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41章 詩詞里的中華第一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

  唰唰唰!

  昏暗的煤油燈下,陳瑾坐在那,正伏案書寫著《湘江評論》。

  這是1919年的長沙。

  鏡頭給了他一個特寫,陳瑾揮毫寫下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的瞬間,蒼勁有力的毛體,仿若從鏡頭中直刺人眼。

  舒緩的背影音,也從舞臺上緩緩散開。

  嘩啦啦——

  鏡頭拉遠,此時窗外雷雨交加,雨滴打在了油紙窗上,隱約映出陳瑾緊鎖的眉頭,與那堅毅的眼神。

  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理想的追求。

  奮筆疾書動作中,又帶有年輕人的沖勁和熱情。

  這是第一幕的場景。

  煤油燈將陳瑾略顯瘦削的輪廓拓在了土墻,眉眼仿佛蘊著灼灼星火,掌心抵著泛黃的書頁,指節因發力而泛白,唇角卻噙著半寸未綻的笑意——那是對真理初窺門徑的悸動。

  細節、表演、形體等等,全蘊含其中。

  坐在臺下的柳剛看著監視器,不由得拳頭捏緊。

  這一幕演的是真的好。

  感覺比春晚時又有了提升,人物坐在那就立住了,壓根沒有任何的緊繃。

  所有人都一眨不眨的看著陳瑾的表演,直到鏡頭開始拉遠。

  “可以!”

  柳剛喊了聲:“放松下,我們開始第二幕!”

  這一幕其實錄制了已經好幾遍,至于合不合格,要看后期的制作,需不需要再補拍。

  目前柳剛覺得,陳瑾的這一幕演的很是入戲。

  感覺和眼神都有了。

  接下來就是第二幕,后期制作會把兩幕進行流暢的銜接。

  同樣是一個轉場的鏡頭。

  啪啪啪!

  雨滴滑落窗沿,畫面虛化,雨聲漸弱,化為筆尖墨水滴落稿紙的漣漪。

  這時鏡頭逐漸拉遠,陳瑾桌上的《湘江評論》報紙被風翻頁,日期從“1919”快速的翻動。

  《鯤鵬擊浪》、《問蒼茫》……《論持久戰》。

  無數的文稿出現在畫面之中,直至“1938年”!

  “改造中國與世界!”

  陳瑾站起身,擲地有聲的臺詞漸隱,這是一個聲音的過渡;而后唐國強老師在那渾厚的演講:“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這一道聲音響起,觀眾對于中年的期待,瞬間就被拉起。

  陳瑾合上了《湘江評論》,起身推窗,這時風雨驟停,鏡頭隨他視線,一下穿越到了長沙的街頭。

  舞臺的特效和場景瞬間切換。

  穿著長衫的陳瑾站在了那,身旁是正在散發傳單的群演學生。

  全景拉近最后聚焦到了陳瑾身上。

  他目光堅毅而凜冽,手中拿著一張傳單,上面寫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周圍是熱鬧的街市,人群熙熙攘攘,遠處傳來學堂的讀書聲和街頭的叫賣聲,畫面充滿青春的活力和年輕人的朝氣。

  強烈的對比拉開了最后的一幕。

  當然是在湘江。

  嘩嘩嘩——

  湘江奔涌,象征著洪流大勢勢不可擋,鏡頭急速拉升,全景順勢展現。

  陳瑾站在了橘子洲頭,望著湘江的滾滾波濤,眼中滿是對新思想的追求和思考,他手中拿著一本《新青年》雜志,周圍是忙碌的碼頭工人和來往的船只,遠處傳來了學生們的口號和工人階級的吶喊……

  百舸爭流,浪遏飛舟!

  《國際歌》伴隨著《沁園春·長沙》的幾句臺詞響起,讓陳瑾整個人站姿無比的突出。

  他雙手微微張開,仿佛在擁抱未來。

  “準備,轉場!”

  柳剛在那大喊著。

  陳瑾深呼出一口氣,讓自己的氣息變得沉穩而有力。

  整個人一下子靜置了下來。

  陳瑾睜開眼的剎那,眾人明顯能感覺到一絲不同。

  目光如炬,烏黑明亮!

  配合舞臺光影的折射,仿佛黑夜中閃爍出的一抹光。

  他微微昂首,昂揚向上的姿態,給人一種高瞻遠矚之感,仿佛在眺望遠方的未來!

  嘴角上揚的一抹弧度,看上去無比自信和堅定,強烈的信念感,配合化妝濃眉眉宇間展露出的英氣,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一種無畏艱難的勇氣。

  這股獨特的氣質和魅力,陳瑾演繹的無比讓人動容。

  無數人目不轉睛的看著站在那的陳瑾,他并非一動不動,眼神和臉部動作的細膩處理,讓他看上去很是真實。

  面對著廣闊的天地和洶涌的湘江,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

  這道眼神像是具有穿透力,就像他內心燃燒的火焰,隨時準備為理想而奮不顧身一般。

  “雕塑!”

  “跟橘子洲頭的雕塑一模一樣!”

  柳剛想起來了,內心有些燃燒。

  為什么眼下陳瑾的表情這么的具有熟悉感,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因為他見過。

  周圍很多人現實中都見過,他就佇立在橘子洲頭。

  抬頭遠望,眼神中既有對未來的希望,也有對現實的憂慮。

  這時,一片楓葉落下,一張寫有《沁園春·雪》的手稿瞬時從楓葉上閃出……楓葉象征著過去的記憶,而手稿則代表著這段記憶的傳承。

  畫面逐漸被拉遠,陳瑾的身影淡淡的消逝,湘江的波濤逐漸模糊。

  井岡山的輪廓,頓時出現在了舞臺之上!

  色調也從明亮的陽光,逐漸轉為柔和的暖色調。

  在陳瑾的場景中,光亮從側面照射過來,形成明亮的光影效果,突出了他的年輕和朝氣;而在中年登場的場景中,燈光從上方照射下來,形成柔和的光影效果,突出他的沉穩和智慧。

  這一幕色調的切換,也象征著從青年的熱血到中年的沉穩。

  唐國強身穿中山裝的身影,緩緩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他仿佛佇立在井岡山的山頂,遠眺山河,目光深邃。

  身后是蒼翠的竹林和蜿蜒的山路,遠處傳來軍號聲和戰士們的口號……陳瑾場景的音樂也逐漸減弱,軍樂逐漸增強,節奏和旋律上的流暢過渡,轉場的連貫性一下子被拉起。

  井岡山的山頂,竹林環繞,遠處是群山。

  而唐國強屹立在山巔,雙手跟陳瑾剛剛的姿態一樣。

  眾人有些恍惚,仿佛陳瑾一下子老去……但隨著他動作的節奏和力度,每個人卻又感受到了一種屬于時間和年齡上的跨度。

  老了,動作遲緩了,可精氣神更加的穩健。

  他突然手持望遠鏡眺望遠方,動作從容而有力,完全是一種跟剛剛陳瑾截然不同的感覺。

  但沒有人覺得有任何的突兀,反而有一種歲月流逝的心酸。

  誰都抵擋不了,哪怕如他。

  這個轉場設計,其實現場看沖擊力還是有的。

  后期加上各種渲染和重疊,只會更強。

  從青年時期的熱血與求索,到中年時期的成熟與擔當……而接下來,轉場結束,就是正式的故事展開。

  長征、赤水……將近40多分鐘的劇情。

  最后,就是唐國強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聲音,緩緩的朗誦出那首《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啪啪啪!

  全場發出了如雷般的掌聲,陳瑾更是聽的有些熱淚盈眶。

  和他誦讀《沁園春·長沙》意氣奮發所不同的是,唐國強雄渾的嗓音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配合舞臺大屏幕壯麗的雪景,古典韻味激昂的背景音樂,這首詞作的豪邁與壯麗,讓全場所有人都聽的、看的是熱血沸騰。

  看得出,唐國強為了朗誦這首詞,準備了很久。

  所有的情感高潮,都在這首詞作之上。

  前面的表演都完全像是在鋪墊。

  但是,詞作是高潮,詩朗誦從北國風光開始,卻在一路的拉高;無論是聲音還是情感,層層遞進式的誦讀,每個人渾身都有些顫栗。

  已不是起雞皮疙瘩那么簡單。

  大氣磅礴的氣勢仿若在他們腦海環繞。

  陳瑾都好似置身于詩詞所描繪的場景之中,無比的沉浸……黃河、長江,撲面而來。

  不得不感嘆,姜還是老的辣。

  陳瑾是真的感覺自己那首《沁園春·長沙》很厲害了。

  但在這一首和對方的表演之下,就像是青年和中年的差別。

  都很強,但明顯《沁園春·雪》更猛。

  那時候他的心境,應該是天下無敵的狀態。

  不像《長沙》,還只是對未來的自信。

  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心態。

  “不愧是未來B站扛把子,確實牛啊!”

  陳瑾在節目錄制結束后,特意等唐國強下臺,他此刻臉色都有些發白,額頭上滲汗,就最后那首詞的詩朗誦,幾乎耗盡了他的心力。

  “唐老師,佩服!”

  陳瑾攙扶著他下臺,柳剛也在一旁拍著手。

  “太棒了!”

  “陳瑾一開始演的也很好,但唐老師最后的那首詩朗誦,畫面感太強了!”

  “幸不辱命!”

  唐國強笑呵呵說著,臉上滿是疲憊。

  這一點,其實跟春晚錄制后的陳瑾一模一樣,都有些虛脫。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非常完美。

  這是演員對自己作品的一種追求,力求精益求精。

  “一開始我在一旁看,親眼看現場,跟電視里完全不同……演的很到位了,特別是青年時期那種信念的精髓!”

  “信念很重要,你得理解他……”

  “要充分了解詩詞的創作背景、歷史意義以及當時的環境、心境……”

  唐國強坐在那休息,點著煙順跟陳瑾聊著表演。

  陳瑾認真的聽著。

  其實老唐前幾年在網上的口碑不太好,主要是因為藍翔的太火了;但事實上,他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臺詞。

  他當初也是從《高山下的花環》小鮮肉,一路到了現在老藝術家的層次。

  不管是趙蒙生,還是諸葛亮、雍正、李世民,他演的都很好。

  很多人都說年輕演員到年老了,都會成為老戲骨;事實上,那是指以前,現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現在,就等播出了!”

  陳瑾走出央視大樓的時候,其實也挺期待,最終的正片出來,到底是什么樣。

  比如這個轉場,剛剛只是表演,但實際后期做完后,那種漸隱漸出的感覺,更加出彩。

  還有特效、光影等等。

  這檔節目,搞不好真的能成為央視的一檔王牌綜藝,就跟未來的《典籍里的中國》一樣。

  滴滴!

  陳瑾打開了手機,看了眼上面朱顏曼茲發來的信息,不由的笑了笑。

  央視大樓對面的路燈下,那抹熟悉的高挑身影無比清晰。

  燈光傾瀉而下,將她的輪廓映照的柔和而文藝,長發更是隨著光影仿佛在微微搖曳。

  就像是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

  朱顏曼茲穿著一件柔軟的外套,雙手環抱在胸前,似乎在抵御夜晚的微涼,但眼神卻直直地望著陳瑾走出的方向,滿是期待。

  四周的一切仿佛都靜止了,只有她和那盞路燈,成了這夜色中最動人的風景。

  若逢盛夏之際,滿月當空,下面平鋪著皓影,上面流轉著微光,而你臉帶著微笑向我走來,那月色和夜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