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46:玄功變化初成,目運金光  昆吾;金闕峰藏經殿深處。
  窗外,風平浪靜,已是月滿星空,微微風過,樹葉莎莎。
  閣樓二層;獨自盤坐的紀緣,也在此時睜開雙眸,眼底亦有神光閃過。
  這并非虛指;而是實實際際的兩道金光,自眼底浮現,直沖斗牛。
  映得經閣漆黑之中,剎那生白。
  一閃而逝,如夢似幻。
  整個經室閣樓;再次恢復漆黑。
  紀緣轉頭;望向窗外明月。
  漆黑瞳仁化作銀燦燦,又似水鏡清澈,將明月映入瞳仁。
  念頭動處,竅中一縷細微神通玄氣,透過五臟六腑。
  整個身形,在這玄氣作用下,逐步發散毫光,變得虛幻、透明、龐大。
  隱約之間,竟要飛天化作天上明月,與皓月爭輝。
  然又一轉;經閣之中,明月消隱。
  恢復漆黑。
  細細看去,紀緣的身影依舊坐在窗前。
  “原來如此;凡世間萬物,經我瞳仁一照,竅中玄功之氣運轉,就可瞬間變化之。”紀緣眸中神光徹底收斂,興奮之色,卻難以掩蓋。
  稍微閉目內觀;神魂之中。
  隱約又多一枚符印真種。
只是相比呼風喚雨、移山倒海  、三昧真火而言。
  這新的神通真符,則要虛幻許多。
  饒是如此,亦每時每刻,都自然從天地之間,攫取縷縷玄奧,不斷增長玄妙。
  這是《如意真符卷》,化作的千變萬化神通雛形。
  除此之外;神水竅中,多出了一細微縷氣機,此氣勃勃生機,不斷游走竅中,試圖打通天地玄關,煉透周身筋脈骨髓、無窮之竅。
  神水竅,既目竅。
  也就是瞳孔。
  紀緣心頭曬然:“難怪這善于變化的,都會目運金光,直沖斗牛!”
  也虧得此世荒古,九霄之外,乃無主之地,茫茫渺渺,深不可測的混沌。
  這般目運金光,直沖天外;倒也不會驚擾什么天帝、天神。
  “這門玄功,鬼神莫測之機,著實不可思議!”紀緣細細體悟。
  這門變化之術。
  借《如意真符卷》中妙道為模板,將元兕玄功推陳出新。
  稱它八九玄功也行、九轉玄功也罷,又或是天罡數、地煞數變化也可。
  總之,第一步,就是要瞳仁之中練就神光。
  瞳仁清澈如鏡,才能映透萬物本質。
  如此;只要后面玄功進步,把渾身毫毛鱗羽寸寸煉透;要變什么,眼睛一看,就攝了該物形神,頃刻化作一般無二。
  若要變一粒沙子。
  從億萬沙礫之中一觀;瞳仁就映入形象。
  然后玄功造化摶煉肉身,元神八九之氣一撞,氣機交感‘轟隆’一聲,瞬間將血肉剝離轉化,須臾之間,就變成那一粒沙礫。
  那么,世上就會出現兩粒一模一樣的砂礫。
  無論元神、氣機、還是質量、乃至不可揣測的命數。
  皆一般無二。
  這就是千變萬化玄功妙道。
  隱身潛行;躲三災,辟八難。
  “這門千變萬化;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自我之后,卻非天生圣人不可學了。”紀緣心頭驀然明悟。
  目為人之神宗;直入心底。故人生則目先睜,人死則目閉。
  要練得目運金光;瞳仁澄澈。
  首先就得心如白紙;天生靈圣。
  如此,才能多里撈摸,具圓滿七十二般無窮變化,做世間相。
  不然,則最多只能有三十六般變化,只做人間相。
  難點就在于,天生萬物有靈有形,既然有情有欲;怎么可能完全心靈澄澈呢?
  所以那目中金光,絕無可能煉得澄澈。
  就無法將觀照的物件,由內到外,寸寸毫末,完全映入神髓。
  那么,變出來的東西,就是殘缺的,就有破綻。
  何為人間相?
  人間相,該天罡數三十六般。
  為男女老少、獅子大象、天鵬龍鳳、山嶺城池等三十六般。
  但饒是如此;也是驚世之學;練就之后,或為男、或為女、或為白發老嫗、或稚童幼兒,惟妙惟肖,一般無二,乃至能變女,還生育繁衍子女。
  縱仙圣法眼,亦難辨破綻。
  只是這天罡數的變化,若要變些金童玉女、仙丹至寶,非人間之物,或細微物件兒就很難了、且只能粗糙相似。
  也因此,只能叫個人間相。
  七十二般變化,則了不得。
  繁雜莫測、晦澀艱難,小到蜉蝣芥子、蒼蠅綠豆、大到天宮神殿、法天象地、三頭六臂、或陰差鬼神、幽冥地獄、仙圣妖魔。
  周天萬物悉能變化。
  遂稱世間相。
  紀緣掌握千變萬化神通真種,此道包羅萬象;若功成圓滿,一旦證悟元始至真,則還在世間相之上。
  遂創出玄功伊始;大道冥冥垂青;瞳仁之中,金光澄澈至極,能直沖天府。
  這不僅省卻了無數載熬煉心性的動夫,且鑄造圓滿的玄功根基。
  “先轉修八九玄功煉透第一重,再試試變化如何。”紀緣心頭振奮,玄功經義,天書真文,浮現于心,立即就在這寂靜的經閣之中開始修煉。
  這功夫;叫地煞數七十二變,其實更準確些。
  之所以又叫八九玄功,概因完整版本有九轉;每轉八般變化。
  當然,叫九轉元功也行。
  這不重要。
  最主要的,就是九次對肉身形質的熬煉。
  這第一關;外煉拳術,或頌經學道,打坐參禪,使心性圓融,瞳仁之中,逐漸煉出神光。
  神光分數等。
  雜、紅、赤、金。
  神光駁雜,心思太雜,則映物不清,看不透本質,縱然玄功九轉,也只能勉強會一二般變化。
  神光泛紅,有一二丈;勉強能變房子、兩三丈巨人、鵬鳥、玄功成就,可得天罡數的變化。
  神光赤澄澄;沖霄萬丈,則心性靈清,可入上乘,玄功練就,才有七十二般變化,能變世間萬丈之物,也可小如綠豆飛蛾,只是瞳仁依舊映不得本質,會有破綻。
  如變化之后,顧頭難顧腚、體變毛不變、相變色不變,或身變尾不變,難得無相。
  唯有目運兩道金光,可沖破斗府;照破山河,才能要大則無窮,要分則無量,縱然變仙變圣,也真正惟妙惟肖。
  紀緣微微閉目,渾身竅脈之中黑紅氣血蒸騰。
  這是神魔玄功《元兕九轉玄功》,練就的第一重根基,神魔氣血。
  這神魔氣血讓紀緣具有萬鈞之力,皮如老革、五臟六腑穩固,縱躍如飛。
  八九玄功稍微運轉;整個人面色頓時紅透,身上‘絲絲’白霧騰騰。
  內景氣脈之中,黑紅神魔氣血如通奔馬;絲絲三昧真火不斷蒸騰氣血。
  軀殼中,神魔氣血如陽春白雪消融。
  與此同時,外界紀緣紅潤面貌,飛速變得慘白一片,豆大汗滴落下,鬢發枯蒿,身軀飛速虛弱。
  身體之中,神魔氣血催發的萬鈞之力,種種異能,也隨之削弱消減。
  紀緣恍如不覺,繼續沉浸在修煉八九玄功之中。
  他知道;那是對應無上神魔元兕的道,正在體內消失。
  這并非廢功;而是轉化。
  要將元兕玄功,轉化為他的八九玄功;將神魔之道,轉為元始之道。
  神魔玄功,脫胎于先天神魔真文,可并非簡單的內功武藝;說是搬運氣血,其中迸發的奧義,也參合著神魔之道。
  要知道,修煉《元兕玄功》,第一步,就得存思元兕真形圖,把神魔元兕的真正形態,清晰映入心頭、刻在腦海、神髓。
  這般,輔以呵噓真言、指決手印、吞月煉形法、修煉為打坐靜功。
  外以三式神魔武學,拉伸渾身筋骨、搬運氣血,殺伐生靈,為外功。
  內外結合,這般練出來的功夫,才是神魔之道。
  天資上乘者,要三十五十年,才能入門;步入元兕玄功第一重。
  修得氣血如龍虎,筋如簧、耳目五感聽風數里、縱躍如飛,拳破虛空,一嘯萬獸拱伏。總綱中的呵噓真言,晦澀拗口,既是呼吸吐納之術,又是贊頌元兕真魔之咒語。
  這般持印、口訣咒語秘煉,那萬鈞之力,就能加持在身,拳打臥牛之地,倒拽九龍二虎。
  當初紀緣能輕易入門,一者,是青兕靈犀一指,將存思玄功神魔真形,種種境界感悟直接映入他心底。
  二是奇珍朱果;有造化肉身之能,才能一日入門,略得數分神魔之妙。
  神魔,之所以是魔。
  就是其奧妙不可揣測;縱然死得連渣滓都不剩,魔氣也充斥宇內,無所不在,恐怖至極。
  祂已朽滅;但隔著無盡時空,億萬界域蒼穹。
  只要有人還在持密咒真言,念誦神魔真諱,都可將一二分神魔意志降于自身血肉細質之中;輕松增益千百倍氣力。
  元兕為走獸之尊;主宰力之大道。
  所以這個萬鈞之力,本也非紀緣己有,乃盜取神魔之奧妙也。
  與之相應。
  不同的神魔玄功;對應不同神魔,那么修來的異能就不同。
  如天吳掌風。
  那么修天吳玄功、觀天吳真形圖,練天吳拳法、持天吳密印咒語,則借來的異能,可能就是‘神風’‘敏捷’一類。
  遂修神魔者,也并非個個都能搬山卸嶺,具無上大力。
  總之,現在轉修八九玄功,心頭沒了對神魔的虔誠、崇拜、敬畏。
  那萬鈞之力,自然也就逐漸消失了。
  但紀緣毫不放在心上。
  武藝本非他所長。
  且一旦八九玄功練就圓滿,無窮之變,就是神魔,或也能變。
  伴隨三昧真火燒煉氣血毫發。
  ‘滋滋’黑紅色血氣,不斷被剝離,絲絲黑煙被驅逐而出,血液漸漸蛻化成肉體凡胎的紅色。
  驀然,心頭內景之中。
  似乎有憤怒,不甘、嘶吼之聲傳來。
  那黑紅神魔之氣,竟然凝而不散,依舊又要附著于血肉,肉身竟然再次生出龐大力量。
  并試圖抗拒八九玄功異力。
  “咦?”紀緣有些驚訝。
  難道這神魔法門,還能有靈嘛?
  剛這樣想著。
  “噗嗤”一聲,好不容易凝煉出一絲微弱八九玄氣被黑紅神魔煞氣擊散。
  不止如此,體內有道道異篆真文生出,乃神魔總綱,同時神魔玄功開始不受控制的自如運轉!
  且還在修煉《元兕玄功》第二重功夫,讓神魔煞氣,熬煉渾身血肉,化作魔魂、煞骨。
  與此同時,外界看去。
  紀緣面貌猙獰,粘上絲絲青灰,體表血肉蠕動,毛孔根根牛毫生出,神魔之氣大盛。
  根本不受控制。
  “豈有此理!”紀緣心頭斷喝;三昧真火從丹田飛出,頓時神智清明,渾身暖陽陽,重新奪回對肉身控制權。
  神魔玄功也停止了運轉。
  三昧真火撲下;恍惚間,似有刺耳至極的哀嚎聲、響徹腦海,令人脊背發寒。
  “本還待留著神魔玄功,這般來看,絕不能貪那萬鈞之力,要悉數化去。”
  刺耳厲嘯聲,猶如惡鬼哀嚎,響徹整個腦海,令人神魂震蕩顛倒。
  紀緣渾身顫抖,咬著牙將每一分氣血,都使三昧真火蒸騰而過,直接毫不留情將五臟六腑、渾身血肉、筋骨之中的黑紅煞氣悉數燒灼一空。
  外界看去,紀緣身形皮膚又恢復了原樣。
  “神魔果然詭譎莫測;若非我三昧真火,能燒先后天萬物,差點著道了!”紀緣面色微沉。
  再次閉目內觀。
  血液殷紅,已如凡胎肉體。
  但血液之中隱約一縷猶如實質的白色毫光,伴隨心臟跳動而游走全身;不斷洗刷渾身雜質。
  這白色毫芒,便是八九玄功之玄氣。
  與只增強肉身,唯煉精之一道,不煉神、炁的神魔之道不同。
  八九玄功雖然也主練肉身,卻也附帶神、炁二者,且與煉氣術的法力相融合。
  純粹無瑕,無形無相;沒有絲毫的魔氣、血氣。
  但卻也可以變作魔氣、血氣,來模擬變成魔頭、武人,乃至任何一種氣機。
  神魔玄功,主修肉身,追求氣血強健。
  八九玄功與之本質不同,追求金鉛白血,金筋玉骨,隱現無形。
  “很好,玄功已經初步修成。”紀緣睜開雙目。
  好歹有神魔玄功的根基;轉換成八九玄功,并不算艱難,直接就修成第一重圓滿。
  接下來,就是不斷洗練周身之筋骨皮肉氣血,并鎖固這一口生氣。
  只要這口玄氣不散;就能不斷變化,且能揉搓血肉物質,自如恢復。
  經樓窗外,天光明亮,隱約有掃灑道人嘈雜腳步聲傳來。
  “靈寶道長!靈寶道長?”藏經閣執事在外面呼喊。
  紀緣掐指一算,轉修玄功竟然過去了數月功夫。
  “倒正好試試玄功變化如何!”紀緣站起身,挫了挫酥麻的膝蓋。
  這失去神魔玄功,蛻為肉體凡胎,還真有些不習慣。
  耳目得樓下腳步聲漸近。
  紀緣攥著拳,玄功法門運轉,抖擻精神:“變!”
  神炁一催,八九相交一撞,冥冥之中,似有‘轟’一聲雷霆炸響。
  血肉飛濺離散,騰騰氣霧之中,一絲白色毫光搖曳,牢牢鎖住離散血肉,微微一晃物質轉化。
  頃刻間,血肉、氣霧異象收斂消散,哪兒還有紀緣身影?
  唯有一卷泛黃經書,“撲颼颼”跌落在空蕩蕩蒲團之上。
  緊接著,樓梯口蹬蹬腳步聲傳來。
  “靈寶道長?”走進來一個清秀道人,他疑惑的打量著四周。
  在一個個書架后面轉悠幾圈,沒見分毫蹤跡。
  “沒見著靈寶道長下樓呀,他莫非已經走了?奇怪…”
  執事道人撓撓頭發,把蒲團上的經書撿起來。
  目錄上寫著《北斗黑殺經卷二》。
  “北斗黑殺。應該放回第八柜十二藏中。”執事道人捧著經書,走到第八個書柜前。
  翻了一翻書架,卻不禁愣住。
  將架上抽出一冊泛黃經書。
  再轉頭看看手上那本經書。
  “這…見鬼,祖師爺親筆真經,怎么還能多出來一本!”
  卻是兩本經書,目錄上皆是《北斗黑殺經卷二》。
  多一本不說。
  兩本書連歲月痕跡、泛黃、穢漬、卷邊都一模一樣。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哪有這等事!”
  執事道人驚得伸舌咬指,難以置信的翻開查看,不僅記錄的字篆一樣。
  連筆跡、道妙氣機都一般無二。
  可,這北斗黑殺經。
  乃數萬年前,一位修煉黑殺拳法的前輩臨終前所書,記載著修煉神魔武學的利弊、感悟。
  元辰樓禁制重重,有且只有這一本北斗黑殺經。
  這多出來一本,還一模一樣的,怎么回事?
  總不能說說祖師爺死而復生,又爬出來寫一本吧?
  執事道人雙手拿著兩本經書,正驚詫之時。
  突然左手一震。
先拿著的經書脫手而出,伴隨“蓬!”一聲氣霧炸響,化一道黑風  須臾之間,渺渺不見蹤跡。
  驚得那執事道人目瞪口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