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圣山。
一片鳥語花香的宮殿中。
季磊原本正在閉關。
他已經算是北極仙宗之中最為活躍的一批修士,可即便如此,其實他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修煉。
這才是世間大多數修士的常態。
修仙,本就是與天爭命的事情。
說直白些。
就是要爭在壽命耗盡之前去求那一絲虛無縹緲的成仙機會。
否則終歸要成為一捧黃土。
季磊自打修行開始,無數個寒暑從來都不曾懈怠過。
忽地。
耳邊傳來一道蒼老威嚴的聲音。
“來。”
季磊緩緩睜開眼睛,他聽出,說話之人正是北極仙宗的宗主。
他眼神一凝。
那位北極仙宗的宗主乃是一位萬法殿的長老,其地位與司風差不多,但是屬于不同的傳承,當然,無論是哪一方傳承,一個道身境的長老都不是他能得罪的。
下一瞬。
季磊身形一閃。
數息的工夫,就出現在山頂最雄偉的一座宮殿前。
邁步走了進去。
宗主沒看到,倒是看到一個熟悉的白衣男子背影。
當看到那背影,季磊的眼神就是一陣變化,腦海中浮現一個叫人驚艷的名字。許久之后才有些不敢置信的開口:“何師兄?!”
那白衣男子緩緩轉過身。
那是一張叫女子見了都要生出嫉妒的完美臉龐,挑不出半點瑕疵。
豐神俊玉!
看到熟悉的臉,季磊心頭更驚。
世人稱呼他們這些人為謫仙,他絲毫不覺得有問題。
畢竟他在萬法殿,不過就是個普通內門弟子。
至多也就是符箓的本事還算不錯。
但眼前這位何九軒不一樣,那可是萬法殿內門排行前三的存在!
一般的長老地位都不如他。
這等人物居然也下界。
叫他如何不吃驚。
何九軒淡淡一笑:“是季師弟呀,我們有很久未見了吧?”
季磊點頭,甚至顯得有幾分拘謹:
“見過何師兄。”
似乎是看穿了季磊的心思,何九軒自嘲一笑:“爭不過,可不就只好想著來碰碰運氣。”
季磊心頭微動。
他想起某個傳言。
這位何師兄什么都好,一生修行都是順風順水,或許唯一的挫折就是選錯了大道。
爍金之道。
乃是火金大道交合的一種獨特大道。
實力自是不用說。
無論是火之大道,還是金之大道,都是殺伐極其強大的存在。
這兩道糅合的爍金之道更是無比霸道。
正是憑借此獨特的大道,何九軒才能在天驕無數的萬法殿宗門大比中,獲得第三的可怕成績。
要知道。
前二,那都是道君存在的徒弟。
可成也大道,敗也大道。
與爍金之道有大道之爭乃是青玄大道。
何九軒乃是紫府,原本不應該有這么可怕的大道之爭。
只可惜。
修仙界出了一位參悟青玄大道的大能——青帝。
即便青帝已經消失不知幾千載。
可令無數修士絕望的是,他殘留的大道壓制依舊壓得爍金之道完全抬不起頭。
這些年。
但凡是爍金之道的修士,都是走的下界這條路子。
何九軒自負。
一開始偏要在青帝的壓制下成道。
可足足過了一甲子,境界是紋絲未動。
那些曾經與他差不多,甚至比他差一些的師弟都有人開始嘗試合道,距離道身境大修士只差一步之遙。
而他被天地殘留的青帝道韻壓得死死的。
如今看來,終于是選擇放棄,打算妥協。
對此。
季磊表示很理解。
畢竟他就親身體會過被大道壓制的絕望,所以才耗盡家底來了這金庭小洞天。
他也瞧出。
叫他來的是其實是何九軒。
‘不愧是何師兄。’
一個天象,竟然能請動一宗之主幫忙傳話,這面子可太大。
何九軒望著季磊:“季師弟,我之前一直都在山上閉關,如今終于是有閑暇,你來這金庭小洞天的時日長,不如與我四處走走?”
季磊明白,自己根本沒有拒絕的可能。
只好點頭:
“是,何師兄。”
“哈哈哈哈哈。”
李宅中。
響起鶴千年暢快的放聲大笑。
“恭喜鶴前輩。”
李銳笑瞇瞇的望著鶴千年。
鶴千年終于是時隔百年,武功再度有所進展。
踏入通玄中境。
這一步,可是足足等了百年。
如李銳這般突破如喝水的,太少,太少,不知有多少天驕都倒在這條路上。
鶴千年望著李銳:“認識你小子,算是我這輩子的福氣。”
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呆在京城之中。
故地重游了許多地方。
昨日突然興起,學著當年的樣子在河中摸魚,沒想到心境有所改變,多年未曾松動的瓶頸終于是被破開。
當然,他也明白。
光靠心境是沒用的。
要不是李銳先幫助自己重聚氣形,后又傳授功法。
根本不可能這么快就突破。
念及此處。
他不禁感慨。
‘李小子有大出息了。’
這大抵就與自己最出息的弟子有朝一日回來,告訴師父可以安心享清福是一個道理。
“對了,李小子,要是有什么事,我能幫得上的就說,這把老骨頭還禁得住折騰。”
鶴千年說著。
李銳微微一笑:“都是太平令了,哪里有那么多要折騰的。”
鶴千年先是一愣。
隨后又是一陣大笑。
“我果然沒看錯人,你是拎得清輕重的人,確實是我多想了。”
如今的李銳早已不是清河的小軍官。
太平令能調動整個尋山司!
手中的實權可以在虞國朝堂中排行前八。
李銳也不是那些驟然得到提拔,一躍成為大官的迂腐讀書人,很曉得如何讓自己把官做得輕松。
那種事事親力親為的官員,反而才會把事情辦砸。
張首輔能成為文官之首就是因為能辦事?
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還是識人用人的本事,能把自己所想推行下去。
這才是更大的能耐。
李銳忽地開口:“鶴前輩,你江湖經驗足,若是有興趣,不妨幫忙參謀參謀那天下武評。”
“天下武評?”
鶴千年眼前一亮。
他如何聽不出。
李銳這是接了個主持天下武評的活計。
虞國天下武評乃是自太祖皇帝時候就有的傳統。
其實最近坊間一直都有傳聞,天下武評或許要取消。
畢竟現在修仙之風盛行,再加上三千修仙者下界,都給定立天下武評帶去極多的麻煩,而且那武之一字也早就有些名不副實。
此次天下武評,乃是由張首輔主持。
但依照慣例。
張首輔至多也就是做最后的把關,具體的細節自會委派一名大員帶領著武評閣的人負責。
那個身份以前是姜臨仙。
現在換成了李銳。
鶴千年毫不猶豫的點頭:“好。”
說起來。
他這位名滿天下的外功大家與那天下武評的淵源極深。
自打上武評開始,就當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倒數第一。
愣是得了一個天下第一鶴千年的說法。
好不容易擺脫了倒數第一的名號。
現在還能擬定武評。
他自是樂意。
當然,其實也存了私心。
現在武道日益衰落,可不就想著能通過天下武評重新提振江湖人的信心。
見鶴千年答應。
李銳哈哈一笑:“我便曉得,前輩不會拒絕。”
距離武評定立尚且還有兩年。
但其實時間并不算充裕。
雖說有武評司的官員會日常收集整理天下上三品修士、武夫的情報,可由于此次下界修士太過,工作量可不就翻了好幾倍。
張首輔的意思很明確。
至少也要查出八成。
“天下武評事關國之顏面,自當嚴謹,否則不是要叫天下人笑話?”
這是張首輔說得。
李銳身為太平令,看得更深遠。
也曉得張首輔如此做的原因。
天下武評為的是那玄之又玄的江湖氣運,事關氣運之爭,如何能不辦?
不僅要辦,而且必須辦好。
如何為辦好?
當然是叫天下人心服。
心服二字可就太難。
饒是李銳都不禁覺得壓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