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壽春。
隨著天下一統的形勢走向明朗,壽春無疑變得比過往任何一個時刻都要熱鬧。
不僅僅是萬民在慶祝著大勝,還有著大量原本還在觀望的世家豪強、漢室宗親或隱士商賈都來到了壽春,其中不乏一部份由劉備親自進行接見的。
如漢室宗親留存不多的諸侯王之一陳王劉寵,此番前來更是為請劉備登基稱帝……
對此,劉備自是推托了過去,然后將陳王劉寵送出了門口,返回到桌案旁坐下時。
劉備卻是驟然感覺到了一陣困意襲來,一手撐著臉頰,迷迷糊糊就睡了過去。
忽然,在那有些迷迷糊糊的感覺中,劉備感覺有一道身影出現在了面前,抬頭看去,赫然是溫潤如玉的李基。
劉備激動得站了起來,上前道。
“子坤,你何時回來的,竟不派人通知一聲,也好讓孤前去相迎。”
只是那李基并沒有說話,僅僅是靜靜地看著劉備,然后躬身行了一禮后,就如煙霧般在劉備的眼前消散了開來。
劉備本能地想要阻止這一切,連忙伸手朝著李基撲去,卻是撲了一個空。
也在這一瞬間,伏案而眠的劉備猛然驚醒,口中還脫口而出地大呼了一句。
“不!子坤!!!”
這一聲,驚得原本守在屋外的侍衛沖了進來。
劉備沒有理會那些侍衛,臉上猶存驚懼之色,伸手抹了抹自己的脖頸,入手卻是出了大片大片的冷汗,夢中的一切卻是那般的清晰。
隨即,劉備揮了揮手,示意那些侍衛退出去后,腦海里卻還是在不斷浮現夢里的場景,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縈繞在心中久久難以散去。
“不妥,不妥。”
劉備當即傳令將今日后續的其余事情都推了,親自奔著錦衣司官署而去。
原本正在官署中忙碌著的夏侯博聞訊而來,連忙向著劉備行禮。
心中焦慮難消的劉備隨意揮了揮手,一反常態地讓夏侯博即刻將關于丞相最新的消息都整理出來。
夏侯博不敢耽擱,很快就將文書呈到了一直在官署中等待的劉備面前。
劉備接過,有些焦急地接過看了起來后,夏侯博方才尋了個機會問道。
“大王,可是出了什么事?”
劉備的眉頭微微一皺,一邊繼續細細地看著文書之余,一邊開口答道。
“孤適才小憩了一片,夢中卻是見到了丞相,而丞相在夢中不語,片刻便消散不見……”
頓了頓,劉備面容難掩憂慮地問道。“孤怕這其中有什么不好的預示?”
夏侯博聞言,神色微肅,明白了劉備為何如此鄭重。
若以“天人感應”而論,這忽如其來的夢境,還真有可能是上天在預示著什么。
不過見劉備眉眼間難掩的憂色,夏侯博還是下意識地出言安慰道。
“大王或是近來過于勞累,又因北伐前線一切順利,所以心中有些不踏實,故以有了這一夢罷了。”
“再者,丞相如今身處洛陽,洛陽內有大軍七萬拱衛,有前將軍與虎侯在身邊聽用,虎牢關亦有衛尉駐防,縱有些許曹魏或趙國殘黨流竄,也不可能傷得到丞相分毫。”
劉備聽罷,一一對比著錦衣司最新匯總的情報,心中也是隨之稍安。
處于洛陽的李基身邊還有大軍拱衛,確實不會遇到什么危難。
不過,劉備思索了良久后,還是有些不放心地開口道。
“往司隸一帶加派人手,務必要第一時間知悉丞相狀況……”
頓了頓,劉備接著說道。
“此外,派人千里加急傳信給丞相,讓丞相即刻從洛陽返回壽春,這北伐即將功成,丞相于此刻返回已然無妨。”
與此同時。
隨著李基張榜安民后平靜了半個月左右的洛陽,此刻已然全城戒嚴,大量士卒在城中穿梭著,從武庫中將大量守城器械往著城墻送去。
官署之中,一眾文武齊聚,盡顯肅殺之氣。
昨夜李基得知了張飛一部遇襲大敗,且在潰敗后遭到鮮卑騎兵銜尾追殺數十里,死傷無數,僅知張飛勉強率領著殘軍不得不往著冀州方向退去。
鮮卑這驟然南下,并且還出乎意料地襲擊了張飛一部,讓李基當時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自并州南下的鮮卑有兩個去向,一則東出冀州;二則南下洛陽。
若是鮮卑出冀州,那么無疑是曹魏所拉攏而來的援軍。
可這般也就罷了,最令李基覺得擔憂的反倒是鮮卑趁機南下洛陽。
因此李基幾乎是連夜令馬超率領西涼鐵騎趕往孟津,意欲通過孟津堵住鮮卑南下洛陽的通道。
可結果卻是慢了一步……
在馬超趕到孟津之時,鮮卑一部已經渡河了一部分,想要阻擋卻是為時已晚。
當馬超將這個消息帶回了洛陽后,李基即刻便下令洛陽做成守城準備,再派出騎兵奔赴洛陽周邊的鄉里村落,讓百姓們帶足干糧各自快快藏入山中避難。
親身在幽州經歷過烏桓之戰的李基,很清楚這些草原異族劫掠之下,百姓近乎與牛羊沒有區別。
鮮卑鐵蹄肆虐下,洛陽城外的百姓必將是率先蒙難的那一批。
尤其是鮮卑此番兵力之多,僅是擊敗張飛一部就有二十萬之多,一路奔襲南下洛陽,軍糧必然緊缺。
那么對于鮮卑而言,漢民百姓某種意義上便會是他們的糧草。
因此,李基幾乎第一反應就是派遣騎兵去通知各處鄉里百姓逃難,往山林里逃難躲避去。
直至做了這一系列應對后,李基方才細細地問詢起細節,道。
“孟起,你抵達孟津之時,已大概有多少鮮卑騎兵渡河?”
“約莫五萬之數。”馬超估算了一下,答道。
“五萬……”
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暗中計算了一番后,開口道。
“如此說來,那么距離鮮卑大軍兵臨洛陽城下,還有一兩日的功夫,足以讓大部分百姓藏于山林躲避兵災。”
知悉局勢嚴峻的周瑜驟然想到了什么,主動出言提議道。
“丞相,秋季將至,偽趙治下百姓未必舍得田里糧食,必然會有不少百姓抱有僥幸之心留下來搶收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