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30章 原來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都重生了,我當然選富婆啦!

  當一個人在互聯網上的名氣越來越大,并且因為互聯網名氣獲得的利益也越來越大的時候,那么互聯網上自然而然就會出現許多針對這個人非議,負面輿論,乃至抹黑,甚至詆毀。

  這是每一個名人出名后,都必然會遭遇的事情。

  呂堯當初靠著王殊,簡筱潔,榮念晴他們快速積累財富,并在互聯網上也獲得了一定的影響力后,針對呂堯的攻擊從來都沒少過。

  從最初的軟飯男,到后來的渣男,鳳凰男,乃至到后面一個又一個的黑手制造事端,抹黑詆毀呂堯的人格,甚至希望呂堯背負上法律的制裁……扛過了這諸多的非議后,呂堯才成為如今互聯網上的“資本”。

  其本身已經變成了互聯網上的熱度。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呂堯這樣把自己塑造成互聯網上百毒不侵的人設的。

  哪怕是身家千億,或者背靠萬億規模公司的老總,只要你在互聯網上,就一定少不了被抹黑,哪怕呂堯已經成為流量體了,但每次他在互聯網上有點舉動,都會引來一波又一波的小黑子。

  只不過呂堯不在乎,這些人也只能通過網絡數據來表達自己的陰暗想法。

  如果是在現實里,這些人真要碰見類似呂堯的這類人,他們連頭都不一定敢抬起來,更別說當面抨擊呂堯這一類人了,可那畢竟是在互聯網上,不管誰來了,都得練。

  像呂堯這個級別的,在互聯網上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物,已經無懼風霜了。

  但馬鴻運的名氣才剛在互聯網上嶄露頭角,所以抨擊他的聲音,增長的尤其的多,尤其的大,尤其是在川蜀文旅發布了收編視頻,讓馬鴻運成為川蜀旅游宣傳推廣大使后,那些命里無編的考公,考研人們,紛紛破防。

  這些人開始在網上發布帖子,抱怨著心中的不滿。

  “我真服了啊,現在什么人都能進體制內了嗎?一個連書都沒讀過幾天,一個半文盲的人,竟然能入編?這世道是怎么了?”

  “這真就是個看臉的時代啊,怎么有人可以幸運到這種程度啊,僅僅因為一個網絡綜藝,就直接逆天改命了?這搞得我們讀的那么多年的書跟笑話一樣。”

  “這個馬鴻運背后是有人吧?肯定來歷不簡單吧?不然他憑什么啊?”

  諸如此類的抱怨和猜測,蔓延在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人們不愿意相信,一個半文盲的家伙,僅僅憑借顏值就能給自己的家鄉帶來這么大的貢獻。

  人們也不愿意相信,一個出身貧寒的人直接被當地文旅選中,這背后沒有暗箱操作。

  人們更不愿意相信,一個長連漢語都說不明白,除了長相一無是處的人竟然比他們都要強。

  人們只愿意相信,這樣的人就應該在泥坑里。

  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之所以不如這個半文盲的少年,是因為他們的命,沒有這個半文盲的少年好。

  加上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房價越來越高,人們在城市里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對未來的展望越來越灰暗,人們內心深處的負能量仿佛終于找到了一個宣泄口,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在不了解馬鴻運的情況下,開始對著馬鴻運進行猛烈的抨擊。

  這股抨擊的熱潮,等到春節假期結束,無數牛馬們回到工位上后,在假期綜合征的烘烤下,終于達到了最頂峰。

  假期結束后,甚至連元宵節都還沒過的時候,網上針對馬鴻運的非議越來越多,等到2018年三月初的時候,馬鴻運新開的幾個平臺賬號下面,已經全都是各種謾罵和詆毀了。

  如此聲勢浩大的抵制謾罵,是川蜀文旅這邊始料未及的。

  運營賬號的負責人每天除了狂刪評論和拉黑賬號外,就只能努力的營造馬鴻運正在努力學習,正在積極的接人待物的人設,希望把馬鴻運的個人素質給迅速提升上來,盡快讓馬鴻運德能配位。

  但這種營銷方式其實是非常的低端的,這種營銷方式跟陷入了自證陷阱一樣,除了能把自己弄得一身疲倦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價值。

  眼看著年前打出的一副好牌正在快速的變爛,甘孜這邊的大老板簡直焦急壞了。

  三月五號的時候,甘孜的大老板風風火火的來到呂堯這邊,一進門就火急火燎的說道:“呂總!呂總!你怎么還有空這么悠哉的啊?我都快焦急死了啊。”

  呂堯起身去迎這位大老板,見狀哈哈大笑道:“您好歹也是一位千里伯,怎么可以這么焦急失態呢,不要焦急來,坐下喝杯茶。”

  甘孜大老板連連擺手,口干舌燥的說道:“我沒空喝茶!我這一個星期是整宿整宿的睡不著啊。我現在是急得抓心撓肝,抓心撓肝的急啊。”

  呂堯看了眼甘孜大老板的面容,甘孜大老板這會兒面容焦黃,雙眼遍布血絲,嘴唇上還有幾個火皰,看著就很疼的那種。

  看來甘孜大老板確實很著急,肝火燎心的急。

  但呂堯還是慢條斯理的給這位老板泡了一壺菊花茶,然后笑著推過去:“菊花茶,清氣降火的。”

  甘孜大老板壓根沒空喝茶,坐下后從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沓的文件,先遞給呂堯一個說道:“這是最近網上針對咱們馬鴻運的負面議論,很多!雖然咱們這邊采取了足夠多的措施,管控,引導,同時加強馬鴻運的文化教育,但效果都不是很顯著。”

  跟著甘孜大老板又拿出一個文件夾遞給呂堯,說道:“這是因為最近這些負面輿論,帶來的影響,咱們這邊的旅游數據開始下滑了。”

  甘孜大老板急壞了:“這樣下去不行的啊,這么好的局面可不能讓外面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給破壞了啊。”

  說著甘孜大老板就幾乎用哀求的語氣說道:“呂總,您是互聯網營銷的高手,咱們這些窮兇僻壤的人見識有限,手段也不高明,現在真的是沒招了,您這邊要是有什么招數您就教給我們,好嗎?為了川西的所有人,我真的,求求您啦!”

  甘孜大老板雙手抱拳,眼里幾乎含淚:“咱們川西上上下下,只要您一句話,甘愿為您鞍前馬后啊!”

  不怪甘孜大老板這么著急。

  這次的文旅風口干系的可不僅僅是川西數以萬計的普通人,同樣也干系到川西數以千計的基層辦事人員的未來,他們的前途全都系在這一次的風口上。

  所以甘孜大老板不是在開玩笑,只需要呂堯一句話,川西千萬人口,數萬官差都將聽從呂堯的號令。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萬民所向”,“民心所歸”吧。

  但呂堯卻不慌不忙的說道:“我確實有辦法,所以您也別著急,現在還沒到我出手的時候。”

  甘孜大老板頭發都要炸了:“什么?現在還沒到時候?”

  甘孜大老板急得直撓頭:“那什么時候是時候啊?總不能.總不能等到咱們這邊的攤子都涼了之后,咱們再出手吧?”

  呂堯哈哈笑道:“我說老哥啊,如果咱們把所有的文旅資源的提升,都局限在一個人的身上,那咱們的文旅生意是真的做不大的,真正能讓這里文旅發展起來的,一個是良好的基礎設施,一個是良好的旅游氛圍,還有一個就是這里積累的人文底蘊。”

  “馬鴻運確實給黎塘開了一個好頭,但是咱們不能一直靠著人家馬鴻運不是?這里的人們要想富起來,得靠這里的人們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維護啊。”

  “馬鴻運只能是咱們這里發展起來的契機,想要把這個攤子更好的維持,運轉下去,就需要咱們自己發力。現在,我已經聯系東南商會那邊,把這里的旅游基礎設施給做好了,這里的旅游環境,要依靠你們來維持。而人文底蘊,這里有先天優勢,加上越來越多的文藝青年,流浪青年,互聯網博主來到這里,這里的人文氛圍也在不斷提升著。”

  呂堯繼續說道:“同時,我手里也是有非常多的旅游社,互聯網旅游銷售渠道的,這些都可以成為咱們長期運營的根基。”

  聽到呂堯這么多有理有據的說法,甘孜大老板心底頓時安心了不少,心情稍緩的甘孜大老板端起桌上的菊花茶,喝了一口后,不由得再次重重嘆息一聲。

  他的內心仍舊有著揮之不去的焦慮,沒辦法,呂堯這一波互聯網營銷給川西這邊帶來了巨大的新路徑沖擊,以及巨大的心理沖擊,而這種沖擊是非常容易造成嚴重的路徑依賴的,讓他們全體覺得現在就只有這一個風口。

  眼見甘孜大老板還是不放心,呂堯哈哈笑道:“我在這邊投資了這么多的資源,難道我會看著這里黃掉嗎?不會的!放心吧,來,喝茶!”

  甘孜大老板再次深深嘆息:“我明白!”

  但人類的情緒就是這么的不可控,明白歸明白,但縈繞在心底的焦慮是始終揮之不去的。

  為了緩解心中的焦慮,甘孜大老板干脆把自己的辦公地點常駐在黎塘這邊了,用于督促這邊的旅游環境建設,對于那種低價帶團強買強賣,當地人高價收費欺負游客,又或者外地經商團伙欺負游客的事件,甘孜大老板只要發現,那一定都是從嚴從重的處理。

  當甘孜大老板親自坐鎮這里,當地的官差無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確保當地的文旅工作不出紕漏。

  等到三月中旬的時候,互聯網發酵的輿論終于到達了巔峰,而輿論的巔峰來自于一位在全網有著數百萬粉絲的口播博主,因為這位博主發布的一條博文,直接引爆了網上無數網友們的共情和憤怒。

  而這篇的發揮的名稱叫做《小鎮做題家》。

  這篇文章通過編排的故事,把一場虛擬的,小鎮出生的人拿出來煞有介事的介紹,這位虛擬的小鎮人物雖然從小學習成績優異,考入了大城市的大學,但畢業后每天的工作卻枯燥乏味,微薄的薪水對比一天比一天高的房價,在大城市安家的希望愈發渺茫。

  最后,這位小鎮出身考上大學的小鎮青年,卻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半文盲的年輕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被當地收編,成為碰著鐵飯碗的人,他什么都沒做,卻名利雙收。

  這時候再回頭看看自己這前半生的努力,那是多么的滑稽,多么的可笑。

  這篇文章一出,瞬間就引發了大量的共鳴,無數掙扎在大城市底層的打工人們那積蓄已久的怨氣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宣泄口,大家紛紛開始對這樣的情況發表自己的開發,覺得這一切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可是很快,《新聞周報》的一位主編就這篇文章發起的回應,讓這件事的輿論再次被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憑什么馬鴻運不能入編?以及馬鴻運為什么要入編》

  這篇出自主編之手的文章帶來的影響更大,引發的反響也更劇烈,因為在這篇文章中,這位主編是這么寫的:

  “網友們為什么會抱怨馬鴻運入編呢?從更深層次的動機來看,這或許源于一種被剝奪感,考編的普通人大有人在,這些小鎮做題家每天上培訓班,認真做題,也仍考不中那些能為他們帶來安全感的職務,于是心生偏激,開始控訴,覺得是馬鴻運之類的人搶了他們的飯碗,絕了他們的道路。”

  這辛辣且高高在上的文字讓無數網友們覺得內心膈應無比,于是那些散落在天涯海角的網友們終于是憤怒了,紛紛開始在網上抨擊這些文章:

  “我以為我是小鎮做題家,可萬萬沒想到,我其實只是小鎮上的錯題集。”

  “為什么會有人用「小鎮做題家」這樣的蔑稱來蔑視那些努力的人啊?”

  “我原以為我是奮發圖強,茁壯成長的新時代青年,可他們卻笑我出身卑微。”

  “從古至今,還沒哪有一個時代敢這么明目張膽的嘲諷讀書人!”

  “原來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嗎?[流淚][流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