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陽中部,廣州府以北,清遠郡。
北江浩蕩北來,穿清遠而過,途徑一山。
大江橫陳如帶,此山迭翠若屏。山體渾融,青巒迤邐,水煙常鎖。遠觀如巨黿負書,俯望似翠鳳展翎。
每逢晴空朝夕,霞光朗照,傾灑山水,霞光與山嵐、水煙交相輝映,形成彩波霓虹,在山間急速流動、變幻、飛掠,形成「波走霞飛」之景,故稱飛霞山。
另外,又有兩種傳說,一說古時有仙人在此煉丹,丹氣燦若朝霞,故名。一說有古仙在此悟道,于山巔「霞舉飛升」,故得名。
此山原為庾陽丹道諸小宗合居之所,有蒼霞派、五科派、翠微派等一十二派坐落,早先也是熱鬧非凡,一派祥和氣象。尤其是每逢早晚開爐,丹煙四起,與霞齊飛,絢爛綺麗,為庾陽勝景之一。
不過,魔潮起時,南派來勢洶洶,占據北江,掃蕩兩岸,飛霞山上諸小宗頓作鳥獸散,飛霞山也淪為魔頭盤踞之所。后來,東方道門齊心協力,收復北江,驅逐魔頭,又將飛霞山重新納入治下。
就在飛霞山百廢待興之際,馳援庾陽擊退魔兵的豫章丹道宗師、三清山副教主,董守仁董玄在,領三清山百余弟子在飛霞山駐蹕,坐鎮清遠,北呼韶州,南應廣州,堅守北江防線。
自那時起,飛霞山上再起丹煙、復聞丹香。于是,原先棄山而逃的諸宗小派紛紛請求歸山,重建宗門。董玄在仁德,來者不拒,不過卻是有言在先,這次歸山,那就要遵從統一調派,共御魔潮,不可再發生一十二派共棄山之事了。諸宗派羞慚,均稱是。
這一天傍晚,飛霞山又見落霞與丹煙齊飛之景,忽見一道火光自南而來,飛入霞中。
“來者何人!”
飛霞山此時不光是庾陽丹道靈地,同時也是浩然盟設立在庾陽北江防線的前線樞機,自然是戒備森嚴,火光才靠近,便立即被人攔下。
“為敏?速領我去見董師!”
火光散去,化作一個人形,正是程心瞻。
而攔住火光的,竟是一個面熟的故人,正是程心瞻的同門舊友,丹霞山的方為敏。
“師叔祖?!”
方為敏見是程心瞻,自然是喜出望外,才想要上前敘舊攀談,可看到程心瞻臉色凝重,又急見副教主,知曉是有十萬火急之事,便也顧不得其他,連道,
“隨我來!”
于是,程心瞻便跟著方為敏往飛霞山深處去,來到一座嵌于險峰頂上的道觀前。
觀名藏霞觀。
觀前站著一個道人,道人年紀看著在四五十歲上下,龍精虎猛,國字臉,虎目粗眉,黑發濃密,留有美髯長須,身著三清山制式副教主法袍。
正是三清山元陰殿副教主,董守仁。
“出什么事了?”
這位玄在應該是在程心瞻入山時便有感應,此刻出觀來接,發聲問詢。
“是我那獅君,中毒垂危,不是一般的毒,特來勞煩董師。”
程心瞻也有些慶幸,慶幸董師就在庾陽坐鎮,距離極近。這樣毒,程心瞻也只能指望宗里的丹道宗師了。
“快進來。”
董守仁撂下一句,轉身進觀。
程心瞻緊隨其后。
方為敏自覺守在觀門處。
“放出來看看。”
董守仁說。
程心瞻點頭,從懷里拿出地書來,化身一路疾馳,本尊在書中滅蟲,也是路途過大半時,才將蟲子燒殺掉,半點不得閑,都忙的沒空轉換身軀。
此時,他把地書掀開,掀開到繽紛彩蓮那一頁,手上抖擻,書頁里的程心瞻本尊便跳了出來。
此時,這一頁依舊色彩斑斕,蓮花盛開。在滅殺蟲子之后,程心瞻并沒有把火焰收回葫蘆里,而是以符法將滿紙的火焰蓮花封印住,留于紙中,形成了一張蓮花火符。往后若有什么緊急事,把這一頁撕掉施放,那便是打出去一座火焰洞天。
程心瞻本尊躍出紙張,再把火蓮化身和地書都收起,然后從隨身豹囊里把獅子放了出來。
他這一套動作把董守仁都看的眼花繚亂。
不過,等獅子放出來,董守仁的目光便從程心瞻身上移開,全神貫注看向獅子。
“怎么弄的?”
董守仁問。
“蠱蟲咬的,像是九嶷山的金蠶蠱,但看著還要特殊些。蟲子咬到時,只有傷口,毒性伏而不發,等咬的多了,再一同猝然爆發,獅子當即就扛不住了。我用的是您之前賜給弟子的「九轉玉真散」為其吊命。”
程心瞻快速說明了一下情況。
董守仁聞言點了點頭,然后把手搭在獅子身上,閉目感應,如此安靜不動了足有半刻鐘。緊接著,便見他拿出一件針囊,攤開,里面排滿了各式各樣的青綠色的玉針。他一邊摸索,一邊行針,這個過程又持續了半刻鐘,直到獅子身上插滿玉針。
就在程心瞻以為到此為止的時候,便見董師又祭出一物,是一方表面帶有火焰紋路的玉奩。他看著董守仁打開玉奩,發現里面還是玉針,是赤紅色的,針上躍動著火光,像是在燃燒一樣。
董守仁以指尖挑取玉針,玉針飛離針奩后在空中劃過一道火痕,然后插到獅子身上。
這個過程要更久一些,半個時辰之后,獅子身上青紅二色的玉針多達六百多根,董守仁這才停了下來。與此同時,程心瞻發現,那些最先插到獅子身上的赤針底部開始緩緩發黑,雖然速度很慢,但是他還是能看出來,那黑色是不斷上升的,仿佛要把整根赤針都污掉。
“你送來的及時,「九轉玉真散」也喂的及時,不然,這山君的命就真保不住了。”
董守仁收起了針囊與針奩,說。
程心瞻聽明白了,意思就是說獅子的命現在是保住了,于是他又問,
“學師,那獅子多久才能醒來,又會不會因此墮境或是留下暗傷?”
董守仁聞言笑了笑,說,
“在你心里,我的醫術就這般不堪?”
程心瞻連道不敢。
董守仁回應說,
“墮境或是暗傷,那肯定不會,不過我看出來這獅子之前倒是受過重創,留有暗傷。雖然已經養好了十之八九,但終究還是有些頑固隱患未曾全部去除,我也一并給治了。”
“學師圣手,活死人,補天缺。”
程心瞻自然是贊頌奉上。
董守仁擺擺手,然后回答程心瞻方才詢問的第一個問題,
“這種毒相當厲害,之前從沒見過,也就沒有現成的解毒丹藥,要對癥配的話,時間肯定來不及,所以我用的是「飛針拔毒」的笨法子。而且,我對山君軀體了解的少,也就之前給夔山君看過幾次,可同為山君,獅形和蟒形又不一樣,所以我行針也比較謹慎。如此一來,時間肯定要久些,我估摸著,整個療程下來,得一年之久。
“你看這些碧針,是用來保護心脈以及緩釋「九轉玉真散」藥性的,也就是吊它性命。赤針才是拔毒之針,你身懷陽火,這事就交給你自己盯著吧,每當一根赤針完全變黑之后,你就將其拔出來,以陽火煅燒,逼出毒素,等到玉針重新變赤,你再將其插回去,位置和深淺要完全復原,不能出現分毫差錯。等到所有赤針不再變黑,毒就拔干凈了。另外,逼出來的毒你找東西裝好,我要留著研究。”
“好。”
程心瞻應下。
“你是跟誰交手,叫山君被咬成這樣?你自己呢?有沒有事?”
獅子性命無礙后,董守仁這才問起其他。
“弟子無礙。是誰出手還不清楚,有暗中人隔空起壇施咒,送來了蟲子。不過從其手段來看,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兩個人,起碼也得是四境,大概率有五境。”
程心瞻答。
董守仁眉頭一皺,說道,
“那還是回宗請搖光山占一占吧,哦,無咎去滇文了,剩下的應該還占不出來四境五境。不行就找掌教吧,總得抓出來幕后之人,這樣才好防備。”
程心瞻搖了搖頭,
“不必,我自己能算,會弄清楚的。”
董守仁聞言勸道,
“我雖不善占卜,但基本的占卜禁忌還是知道的,占自身、占高境都容易折壽,你既然推測出來敵方境界在你之上,那就不要自己動手了。”
程心瞻稍作沉默,他當然知道不該占自身、占高境,不過現在找人也不合適。占卜之術窺探天機,反噬大,修行人本來就少,正如董師所說,宗里能占四境乃至五境的,也只有法山主和掌教了。不過法山主才入四,又在滇文那種形勢復雜之地代掌斗姆閣,日理萬機,不好打擾。掌教飛升在即,時刻都在壓制境界,躲避天機,就更加不能勞煩了。
“此事不急,大不了我躲著點就是了。”
他笑著說。
董守仁聞言也無奈,自己了解眼前這位年輕的萬法經師,在這位心中,對他人的考慮、對宗門的考慮總是大過自身,叫人不知是該為此欣喜,還是該為此憂愁。另外,以這位如今在宗里、在道門的地位,如果他拿定了主意,自己是不好多勸的,不然就是倚老賣老了。
這時,程心瞻知曉獅子無礙,心中一松,便另外找了一個話題,說道,
“學師,弟子心中還有一惑,要請教學師。”
“你說。”
程心瞻便問道,
“成胎九變中的第五般變化乃是「果然」,弟子想觀一觀「果然」真形,以助成胎。不過我聽說這種靈獸在神州大地上早已絕跡,學師見多識廣,可知曉得哪里還能看到此獸?如果沒有活物,看一看圖形也是好的。”
董守仁聞言訝異,
“你都到第五種變化了?”
程心瞻點點頭。
董守仁笑了笑,然后開始為程心瞻講解,
“果然獸,又稱蜼猿,是一種靈猴。要說圖像真形,那真是到處都有,帝王袞服上十二章紋中的宗彝用的就是這種獸形,各種古器物紋飾上也四處可見。”
程心瞻皺眉,剛想發問,便被董守仁打斷,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你要說那些紋飾雖然看著都是猴紋,但具體都不一樣是不是?”
程心瞻點頭。
“是這樣的,這些紋飾在發展流傳中變了樣子,但它們的源頭都是果然獸,就像所有的青銅夔紋都是來源于夔牛一樣。”
董守仁解釋了一句,然后繼續道,
“果然獸也是一種有名的道形,便同鼎、圓、蓮、龍、虎、人這些先天道形一樣,因此為人推崇,演變為紋飾。
“果然獸在形體上似猴類人,覆毛而有尾,五臟六腑具備,四肢二十指齊全,竅穴數三百又三十三,僅次于人與龍。在上古年間,許多陸上披毛有尾之獸,在化形時不光會化為人形,也有不少選擇化為果然形。只不過自上古后,人道昌隆,萬族萬靈以人形為尊,以非人形為恥,加上果然族絕跡,這種行為才逐漸消失。
“果然獸是一種靈獸、仁獸,一出生便通人情,知曉尊老愛幼,崇善厭惡,加之長相可愛,于是為世人所喜。不過也正因如此,人人爭相捕捉果然,養為寵獸。但果然群居,以野林為家園,離群離野即死。所以很快,這種靈獸便逐漸消亡。現在,野外人跡罕至處,還有沒有果然繁衍,我不得而知。但我想,即便是有,也不該去驚擾它們。”
程心瞻聽完后,不禁點頭,附和道,
“理應如此。不妨事,既然知道古器、服飾上的猴紋就是果然紋,那我多看一些,取其通處,抽象還形,應該也能從中復原出果然真形,觀想胎變應該也夠用了。”
董守仁聞言便笑,
“你是句曲山表尊的廣法先生,「抽象還形」這種話也只有你敢說得。不過,倒也不必如此麻煩,我這有個更快捷、更精準的辦法。”
“什么辦法?”
程心瞻連問,如果有更快、更準的,他自然也不想費時費力去搜集靈紋,再博觀略取。
董守仁不答反問,
“我聽通玄說,你在東海煉出了小尸解丹?”
程心瞻不知道董師怎么突然問起了這個,他點點頭,說,
“是,怎么了?”
“那當時靈丹出爐的時候,是什么形態?”
“是青鶴,啊!難道?”
程心瞻才回答出口,然后自己便反應過來,心中有了猜測,他看向董師。
董守仁笑著點頭,
“世間修行異象都是有道形原型的,你煉出小尸解丹,便是紫云青鶴的異象,象征長生不死。果然獸也是一種道形,象征靈慧聰仁,在世間自然也有異象顯化。
“就我所知,有一類靈丹煉成之后的異象稱作「靈猴撈月」,這里面的「靈猴」,就是指果然獸。如果你能煉出此丹,那在丹成開爐之日,你自然便能看到果然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