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昭所化的蛟龍身軀停在十丈之外。
天下蛟龍同屬一脈,他能感覺到張遠身上那赤龍氣息。
這氣息,比他的血脈還更精純一絲。
“昂——”
蛟龍低低嘶吼,雙目之中透出森寒殺意。
吞噬張遠,能讓他的血脈之力提升。
張遠持刀,步步前行。
大河之底,一人一蛟身外,水脈力量在他們身外流轉。
蛟龍,掌控水脈之力。
大河倒轉。
十丈河底,河水如同長龍一般翻涌。
百里長河,河水震蕩,寸寸激蕩。
張遠每踏一步,身上氣血之力就凝聚一分。
他的身后,一尊尊戰象身軀浮現,二十尊戰象之影崩碎,凝為一條長龍之影。
一龍之力,百萬巨力。
張遠不是引大道之力化為百萬斤,而是純粹的肉身力量,百萬斤。
沒有大道之力加身,大河河面上就沒有風云激蕩。
沒有人知道,此時的河底,已經有無盡力量在匯聚。
再一步踏出,張遠身后的血色長龍化為兩條。
明王印加持,氣血力量相合,真元之力匯聚,張遠的肉身之力達到兩百萬斤,兩條長龍旋繞。
他的身軀之中,寸寸金玉骨骼浮現。
如果不是有這等龍象玉骨,他的肉身根本無法承載兩百萬力量。
張遠身外的力量之恢弘,讓慕容昭所化的蛟龍目中透出忌憚與貪婪。
如果能吞噬張遠的身軀,這道蛟龍分身就能突破,擁有龍象肉身力量。
那所發揮的戰力,比現在要提升兩倍!
足夠了。
如果能有此戰力,回過頭去,將嬴沖霄他們所有人殺盡,也是易如反掌!
“昂——”
蛟龍長吼,向著張遠撞去。
遠處,凌空而立的嬴沖霄目光落在河面上。
他沒有追殺慕容昭,是因為在他看來,追殺慕容昭的分身,遠遠比不上歐陽舒才和這里的鎮西軍大軍重要。
歐陽舒才也轉頭,目光落在大河之上,默默不語。
河水翻騰,他能感受到河水之下的洶涌。
那是兩位強者的搏殺。
慕容昭以蛟龍之力,掌控水脈,踏入水中,連杜重九他們都不敢追,出手之人敢在河水之中截殺慕容昭,就有著絕對的信心。
河岸邊,杜重九與身邊落下的李停云,林羽堂相互看看,面色復雜。
在他們眼中,張遠不過是一位后輩。
可這樣的后輩,已經擁有了他們難以匹敵的戰力。
大河之中,張遠腳下不停,迎著前方蛟龍再踏一步。
第三條血色長龍浮現,三百萬斤巨力在身!
這是他目前所有肉身力量的匯聚,也幾乎是世間人族肉身所能承載的力量極限!
一尊虛幻的龍象之影在他身后浮現。
再踏一步!
長刀舉起,一刀斬出。
山河,動!
大圓滿刀法!
這一刀斬落,就是肉身之力的三倍!
三百萬斤巨力,以山河動刀法斬出,化為夾帶九百萬斤之力的璀璨刀芒!
這不是刀芒,這是大勢!
不引動天地之力,不積蓄百里大道,直接一刀化為大勢!
蛟龍雙目之中露出驚愕與慌亂,想要轉身奔逃。
哪怕是慕容昭這等強者,也沒想到,擋在自己面前之人,竟然一刀揮出武道大勢!
可是慕容昭此時先走,根本已經來不及!
青色的刀光,刀芒幽暗,撞在前方蛟龍的頭頂。
刀光太快,快到大河之中的水流都被直接斬斷!
一刀斷流,山河倒轉。
百里長河這一瞬間,整個仿佛禁錮。
一息。
整整一息。
“嘭——”
一息之后,百里長河方才繼續奔騰。
河水之中,一條金色蛟龍身軀,緩緩化為虛無,隨著水脈力量消散。
張遠立在原處,身軀之外,層層金色龍鱗浮現。
一尊龍象之影緩緩凝實。
宗師第二層。
肉身龍象境!
隨著白柳河之戰結束,大秦與北燕的一場宏大對抗也結束。
北燕匯聚十五萬鎮西軍,十萬拒北軍,反沖北境,設下驚天之局,最終卻一敗涂地。
十萬拒北軍崩塌,拒北軍統領,虞國公慕容同身死,北燕鎮西侯歐陽舒才領十五萬鎮西軍歸降大秦。
白柳河之戰,大秦龍象宗師,陵蘭王嬴沖霄,領四位金剛境宗師,數位半步宗師境強者,與大燕皇帝慕容昭爭鋒。
這一戰山崩地裂,長河倒流。
慕容昭蛟龍分身被斬,七萬鎮西軍歸降。
大秦不敗的神話,依然延續。
隨著拒北軍破滅,鎮西軍歸降,北燕西北二境已經無兵可調,無將可用。
白柳河之戰三日后,大秦從飛鷹關出關的四萬龍驤衛,三萬鎮守軍直入西昌城。
鎮西軍駐留西境的軍卒,除了歐陽明帶三萬軍退出西境,其他都歸降大秦。
三郡節度使平云侯荀豁親自到到固北城,調集赤鱗軍,西北軍,以及歸降的鎮西軍,加上三郡鎮守軍總計五十萬,號稱百萬大軍,渡過凌河。
凌河岸邊,風起云涌,云煙三百里,氣血貫長虹。
北燕不得不調集所有皇城近衛,以及天妖殿護衛,湊出三十萬軍,堵在凌河一線。
北燕又派使臣到固北城,言北燕可以奉上黃金百萬兩,靈玉十萬塊,以及其他各種寶物,天妖殿妖女三百,請大秦罷兵。
另外,東境魏,齊兩國大軍異動,江湖高手掀起風浪。
半個月后,大秦使臣肖樓,副使韓嘯,與北燕使臣上官思云在凌河邊簽訂契約,以凌河為界,大秦罷兵。
除了奉上的黃金,仙玉等寶物,往后每年還需要奉上黃金十萬兩,仙玉三千塊,以及開放凌河岸邊三座港口,自由通商。
秦國所有條件北燕全部答應。
據說,北燕慕容昭因為分身被斬,修為大損,難以壓住天妖殿,天妖殿幾位大祭司有動亂之相。
大秦雖然要壓慕容昭,可也不愿看天妖殿在北燕做大,方才罷兵。
兩個月后,三郡解除戰時令,各郡鎮守軍退回原郡。
原北燕西境,劃歸瑯琊郡,兩萬龍驤衛與五萬原鎮西軍軍卒鎮守。
原燕國北境劃歸鄭陽郡,其中固北城等周邊五縣城歸于廬陽府。
廬陽府一躍為上府,廬陽府知府余華林原職升遷,晉正五品,其他府衙官員,都有官職升遷。
廬陽府武衛衙門擴編,掌兩千武衛,武衛衙門校尉張遠,晉升從五品,驍騎校尉。
鄭陽郡,監察司衙門。
身穿黑色武袍的張遠快步而行,前方大堂之中,已經有幾位官員等待。
白柳河一戰,黑冰臺兵甲指揮使張青陽戰功赫赫,自然要賞。
“青陽,恭喜啊,”鄭陽郡監察司司首于震堂看到張遠,面上全是笑意,“不對,不能對你直呼名字了。”
“該稱,青陽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