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91 發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彈冠喝酒相慶小組沒有全程關注網秦的股價,但截止到黎明5點鐘收盤,它跌出了次日讓大家醒來都滿意的幅度。

  過山峰攻擊之前是4.19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在一夜之后變為1.51億美元,蒸發64!

  并且盤后持續在跌。

  與之一樣受到影響的還有美國電池公司A123,它的股價因為受到年內一系列產品事件的沖擊,已經從年初的3美元跌到0.78美元,而過山峰的研報讓股價受到立竿見影的影響,這一天的跌幅也高達41。

  更為糟糕的是,A123公司在股市收盤之后不僅沒有反駁過山峰,反而順勢宣布了一個大規模召回的消息,因為密歇根工廠生產的棱柱形電池存在電解液泄漏風險而啟動召回,直接損失就達5160萬美元,還需要計提1520萬美元庫存減值。

  A123的股價已經創了年內新低,市值殘存不到2700萬美元,而政府貸款被停,產能持續下降,大客戶轉移供應商,財務危機加深……它儼然已經是風雨飄搖的一副瀕臨破產的模樣。

  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比較透明,按照第三方機構迅速給予的評估,這家電池公司賬上的資金很可能只夠支持數月的運營。

  同樣受影響的還有過山峰研報里當作典型案例的Fisker電車公司。

  它位于加州阿納海姆市的總部受到記者熱情的探訪,但不同于A123公司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動靜,Fisker公司給出的回應只有四個字——無可奉告。

  只是,它可以對媒體無可奉告,作為A123的主要客戶之一,伴隨著電池的問題,Fisker必須要給已經購車的用戶們一個交代。

  那種交代顯然不會太過美妙。

  俞興在醒來之后只簡單的看了眼股價,隨即就在考慮到Fisker公司的事情。

  他今天還約著熊、徐、章三人一起去臨港參觀,但在動身之前先把電話打給了疑似過山峰走狗的劉建凱,希望這位帶人幫自己跑一趟美國的阿納海姆市。

  劉建凱昨天還見了老板,不曾想今天就被分配到這樣一個活,頗為驚愕的詢問:“這么突然嗎?俞總,Fisker公司,它……”

  “過山峰的影響力挺大,連我這樣沒挨邊的項目都被投資人質疑,我尋思,Fisker這種被過山峰點名的公司肯定更不好過啊。”俞興發動俺尋思之力,“但它不是那種PPT式的公司,是真搞出來東西的,創始人以前是寶馬的北美設計總監和福特的全球設計總監,這些年是有成果的。”

  劉建凱覺得俞總的腦子很靈活,Fisker昨天才被攻擊,他今天就在支使自己行動了。

  他考慮幾秒后疑問道:“就算被過山峰點名,它也未必會賣技術和成果吧,很可能會勒緊褲腰帶,嘗試渡過難關。”

  “嗯,但是咱們摸著過山峰的研報過河,這家公司面臨的問題還挺嚴重的,我覺得很可能會破產,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先帶人去看看,去聊聊,如果后續真的有機會,那咱們就算先報名了。”俞興笑道。

  劉建凱聽著老板的話,思考片刻后說道:“俞總,你說,如果Fisker破產,咱們能不能把它買下來,它既然已經賣了一些車,那就還是一個完成度挺高的新能源汽車項目。”

  俞興毫不猶豫的否定道:“不行,第一,就算破產,想買下來也得不少錢,第二,買下來的意義不大,碳硅集團想要成功就得是技術、供應鏈和資本運作的相互結合,這樣隔著大洋彼岸買一個破落戶反而是負面作用。”

  他繼續給出提前的籌備:“劉總,這樣,我給你列個單子,你拿著單子去‘Fisker超市’,看看貨架上的東西都賣不賣,除了技術方面,我再給你列個工程師的單子,你到那邊也幫我挖挖。”

  “啊?呃,好。”劉建凱驚訝的應了下來。

  俞興笑道:“辛苦了,劉總,這件事我左想右想,還得是你這個骨干帶隊。”

  劉骨干客氣兩句,結束了通話。

  他放下手機,沒想到自己很快就得再跑一趟國外,但是……俞總是挺大方的,這應該少不了補貼或獎金。

  沒辦法,自己是俞總手里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哪里搬。

  劉建凱本以為來自老板的清單得過兩天才能到手上,沒想到中午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俞總的郵件,難免又在心里感慨,俞總這效率……

  也難怪人家能拉起這么大一個攤子。

  魔鬼都藏在細節里了。

  劉建凱一邊調整工作計劃,安排交接手里的活,一邊也就把注意力在美國公司的動靜上面。

  讓他沒想到的是,盡管沒有公開的回應,也還沒給出面對客戶的措施,但臉書上很快就出現兩位Fisker副總裁的離職消息。

  “不會真就那么破產倒閉了吧,還真能成超市啊。”

  劉建凱感覺事情走向還挺有意思。

  兩天之后,臨時組建的海外采購團隊奔赴申城機場,而劉建凱在登機之前又瞧見了過山峰對老板這邊產生的影響。

  網秦仍舊沒有承認造假,恰逢周末兩天,難以繼續看到它的股價走勢,然而,360公司的匿名人士接受媒體采訪,確認同行的市場份額存在嚴重失真。

  這帶來一輪輿論上對網秦公司的考究與批評。

  同時,這次被過山峰點名的A123與Fisker公司所面臨的處境也引發注意,繼而就讓媒體的興趣延續到了投身于新能源汽車的俞興身上。

  邏輯其實和投資人差不多,美國公司都沒做好,這個碳硅集團又怎么能做好?

  俞興通過電話接受了采訪,回應記者借“網上有人說”的名義所提出的問題——他以前就是一個賣玫瑰的,怎么可能做好車?

  “首先糾正一點,我以前也不是賣玫瑰啊,非要說出身,應該說,他就是一個學醫出身的,怎么可能做好車?”

  “其次,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你看,比亞迪的王總以前是做電池的,唔,這個和新能源牽連比較深,那換個例子,美國有一家電車公司特斯拉,它的BOSS馬斯克在投資特斯拉之前也沒有行業的相關經驗,以前做過電子支付,還有,像韓國現代汽車的創始人鄭周永,他是做建筑發家,但現代汽車很成功啊。”

  “我覺得不應該用這種出身論來質疑碳硅集團的未來,我們現在也已經吸引到很多汽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

  “至于我個人,這種疑問不僅不會成為我的負擔,反而會是我的動力之一。”

  “我希望碳硅集團能通過對技術趨勢的洞察、供應鏈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和對用戶需求的把握來取得成功。”

  記者在電話里問了新的問題——俞總,碳硅集團有什么目標?

  俞興毫不猶豫的給出自己的答案:“我希望碳硅集團能成為全球最好的汽車公司……之一。”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