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輪不到你管。”
魔女加重語氣:“你只需要告訴我,去還是不去。”
“倒也是巧合。”
陳三石坦言道:“我本就打算去一趟西牛賀洲,既然攔不住你,不如索性一起結伴。”
“這就對了。”
魔女很滿意對方的回答:“還等什么,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小竹子!”
陳三石傳音隔壁營帳。
片刻之后,東方景行便應聲趕來:“陛下有何吩咐?”
“朕準備出去一趟。”
陳三石說道:“時間不確定,可能數月,也可能數年,消息對外要絕對保密。
“我會留下傀儡假裝朕本人閉關。
“在此期間,全軍堅守不出。
“如果有意外情況發生,可以找玉靈、汪直和朕的幾位師兄商量,最終決斷權交給齊成。”
“奴婢遵命。”
東方景行沒有多嘴問半句,只是謹記圣諭。
這件事情,宜早不宜遲,一旦被人察覺到,必定會惹來跟蹤等麻煩。
因此,陳三石簡單安排軍中事務之后,就和魔女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地離開天水邊境,一路南下西行,直奔著目的地而去。
說起佛門,數千年前曾經在天水盛極一時。
根據典籍記載,最夸張的時候,幾乎每村每鎮都會有一座寺廟,供奉一尊佛門神明。
直到后來,魔、正、妖三道,突然間聯合起來,進行了一場滅佛運動,直接將天下佛門勢力重創。
僅存的佛道宗門,則是全部退回到西牛賀洲,自此以后,再不敢輕易外出。
西牛賀洲毗鄰雷鳴凜洲,疆域面積對比天水洲要小上許多,但其中也不乏有大能修士。
當陳三石兩人抵達目的地,已然是六十余日之后。
他們越靠近西牛賀洲,就越能清晰地感知到一點。
靈氣匱乏!
西牛賀洲的靈脈數量,要遠遠少于其它洲。
即便是修煉可以依靠香火,天材地寶、飼養靈獸等等地方,也都是需要用到靈氣的。
由此可見,佛門最近幾千年的日子,確實不怎么不好過。
“真君廟。”
陳三石兩人在一處村頭停下。
這里名為“斜月道”,算是西牛賀洲的邊境偏僻之地。
他們的身前就是一座廟宇,看起來建造不久,只是裝潢十分樸素,是一間破舊瓦房改造而來。
而且看起來……
不像是佛門的廟宇。
出于好奇心,陳三石跨過門檻,朝著里面看去,就瞧見簡易的供臺后面,站立著一尊泥塑神像。
前方的牌位之上,雕刻著幾個大字“萬靈燭照應化真君”。
他再去看神像的面容,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揚,忍不住輕笑了一聲:“這小子。”
“大膽!”
一名恰好前來供奉的村民,聽到這話后放聲呵斥道:“你是哪來的外鄉人,竟敢對真君不敬!”
“真君?”
陳三石問道:“這是你們給這小子起的名號?”
“你這廝,要是再對真君不敬,我可就要對你不客氣了!”
村民揮舞著手中的拳頭。
“你們口中的這位真君,應該很年輕吧?”
陳三石打聽道:“你們怎么會愿意給他開宗立廟?”
“看來,你們是真沒聽說過真君的威名。”
粗獷漢子說道:“也罷,我就跟你們好好說道說道,免得以后再有冒犯!”
原來,大概在兩年前。
斜月道一帶,出現一名手持鉤鐮槍的修士,來到此地后,先是誅殺貪官污吏,接著又除掉各個山野當中為非作歹的妖修、魔修,一時間聲名大噪。
各地有不少百姓,都自發地為之開宗立廟,稱之為“萬靈燭照應化真君”。
而這位真君,自然就是陳三石的長子,大漢的裕王殿下,陳渡河是也。
正魔大戰開始之前,陳渡河就只身一人進入亂荒雍洲,在數年的時間里通過各種方法,來收集香火修煉武道。
他們父子之間,已經失聯很久。
想不到幾經輾轉,又跑到西牛賀洲來。
看到長子平安,陳三石心里也算是落下塊石頭。
“以前我們拜了那么多年的菩薩,有個什么鳥用?像真君這般時常顯靈為民除害,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菩薩吶!”
漢子說著來到供臺前,他沒有帶來任何祭品,也沒有行跪拜之禮,只是點燃三柱檀香,插入香爐當中,然后虔誠地雙手合十,微微彎腰。
只因為,在“萬靈燭照應化真君”的牌位下面,還寫著一行小字。
“吾食香祿,爾得庇護,互不相欠,何須跪拜?”
這孩子的性子,倒是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為國為民的大道理,講了不知道多少遍,可陳渡河從來都只是表面上裝作領悟,實際上內心依舊不怎么在乎與自己無關的人。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這小子客觀上總算是在做好事。
弄清楚這是什么廟,陳三石就準備轉身離開。
也就在這時,外面突然響起大片腳步,聲音由遠及近,很快就來到真君廟外。
陳三石抬頭看去,就瞧見來了一群身穿僧袍、手持棍棒的和尚闖將進來。
他們并非凡人,都是佛門中的修士。
這些年,尤其是陳渡河對香火一道感興趣后,陳三石私下里也沒少查閱相關典籍。
他對于這一條修行途徑,也總算是有個清晰的認知。
香火神道第一境,乃是通靈境,對應的是煉氣修士。
顧名思義,修士在日夜虔誠的祭拜中,逐漸和神明產生共鳴,繼而能夠與之溝通。
經過神明的同意之后,就能夠吸取香火歸為己用,正式開啟修煉。
第二境,名為開光境,對應的是筑基修士。
神像開光,真名烙印虛空,能夠使出更多香火術法。
第三境,顯化金身境,對應的是金丹修士。
武道祖師當初創立琉璃金身境,參考的便是佛門顯化金身境,但兩者依然有區別。
顯化金身境雖然對肉身有強化,但更多的,還是依靠浩瀚的香火法力。
達到此境界,就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定數量的小型廟宇。
第四境,聚愿明王,對應元嬰修士。
達到此境界,便能夠自己開宗立派,戰斗之時,也擁有自己的法相。
第五境,涅槃菩提,對應化神修士。
具體戰力表現,記載較少。
再往上,便不是人世間能有的修士,陳三石自然也不得而知。
當下闖進來的這群和尚,則大部分都是通靈境的低級修士,只有帶頭的清瘦和尚是開光境。
他指著泥塑神像:“諸位師弟,把這座妖廟給我拆了!”
一聲令下,和尚們手中的木棍金光煥發,破壞力比起飛劍只強不弱。
好好的一間廟宇,不過幾個呼吸之間,便是轟然坍塌,變成一堆廢墟。
“你、你們干什么!?”
漢子指著這些和尚破口大罵:“你們這些禿驢,憑什么拆我們鄉親建起來的廟!”
與此同時,巨大的動靜也將附近的大量村民都吸引過來圍觀。
“來得正好!”
清瘦和尚聲音洪亮:“貧僧正有事情想要通知各位,你們所謂的‘萬靈燭照應化真君’,其真實身份,乃是東勝神洲漢朝天武皇帝的皇子而已!
“他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些歪門邪道,哪里是什么真君,分明魔修!
“從此以后,我西牛賀洲,再也不允許出現此人的廟宇!”
一番話下來,村民們議論紛紛。
“大漢是哪?”
“東勝神洲又是哪?”
天下九洲萬方,何其之大?
壽命苦短的凡人,即便是窮盡一生,也很難走完一洲之地,他們大多數連天水洲的情況都不了解,又怎么可能知道遙遠的東勝神洲?
“你們這些禿驢,少在這里胡說八道!”
“如果真是你們說的這樣,真君來自大漢,那就說明這個大漢,一定是個好朝廷!”
就在村民們的吶喊聲中,陳三石竟然感受到的蒼生祈天珠中的國運玄氣,又濃厚了一分。
“禿驢!”
漢子指著和尚的鼻子罵道:“拜你們菩薩沒用,難道還不讓我們拜別人了?!”
“冥頑不靈!”
清瘦和尚失去耐心,手中戒棍符文流轉,迸發出香火法力,徑直朝著村民胸口橫掃而去。
修士一擊,凡人必死無疑!
“砰!”
但也就在戒棍即將落在漢子胸膛前一刻,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死死抓住。
“散修?!”
清瘦和尚看向其貌不揚的修士,瞇起眼睛質問道:“哪里來的,你想干什么?”
陳三石將自身境界壓制到筑基,笑呵呵地說道:“這位師傅,村民雖然有錯,但畢竟是遭受蒙蔽,總歸罪不至死吧?”
他取出幾塊靈石丟過去,“這位鄉親與是在下故去道友的后輩,能不能賣個面子,就此作罷?”
他們初來乍到,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實在不想惹麻煩,于是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這外來的散修,把貧僧當成什么人了?以為我等佛門清修之人,會跟你們一樣無恥?”
清瘦和尚直接將靈石重重丟在地面:“你若是再不讓開,就休怪貧僧棍下無情!”
陳三石微微蹙眉,正在思量該如何解決,就感受到四周的溫度驟然降低。
只見得一道劍光閃過,清瘦和尚甚至沒有反應過來,人頭便“咚隆”一聲落地,斷頸處的傷口覆蓋一層冰霜,繼而迅速蔓延,將其整個人都凍成一具冰雕。
“小弟弟。”
魔女帶著嘲意冷笑道:“既然覺得麻煩,殺了便是,哪里用得著廢話?”
直到這時,其余的和尚才陸續反應過來。
“妖人,有妖人!”
“呼——”
魔女輕啟丹口,吐出一口寒氣,宛如一條小蛇般在空中游蕩穿梭,剎那間穿透所有佛門弟子的心臟,將其變成一具具冰冷的尸體。
“這、這……”
村民們哪里見過這般場景,頓時面露驚恐,大呼小叫著四散而逃。
陳三石看向魔女,指責道:“我們不該惹麻煩。”
他答應跟對方結伴前來,有個重要的原因,還是保護師姐的安全。
一旦暴露身份,后果不堪設想。
“膽子真小。”
魔女也不多說,只是轉身不急不慢地離去。
陳三石也只好跟上。
他連忙為兩人重新易容改面。
好在佛門地盤,同樣經常會有魔修、妖修作亂,死幾個佛門弟子,應該不至于掀起太大的波瀾。
倒是渡河這孩子……
似乎要有不小的麻煩。
想想也是。
佛門依靠香火修煉,可陳渡河居然跑到西牛賀洲來開設宗廟。
祭拜他的人若是多了,愿意給佛門上香的人自然就會變少,無異于斷人“財路”,不被圍攻才怪。
也不知道這小子現在什么地方……
陳三石一直以來都很忙,跟長子相處的時間也少之又少。
可偏偏真知道對方會有危險,心里就忍不住掛念。
這大概……
便是血脈相連吧。
不行,他既然來了,就不能坐視不管,最起碼也要找到陳渡河的下落,將其帶在身邊才放心。
于是乎,陳三石就開始沿途打聽“真君”的消息,得知其最后一次露面,就是在“斜月道”,殺了兩頭虎妖之后不知所蹤。
現如今,已經到處都能夠看到陳渡河的佛門懸賞令,引起不少過路散修的注意。
“小的親眼見過一次真君!”
一名挑著扁擔的老農嘆息道:“不過最近朝廷和寺里的大師傅們都要對真君下手,你們只怕是見不到嘍……”
說完,他便顫顫巍巍地離去,扁擔兩邊的竹筐里,裝著新鮮收割的靈禾。
西牛賀洲,同樣需要靈禾。
佛門修煉不需要靈氣,但卻必須用丹藥,而靈禾,是丹藥的基礎材料。
除此之外,西牛賀洲,也有一個朝廷,名為大晉,其地位相當于天水洲以前的“大宋”,主要是協助佛門打理凡俗事務的傀儡,一個二流宗門。
“沒找到渡河的消息,看來,我們要在斜月道住一陣子了。”
陳三石一路打聽,得知斜月道最大的宗門,是“金剛寺”,其麾下有不少坊市,外來散修也可以自由交易。
正好,他們也能留下來,找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制作陣盤的“菩提無相骨”,以及煉丹需要的“梵天雙生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