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二十章 偃旗息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隋朝的棋局

  距離新年還差五天,鐘離縣和別的縣城一樣,新年的氣氛已經開始進入頂峰,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最后的沖刺,大掃除、貼門幅、豎桿子、請牌位、布置祭臺。

  上午時分,一輛馬車停靠在在鐘離縣的一座私宅大門前,從馬車里走出一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面容白皙,頜下留一縷長須,他叫做余曠之,是鐘離郡刺史張臺的心腹幕僚。

  大宅門口已經有一人在等候,他連忙將余曠之請進了大門。

  貴賓堂前站著一名三十歲左右男子,身材高大,皮膚黝黑,三角眼,鷹鉤鼻,略顯得有幾分陰鷙,這名男子便是東海軍的二當家輔公佑。

  杜伏威和其他勢力一樣,在第一時間臣服西隋,杜伏威被封為東海郡王,輔公佑則被封為淮陽縣公,在淮河遭遇蕭夏大軍的火攻慘敗后,這幾年杜伏威韜光養晦,不僅發展軍隊,也學會經營。

  杜伏威自從迎娶了東海郡大鹽梟周海王的女兒為妻,他便有了穩定的財政來源,販鹽到下邳郡、彭城郡、汝陰郡、譙郡等地,賺取了大量財富,又從前年開始,將私鹽賣進了江淮。

  目前,江淮一帶的操刀人正是二當家輔公佑,輔公佑用銀彈開路,收買了大量官員,又利用官府的支持,將李子通勢力擠出江淮。

  不過,杜伏威還是很忌憚江南的晉王,否則他早就出兵將江淮各郡占領了。

  “難得一見余兄啊!”輔公佑笑著抱拳迎了出來。

  余曠之行禮道:“有要緊事!”

  “快請!”

  輔公佑將余曠之請進貴客堂,兩人按賓主落座,輔公佑又讓手下上了茶,同時將兩個信封放在桌上,推給余曠之。

  “馬上過年了,這是一點心意,給先生和張使君。”

  余曠之原本陰冷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輔將軍太客氣了!”

  他也不客氣地將兩個信封放進懷中,又緩緩道:“我家使君剛剛接到晉王令,要求官府嚴查私鹽,鹽鐵署和內衛會來江淮各郡督查私鹽的查處情況,使君讓你們稍微收斂一段時間。“

  輔公佑也知道了鹽魚在江都被查處一事,他便知道江南總管府要在各地嚴查私鹽了。

  “有沒有說什么時候開始?”

  “具體沒說,一般都是過完年吧!反正你們要開始收斂,不光鹽不能賣,腌菜也不能賣了,至少要收斂兩個月。”

  “腌菜也不能賣嗎?”

  余曠之搖搖頭,“你們賣腌菜就是在賣私鹽,大家都知道,別以為江南總管府是傻子,動了他們切身利益,他們肯定要急眼!”

  輔公佑哼了一聲,“江淮七郡又不歸他們管轄,他們管得倒挺寬!”

  余曠之本想出言譏諷,但看在懷中信封的份上,他克制住了不滿,只是笑了笑道:“使君也是在為你們好,晉王剛剛滅了后梁,如果你們沒有實力和晉王對抗,那就不要盡量招惹他,否則后果你們也應該知道。”

  輔公佑起身行禮道:“多謝使君提醒!”

  余曠之告辭走了,一名手下憂心忡忡對輔公佑道:“將軍,如果停止在江淮賣鹽,我們損失太大了。”

  輔公佑惱火道:“你以為我想停止嗎?現在晉王只是暫時顧不上我們,可一旦他發現我們損害了他的利用,大軍就殺到東海郡了,我們拿什么抵抗?”

  幾名手下都不敢吭聲了,輔公佑又道:“傳令下去,不光江淮各郡暫停買鹽和鹽魚,江南地區的腌菜也暫停銷售,避幾個月風頭再說,我回東海郡向主公匯報。”

  次日上午,鐘離縣城便來了二十幾名內衛探子,為首之人正是之前在宣城縣查案的施孝真,他在宣城縣查案有功,被升為郎將,這次他負責鐘離郡的稽查。

  名義上是查鹽,但實際上是調查各個勢力滲透江淮各郡的情況,為將來恢復對江淮的統治做準備。

  但目前,蕭夏暫時還不想和朝廷翻臉,天子只是答應把江都郡還給他,其他江淮六郡,包括廬江郡、歷陽郡、同安郡、鐘離郡、弋陽郡和淮南郡都依舊屬于朝廷管轄。

  蕭夏雖然名義上得不到這六郡,但他依舊準備把這六郡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就涉及到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控制。

  經濟是大頭,比如鹽和生鐵必須由江南道鹽鐵署專賣,再比如私人開采冶煉銅鐵礦可以,但必須要向江南道總管府備案,同時不準擅自售賣,只能由總管府收購。

  再比如江淮地區的糧食、布匹、油料、木材等大宗貨物,這些都屬于戰略資源,小商人的正常生意不會過問,但大規模采辦必須由江南道官辦商行控制。

  其次是政治上的控制,也就是控制官府,官府如果效忠朝廷,很正常,晉王允許,但除了朝廷和江南道外,官府和其他勢力勾結,那就屬于政治上的出軌,必然會遭到嚴查。

  第三點就是軍事上的控制,按照蕭夏五年后和朝廷達成的協議,江淮地區是不允許有駐兵的,特殊情況可以例外。

  也就是說,除了朝廷和江南道的軍事存在外,任何其他勢力不能在江淮有軍事存在,包括軍隊、武士和情報點,這些都屬于軍事范疇。

  這些其它勢力可能是杜伏威、可能是李子通、甚至是西隋朝廷或者瓦崗軍等等。

  這次內衛進駐江淮各郡,名義上是查鹽,實際上是落實三大控制而來。

  施孝真帶領手下落腳后,立刻開始著手調查,分成五組分頭去了解情況。

  施孝真帶著兩名手下來到了城北,基本上所有縣城的城門附近都是菜場,農民一早挑擔進城,就在城門兩邊擺攤售賣,所有很多和食材掛鉤的店鋪也都在城門附近。

  江南官鹽店自然也不例外,一家紅色屋頂的官鹽格外醒目,很遠就能看見。

  這家官鹽店是整個鐘離郡的總店,有倉庫,店鋪也比較大,除了正常的三名店員外,還有管事和配送伙計。

  施孝真找到了管事,將他亮出了內衛牌,管事姓趙,是個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連忙將施孝真和手下請入后堂。

  施孝真坐下笑道:“我們在江都發現了有人販賣私鹽的情況,以腌菜的方式進行販賣,所以要進入深入調查,我負責鐘離郡,需要你告訴我,鐘離郡的私鹽販賣情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