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22章 十二重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王府的練功室在書房左近不遠,趙倜剛來至前面,就看童貫小跑過來。

  “殿下要修習武功嗎?卑奴給殿下外面護法。”童貫行禮道。

  “不知要練多久,你和蘇大幾個輪著守衛好了。”趙倜隨口說了一句,便走入室內。

  這練功室內部極大,分為兩間,進來是一大間,不說能夠跑馬行車,卻也足夠寬廣,內里還有個小間,可以累了休息。

  趙倜最初練幻陰經就在此處,而從高滔滔那取來的天宮寶藏全部經書也存放在這里。

  他背負手走向里面的小間,此處靠墻有兩排書架,一排書架上擺放的正是天宮寶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

  大宋此刻共有兩部道藏,第一部是《寶文統錄》,第二部便是《天宮寶藏》,都是真宗朝時編纂的。

  至于《萬壽道藏》又名道經,此刻還沒有開始編修,該為十幾年后黃裳奉趙佶命令,花了八載時間才搜集整理完成。

  其中《天宮寶藏》是《寶文統錄》的拾遺補缺,涵蓋寶文統錄,里面有不少大宋建國之時,從天下各地得到的孤本經書,兩者為一系,內外丹齊全,沒有厚此薄彼。

  而《萬壽道藏》略微有些不同,因為趙佶崇信神霄道,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所以里面的經書多為內丹修煉法門,神霄道以內丹為主,符箓咒術為輔,屬于新符箓一派。

  趙倜眼光在書冊上面掃過,看向另外一只架子,這架上只有兩樣東西,是兩個錦盒,其中一個裝的是自鬼樊樓無憂洞得到的那顆陰寒珠,另外一個盒子裝的則是在龜茲國得到的鳳凰眼雮塵珠。

  他打開盒子挨個瞧了瞧,隨后回身去看天宮寶藏,雖然他過目不忘,但畢竟有許多事情要忙,而這道藏也實在卷數太多,如今連一成都沒有看完。

  站在架前翻看了幾卷之后,他走至末尾,將那最后一卷的第三冊拿了起來。

  這一冊前面是天一生水參同契,后面就是幻陰經。

  而幻陰經在這里的名稱是,錄長生道人天一生水法門之一陰指篇。

  天一生水參同契是成漢范長生所作,范長生是蜀中八仙之一,所謂蜀中八仙,是指最后得道于蜀地的八個人,其中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等,全都大有名氣。

  按照書冊的字樣,這幻陰經功法似乎就是長生真人范長生所創,但只有六層,不過六層卻也符合陰六陽九的極陰之數。

  只是趙倜心中一直疑問幻陰外一指來歷,雖然這些經文全部記在心中,此刻卻還是逐字看了一遍。

  看完幻陰經,又看了看天一生水參同契,天一生水,地六盛之,乾坤為鼎,陰陽堤防,水火化機,五行為輔,玄精為機……

  當時練幻陰經之時,便以這篇參同契對照,再參考河圖易經,方才把經文參透。

  此刻觀看心中不由就是一動,隱隱約約間覺得哪里似乎有些不對,恍恍然完全是一種意猶未盡之感,以前此種感覺從沒有出現過,這時卻從心內生出。

  趙倜將書冊放下,轉身到了外面大室,直接在這里的榻上坐下,開始練功。

  幻陰真氣乃是他的主修內功,其它所有內力合在一起,都沒有幻陰真氣多,這時氣息彌漫體中,內視之下經脈若隱若現,形成遠古蜃獸形狀。

  這經脈明滅形成的蜃獸,其頭顱便是中丹田部位,爪尾則在下丹田底部。

  中丹田又稱絳宮,下丹田又稱坤宮,隨著趙倜不停吐納運轉真氣,經脈鼓漲雄壯,這蜃獸的形狀竟然也一點點高大起來。

  經脈明滅不定,逐漸竟從下丹田至中丹田這一塊地方,開始朝上蔓延。

  中丹田的上方并非上丹田,上丹田指的是兩眉之間印堂穴附近,又名紫府、玉都、泥丸宮、元神府等。

  天宮寶藏之云笈七簽卷五十,《三一九宮法》有云:兩眉間卻入一寸為明堂宮,卻入二寸為洞房,卻入三寸為丹田,此乃三一。

  九宮則是指泥丸宮共有九處宮闕存在,乃除了三一,還有流珠宮、玉帝宮、太皇宮、玄丹宮、極真宮、天庭宮等六宮。

  至于各家秘傳,為了不被外人得知經法真諦,將上丹田還用昆侖頂、翠微宮、圓覺海、中一宮、陀羅尼門、腦血之瓊房、魂精之玉寶、清虛府、最高峰種種名稱隱代。

  趙倜這時內視,經脈異動從中丹田向上而去,上方乃是十二重樓所在。

  十二重樓是指喉輪行氣一段地方,此處共有十二道環結,稱為十二重樓,而其中正對著咽喉所在位置的是第九重樓,又叫做生死玄關。

  趙倜此刻只感覺真氣洶涌向上,瘋狂往十二重樓沖擊而去,不由神色之間一片肅穆。

  要知道以往行氣走大周天,是環任督二脈,繞著身體前后經絡而走,并沒有自體內的中丹田絳宮往上面行過。

  他所知的所有功法,包括北冥神功,都不會這般運行,北冥神功是以中丹田的膻中穴為中心,往四面八方穴道擴散,卻不會上行想要去打通十二重樓。

  若是北冥神功有通十二重樓的方法手段,那么氣行咽喉之上,只怕不用接觸別人身體,只要沖著對方張嘴用力一吸,就會將對方內力從穴道之中吸出。

  而眼下這幻陰真氣仿佛不受控制向上沖行,也是幻陰經之中未曾記載過的。

  趙倜十分謹慎,雖然無法完全控制住真氣,卻盡量不叫其向別處溢出。

  就看體內的蜃獸越來越大起來,那頭上的分叉雙角已經亮進了十二重樓第一重內。

  遠古蜃獸傳說之中有兩種,其一是為蜃龍,蜃龍是一種比帝龍更強也更詭秘的龍族。

  蜃龍強悍莫名,孤傲自賞,極少以真面目示人,而是喜好以鳥類貝類甚至是龍珠的形態存在。

  它真實身體巨大無匹,似龍身軀,似麟腿足,向來持靜止,整個身體時時不停飄搖盤旋,形成眼花繚亂的一團閃光,和各種錯綜復雜,仿佛夢幻一般的景象。

  蜃龍可以無限幻化各種事物,真假難辯,傳說之中不但能化出風光景色,更可幻出城市人口,甚至幻化一方天地,神佛都難識破。

  而另外一種蜃獸則是大蛤,身軀巨大,乃貝類成精,吞吐出氣息盤旋上升,在氤氳的蜃氣中,樓臺殿閣會逐漸顯形。

  也有傳說其實大蛤就是蜃龍不愿本體呈現于世,幻化的另外一種身體,看著是大蛤在演化萬物,實際上大蛤也是假的,真實的則是不知隱藏在虛空何處的蜃龍。

  蜃龍似龍身軀,似麟腿足,頭生雙角,身覆鱗片,身體一半以下鱗盡逆,口中吐氣,存各種各樣幻景。

  最可怕的是這種幻景還隨人不同,看著是同一種幻景,在不同人的眼里卻完全不一樣,蜃龍向來有噓氣成樓臺,變幻千萬種,香氣聞百里的說法。

  趙倜體內的蜃獸形狀就是蜃龍,而在經脈明滅形成的蜃龍之形觸上十二重樓第一層之時,他忽然感覺到身前似乎生出變化,耳中也傳來許多奇異聲音,似乎室內景象改變了。

  他不由緩緩睜開眼睛,注目四周,幻陰經修煉之時,隨性產生幻象果然出現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