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二百九十五 袁樹的新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不是袁術

  想要建設好一支軍隊,從募兵開始就非常講究,要是兵源不好,不管怎么訓練,都能讓你吃大虧。

  著名軍事專家戚繼光就吃過這方面的虧,訓練了一支從市井招募來的大頭兵,各種技戰術訓練,然后信心滿滿的帶著他們上戰場打倭寇。

  結果倭寇一沖,這幫大頭兵掉頭就跑,戚繼光還一個人傻愣愣地往前沖,沖著沖著發現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一代名將差點就此交代。

  然后戚繼光得出了“市井之人不堪用”和“上等兵源來自農田和礦井”的結論。

  對于這一點,袁樹是非常認可的,所以他招募新兵就特別注意這一點。

  就算是他自己訓練出來的六千精銳,主打的也是良莊莊戶,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盡管不全是漢人,但是那些鮮卑人、匈奴人乃至于羌人到了良莊之后,也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

  有了這個屬性,就是可靠一些。

  當然了,最可靠的莫過于有共同理念的勇敢的讀書人,這幫人打起仗來有信念,敢打敢沖,主觀能動性極強,特別容易涌現出將星。

  所以在募兵環節,袁樹就特別注重收納那些老實巴交的黑黑的莊稼漢子,至于那些已經具備一定技戰術水平的職業或者半職業雇傭兵們,袁樹往往會進行一下背景審查。

  所以在整個招募環節里,袁樹著重注意把有莊稼漢背景的士兵占比提升到絕對多數,出身市井的看上去就油里油氣的老兵油子一概不要。

  他這里不缺基層軍事人才,那六千精銳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一心會成員,學過兵法,從漢軍正規軍那邊學過軍事,有常識,還有作戰經驗,直接提拔為隊長、屯長、軍侯之類的,完全勝任,甚至更進一步,能夠擔當軍司馬、校尉的都不在少數。

  他的確想要盡可能的提升軍隊的識字率以建設一支無敵于天下的強軍,但是軍隊文化之類的問題,也可以放在成軍之后慢慢操作,這方面,袁樹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主要還是要保證這支軍隊從建立開始就比較純粹,且沒有那些善于逃命的老兵油子,袁樹可不想上了戰場往前沖的時候發現只有自己在沖,其他人全都跑了。

  他可未必有戚繼光那種死里逃生的運氣。

  總體來說,一個多月以來的募兵,基本上前來報名參選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三萬,已經快要到四萬了,不過袁樹這邊才選拔出來兩萬出頭,還有一萬多的缺口。

  主要兵油子太多,那些三河良家子里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兵油子,問他們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們說是保命的本領,因為只有保住命,賺錢才有意義,不然有命賺錢沒命花,那算什么?

  當兵吃糧賺軍餉,為的不就是這個?

  要是再問他們主將嚴令必須向前怎么辦,居然還有一些兵油子嘿嘿笑著說出自己在戰場上的保命小貼士,各種稀奇古怪的操作都能想得出來,還說他們能活到現在全靠這些小貼士。

  這種兵油子,袁樹能要?

  真要收了他們,要不了多久,整支軍隊要給他們帶歪了。

  不過時間還有很多,袁樹也不著急,三河之地與周邊一些郡縣最不缺的就是這種莊稼漢、良家子,他并不擔心招募不來足夠多的人,實在不行,那就再從良莊內抽調一批莊戶進來補充。

  至少他們的忠誠度絕對達標,也不會拋下袁樹自己逃命。

  在募兵之外,整個軍隊的建制問題也被袁樹基本上解決了,三萬人的軍隊,五千騎兵,五千弓弩手和兩萬步兵,這個基本配置不會改變。

  步兵就采用東漢軍制不變更。

  五人一伍,設伍長。

  五十人一隊,設隊長。

  一百人一屯,設屯長。

  二百人一曲,設軍侯。

  再往上就是千人一部,一般由軍司馬統領。

  軍司馬再往上就是校尉了。

  校尉統兵一般是兩千人或者三千人,但是四千五千人的例子也有,并不為定制,因為戰時,校尉就是高級軍官團體當中的一員了。

  而袁樹這邊直接規定了兩千人一營,設一校尉、二軍司馬統領,固定編制,完善建制,設步兵十校尉、二十軍司馬。

  騎兵方面,以千人為一營,設騎都尉統領,下面只設二百人的曲,由軍侯統領,一個騎兵營為五曲,整支騎兵一共五校尉二十五軍侯。

  弓弩手方面的編制和騎兵差不多,以千人為一營,下設二百人的曲,一營五曲,其中兩個弓手曲,兩個強弩曲和一個蹶張弩曲,一共也是五校尉二十五軍侯。

  除了這正規編制的三萬人作戰隊伍之外,袁樹還別出心裁的設立了一支后將軍直屬親衛隊的編制,將之設置在了三萬人正規編制之外。

  本來袁樹還打算坑一把袁逢,讓他把這支人馬的軍費也給出了,結果袁逢死活不答應,說實在是摳不出錢來了,袁樹沒辦法,只能由自己出錢養著這支直屬親衛隊。

  這支親衛隊里包含著一支親衛騎兵和一支親衛砲兵。

  親衛騎兵交給騎都尉許崇統領,全都是精選出來最為精銳的騎兵,一共七百人,各個騎術精湛,能夠騎射,搏殺能力也相當優秀,屬于以一當十的絕對悍勇之士,其中還有三百多人直接就是一心會出身。

  他們屬于是袁樹身邊最后的壁壘,在萬般無奈之下需要拼命保全袁樹的最后力量。

  或者說萬一袁樹殺癮上來了,憋不住了,非要沖鋒陷陣展現自己的強悍,那就由他們保護袁樹,讓袁樹千萬注意自己,可別一不留神人沒了,那就完了。

  更直白的說,這支親衛騎兵存在的意義就是袁樹如果死了,他們沒有一個人能活。

  至于親衛砲兵,那就更加直觀了,砲兵砲兵,就是操作各類投石器的重型攻城部隊。

  袁樹已經預料到未來的戰爭不會局限于草原騎兵突擊戰的層面,未來,他必然會把漢帝國的勢力延伸到外部,延伸到更西邊,所以攻城部隊的重要性是很大的。

  西邊,還有不少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國家,他們也有雄壯的城池。

  那可不是簡單的騎兵就能拿下的。

  所以袁樹決定投入大量資源和金錢用于改進建設更新式、更有殺傷力的攻城部隊,眼下的投石機都只是非完全體形態,他還打算繼續研究更有威力、更加精準的投石機,爭取達到回回炮的程度。

  如此,普天之下,將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夠抵擋他麾下這支砲兵的強悍能力。

  目前,整支軍隊最初的二十個校尉全都是一心會員,其他的軍司馬、軍侯之類的職位也多由一心會員、良莊老莊戶出任,只有少數任命給了經歷、能力都非常過硬的新招募人員。

  另外,袁樹還任命了盧植為偏將軍,任命了范隸為裨將軍,成為這支軍隊的二三把手,也是自己的重要輔佐。

  原十三太保里跟隨他一起建軍的還有廉達、俞疇、戴化、黃志、鄧穎五人,他們全都被任命為校尉,成為軍隊里最主要的負責軍官。

  反正這支軍隊的主導權打一開始就被袁樹牢牢掌握在手,從來不曾松開過。

  至于在其他的細枝末節上,袁樹也有一些特殊的任命。

  比如把曹操放到了軍隊中下層讓他成為一名屯長,同時夏侯惇也被人到了軍隊里做屯長。

  袁樹覺得曹操顯然不僅僅只是屯長的材料,只要給他機會,他很快就能出人頭地。

  至于夏侯惇,再怎么菜,也不至于連一個屯長都做不好,歷練一下,等之后并州方面有什么合適他的后勤職位,再把他任命過去,讓他從基層開始做起,以后當一個好的后勤官員,也不錯。

  除此之外,袁樹還把荀攸、鐘繇、張纮這三人召回到了身邊。

  他決定任用他們初步組成自己身邊的專業參謀團隊,協助自己指揮這支三萬人的大軍。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