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11 機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網絡與輿論的糾纏太費口舌,線下的碰撞很容易見真章。

  俞興帶人撞碎祥天集團的事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此有兩個明悟,一是物理糾纏很有效,二是謹防別人物理糾纏自己。

  以及,Pony確實是個斯文人。

  換了自己碰見他的情況,至少得有“熱心群眾”的一頓打。

  劉琬英對于他這樣的感慨分享,想到一句名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倒也沒到那種程度吧。”俞興沒想到小英來了這么一句,斟酌道,“我找企鵝是有很多人叫好的,這次突擊祥天集團也是打掉一個傳銷窩點,怎么也不能算卑鄙吧。”

  劉琬英笑瞇瞇的總結道:“那改改,這叫高尚心腸,卑鄙手段。”

  俞興覺得原句就挺好:“菩薩心腸,霹靂手段,沒那么菩薩,也沒那么霹靂。”

  劉琬英點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我覺得吧,就目前新能源行業這個狀態,騙局肯定還會有的,搞傳銷的還算低級,那種半真半假弄資本運作的,才更高端。”

  俞興很難不同意,事實證明,傳銷這種騙局就是很薄弱。

  至于更高端的……

  不提威馬、高合、拜騰等一批可能確實很菜的車企,像恒大、樂視、賽麟就很值得一提。

  哦對,還有一個也是宣稱加水就跑的青年汽車。

  俞興轉了轉念頭,想到與這次祥天集團類似概念的“水氫車”,而主導這個騙局的青年汽車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它甚至憑借2008年為京城奧運提供用車而火了一把,現在也還正在進行不錯的運營。

  他忽然生出疑惑,青年汽車是怎么走向邪路的?

  俞興現在的重心工作主要是自家的項目與電車供應鏈,確實不清楚青年汽車這種車企的具體情況,而等他抽空在吃飯的時候委婉詢問胡錚南,立即就得到了答案。

  “青年汽車?它過去幾年是發展的不錯,08年的京城奧運,后面09年到10年的濟南全運會、申城世博會和羊城亞運會,它都拿到了高檔接待車的服務權,營銷和勢頭都不錯。”胡錚南先給予評價,又說道,“但它一直在蹭蓮花的品牌啊,它的底盤調教、動力匹配等核心技術都是‘蓮花工程’提供支持的,發動機等關鍵部件也全都依賴外部的采購。”

  他聳聳肩:“蓮花進入國內市場,發現青年汽車在蹭自己,一怒之下就讓‘蓮花工程’的技術斷供了,今年剛斷的,所以,青年汽車后面會面臨很嚴峻的挑戰。”

  俞興納悶道:“青年汽車不是和蓮花有技術支持嗎?蓮花才發現在蹭?”

  胡錚南解釋道:“‘蓮花工程’和蓮花跑車不是一起的,它們只是在一個集團旗下,‘蓮花工程’有為很多品牌提供技術服務,這是兩碼業務,但青年汽車這種刻意模糊品牌的行為肯定把人激怒了。”

  青年汽車旗下就有命名為“蓮花”的系列,有蓮花L3、蓮花L5、蓮花T5,而真正的蓮花跑車在2011年進入華夏市場,因為商標被搶占,只能采用音譯名“路特斯”。

  俞興捋了捋關系,徹底明白青年汽車為何走向騙局,沒了核心技術的支持,銷量、資金鏈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會面臨連鎖反應,而且,時間很短。

  所以,本就蹭起來的青年汽車最終出現了一個“造出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的故事。

  胡錚南目光炯炯的看著自家老板,略帶深意的說道:“所以,掌握核心技術是極其重要的,青年汽車的發動機就有從東安動力購買。”

  俞興回神,笑道:“到底有什么是不重要的?資金重要,核心技術重要,市場渠道重要,品牌形象重要,人才培養重要,胡總,你告訴我,什么不重要?”

  胡錚南的游說一觸即退:“俞總,都重要啊,我只能負責我重要的部分,你是老總,所以,你負責所有重要的部分,這就是在其位嘛,吃飯,吃飯。”

  俞興知道胡錚南還是想全力推動自家開發發動機,但這涉及到太多的問題,且不說需要更龐大的團隊,就是制造或代工也是問題,碳硅集團現在也沒法自己再弄出來一條發動機的生產線。

  他思考片刻,透露一個最新的情況:“胡總,國家的規劃出來了,我反應了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看看能不能從中撮合,崔之愚已經在整理資料,希望能拿到一個‘增程器’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項目。”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在07年出爐,是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而設立,今年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八年發展規劃,會有一批行業內的項目獲得支持。

  國內目前只有碳硅集團在增程路線上最為堅定和投入最多,先前又獲得領導視察的認可,所以,這是一個用來解決“增程器”的機會。

  如能入選項目,不僅能獲得撥款支持,對于發動機廠商也有更多的意義,而那意味著雙方的合資與合作必然水到渠成。

  因為,這樣的項目是根植于新能源的“增程器”,并不是發動機。

  發動機進行針對增程場景的優化之后才是“增程器”,才能入選項目,國內現在只有碳硅集團主要在做這個,也需要這個。

  如果不是“增程器”,不管東安動力還是沈航三菱,他們手里的仍然只是用于燃油車的普通發動機。

  這種有希望獲得政策支持的天然機會自然需要把握。

  饒是力主全新開發的胡錚南,他聽完老板的一席話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個打破僵局的好機會。

  “領導那邊愿意支持嗎?”胡錚南問了一句現狀。

  “我們打了兩通電話,我感覺到的態度是傾向于積極的。”俞興笑道,“稍微等一等,我覺得希望很大。”

  胡錚南默默點頭,思考新的變化。

  不過,俞興想等,沈航三菱那邊不想等了,要求直接與碳硅集團的BOSS談。

  從長城過來接手談判工作的崔之愚帶來一個讓俞興難以拒絕的理由——“他打傳銷都親自去,憑什么不和我們直接談?”

  俞興只有兩個字……有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