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仙府靜室,悟空傳道,問及沉香愿否修行金丹正道,然沉香否決,不愿修習此門道。
孫悟空聞聞聽,只得依其所言,正如昔年大師兄言說,道在腳下,今沉香如此言說,乃其自身抉擇,他強求不得。
孫悟空盤坐蒲團,身披袈裟,雙手合十說道:“沉香,你既是不愿修習金丹正道,那便修持其他門道。”
沉香喜道:“但請師父教我其他門道,這般門道果真學不成,學不成。望請師父體諒弟子一二。”
孫悟空說道:“愿不愿修行,在于你身,你既如此言說,我自當傳于其他門道,但不知若是論其他門道,你要修持何等,且說與我聽,這般我好傳門道與你。”
沉香說道:“師父,弟子對這等門道,不甚熟悉,但請師父能說與弟子傾聽,這般弟子方知修行何等門道。”
孫悟空說道:“你既是不知,且聽我言說其中門道,再是抉擇。”
沉香說道:“但請師父言說,弟子洗耳恭聽。”
孫悟空沉吟少許,說道:“我教你一儒學門道如何?”
沉香問道:“師父,此門道怎個言說?”
孫悟空說道:“儒學乃是個禮字之門,你多有讀書,當知儒為何等,但修德行,遵守禮心,自為大賢,若你為大賢,人間多奉你為尊,一如昔年南瞻部洲孔氏,若是那時,你請求大天尊放你父母一條生路,料大天尊慈悲,定會應允。”
沉香聞聽,搖頭說道:“據此說,卻要懇求,低聲下氣,不學,不學!”
孫悟空說道:“既如此,我教你個醫學門道如何,醫學乃是個仁字之門,但行醫術,救濟蒼生,功德加身,德行圓滿,那時你聲名并起,若要救你父母,卻是甚易。”
沉香搖頭說道:“手無縛雞之力,怎個打敗二郎神?不學,不學!”
孫悟空指定沉香,說道:“如你所說,似這等儒學,醫學皆源自道字下三百六十旁門之一‘流’字門中,其中尚有陰陽學,墨學等等,皆不可如你心意,再有那術字門中,靜字門中等等,亦不曾隨得你心,你待是如何?”
沉香跪伏在地,叩首說道:“師父,弟子意學個爭斗的本事。”
孫悟空沉吟少許,說道:“若是爭斗,當學‘兵學’,其中多有武意。”
沉香喜道:“但請師父細細說道。”
孫悟空答道:“兵者詭道也,乃是個奇正相生的路子,乃是個經緯天地之道,以應北斗,是以貪狼主攻伐,破軍司劫掠,文曲輔星輝等。”
沉香問道:“如師父所言,兵者豈非為那人間掌兵的將領?此怎個與他人爭斗?”
孫悟空說道:“你卻不知,兵者有三昧,是以仁者無敵,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此三昧自有爭斗之理。”
沉香說道:“若學得這等,可能打敗二郎神?”
孫悟空聞聽,無奈搖頭,說道:“二郎神的本事,你尚且不知得,如何談說打敗?再者,門道在前,能否打敗在于你身,而非門道也。”
沉香說道:“如師父所言,那便是能打敗二郎神,但我須刻苦修行。既如此,我愿學這等,愿學這等!”
孫悟空說道:“擇修門道,則不可回頭,沉香,你可要想好了。”
沉香答道:“師父,弟子已下決心,便修這等。”
孫悟空聞聽,只得點頭,遂使沉香暫且去藏書室讀書,待是明日,再傳與他門道。
沉香欣然應允,轉身離去。
孫悟空搖頭說道:“這廝真個會給老孫找事情,我與師父學得許多法門,但不曾學這兵家門道,偏偏這廝卻是要習全兵家門道,教我難堪。罷,罷,罷。我且去請教于師父。”
孫悟空正是走出靜室,要去詢問祖師,其中門道之理,但他尚不曾走上一二,便見著紅孩兒忽是走來。
紅孩兒攔住道路,說道:“老叔,留步。”
孫悟空見著紅孩兒,笑道:“賢侄,你今不在府中修行,亦不回本家照看生母,怎個來攔老孫的道兒,莫不是掛念老孫,故前來探望老孫?”
紅孩兒搖頭說道:“老叔,非是這般。我本在服山外修習武藝,但見二郎顯圣真君在山外,與我相見,其言說乃來尋老叔,故我且做個傳信的,來與老叔分說。”
孫悟空聽言,即是知其中之意,他謝了紅孩兒,便是朝府外而去。
不消多時,孫悟空行出府外,將身一縱,駕云而出,行至山外,他方才到來山外,便是見著二郎神正在云間。
二人相見,自是一番寒暄,遂是入了靈臺方寸山山后小洞府相會。
二人談說許久,孫悟空方才問道:“真君此間而來,可是有事尋老孫?若是有事,但可言說。”
二郎神搖頭說道:“乃是途徑此地,故降下云來,拜見大圣一二罷。但順道問一問,沉香近來修行如何。”
孫悟空看破不說破,笑道:“沉香讀書十馀載,今日我方才要傳他修行門道,無有大礙。”
二郎神聞聽,問道:“大圣要傳他何般門道?”
孫悟空說道:“此般抉擇,在沉香而不在老孫,但我與他談說,他卻不愿修持金丹正道,挑三揀四后,卻是選擇修行個兵家門道。”
二郎神沉吟少許,說道:“不愿修持金丹正道亦好。此道艱難,我昔年修持,亦曾遇過大難,險些身死,但若沉香不修持這般門道,乃是個好事,然則當請大圣費些心力,教他其他門道。”
孫悟空說道:“我既是收其為徒,必然盡心盡力,真君但可安心,然則有一事,真君必要當心,不可小覷。”
二郎神問道:“乃是何般事情?”
孫悟空說道:“老孫觀沉香,對真君似有極大不滿,一心一意只想修行,以打敗真君,此事真君須當心才是。”
二郎神搖頭笑道:“此事無須在意。”
孫悟空說道:“真君修行深厚,自不必多言,沉香縱是修行萬年,亦難敵于真君,此我自是知得。但恐沉香意識到真君修行難敵,道心受挫,那時便是修行不得。”
二郎神笑道:“此有何難,若其來尋我,我敗于他便好了。”
孫悟空搖頭道:“恐有損真君威名。”
二郎神說道:“無妨,無妨。”
二人在府中圍繞沉香之事,談說許久。
二郎神忽是問道:“大圣,依你所見,沉香須是修行多久,方才能成門道?”
孫悟空聞聽,沉吟許久,方才答道:“若是依老孫所見,沉香待修行入門,須個數十載光陰方可,但若其要修行大成,非數百載不可為。非我有心貶低,實乃其心如此,不曾安穩。”
二郎神笑道:“但數百載可使大成,數千載可使其得個旁門正果,便是足矣。大圣之教導,我十分安心,卻是有勞大圣,他年若大圣有何難處,須我相助,但可言說,我定全力以赴,相助于大圣,絕不有違。”
孫悟空笑道:“好說,好說。”
二郎神說道:“既如此,我今已知沉香之事,不再叨嘮大圣,當是告辭。”
孫悟空攔住二郎神,說道:“不消著急,不消著急。真君今既前來,不若留些時日再走。”
二郎神婉拒,說道:“尚有要事,果真留不得,待來日空閑時,再來叨嘮大圣。”
孫悟空聞聽,本還要勸二郎神一二,但忽是想起,明日他還須傳門道與沉香,只得依了二郎神,二人遂辭別。
二郎神離去靈臺方寸山。
孫悟空則是入仙府之中,拜見祖師,請得祖師傳授門道,次日再是傳與沉香,待沉香習得門道,須得多年方可修行而成,此間暫是不提。
光陰迅速,暑往寒來,人間潮起潮落,不覺三十馀年而去。
天庭兜率宮丹房之中,真人終是在一日,進行最后一步,是以‘撤火功成’,他所炮制的金丹,終將功成。
老君正在丹房旁看護,他見著丹爐情況,說道:“廣心,此間不可著急,當徐徐圖之,撤火這步,乃最費心神一步,此步求穩,一旦著急有亂,則前功盡棄,廣心,須當心。”
姜緣笑道:“老君,安心。”
他看似平靜,眼中卻一直盯著丹爐,泥丸宮中震動,圣胎相助于他,全心盯著丹爐之中火候,一旦功成,他即是撤火。
此間丹爐火焰升騰,然火焰正在緩緩褪去,在火焰之中,有一粒丹丸正在其中,渾圓一體,全無破綻。
金角銀角二位仙童便在丹爐旁,架火拉風,依照規矩而來,不敢有誤。
光陰緩緩而去,不知過去多久。
真人忽是睜圓眼睛,只道聲‘止’,但見有法力將火焰壓制下去,金角銀角二位仙童在旁輔之,不消多時,丹爐之中,火焰盡去,一粒金丹正在其中。
外丹道,功成。
姜緣在見著金丹而成時,心中竟有恍然之感,此間外丹道功成,未有天地祝賀,未有古洞仙拜,平平無奇,但便是這平平無奇之中,教他只覺身中舒適不已,隱約間似有枷鎖而去,法力自然而然變化。
他心中升起種種念頭,許多過往不曾明悟的神通本事,在一剎間,悉數明得。
他收攏念頭,起身正要朝老君拜禮,便見著老君笑意盈盈的張望他,似知他身中變化。
姜緣行得大禮,拜道:“廣心拜謝老君教導之恩!此番大恩,廣心永不敢忘!”
老君搖頭說道:“此番乃你自身苦修罷,我雖有教導,但更多乃你修行之功,今時你外丹道功成,內外精通,你大法力將成矣,天地間,能降你者,所剩無幾,如今便是那西方佛老在你身前,不敢言能輕易擒你。”
姜緣搖頭說道:“老君,我雖修行艱苦,但若無老君教導,我連修行尚是不可得,老君恩情為大。”
老君擺手說道:“莫說這等,且去看你炮制而出的金丹。”
他這般說著,臉上笑意盈盈,十分滿意姜緣所言所行,心中暗嘆,怎個這般弟子,教菩提收了去,任其道心,天資,皆該是大羅門下才是。
姜緣聞聽老君所言,快步走到丹爐旁。
二位仙童讓開道路,請真人觀看。
真人低頭一看,便見著丹爐之中,有一粒金丹懸浮其中,他伸手一點,金丹懸浮而起,落在真人掌心之中。
真人細細一看,此一粒金丹與老君所煉制的金丹,一般無二。
老君走來,見了金丹,笑道:“廣心果真是得了我真傳,此金丹炮制而出,不輸于我。”
姜緣搖頭說道:“不敢當。”
老君說道:“有甚不敢當的,你如今這金丹,果真不輸于我。”
說罷。
老君從衣袖之中,取出一白玉葫蘆,說道:“此葫蘆乃是個存放丹丸的,你且收著,但將炮制而出的金丹放在葫蘆之中,可保丹丸法力不失。”
姜緣再是拜謝于老君,接過葫蘆,將金丹收入葫蘆之中,懸掛腰間。
老君說道:“今你已功成,且隨我來中堂,我將我那弟子喚來,傳丹道于你二人。”
姜緣說的:“是,老君。”
老君遂帶著姜緣,往中堂走去。
不消多時,二人行入中堂之中,老君使真人落座,又遣得道人去傳喚妙樂天尊前來。
老君取些許丹丸,說道:“廣心,可用一番這些丹丸。”
姜緣見著這些丹丸,沉吟少許,問道:“老君,這些丹丸,可知效力?”
老君沒好氣笑道:“都是些養元神的丹丸,你且用著就是,此處有丹丸千粒,你且吃了。”
姜緣瞠目結舌,問道:“千粒丹丸,莫不是教我當飯吃。”
老君說道:“常人欲得一粒尚難,我能與你這般多丹丸,你當是偷笑哩。”
姜緣聞聽,自知老君所言乃真,他起身朝著老君一拜,再是感念老君恩情。
老君擺手,使真人落座,一邊享用丹丸,一邊聽他講說丹道之事。
姜緣聽得老君要講說丹道之事,不敢小覷,即是盤坐蒲團,洗耳用心,靜心凝神,靜待老君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