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五十七章 蔡狗賊與王雞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趙頊難啊!

  他在孫思恭說了大話,說什么漢武帝能讓十七八歲的霍去病封侯,他如何就不敢,但話才剛出口,立馬大功勞便來了。

  當然,不當回事也沒問題,反正孫思恭是內臣,輕易不會將這些話給泄露出去的。

  但有功不賞,而且還是天下人皆知的大功勞,若是不賞,豈不是坐實了他趙頊忌憚臣子的名聲?

  但要封賞,現在已經有許多人在嚼舌頭,說什么蘇允太年輕,卻已經是身居高位,再這般下去,終會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屆時功高蓋主如何如何。

  趙頊感覺到了為難,但他當了皇帝也有許多年了,自然知道該當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

  事情為難,那便讓宰執們去傷腦筋唄。

  趙頊將此事封送三省,讓諸公商議出來一個合適的封賞方案出來。

  此事先達中書省,蔡確一看,隨即轉達至門下省,門下省立即打了回來,道:“門下省只負責審核,該如何決策,還得中書決定。”

  于是蔡確將其送去尚書省,尚書省左仆射王珪一看又是冷笑,將其打發了回去,道:“尚書省負責執行,該當如何決策,與我尚書省何干?”

  于是蔡確將其推向吏部。

  吏部管著官員升遷,的確是該歸他們管理。

  但吏部隨即將其推給了兵部,因為這乃是軍功,由兵部核查后,根據慣例過來請功,到時候吏部根據兵部給出來的立功等階給予論功行賞,沒有問題吧?

  兵部也有話說,說蘇允畢竟是文人,而軍功賞格里都是關于低級武官以及士兵的,根本沒有文人立軍功的賞格,因此兵部對此并無成例可循,于是又將其給打回去吏部。

  吏部一見不對勁,趕緊將其退回給中書省。

  蔡確覺得腦袋都大了。

  三省六部都不想管此事,那總不能將其拋回去給官家吧?

  當然不可以啊。

  所以,蔡確召開諸宰執的會議,連同吏部尚書、兵部尚書也一并請了過來。

  蔡確笑瞇瞇道:“諸公,蘇允封賞之事,已經是拖了挺長時間了,不如大家今日一起商議一下,將此事給定了下來吧。”

  張璪呵呵一笑道:“三天兩頭就要給他封賞,還不如就此給他個宰執呢。”

  章惇點點頭道:“哦,書記官記一下,張參政提議蘇允拜為宰執,張參政,不知道是樞密使,還是參知政事?”

  張璪聞言惱道:“什么亂七八糟的,蘇允哪里夠得上樞密使!”

  章惇沉聲道:“那就是張參政胡亂說的是么,諸宰執議事,張參政卻在信口雌黃,是因為沒有殿中侍御史主持紀律,才這般猖獗?”

  張璪怒視了一下章惇,不過卻不說話了。

  蔡確看了一下王珪,知道王珪與張璪二人是最大的障礙。

  蔡確笑道:“王相,您覺得該當如何封賞蘇允?”

  王珪抬眼看了一下,心中冷哼了一下,若是可以的話,他想要說不給蘇允封賞,但此話卻是說不得,若是說了,此處有書記官記錄,到時候傳出去,那就是他王珪嫉賢妒能,不給立了大功的封賞。

  因此這話卻是不能說出口,但王珪卻是消極對待,道:“此事中書省可以定下章程,經由門下審核,尚書省自然會執行。”

  話是這般說,但到時候自然有萬般做法將其打回去,例如說什么資歷不夠啊,才能不相符合啊,品德欠缺啊之類,只要想要挑毛病,總能夠挑得出來,而且還是別人無話可說的那種。

  蔡確自然知道這個情況,這才是他為什么不直接從中書省定奪,然后去走流程的原因,因為之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王珪因為只把持門下尚書二省,不甘心對自己束手聽命,因此總是在一些事情上糾纏。

  所以就算是他商議出來一個合適的封賞方案,他依然會將其打發回來,次數多了,到時候中書的權威也將會盡喪,這才是蔡確先將大家召來一起商議的原因。

  當然,給蘇允封賞一事的確是存在著許多的敏感的地方的,連官家都覺得此事頭疼,他蔡確自然也是這般覺得。現在的問題是,不封賞肯定是不行的,立了功不賞,那就是打壓功臣,官家或許要擔一個顧及臣子的污點,但他們這些宰執,可能會被認為是打壓功臣的奸臣啊!

  你別說什么蘇允年紀小不該太快升官的話,你猜民間會不會信你?

  百姓們通常比較樸素的想法是——好不容易大宋朝出了個能打仗的年輕人,你們卻非要倚老賣老壓著他,這不是奸臣行徑是什么?

  天可憐見的,小蘇經略相公在西北出生入死,不僅八百騎踏破黨項人中軍大營,還直搗西夏國都銀州城,嚇得梁太后連夜出逃。

  那叫什么?

  那叫夜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啊!

  小蘇經略相公都已經封狼居胥了,你們還要打壓他,這不是奸臣是什么!

  啊,小蘇經略相公破的不是中軍大營,那銀州城也不是西夏國都,還有那梁太后也不在銀州城里,更不存在什么梁太后連夜出逃,而且這等攻擊也遠遠談不上什么封狼居胥……那又如何?

  你就說小蘇經略相公立的是不是大功,是吧?既然是,為什么不給封賞?

  呵呵,還說你們不是奸臣!

  王珪自然不想擔這樣的罪責,但難道他蔡確便想擔這樣的罪責么?

  所以,能夠給蘇允封賞自然是最好,若是被阻攔,那也好辦,直接將罪責推到王珪與張璪的身上去,嘿嘿,這兩人一直跟蘇允便有齟齬,把他們推出去豈不是正好?

  想及至此,蔡確點點頭道:“好,那就按照王相的想法來,我們中書會擬出來方案,到時候請門下尚書二省定奪便是。”

  王珪見到蔡確好不容易將大家聚集起來,卻這般容易便聽從了自己的意見,頓時心下有些疑惑,但見蔡確臉上微微掛著笑容,心中忽而一驚:這蔡賊想要陷我于不義!

  王珪的腦筋轉得極快,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門道,頓時出了一身冷汗,若是真要這般傳出去,那他王珪的名聲便算是徹底臭了!

  三旨相公算是壞名聲嗎?

  其實不過是有人嘲諷他聽話罷了,不算是特別壞的名聲,但若是沾染上奸臣名聲,那名聲就算是壞掉了。

  雖說新黨被舊黨詬病說是一群小人,但民間也知道變法之際,相互傾軋也是正常。

  但這種迫害對外戰爭的功臣名聲,那可就是民族罪人了,這種名聲真是萬萬不可以有的。

  王珪腦筋快速轉動,心中想道:“這個名聲決計不可以沾上,若是沾上這名聲,老夫晚年可能會因此而凄涼。

  老夫再怎么說都好,都算是當朝首相,蘇允被壓制,許多人定然不明所以,認為老夫與蘇允有過齟齬,老夫又是首相,定然是老夫壓他一頭,罪責定然是老夫給頂了。

  屆時官家若是要撇清自己,定然要拿老夫來頂嘴,到時候老夫是百口莫辯矣!”

  絕對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是了,蘇轍那家伙最近已經知諫院,若是老夫膽敢在這個事情上作梗,這家伙就該率先發難了,呵呵,那家伙估計天天在想著尋老夫麻煩了,老夫不能給他這個把柄!

  王珪外號為三旨相公,但他只是對趙頊溫順,并不代表他沒有決斷,想及至此,斷然道:“蘇經略精于軍事,路經略使這一差遣不可更易,還是留他在這個差遣上繼續干,但寄祿官階我提議升一階,為朝散大夫,差遣上去了起居郎,改為中書舍人!”

  在場眾人盡皆一驚。

  寄祿官階上升一級倒不算什么,這也算是題中應有之意,讓蘇允留守路經略使不算好也不算壞(在他們眼中看來),但這中書舍人一職,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大宋朝有一些崗位是比較有象征意義的,比如說館職(學士等)、四入頭(御史中丞、知開封府、翰林學士、三司使),還有起居舍人、中書舍人這些職位。

  館職意味著身份清貴,四入頭意味著將要進入最高宰執,而起居舍人、中書舍人一個意味著靠近了權力中心,一個意味著在權力中心中擁有了實權!

  尤其是元豐改制之后,中書舍人重新擁有了負責起草、修改和傳達皇帝的命令和文書的權力,他們的工作直接關系到朝廷的決策和政務的運轉,甚至可以封還三省以及官家的詞頭。

  大約可以這么理解,一個文官一旦成為了中書舍人,便意味著他朝著宰執之位踏進了堅實的一步!

  因為許多翰林學士是從中書舍人一職升遷上去的。

  而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只是級別上有些差別,其職責上其實是類似的,因此兩個職位并稱兩制官,翰林學士為外制,中書舍人為內制。

  也就是說,蘇允雖然還是路經略使,但有了一個中書舍人的差遣,那蘇允雖然在外,但權力之重,稱一聲朝廷重臣,絕對不是恭維,而是一句實話而已!

  蔡確神色陰晴不定的看著王珪。

  這王雞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