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二十七章 意外發現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隋朝的棋局

  劉文靜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我們的文吏分為三級,各位是作為三級文吏招入,首先大家沒有假期回去探親,我們事情很多,明天大家就要上崗,作為補償,每人有二十貫的安家錢,留給自己也好,寄給家人也好,隨你們自己決定。

  然后是基本俸祿,每月五貫錢,其次是各種補貼,有一千五百文錢,另外還有一個全勤獎,我們的各種休假都按照朝廷的制度,在制度休假以外,如果大家不另外請假,那么每月有五百文錢獎勵,這就是全勤獎,如果請假就沒有了,一共是七貫錢,每年都會漲俸祿,漲多少根據個人表現。

  另外夏天有冰,冬天有碳,過年每人有十石米和兩只羊,最后還有個年終考評獎,這個不知道有多少,但肯定不低,你們今年就能拿到一部分。

  最后再說說食宿,中午官府管一頓飯,有宿舍,單身每人一間,如果成婚有孩子了,可以有一座小院,每天早晚都有馬車接送,如果因為處理公務沒有趕上馬車,會補貼三十文車錢.”

  接下來便是眾人分配給各個署衙,由尚書行臺下面的官吏署統一安排,這個不需要大家參與,每人領一塊銅牌和領二十兩銀子,最后拿到一份報道函,眾人便上馬車前往宿舍了。

  宿舍是郡武士院,布局和當年蕭夏的武士院完全一樣。

  陸邈三人依舊住在一個小院內,每人一間屋,如果已成婚沒有孩子,需要把妻子接來同住,那么給兩間屋的一座小院,如果已成婚有了孩子,需要把妻兒接來同住,就給三間屋的一座小院,

  “賢弟分到哪里?”蕭寧笑問道。

  陸邈不好意思撓撓頭,“分到秘書署,蕭兄呢?”

  “不錯!不錯!我分到觀察使司,老謝呢?”

  旁邊謝鈞悶悶不樂道:“我分到儲備院,據說就是打雜院,沒有固定崗位,哪邊需要人就把我們叫過去,說不定還要去刷馬桶!”

  蕭寧搖搖頭笑道:“刷馬桶倒不至于,只是暫時沒有固定崗位,搞不到會分到稅賦署,那可是肥差啊!”

  謝鈞嘆了口氣,“肥差會輪到我嗎?明天儲備院所有人都去運河署報道,我們的第一個臨時崗位就是開鑿運河。”

  這時,管理宿舍的官員給他們送日用品來了,每人領一套,官員叮囑三人道:“今晚早點睡,明天是你們第一天報道,卯時三刻就要出發!”

  總管府早晨的上朝時間是辰時正,也就是上午八點,和各地官府都一樣,中午休息半個時辰,下午是申時正下朝,也就是下午四點,每天工作七個小時。

  今天一早,高颎就要帶一百名儲備院的文吏奔赴二十個運河大營,目前每個運河大營就只有兩名文官,平均每人要應對幾千名民夫,根本就忙不過來,

  蕭夏也要一同出發,他是要巡視運河開鑿情況。

  山陽瀆全長四百里,只需征用十五萬民夫,不像通濟渠需要征調兩百萬民夫,為什么人數少,因為工程量少,山陽瀆已經疏浚過了,只是因為當初疏浚的標準比較低,現在要和通濟渠統一,所以還需要拓寬三丈,工程量比較小,十五萬民夫干半年就能結束。

  干完這半年,以后五年就可以免勞役,其他沒有被抽中的人家則需要分攤這名民夫的口糧,但也能免今年的勞役。

  很快,蕭夏便抵達了第一個大營,西岸都是忙碌的民夫,首先是先開挖兩丈五尺的河道,然后用泥沙袋砌一個水壩,把水隔開,再把最后五尺的泥土挖掉,拿掉泥沙袋后,就算完工了。

  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幾乎不影響現在運河的航行。

  民夫們已經開始三天了,挖土運土絡繹不絕不絕,官府還投投入了二十萬頭牲畜,雖然隋朝沒有挖掘機,但他們也有辦法,充分利用畜力,先用三頭牛拉三刀頭的曲轅鐵犁,把泥土充分翻松,剩下的事情就是把土裝進麻袋,由騾驢運走,最后裝滿泥土的麻袋還要用來砌水壩,所以雖然裝袋麻煩一點,但省去了以后再裝袋。

  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幾萬人用鋤頭挖運河,那也太小看勞動人民的智慧了。

  之所以搭建二十座大營,這樣就是每隔二十里有一座大營,完成一天勞作后,民夫們可以騎騾驢返回大營,大大減少了路上通勤時間。

  蕭夏來的一座大營內,正好看見百余名婦女正在做飯,當然餐食條件不會太好,每個民夫一大碗飯,一塊咸菜,一勺醬,一碗肉湯,然后中午不回營,由健婦送飯,每人兩個大饅頭夾一塊醬菜。

  做飯的女人也是征用來的,有的人家實在出不起民夫口糧,那就讓女人來營地做飯,或者年紀稍大,就來營地夜間喂牲畜。

  另外,每個大營還有五百士兵負責維持秩序,同時在工地上監督干活,偷懶占便宜是人的本性,必須要有士兵監督,士兵叱罵抽打偷懶的民夫也不可避免。

  另外還有民夫頭,每五十人選一個民夫頭,民夫頭負責安排每個人工程,當然,民夫頭本人也要干活,民夫頭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免一年的稅賦。

  所有的人員物資調度,工程進度安排,以及緊急事情的處理,矛盾調解,甚至替民夫寫信之類,都是由官員完成。

  將一百名儲備官員放入二十個大營,每個大營增加五人,大大減輕了官員們的工作量。

  蕭夏并不是每座大營都要視察,他只巡視了三座大營,約六十里的河段,便結束了巡視,總的來說,他很滿意高颎的各種方案。

  尤其高颎設計的三刀頭曲轅犁更是讓蕭夏贊不絕口,這顯然是之前挖掘通濟渠的經驗,牲畜多,可以三牛并行,但需要三個人扶犁,如果把三個犁并為一個犁,就只要一個人扶犁,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三頭牛拉拽,可以制作大犁,泥土翻得更深。

  兩個犁地,后面的人就能將泥土裝袋,放在牲畜背上運走。

  如果這種高效率一直保持的話,那不需要五個月,三個月就能完工。

  蕭夏的官船沿著運河而行,距離江都縣還有三十里,這里有一座小鎮,叫做陵北鎮,小鎮約有兩三百戶人家,這里是江都有名的鐵匠鎮,很多人家都是打鐵為生。

  小鎮也在運河邊修建了一座碼頭,一支船隊正在卸貨,岸上堆滿黑漆漆的東西。

  蕭夏看了半晌,忽然大喊道:“停船!”

  船只降低了船速,蕭夏命令道:“靠上碼頭!”

  官船調頭向碼頭靠去,剛靠穩,蕭夏便指著岸上黑漆漆的東西高聲問道:“這些煤炭是誰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