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人一直都這樣(6k求訂)
呂堯的做法讓陸小亦朝她遠點的地方坐了坐,好像害怕呂堯忽然眼珠子一轉暗算她似的。
王杉蹙眉道:“一定要這么做?”
呂堯攤手笑道:“也可以聽你們的,直接通知沈院莊那邊拆遷,然后看看工作進展會不會更快。”
挪了遠點的陸小亦在思索片刻后說道:“其實.呂總是對的。”
等王杉望過來陸小亦就說道:“我在鄉下工作過,一旦有拆遷等事情發生后,一個地方或多或少會出幾個釘子戶。”
“如果你真按照釘子戶的要求把補償單價提高了,工作進度反而會越拖越久,因為其他已經談妥的拆遷戶也會上來找你提價,最終這件事就會變成一鍋漿糊湯。”
王杉沉默了,實驗室之外的世界果然還是復雜了。
呂堯對這些事情早就習以為常了。
他老家在未來幾年也會對廢棄老宅的宅基地進行拆遷揮手,退耕還林,那時候他恰好在老家,也碰見了不少叫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些在村外圍的老宅要鏟掉,但不同人家的宅子面積不一樣,因此產生的補償金額也不一樣。
有些村民看別人家拆遷賠償的錢多一點就開始鬧。
這還只是退耕還林的補償款。
涉及到住宅或者建設用地的拆遷款扯皮的更多。
所以在2010年以前為了配合上面大力發展基礎建設的要求,很多地方的城建公司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比如《狂飆》里賣魚強認的干爹就是這個“解決辦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有些人你跟他們好好說那是真的說不通,非得給你來那么一下子才好使,也因為這群胡攪蠻纏的人,導致后面有很多良善的人被欺負。
當你發現嚇唬嚇唬別人就能賺到更多錢的時候,誰能經得住這個誘惑呢。
有了陸小亦的支持,王杉也沒有再說什么。
下午的時候陸小亦就驅車前往宿預這邊的市中心,開始跟這邊的官方磋商這方面的事情。
陸小亦一直在宿預市中心那邊料到晚上才回來,一回來她就看向王杉和呂堯說道:“事情已經談妥了,回來前我車剛出門就被攔住了,這邊本地的幾個建材商就找到我了,這個問題不大吧?”
呂堯笑道:“不大,我們少賺點就是了。”
各地搞土方,運輸,建筑的在消息面上都是很靈通的,不靈通的話在這行壓根做不下去。
呂堯的這個提議不僅沒有風險,還能小撈一筆,當地這群地頭蛇是肯定不會放過這條蚊子腿的,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嘛。
聽到陸小亦和呂堯的聊天,窩在沙發里追劇的甘曉曦扭頭問道:“你們又在聊什么事呢?”
呂堯回道:“在聊怎么賺(keng)錢(ren)呢。”
甘曉曦“嗷”了一聲然后說道:“那說說你打算怎么賺錢唄。”
她這趟過來也是有任務噠。
除了給呂堯撐腰,她也要把這邊的工作紀實形成書面報告給到榮念晴那邊去。
呂堯跟著就把他打算怎么賺錢的想法說了出去,最后他總結道:“這么一波操作下來,大概能賺個小一千萬的零錢,重點是完全合法合規。”
如果劉莊真的沒什么事,那他們大不了就把這塊地也買下來,留作將來開發,如果劉莊真要鬧騰起來,那改變原有的建設計劃也是合情合理的。
就看劉莊那邊會不會按照呂堯預想的那樣開始折騰了。
甘曉曦早就習慣了呂堯的陰險和歹毒,從當初她跟榮念晴找呂堯一起對付王臬清他們開始,甘曉曦就開始重新認識呂堯了。
在經歷了那么多的事情后,甘曉曦對呂堯的手段更是已經熟悉了。
跟呂堯聊完,甘曉曦就拿出工作筆記記錄工作日志。
呂堯他們這邊也迅速行動起來,首先是呂堯找到附近的建材廠,跟他們磋商訂購一批建材,然后跟當地的建筑公司合作,為后續的銷售建房做準備。
有陸小亦跟著,呂堯談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沒怎么費功夫,甚至被當地的建筑公司當做財神一樣供奉著。
當地的幾家建筑公司早就收到消息了,后續這兩位手里還有大工程,前期劉莊那點工程連開胃菜都算不上。
所以呂堯前后四天就把所有環節打通了。
只不過全程跟著呂堯的陸小亦,在看到呂堯跟當地建筑商吃喝洽談時那老油條的模樣,心底不由得有點警惕。
她見過太多高管利用采購從中間吃回扣,這些高管把自己吃的腦滿腸肥,然后毫不意外的把事情也干砸了。
這種事情如果只是某些商業集團來做,陸小亦不關心,但她是這次ai工程的監事,所以她很擔心。
想到王杉對呂堯的看重,陸小亦忍不住提醒道:“呂總,前期劉莊工程你這么玩我沒意見,但如果后期的沈院莊你還這么做.那就非常不合適了。”
陸小亦的語氣很嚴厲,措辭也很正式甚至嚴重。
呂堯聽完笑道:“陸監事你放心,這也是我自己的事業。你別看這群地頭蛇現在跟我嬉皮笑臉,但劉莊工程后,他們會敬我如神。”
陸小亦迷了。
不是!
這里面也有坑呢?
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陸小亦看向呂堯的眼神多少又警惕了點。
在呂堯打通所有的環節后,拆遷的消息終于還是飄了出來,劉莊這邊的村民一開始是不信的。
但沒過幾天,就有市里的勘測隊過來要測量地勢,準備修建一條通往劉莊的新道路,為后面的工程做好準備,看著不斷過來的勘測隊,劉莊的村民終于信了。
然后勘測隊的工作就卡住了。
這個消息傳到湖濱莊園酒店的時候,王杉首先迷惑道:“進度不還沒到協商賠償呢嗎?才剛開始鋪路啊。”
陸小亦剛從劉莊那邊了解完情況回來,她在別墅客廳里哭笑不得道:“是沒到那一步,但劉莊有幾戶村民一直攔著不肯讓勘測隊標記要砍伐的樹木。”
“那幾戶人家是以前逃荒到這邊的外地戶,到這邊后沒有宅基地,建不了房,所以就在村外修了茅草屋,兩代人之后那里變成了大瓦房,也有了院子,但他們的房子是不算在村大隊的宅基地上的,按照規定他們是拿不到拆遷補償的。”
王杉不解道:“鄉下不是跟村大隊說一聲就能登記上的嗎?都不用錢的。”
陸小亦苦笑道:“那是對本村人,但外村人到這邊想要宅基地是要錢買地的,不然不給登記,所以這邊村大隊一直都沒他們的宅基地登記。”
這個情況是很普遍的。
早年間生活困難的時候,很多在本地過不下去的人都會往生活條件好的地方跑。
那時候窮,所以你到一個地方支個窩棚住下來也沒人說什么。
而這些人到別的地方落地生根后,生活條件好了之后蓋房建院,也把自己當成本地人了,這時候你再找他們要買宅基地的錢,那人家肯定是不愿意的。
這些外來的村民要是跟本地的村民通了婚也都好說,一個村的基本都沾親帶故,帶點雞鴨過去拜訪下事情也就成了。
就怕那種成群結隊過來的。
這群外來的人到了這里后就想——反正我就住了你能拿我怎樣?這里的地我就用了你能咋滴?為此好多地方好多村子還發生過不少沖突。
鬧得厲害了上面就會派人下來當和事佬,從本村集體用地里面,或者荒地里面劃一點出來給他們。
這也是很多村子里,有些人家能有十幾畝地,有些人家卻只有可憐巴巴幾分地的原因。
東大的國土太大人口太多,加上以前信息流通不便,很多地方鄉下就這么糊里糊涂的過了很多年。
如果一直這么過下去其實問題也不大。
但隨著國內經濟越來越好,很多原本山旮旯的地方都被地產開發商看上,尤其是那些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地方。
而這些地方的土地使用一直都是一筆糊涂賬,所以在開發過程里就發生了很多扯皮的事情。
等陸小亦把情況簡單說明后,王杉就納悶道:“也就幾戶人家嘛,按照面積賠償給他們不就行了?”
呂堯樂道:“哪有這么簡單,我猜村里面肯定有人說他們的地是村里的,所以這筆錢應該村里一起分,但那幾戶人家不同意,所以干脆就卡著路大家都別那拆遷款了對吧?”
陸小亦點點頭:“沒錯。”
她今天一下午都在劉莊那邊,聽那邊村民成群對罵腦袋到現在都是嗡嗡的,這也讓她響起了當初在的更偏遠鄉下工作時的慘痛經歷。
王杉也頭大,沒想到劉莊工程才剛開始就遇上這么一筆糊涂賬。
這種情況下肯定是兩邊誰都不肯放棄自己的利益啊。
陸小亦揣測道:“我估計這群人里肯定有人指著咱們拿錢出來喂飽兩邊呢,或者這干脆就是劉莊這邊擺出的龍門陣。”
呂堯引導道:“那陸姐你說咋辦?咱們肯定不能多出錢,咱們得讓他們自己內部解決這個問題,讓一方妥協才行。”說完呂堯就假模假樣摸著下巴思考道:“想讓他們妥協那肯定得讓他們覺得這么鬧下去損失更大。”
陸小亦腦瓜很靈,她很快就說道:“貼個告示,就說如果在期限內無法清理道路兩側修建道路,當地的拆遷計劃將會取消,劉莊的本地村民為了避免更大損失肯定會妥協的。”
呂堯神情振奮拍手道:“這個辦法好啊。”
“但我覺得劉莊本地的村民里肯定不是全都參與進來的,把里面帶頭鬧事那幾家查出來,一起公告貼出來效果會更好。”
聽著呂堯的補充,陸小亦眼皮子直跳,她怎么感覺自己上套了?
呂堯這家伙是早就想到這么做了,但他不說反而一直引導我來做這個事情,因果我來擔,好處你來拿?
陸小亦有點納悶的看向呂堯,心想這什么人啊這是!這種人是怎么在榮念晴那邊長期擔任副手的啊?
察覺到氣氛有點微妙,甘曉曦笑嘻嘻說道:“陸姐你別不得勁,這家伙也經常給我們榮總下套呢,其實他人還挺好的,這種叫惡趣味。”
從小就受到官風熏陶的陸小亦是不喜歡這種“惡趣味”的。
陸小亦點頭道:“嗯,我明天就去辦。”
但她剛說完就納悶道:“你就不怕告示剛貼出來,劉莊的村民就覺得這是你布的局,然后拒不合作?”
呂堯笑道:“這或許是試探,但等路修到門口的時候就由不得他們不信了。”
鄉下人或許有精明的,但他們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是沒辦法冷靜思考的,尤其是當村里第一家開始加蓋的時候,風氣會迅速風靡起來。
從眾之下就算再精明的人都會受到影響。
第二天一早,陸小亦讓人在劉莊里面貼了告示,并讓人對告示內容進行了解釋。
等解釋告示的人員剛走,劉莊村里好幾戶人家就聚到一起商量起來,在村里一戶人家的堂屋里,劉莊好幾戶人家的男人和女人都聚在這里。
有人慌張道:“這不壞了嘛,拆遷都要讓咱們給鬧走了。”
堂屋最中間一個抽著旱煙,滿眼都是精明的老頭兒哼笑一聲:“他們真要打算走就不會跟咱們貼告示了,反正咱們幾家先別鬧了,但拆遷賠償咱們幾家可別輕易答應了。”
老頭抽兩口旱煙琢磨道:“賠償是按照建筑面積算的,等別人家談下來,咱們拖一拖,再多蓋幾間房就能多拿一些賠償款。”
劉莊這幾家的男人和女人紛紛點頭附和道:“放心吧。”
然后下午的時候,村里就有人找到路邊那幾戶人家說了給他們家也算宅基地,讓他們也拿拆遷款。
貼完告示的第二天,勘測隊的勘測工作就順利完成,然后就等著修路了。
在修路過來之前,過去協商賠償款的人員跟劉莊村民聊了聊后,發現很多人家都不愿意正常的協商洽談,第一批派過去的人只不過是協商意向的。
為此他們還把村里說得上話的人都喊到大隊那邊去商量了。
但在大隊的會議室里,劉莊幾乎大姓左右看看后,竟然全都沉默了,對過去協商人員給出的拆遷價格他們是沒什么意見的,但在賠償面積上他們卻東拉西扯,就是不肯實際跟你聊。
得知情況的呂堯也不著急,跟過去協商的賠償人員放話說道:“你們也不用著急,跟他們慢慢扯皮。”
前后不過兩三天的時候,劉莊的所有村民都達成了共識,輕易不會松口賠償面積。
等到鋪路的挖土機,壓路機開到他們村口的時候,這群村民的嘴咬的更緊了,劉莊村里好多戶人家都開始相繼加蓋房屋,有些后知后覺的村民想要跟著加蓋時,才發現附近的鋼筋水泥,沙子磚頭都被定了。
也就在這時候,市里的建材商和建筑商聞風而來,其中也包括了呂堯合作的建筑公司。
呂堯推出的裝配式建筑方案迅速在劉莊村民們眼中成為香餑餑,雖然裝配式建筑需要配套建筑工人,價格相對高昂,但跟拆遷款比起來這點錢都是小錢。
很多村上的莊戶人家都開始掏出家底子開始瘋狂加蓋,有些家底子比較薄的甚至還去外面拉了外債。
因為知道這邊可能要拆遷,所以他們借錢都非常容易。
但知道這一切內幕的王杉良心不安,最終他找到呂堯說道:“你這是禍亂人心,倒果為因,這么做不對的,咱們該勸還得勸啊。”
呂堯也不攔著,笑道:“王先生,我不建議您自己去,最好的方式是散播謠言,你要是讓我們的賠款協商人員過去勸,他們只會覺得我們是奸商,不想給他們賠償款。”
王杉先生也是聽勸,他很快就讓身邊保護他的人裝成外面的人到存在去說閑話。
“其實上面壓根沒打算拆遷這里啊,都是市里開發商在坑你們錢咧。”
“你們都被騙啦,千萬可別再加蓋了,用不上的!”
這些閑話確實比賠款協商人員的話好使,劉莊有十幾戶村民聽到這話還真就猶豫了,但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沒聽這些閑話。
馬路撲到家門口了,還有人來跟他們協商賠償款,怎么就是假的了?肯定是外村人見不得他們好,要不就是開發商想要坑騙他們。
村里最精明那幾戶人家理都沒理,日夜抓緊加蓋,而那原本還猶豫的幾戶人家看到村里大部分人都沒聽后,再次選擇放手一搏。
萬一就自己家賠的最少,那不要命了嗎!
王杉先生派出的人連續說了幾天閑話都沒什么用,甚至最后一天去的時候,王杉先生派出去的人還被劉莊的人一窩蜂的哄打了出去。
看到自己派出去的人鼻青臉腫回來,王杉先生忍不住重重嘆了口氣。
呂堯當時正在別墅外曬太陽。
就算是散裝省北方,五月中下旬這個時候天氣也熱起來了。
但因為湖濱莊園酒店距離駱馬湖不遠,所以這里氣溫相較別處要宜人的多。
呂堯看到王杉先生有點沉悶,就笑道:“王哥,其實你不用難受,還是那句話,是他們自己貪心招來的惡果。”
千百年來做局的樣變了一個又一個,但做局的核心點沒變,利用的都是人們的貪婪,好色,疑心,善變,恐懼等等根性。
哪怕是最最簡單的龐氏騙局,翻來覆去被玩了不知道多少遍,也被玩出很多不同的外在樣了,可只要這個騙局跳出來玩,就一定會有人上當。
比如最近幾年乃至未來幾年都非常流行的理財軟件,你十幾萬幾十萬的本金投進去,圖人家理財軟件的高利率,殊不知人家理財軟件背后的人圖的是你本金。
那些被騙的人就算反詐人員上門他們都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把錢提出來,說是會斷了利率。
等到實在架不住勸說開始提取時,他們才發現錢提不出來,開始哭爹喊娘希望有人幫他們做主。
即便是在國家大力宣傳東南亞危險的情況下,仍舊有演員為了演出機會買機票過去 你說這種,怪得了誰呢?
呂堯跟王杉聊天時,在屋里的陸小亦也出來說道:“我之前在鄉下做扶貧的時候,是不敢一個人去走訪貧困戶的,我必須跟好幾個壯實的男人一起才敢去。”
王杉好奇道:“為什么?”
呂堯笑著回答道:“我猜自己去的話說不定會被哪個光棍關進衣柜里,再也找不到了。”
王杉沉默了。
這真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陸小亦繃著臉說道:“呂總說的沒錯,我甚至親眼看到一個光棍漢,在我們有好幾個男人陪同的情況下,去抱我們的女同事。”
王杉抿了抿嘴唇,感覺自己的三觀受到了挑戰。
呂堯聽完說道:“所以,如果我不在劉莊搞這么一出,一開始就去沈院莊王哥你說會怎樣?會耽誤多少工期?”
王杉道理都懂,但良心和現實的沖突讓王杉一時間有點無所適從。
不過也正因為呂堯能風淡云輕的處理這些事情,也讓王杉明白他其實沒看錯人。
讓呂堯做ai工程的統籌人總策劃是沒錯的,他的才情頭腦只適合在科研上,所以王杉在跟呂堯聊完后,就不再過問劉莊的事情。
劉莊一共一百二十戶人家,每家就算拿出十萬塊出來加蓋,那就是一千兩百萬的工程款。
可偏偏劉莊這群人貪心不足啊,加蓋一兩間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他們要加開兩層,甚至三層.
看著不斷從劉莊反饋回來的情報,呂堯看得搖頭不已。
前世的他也是這樣騙局里頭腦發熱的一員,恒大的房a股的票是他留學未來得到的最大的教訓,在那場地產的狂歡盛宴中,多少人眼見房價一月一個價,眼紅不已的跳進去。
然后在后來高位接盤,因此壓力爆大。
等到2023年后,下行的經濟和不斷下跌都賣不出去的房子,讓當初那群跳著腳都想買房的人懊悔不已,甚至還有因此跳樓的。
明明都上過一次當了,可在連續七天拉升的股市下,那么多人又頭腦發熱鉆進去.呂堯也是其中的一個。
想到以前做的那些荒唐事,呂堯自己都樂了。
麥子熟了幾千次,人那是那樣的人。
什么都在變,什么又都沒變。
呂堯心底嘆了一聲,繼續曬太陽。
沒曬多會兒,榮念晴就忽然發信息過來說道:“晚點騰出點時間,我去接你出來吃個飯。”
呂堯納悶了:“啊?你從上南過來接我吃飯?跟誰一起啊?”
榮念晴秒回道:“陶思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