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二章 跳出天地之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太一道果

  太極圖現,白玉金橋直取釋迦如來。

  金橋之下有地水風火齊現,三清天之景象亦是隨太極圖而變,向著那混沌之相演化。

  “轟!”

  這一座金橋撞在了佛光柱上,地水風火和佛光激烈碰撞,而原來在佛光柱下趺坐的釋迦如來,此時已經是上了金橋。

  他在危急關頭不得不暫停晉升,身形一縱,上了太極金橋。

  “玄都!”

  釋迦如來雙目緊盯著金橋之上的道人,沉聲質問:“你當真是要投了‘末法’?”

  明明是被“末法”毀滅了一切,卻在此時站在“末法”那一邊。

  明明之前還對孫悟空動手·

  釋迦如來心神一動,結合當下情況,已經是明白過來了。

  這道人哪里是對孫悟空動手,獻上投名狀啊,他分明是看孫悟空似有猶豫,提前下了黑手,把這只猴子給鎮壓了。

  盡管以猴子的心性,就算是不與姜離站同一立場,也不會行背刺之事,畢竟姜離還沒虧待過他。

  但既是有所動搖,便終究是變數,所以道君十分干脆地一記悶棍打暈了孫猴子,把他套進了麻袋。

  “看來佛祖是想明白了。”

  道君含笑道:“貧道從始至終,都是站在‘末法’這邊的。另外,貧道也不是玄都。末法之下,誰人可逃?玄都大法師早就隕落在末法之下了,貧道只是一個后繼者罷了。”

  “那你到底是誰?”釋迦如來一邊提出疑惑,一邊佛氣暗動。

  “一個小人物而已,佛祖要是想知道,貧道這就告訴——”

  佛光突現,卷染七寶妙樹,刷出一道七色神光。

  太極運轉,陰陽二氣絞殺,直往釋迦如來罩來。

  這陰陽太極和七色神光碰撞,太極圖也和七寶妙樹相抗。

  佛曰:“諸相非相,云空不空。”

  道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佛門之中,外在的表象并非根本,唯有超越表象,方能洞悉真正的本質。

  在道家之內,能夠用言語和文辭來描述形容的,都不是真正的道和真正的名。

  道君和釋迦如來顯然都是深諳自家道理的存在,所以釋迦如來干脆地拋棄了表象(面皮),道君拋卻了常名(名聲),選擇了偷襲。

  就在二者對話之時,太極圖和七寶妙樹已經是蓄勢待發,然后不約而同地暴起發難。

  “轟!”

  正面對抗的同時,空間內卷,乃是太極圖卷起,要將內部化為混沌鴻蒙。但七寶妙樹自內向外的撐開,化作一棵巨樹鎮在白玉金橋之上。

  若是當真叫太極圖卷起,便是釋迦如來也要被困入其中,遭受陰陽之氣的不斷煉化,直至形神俱滅。但是有七寶妙樹在,倒是能夠對抗一二。

  盡管論威能和神妙,七寶妙樹不及太極圖,但若兩件道器之中的道果卻是對等的。

  另外三清道器一直被拿來當封印,可不似七寶妙樹那樣享受到靈機復蘇的福利。

  空間變化,七色神光流轉陰陽五行,合空明寂滅之道,與那流轉的陰陽之氣對抗。

  兩件一品道器互相傾軋,而道器之主也是各自出手。

  道君步履一踏,身形在金橋之上縱橫自如,瞬息即至近前,道蒞天下的神通已是無聲降臨。

  但在同時,佛國凈土展開,以此來和那無形的道威相抗。

  雖然道蒞天下曾經是無賴的代名詞,但它現在無疑是已經有些落后了,沒法鎮壓釋迦如來的神通。且釋迦如來本身的道行絕對不弱,便是道果神通受制,也于實力無甚大礙。

  道君自然也沒有試圖以此勝敵,只是做一牽制,其本人雙手齊揚,離地焰光旗和真武皂雕旗同時在身后顯現,掌分陰陽,駕馭水火,橫推而至。

  金橋之外便是兩件一品道器的對抗區域,釋迦如來眼見道君如此攻來,也只能正面迎上。

  只見丈六金身顯現,如來之掌橫摧。

  雙方初交鋒,陰陽激撞,道君竟是化陰陽平衡為陰陽相沖,極端催化威能,與釋迦如來搏殺。

  二人同時身形一震,無論是道君還是釋迦如來皆感體內元炁激蕩。

  如此悍然之交鋒,可謂是敵我俱傷,甚至可以說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但對于道君來說,自損多少不關鍵,關鍵的是傷敵。

  只要能夠重創釋迦如來,便能阻止他的晉升,羲皇的擋箭牌之法自然也就無從說起了。

  道君之勢瘋狂暴漲,三清元神齊現,天罡三十六法皆是順手拈來。

  法天象地、挾山超海、顛倒陰陽、掌握五雷種種法門神通轟出,更有金剛鐲隨時攻擊。

  他是完全不怕傷勢,有攻無守,三清元神交互攻殺,釋迦如來若防,則久守必失,若攻,便正合道君之意。

  甚至就這般僵持下去,也是一種優勢。

  因為——

  “嗚——”

  元氣形成狂烈的風嘯,星光破開一重重天宇,緊接著便是一只內含數十顆星辰的大手從下方的天界伸入了三清天。

  無比龐大的引力在抽取著整個三清天的清氣。

  姜離來了。

  姜離有黃帝四面在身,完全可以一邊打通三清天,一邊和羲皇交鋒,羲皇也攔不住他。

  “轟!”

  三清天中如同出現了一只漏斗,清氣向著那只手掌灌下,形成一個漩渦,甚至吸攝著白玉金橋一同投過去。

  即便是兩大二品強者,直面這等威能,也有種無形的渺小,正面對抗之下,可以說是絕無生機。

  不過在同時,另一股恢弘之氣沖襲而至。

  “轟——”

  三清天也被打出個巨大的窟窿,清氣如同驚天駭浪般瘋狂涌動,激蕩,然后就出現了大面積地坍塌。

  兩尊龐大到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巨神在那坍塌之處露出冰山一角,互相交鋒攻殺,舉手投足間撕裂了這曾經的三清道場。

  已經隕落的三清天尊,顯然無法護住自家道場,攔下兩位天尊之境的強者。

  而身在三清天中的道君和釋迦如來,則是要隨著這三清天一同遭受池魚之災。

  道君見狀,當即駕起白玉金橋,就要主動投向姜離,而釋迦如來顯然是要極力阻止。

  然而面對姜離的吸攝和道君的主動配合,他的阻止顯然是沒起多大效果。

  距離近了,清氣被撕扯開來,兩尊巨神現出了大概的輪廓。

  他們身高不知多少萬里,太極金橋和橋上的兩方,乃至七寶妙樹所化的參天大樹在這兩尊巨神之側,都顯得渺若微塵。

  姜離這一身以周天星辰為穴竅,其體積之龐大,可想而知。

  眼見金橋接近,姜離便要探掌捏殺。

  也在此時,羲皇所化的道身眸光一亮,洛書河圖從雙眼之中飛出,演化成蓮,層層盛開,一道佛光從蓮花之中飛出。

  “咚!”

  七寶妙樹瘋狂搖晃,三目十八臂的佛陀法相也在同時顯化而出,和那道飛來的佛光接觸。

  釋迦如來身上,更是涌現出無窮氣象,聲聲梵唱在激蕩的元氣狂潮之中響起。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后,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梵音誦唱宏愿之聲,準提道果化作一道璀璨的光芒,直接投入到釋迦如來之身。

  他,晉升了。

  因為羲皇所投射出的那道佛光。

  “你做了什么?”

  周天星辰所化的巨神發出沉喝。

  “將準提的印記送出去了而已。”

  羲皇道身陡然崩解,化作無數卦象,飛入了三清天中,避開了姜離的隨后追擊。

  “三萬年前,余在發覺‘末法’可能來自于未來之后,便臨時起意,截留下了準提的印記。余本不打算讓此印記派上用場,但現在也是不得不用了。”

  準提印記融入釋迦如來之身,兩者的聯系重新建立起來,而準提道果則是借著那彼方傳來的佛門氣運,融入了釋迦如來體內。

  一切水到渠成,便是道君想攔也攔不住。

  佛光普照,覆蓋三千界,佛氣清圣,沖貫重重天宇,直入幽冥大地。

  三萬年之后,曾經的佛門天尊以另一種形態歸來,佛光在三清天中也占據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卦象在天穹中那道裂縫前重組,現出羲皇之身,太極八卦侵入裂縫,將其迅速擴大。

  若是只有羲皇一者與姜離為敵,那么不擊敗姜離,則不可能突破離去。

  但現在,又有一個天尊級存在誕生,而天尊之境注定了要互相干擾。

  天地雖廣博無垠,但終有極限。

  如果將天地比作一塊蛋糕,天尊大能完全能夠一人吃下所有。

  所以,當一位天尊吃得多了,其他天尊也就吃得少了。

  每多一位天尊,就多一個分蛋糕的人。

  釋迦如來晉升一品,就要奪取部分蛋糕,以致于姜離自身所化的屏障也遭到稀釋,使得羲皇能夠在不擊敗姜離的情況下,還是能夠短暫地打破天地。

  佛光愈發劇盛,羲皇這邊的裂縫也是擴張得越來越迅速。

  羲皇見狀,進一步催動四極天柱之力,強行分開裂縫,一處虛無在三清天中緩緩出現。

  姜離所設下的難關,還是被羲皇破解了。

  這一位的手段著實堪稱鬼神莫測,無論是三清封印還是此時姜離自身所化的難關,竟然都沒能難倒他。

  星空巨神徐徐抬手,一座金橋飛落到掌中,橋上道君氣息微頹,卻是已經不見了七寶妙樹和釋迦如來。

  “道友,你若是還有什么后手就趕緊使出來吧。”

  道君回身看向那巨神,道:“若是遲了,就來不及了。”

  然而星空巨神則是反常地一動不動,只是用那日月之眼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羲皇似是有所覺,目光遙遙看來,和那龐大的太陰太陽相對,心中突然感覺到一絲不祥。

  但他沒有多留,因為時間并不是太多。

  動用四極天柱引動天地之力,以此來破開天地自身,此舉并不能長久,長則有變,裂縫說不定下一瞬就會合上。

  所以——

  羲皇輕輕揮手,將一道真靈送入了人間,然后帶著黃帝道果和軒轅劍,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條注定的死路。

  他的身影消失在裂縫后的虛無之中。

  也是在這時,姜離開口,“朕已經沒有了后手,這一次,是羲皇技高一籌。但是——”

  “贏的是朕。”

  “兩個一品才能夠保證制衡朕,甚至有機會助媧皇脫困,助其晉升,三個一品就有可能壓制朕的道果神通。”

  但現在,只有一個一品,還是剛剛晉升的釋迦如來。

  “讓羲皇先走一步吧。”

  裂縫在緩緩彌合,羲皇踏足到了那條長河之外,成為了短暫跳出河水的“魚兒”。

  他向下看去,只見森羅萬象在眼前演變,最終化作了一條長長的河流,從無盡悠遠之處來,去往無盡幽深之處。

  天地在他的感知中變成了一條長河,始終奔涌向前,而過去的河流看起來時刻在運動,在河面卻是如同冰封一般處于靜止。

  “余對于光陰的認知,延伸到了對天地的認知。”羲皇喃喃道。

  無論是光陰還是天地,它們都沒有固定的形態。但當有存在感知到它們時,它們就會化作觀察者最容易理解的形態。

  就像是道果會給予承載者信息時,會用承載者最習慣的方式,光陰和天地也是如此。

  或者說,道便是如此。

  道無處不在,可在那九霄天穹,也可在九地之下,甚至在世間萬物之中,哪怕是污泥穢物之內。

  天地和光陰,也是道,它們的形體如何,取決于每一個試圖了解道的人。

  以羲皇的智慧,第一時間便想明白了一切,不過他來不及深究,便要執行自己的計劃。

  時間在這長河之上沒有意義,但時間本身的意義就是由人所賦予。

  羲皇趕往過去,去往那個被三清超脫的缺口,這其中的過程,也可用時間來進行度量。

  羲皇只是短暫地跳出了長河,他終會落回去,在落回去之前,他擁有著另一種“時間”。

  因此,必須盡快。

  羲皇抬手,將那最后一點裂縫都給恢復,徹底堵上了這個缺口,也是斷了自己的后路。

  “姜離以天地萬象為力量之源,他想要超脫,難度當和三清等同,余能夠短暫跳出河流,但姜離可不行。”

  因為姜離這條魚可比羲皇要大,羲皇能夠通過的道路,姜離過去只會被卡住。

  至少,現在的姜離會被卡住,他打不開足以讓自己通過的缺口。

  而未來的姜離,也就是“末法”,他倒是能夠做到這一點,但從未來的那個時間段趕上現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末法”已經發生,但因為兩者跳出長河的位置不同,導致羲皇跳出長河的時間比未來的姜離更早。

  未來的姜離會在羲皇后面,只要羲皇不拖沓,那他抵達過去的“時間”會在“末法”之前。

  這般想著,羲皇鬼使神差地看了眼未來的方向。

  因為如果未來沒有改變,那么此刻在長河之上的,應該能夠看到“末法”的身影。

  羲皇沒有看到“末法”,只看到了虛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