幫助?”
兩分鐘后,方星河被請到局長辦公室,而稅務局上上下下都得知了大明星的到來。
“方先生,您居然親自來辦稅……”
局長挺驚訝的,在這個年月,明星不是什么特別高大上的行業,但是到了方星河的程度,顯然不一樣。
“應該的。”少年靦腆一笑,“依法納稅,人人有責嘛。”
“好好,真是好覺悟,不愧是央視點名的文化偶像啊……”局長搓著手,難掩興奮。
方星河的到來,于他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點。
當然,主動報稅這事兒,于方星河而言,同樣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點。
這年月仇富的人很多,他在海外一波肥,不知道讓多少人紅眼,所以回國之后的第一件事,他決定先把稅款足額繳了。
“方先生,材料都帶齊了嗎?我叫稅務科的專家來幫你計算稅款。”
王查理默不作聲的掏出一包的文件和合同。
方星河身上的稅務問題還挺復雜的,分為個人和公司兩部分,稿酬、商演、代言三大類。
其中,稿酬收入涉及到的國內稅率是11.8,因為在國外還要繳納當地稅務,所以還有扣除項。
商演等勞務收入一部分適用個人稅率,一部分歸在了公司名下,算起來也很復雜。
代言歸類為特許權使用費,20稅率境外完稅憑證應繳納額。
亂七八糟的一堆搞下來,方星河繳納了3700萬稅款,但這并非全部,只把代言之類的項目結清了,稿酬和活動要等到年底進行二次綜合匯算。
不過有了這張3700萬的完稅證明,他的目的就實現了。
在稅務局待了一下午,再出門時,門口守著兩家媒體,都是老熟人。
趙春華眼帶笑意,舉起話筒:“方星河,你是來繳稅的嗎?”
“是。”
“你昨天剛回國,今天就直奔稅務局,為什么這么急?”
“因為不懂這方面的知識,我是一個中學生,我的經紀人是一個美國人,我倆一對棒槌,所以盡早咨詢及時解決,安心。”
首都臺記者橫插一杠子:“這種事情有專業機構可以代辦,你親自來,是不是有一些作秀嫌疑?”
“我從來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
趙春華打岔:“你好像對稅務問題非常重視?”
“嗯,一來,這是我應盡的義務,二來,我的影響力決定了我必須給行業和粉絲做好正面表率,所以早處理早利索,接下來就可以輕裝上陣了。”
“能不能透露一下,大概繳納了多少稅款?”
“不能。”
“那么能不能透露一下,你接下來的計劃?”
“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
方星河沒有透露的事情,局長透露了。
當“方星河繳稅4000萬”的新聞在臺報雙渠道同播之后,一場潛伏著的風波悄然消彌。
10月下旬,胡潤百富榜第二屆榜單公布。
上榜人數50人,上榜門檻3.5億人民幣,與去年的第一屆變化不大,只是多出一個異類。
正是因為這一個異類,導致這張沒有什么討論度的榜單,被幾十家報紙轉載。
“師弟,你上榜了?!”
幾個師兄看報的時候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相關新聞。
“什么榜?”
“富豪榜!”
“拿來我看看。”
方星河接過報紙,看到了財經版上的整版新聞。
首富仍然是榮毅仁家族,上榜財富158億。
第二是劉永好兄弟,第三是任正非先生,第四名到第九名都不認識,第十名陳金飛,終于又有一個熟人。
再往下,仍然是陌生名字居多。
這張榜單只統計了內地富商,大部分好像都沒能輝煌到三十年后。
不過房地產的崛起已經給出了信號,互聯網行業同樣如此,丁磊在第二十名,張朝陽三十七,大小馬都未上榜。
而方星河以6億身價排在第36名——其實36到39都是6億,偏偏方星河排在最前面。
榜單一出,他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財經媒體紛紛質疑榜單的真實性,但是胡潤信誓旦旦的道:“方星河的現金流當然沒有6億,但是他的公司估值已經遠超6億,據可靠消息,想要入股星河文化的海內外公司不下20家,最高已經開出了1億人民幣15股份的價格……”
“真的假的啊?”小王像是看怪物一樣,瞪著方星河,“你都那么值錢了?”
“假的。”
方星河隨口敷衍。
確實有很多人想入股他那家星河文化,但是都沒到談價格的階段,就被明確拒絕了。
其實星河文化只是一個空殼子,掛著他的經紀約,持有他的兩本書的版權,旗下有家80后雜志,這就是全部。
個人官咖星網是獨立公司,疼訊的股份是個人投資,都不相關。
“星河文化按照現在的估值體系肯定不值6億,別聽他們瞎掰。”
方星河的解釋反而引來了大山的質疑:“現在新聞上都說你的經紀約賊值錢,具備難以估量的影響力。要是有人給6個億,你就賣了算了,然后這輩子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寫寫書,養養花,旅旅游,多瀟灑!”
“扯淡。”
方星河不屑撇嘴。
他的經紀約確實是一份高價值高潛力的特殊資產,但是,買斷費開價2億,一定沒人敢買。
誰瘋了嗎?
2億買他的經紀約,按照合同上的19分成,方星河賺到20億的時候,投資才能回本。
誰要是有這勇氣,方星河還真愿意跟他合作——哥喜歡和瘋子一塊兒玩。
事實上,所謂的6億身家,只是胡潤為了熱度而硬蹭。
他成功了,方星河又被拖下水,為百富榜的知名度貢獻出巨大力量。
倘若不是方星河第一時間足額納稅,很難想象他又該受到多少炮彈轟擊。
即便如此,“一個偶像作家根本不配賺到這么多錢”、“禁書憑什么海外出版”、“小白臉賺錢真容易”之類酸溜溜的聲音仍然充滿各個角落。
富則有罪,曾是一個時代的主題。
不過這些完全傷不到方星河,他早已立于不敗之地。
方粉們在網上戰無不勝,往往一句話就能頂一萬句——你給國家做了多少貢獻?
基本都能破防。
如果對方惱羞成怒開始爆粗口,狂熱方粉也不是不懂嘴臭——你全家賣B賣PY一萬年都不如方方一年的納稅額!
講真,經過幾次大戰之后,方粉的純度和極端程度,基本上已經是路人接受不了的程度了。
但這都是逼出來的,這社會的惡意無處不在,并且對方星河這種人格外青睞。
坊間沸沸揚揚的討論著,并且根據“4000萬”稅費這一信息,把方星河的現金流算出來一個大概。
2.5億,上下不到一千萬誤差。
他在日韓東南亞割到的錢,去掉當地經紀公司的分紅,再去掉海外的稅,再繳了國內的稅,差不多就是這個數。
不過這錢留不住,他打算都花出去。
第一步,肯定是滿足嗷嗷待哺的小馬哥。
這貨好多天之前就給他打電話了:“哥!親哥!再給兄弟們扔點包養費吧!”
單單一個QQ秀,并不足以完全填滿服務器和新業務的缺口,疼訊正準備開發郵箱,還有別的一些什么亂七八糟,每天都徘徊在缺錢邊緣。
方星河沒有對他們的業務進行任何插手,只是默默打錢。“缺多少?”
“多多益善!你能掏出1.5億,大股東讓你當!”
“錢我給,大股東我不當,沒必要。”
在原本的歷史中,明年6月,MIH的中國區副總裁網大為將主導疼訊最重要的一次融資,給疼訊6000萬美元的估值,并支付總計3200萬美元購買了46.5的疼訊股份。
這是互聯網史上最偉大的一筆投資,網大為因此被國互聯網史冊。
但現在,方星河毫不猶豫的砸出去1.5億,提前了大半年的巨額投資,徹底掃平了疼訊發展路上的資金障礙。
11月初,方星河在深圳華強北簽下協議,以個人名義拿下疼訊45股權,同時宣布成為OICQ終身品牌代言人。
發布會召開的時候,互聯網和經濟界差點被他炸碎了。
此時,正值互聯網泡沫破碎加速期,納斯達克指數跌跌不休,網易正在打“1美元股價保衛戰”,所有一切關于互聯網的投資均已暫停,行業進入寒冬。
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疼訊本身也一直被負面輿論包裹——QQ無價值論,Z世代從未聽聞過,但在今天的行業中,幾乎是所有互聯網專家的共識。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一個聊天軟件,有個屁的價值?
財經媒體們瘋了似的向方星河提問。
“方星河,你為什么……”
“我喜歡。”
“可那是1.5億!”
“我喜歡。”
“你真的相信互聯網行業能夠帶來足夠的回報嗎?QQ在這個巨大的泡沫行業里也是最劣質的資產!”
直到記者的情緒變得激動,方星河終于正容回答了今天的第一個詰難。
“我是OICQ的第一批用戶,也是OICQ秀的第一個用戶,我喜歡這種在網絡上隱藏著身份與人暢所欲言的感覺,我不知道OICQ有沒有價值,但我的喜歡有價值。
我的喜歡有多重?1.5億。
你們不理解?這很正常,我的愛和恨,庸人承受不起。
所以不要再問那些無聊的問題了,去報道我的任性吧!
如果我失敗了,你們可以盡情嘲笑我。
如果我成功了,你們也不必恭維我,我只是在做一件能讓我快樂的事。
以后我還會做很多這樣的事,盡快習慣我的任性吧,我們打交道的機會,還有很多很多……”
《第一財經》和《中國經濟報》等等一線財經媒體終于體會到了文化界的感覺,也意識到了采訪方星河是一件何等需要堅定信念的事。
但凡自我意識稍有不堅定,就容易被方星河把理智干廢。
全國的財經媒體甚至社會新聞都報道了方星河的這次任性,批評他的瘋狂之舉。
可方粉更愛他了。
從來沒有人能夠這樣狂妄的閃耀著,恐怕當初盛唐的李白也不過如此。
雖然很多方粉擔心他虧掉好不容易賺來的錢,但是這種代入之后深入骨髓的痛快,像是獨品一樣令人著迷。
疼訊倒了霉,被幾乎全部的財經輿論嘲諷著。
疼訊也撿到了大便宜,每天新增用戶爆到了200萬。
一片沸沸揚揚中,烈炎山和缺德大嘴之流,再一次找到了悄咪咪抹黑方星河的角度——你賺了那么多錢,能夠在那么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砸出1.5億,為什么不給窮人捐款?
咱們國家還有好幾億百姓活在貧困中!
類似的聲音剛剛有人帶頭,馬上就變得甚囂塵上。
直到方星河向吉省教育部門捐贈了5000萬貧困兒童助學金,來自道德高點上的指責頓時只剩雜音。
“如果不是我們的批評,他才舍不得呢……”
小丑的聲音,不必理會。
倒是新聞聯播又雙叒叕被他驚動,派人前來采訪。
吉省上下樂壞了,宣傳口哪里想過這種事,教育口更沒想到,頭頭們熱情洋溢的把他一頓夸,恨不得弄塊牌子掛他身上,上書一行大字:吉省人民的好兒子。
因為要上新聞聯播,方哥的態度不再那么任性,講了幾句能播的話。
第一個問題聚焦于數字:“方星河,你捐出了一個天文數字。”
“多嗎?”
“很多,是改開以來個人在教育領域捐助的最高數字。”
“但這并不是我的全部。”
方星河輕描淡寫的笑容震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什么叫逼格?
你方哥張口就是裝逼界的表率。
第二個問題聚焦于理由:“為什么專門捐助貧困兒童的教育?”
“我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也沒有忘記貧困兒童求學的艱難。我寫了好幾篇勸學的文章,很多小丑批評我干耍嘴皮子,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我有力量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了,那就做吧。”
“做給他們看?”
“做給所有人看,我知道我能影響到很多人,我希望大家對這個問題重視起來。”
第三個問題開始深入:“你會不會覺得國家在這方面做的不夠?”
“確實不夠,但這不是主觀意愿上的不想,而是我們確實還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
“你真的這么想嗎?很多年輕人都以批評體制為榮。”
方星河知道這個問題因何而來——韓涵前段時間又罵教育體制不干人事了。
他罵的那個點,倒也沒罵錯,只是太缺乏全局眼光。
方星河大大方方的回道:“正確的批評當然有價值,正確的看待矛盾則是正確批評的基石。在我們國家的體制里,很多人都在混日子,但也有人在做事,每個戰線都有理想主義者早已傾盡全力。
可是人力有其極,國家的力量也一樣,在這方面,我們既要看到缺點和不足,也要客觀看到進步。”
第四個問題,變得難以回應。
“你捐了這么多錢,很容易受到排斥的,現在有一些聲音對你很不友好,你有沒有感到委屈?”
想到這是新聞聯播,方星河有點遲疑。
但是再一想,你都敢問了,我有什么不敢答的?
于是暴躁小方再次上線,開麥就噴。
“不是他們排斥我,他們不配。是我排斥他們,不愿意跟那些蠅營狗茍的家伙同框。
和光同塵,誰是光?誰是塵?
我的錢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要臉的人我想怎么罵就怎么罵,千萬別對我友好,友好也沒用,在我這里,沒有所謂的伸手不打笑臉人。”
方星河把采訪組征服了,但是真正播出的時候,激烈的東西一點都沒放。
“真沒勁,下次再也不接受新聞聯播的采訪了。”
話雖如此,可是新聞聯播的全力表揚在另一個層面實在太香——又有上萬中堅被轉化為4級狂熱粉,貢獻了近億星光。
然后敗家子一鼓作氣,又給武當山道教協會捐贈了2000萬大洋,用于修葺各殿,更新場館。
身上還剩3000萬,2000萬支援農安修路,一條星河路橫貫南北——還沒開修,名字就先定下了。
1000萬給母校三中和實驗,媽的,當初賺他們十幾萬零花,現在一家一棟實驗樓,快把大山的眼睛給笑沒了。
至此,東亞行賺到的錢一分沒剩,全都花了出去,還把此前的積累全給搭進去了。
效果嘛……挺夸張的。
全國人民都見識到了方星河的任性。
記者追著他采訪的時候,嘴皮子直打哆嗦:“你好不容易賺來的錢,一分都不給自己留著花嗎?”
方星河擺擺手,一言不發的離去。
懶得回答這么沒勁的問題。
逼王又把輿論界炸翻了天。
他的形象愈發清晰,可也愈發模糊,愛聊他的人變多了,但是再也沒有人敢對他下定義。
11月底的時候,忽然有媒體提出一個概念——
今年或許可以稱之為……方星河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