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嗎?”
  “嗯?”
  “那天你教的那招劍法,我還有不少地方沒弄懂,寧劍仙方便指點一下嗎?”
  “有報酬嗎?”
  “寧劍仙想要什么報酬?”
  “變成劍讓我用十天?”
  “.不能換別的報酬嗎?”
  “你覺得有什么是你有,但我又很缺的?”
  房間內,李飛手中捏著一截半透明的絲線,神情很無奈。
  當初在潭城和寧青曼分開時,他就主動將手中的千機無影絲分出一截,送給對方。
  “如果有厲銘的消息,我可以隨時聯絡你。”
  這是當時李飛的說辭。
  同一段千機無影絲分成兩截,不僅可以讓雙方遠隔千里進行實時通訊,還能讓彼此感應到對方的位置。
  這也是寧青曼能及時趕到,救下李飛的原因。
  在摩云城閉關修行一段時間后,李飛第一次主動用千機無影絲聯系了寧青曼。
  對方回得也很快。
  只是這報酬.
  “十天換你指點我十天。”
  “成交!”
  千機無影絲中傳來寧青曼回復的文字。
  “果然,很多事情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李飛自嘲一笑,很快沉浸在與劍仙的交流中。
  對他而言,這是難得的輕松時光。
  北境戰事雖然已經平息,但大藍朝的南境和東境,此時正戰火如荼。
  所以李飛知道,自己可能歇不了多久就會再上戰場!
  大羅宗。
  大羅峰后山禁地。
  這里只有歷代大羅宗掌教才能入內,也只有大羅宗掌教才能掌控這后山禁地的禁制。
  但今日,現任大羅宗掌教太禹帶著一人走進了這里。
  兩人走進一座山洞。
  一座紫色的水池在山洞中央,水池中不斷冒出雷電,散發著恐怖的毀滅氣息。
  四周的墻壁上刻滿了各種符文,不斷閃爍著光芒,好似星空中的繁星。
  這座雷池里本該有六朵代表著大羅宗氣運的金蓮。
  但此刻只有一朵金蓮含苞待放,其余五朵全部枯死!
  看著雷池中的金蓮,太禹嘆息一聲。
  當初他就是在這里被清虛困住,眼睜睜看著對方將大羅宗八百年氣運都化作了籌碼!
  清虛死后,大羅宗氣運幾乎損耗殆盡,因為有太禹這個武圣在,所以雷池中才保住了一朵氣運金蓮。
  跟著太禹一起走進這處禁地的,是一名看上去比太禹年邁很多的道士。
  他道號清唯,是如今大羅宗碩果僅存的頂級真人。
  當初清虛造反,大羅宗絕大多數的術士都選擇追隨對方,事后被朝廷殺了一批,逃了一批,從而元氣大損。
  大羅宗這個以術法為根本的宗門,如今反而是武者占據了主流。
  “師叔,這就是本宗的雷池和氣運金蓮?”
  清唯問道。
  太禹點頭:“如今我宗的氣運,和巔峰時相比,十不存一。”
  清唯看向他:“那還要搏這一次嗎?”
  太禹眼神凝重,沉聲道:“要搏!否則只能坐山等死!”
  沒了氣運,對大羅宗最大的影響是未來。
  沒法再像以前那樣門人弟子代代都有天驕出。
  宗門內的強者破境,成功率也會下降一些,導致頂尖強者越來越難出現,更別說巔頂強者。
  當然了,沒了氣運,不代表一個宗門就永遠完了。
  氣運決定的是概率,而不是一定行或者不行。
  或許過個上百年,宗門內突然就出了一個驚艷后輩,重新將宗門發揚光大。
  江湖上那些沒落門派再次中興的,通常都是這個套路。
  但太禹很擔心大羅宗根本沒有未來!
  一旦宗門繼續這樣衰落下去,等他死后,沒了巔頂強者坐鎮,朝廷難道不會秋后算賬?
  所以太禹要放手一搏!
  “我用這最后一點氣運助你破境,只要能成,將有更多的氣運反饋而來,我大羅宗也能重回巔峰。”
  太禹對清唯說道。
  清唯恍然,終于明白為什么太禹今天會違反宗門禁令,帶著他進入這處禁地。
  “事關我大羅宗未來,弟子愿以身試道!”
  清唯沒有猶豫,決然道。
  “好。”
  太禹點點頭。
  “可惜,如果清云師兄還在”
  清唯突然喃喃道,神情黯然。
  大羅宗一共有兩名修為境界達到天罡地煞大圓滿的頂級真人。
  一個是此前執掌宗門戒律的飛云峰峰主,清云真人。
  還有一個就是清唯。
  清云真人是清虛真君的鐵桿支持者,當初清虛和云恕交手時,清云真人在攔截朝廷派來的援軍,和摩云大學的校長交手。
  后來清虛強行破境失敗,身亡。
  清云真人沒有選擇逃走,而是返回大羅宗,送了他的師兄最后一程。
  之后死在了云恕手中。
  無論是修為境界,還是天賦,清唯都自認不如清云。
  如果清云還在,今天太禹就該帶著對方走進這里。
  因為清云破境的成功率肯定比清唯高。
  “收斂心神,開始準備吧。”
  太禹對清唯說道。
  清唯心中還有疑惑,他看著太禹:“師叔,為何要選在今日?”
  “因為昨日羽化宗的無尋真君破境失敗,已經仙逝了。”
  太禹說道,“此事涉及巔頂層面的氣運變化,唯有巔頂強者才能有所感悟。”
  “請師叔指教。”
  “其實我道家先祖們對此事早有推測:這世間每一個巔頂強者都有大氣運在身,那如果世間的氣運是有數的,是不是意味著巔頂強者的數量也是有限的?”
  “這”
  清唯陷入沉思。
  他對氣運當然也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以前沒有太多的關注。
  現在聽太禹這么一說,他想了想,覺得真有可能是這樣。
  因為從古至今,世間同時存在的巔頂強者數量都沒有太多。
  真君能活兩百年,武圣能活三百年。
  巔頂強者又不容易死。
  再加上武道和術道一直都在發展,修行界整體一直都是在向上走的。
  可是千年以來,還真沒出現過同時有幾十名巔頂強者在世的情況。
  “根據這個推論,我道家先祖們提出了一個猜測:世間同時存在的巔頂強者數量越多,后來者破境的難度就越大。反之,則難度越小。”
  太禹繼續說道。
  清唯瞪大眼睛,沒想到還有這種說法。
  太禹:“當然,這個猜測一直都沒法真正落實,因為巔頂強者的數量還是太少,且影響破境的各種因素太多。”
  清唯:“那”
  太禹:“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事關巔頂,任何一點有利因素都不該忽略。”
  清唯點頭認可。
  太禹:“我大羅宗有秘法,專門用于測試此事。在無尋真君之前,已經有三位真一境的巔頂死去。無尋真君一死,量變引起質變,所以秘法給出的結論就是今日。”
  “今日就是最適合頂級真人破境的時間!”
  清唯心神一振。
  原本他對自己破境的信心并不足,只是事關宗門的生死存亡,他才甘愿放手一搏。
  此刻聽太禹這么一分析,信心頓時上漲了許多。
  他在雷池邊盤膝坐下,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
  靈虛山。
  登仙閣。
  上任羽化宗掌教無尋真君剛在這里仙逝,新任掌教無晦就走了進去,開始閉關。
  無晦當然不是為了突破巔頂之上,他是為了突破真一之境,成為真君!
  大羅宗有關于巔頂強者氣運的推測,還留下了專門的秘術。
  羽化宗當然也有。
  所以今日,無晦也選擇閉關,準備突破境界。
  這位新任掌教和普渡寺的悟澈一樣,也擁有親王級戰力。
  悟澈是佛家最有希望踏入巔頂的人,無晦則是道家最有希望踏入巔頂的人。
  登仙閣外,羽化宗所有長老嚴陣以待,已經布好大陣。
  既是替無晦護法,也是聯合施展秘術,為無晦增加破境的機會!
  上清宗。
  此前追殺佛目天王的玄心真君已經回到了宗門。
  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玄塵真人。
  基于同樣的原因,今日玄心真君親自為玄塵護法,助對方破境!
  藍凌城。
  皇宮,洞幽殿。
  這里曾是國師云恕閉關修行的大殿,此時云恕的不記名弟子,正法閣副閣主紀毅恒盤膝坐在大殿內。
  這位號稱‘真君之下,飛劍第一’的頂級真人,當然是最接近巔頂的那一小撮頂尖強者。
  “卿有幾分把握?”
  天子秦子恒此時端坐于御書房內,手握傳國玉璽,已經激發了玄穹御極真龍大陣。
  他的聲音在洞幽殿內響起。
  紀毅恒平靜地說道:“陛下,臣天賦遠不如國師,若是平時,只有一成把握。特意選擇今日,或許能多出兩成把握。”
  大藍朝立國五百多年,和道家合作了五百多年,道家知曉的很多秘密,大藍朝皇室也知曉。
  所以紀毅恒也選在今日破境!
  而且他比其余人更清楚今日破境,自己的機會肯定會更大。
  因為他得到過云恕的指點。
  云恕擁有解析道則,曾專門以道則推衍過此事,得出一個較為確定的結論,還留下了一道秘法。
  紀毅恒選在今日破境,憑借云恕留下的秘法,才敢說自己能多出兩成的把握。
  “卿盡管破境,朕以國運助你!”
  秦子恒的聲音傳來。
  紀毅恒站起身,面朝大殿外的方向,躬身行了一禮:
  “多謝陛下!”
  有天子以國運相助,他今日或能有五成把握?
  紀毅恒重新盤膝坐下,平心靜氣。
  某一刻,大殿內的符文紛紛亮起。
  雄渾的真力如銀河倒灌,從紀毅恒體內涌出,與天地共鳴!
  磅礴的天地元氣朝洞幽殿匯聚。
  秦子恒以玄穹御極真龍大陣幫紀毅恒不斷‘過濾’掉對方不需要的天地元氣,并將對方需要的天地元氣進行凝聚。
  紀毅恒的本命飛劍懸浮在他身前,劍身上共有六顆星辰亮起,代表六種不同的神通。
  大殿內,劍氣縱橫,一座陣式降臨。
  從真靈境到真一境,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凝聚道則,從而將本命法器化為本命法寶。
  紀毅恒早就確定了自己的‘道’,此時開始嘗試凝聚道則。
  洞幽殿上空,云海低垂,隱約有劍光閃爍。
  這是凝聚道則時引發的天地異象。
  隨著紀毅恒正式開始朝巔頂發起‘沖鋒’,他立刻就心有所感——
  如果將巔頂之境看作是一個渡口,那么今日這渡口的水流要比往日更湍急,更有利于行舟。
  而紀毅恒在行舟的同時,別人也在行舟。
  大家都選在今日破境,無形中便形成了一場爭渡!
  誰先破境,后面的人會立刻受到影響,破境難度直接提升!
  相距太遠,紀毅恒也不知有幾人在和自己爭渡。
  不過他對此并不意外,而且大致也能猜到會有哪些人選擇在今日破境。
  御書房內,秦子恒催動玄穹御極真龍大陣,動用國運,輔助紀毅恒破境!
  只是如今大藍朝的國運已經捉襟見肘,所以秦子恒手里可用的籌碼并不多。
  踏上巔頂這一步,從來沒有借助外力一定能成的說法。
  哪怕秦子恒不惜損耗國運,強行將紀毅恒破境的成功率堆到九成,最后那一成還是要靠紀毅恒自己。
  萬一失敗了,大藍朝在這樣的要緊關頭國運動蕩,恐怕要滿盤皆輸!
  所以秦子恒不會進行這樣一場豪賭,特別是在聞人正和李飛都打出傳奇戰績的情況下。
  他只會‘小賭怡情’。
  當然了,如果把紀毅恒換成是李飛,他的選擇又不一樣了。
  大元帥府。
  聞人正獨自一人盤膝坐在密室內。
  一道道猩紅的血氣正從他體內排出。
  當紀毅恒開始破境,秦子恒動用國運相助時,聞人正也心生感應。
  他暫時停止運功,抬頭看向皇宮的方向,靜靜等待結果。
  身為大藍軍神,大藍朝如今唯一的巔頂強者。
  聞人正肩上的壓力比李飛更重!
  旁人看到他一人敵一國,看到他在佛家大陣內一人強殺三名武圣,看到他戰力無雙的一面。
  甚至秦明厲都一度懷疑他擁有挑戰林天一的力量!
  但他沒告訴任何人,包括秦子恒——
  普渡寺一戰,他受的傷有多重。
  “李飛是怎么做到屢屢在生死間徘徊,無論怎么打好像都不會受傷的呢?”
  聞人正有時候也會對那位青史第一感到好奇和驚嘆。
  而在李飛徹底成長起來之前,他很希望紀毅恒能成功。
  希望大藍朝能再多一位巔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