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杲之所以如此注重講故事,是因為他深知講故事的力量——這種力量甚至能夠改變命運。他第一次嘗到講故事的甜頭,是在追求趙不瓊的時候。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他用一個個精心編織的故事打動了這位美貌與智慧并重的姑娘,最終將她娶進了門。第二次則是通過無問僧的“講故事”考核,成功拜師并成為大師兄。正是這兩次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故事的力量遠超想象。
然而,這次他所說的“講故事改變命運”,卻是針對小娜的。可惜小娜完全未能參透其中深意,還以為是資本市場的路演。她直言不諱地規勸道:“李總,說句實話,我們雋謙工作室之前也在資本市場講過很多次故事了,沒什么用的。”
趙不瓊敏銳地從小娜的眼神與語氣中捕捉到了一抹焦灼,這微妙的變化觸動了她內心深處的直覺。她迅速與李一杲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后在手機上鍵入幾個大字,將它們放大投屏:“讓每個生命的故事綻放”。
她輕輕一指屏幕上的文字,目光溫柔如水,聲音如同山澗清泉般清澈:“這便是我們滴水巖公司與真我余影平臺的使命。我們深信,每個生命都是一顆獨特的星辰,閃爍著屬于自己的光芒。在這浩瀚的生命星河中,每個人、每件事、每個瞬間都蘊含著一段值得被銘記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如春風化雨,溫暖人心;或如驚雷閃電,震撼靈魂;或如細雨綿綿,纏綿悱惻;又或如狂風暴雨,驚心動魄。它們如同生命的種子,深埋于每個人的心田。關鍵不在于故事本身的模樣,而在于它是否能夠破土而出,在時光的土壤中生根發芽。”
她的話語如同一首悠揚的小夜曲,輕輕撥動著每個人的心弦:“有的故事在網文平臺上如涓涓細流般流淌,在讀者的心田中激起漣漪;有的故事在喜馬拉雅的音頻中回蕩,如同一位智者的絮語;還有的故事在抖音短視頻中綻放,如同曇花一現卻驚艷絕倫。這些都是故事綻放的萬千姿態。然而,遺憾的是,太多的故事如同未經打磨的璞玉,只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記憶。它們未能化作文字,未能化作聲音,未能化作畫面。就這樣,一代代人的記憶如同落葉歸根,悄然融入時光的長河,無聲無息。”
李一杲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夜空中的一縷星光:“人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肉體的消亡,如同繁星隕落;第二次是記憶的消散,如同潮水退去;第三次是痕跡的湮滅,如同風過無痕。然而,若是故事尚存于世,若是生命曾留下過獨特的印記,那么這個人就不算是真正的死亡。他的故事就是他的墓志銘,就是他存在的證明。這些故事如同燈塔,在茫茫人海中為迷失的靈魂指引方向;又如同橋梁,在時空的裂縫中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他的目光穿過會議室的窗欞,望向遠方:“我們相信,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束永不熄滅的光芒。它照亮的不僅是講述者的心靈,更是聆聽者的世界。正如天上的星辰永遠不會完全熄滅一樣,那些被講述的故事也會永遠閃耀在人類文明的天空中。”
小娜呆呆地看著兩人,仿佛他們忽然變成了一對在舞臺上朗誦詩歌的演員。她完全跟不上這兩位創始人腦中的思緒,搞不清楚他們在唱哪一出戲。然而,在她內心的某個角落,卻不由自主地被他們的話語觸動,仿佛有一股溫柔的暖流在她心中流淌。恍惚間,她的腦海中浮現出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回憶:古老的西關青石路巷子里,陽光透過斑駁的屋檐灑在她精心刺繡的手工藝品上,街頭巷尾的阿姨們對她贊不絕口的聲音此起彼伏,那些溫暖的瞬間如同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在她腦海中一一浮現。
趙不瓊的情緒被李一杲的話語點燃,她的聲音如同一把燃燒的火炬,照亮了整個會議室:“每一個入選‘封神榜’的故事,都是那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永恒印記。它是他一生的精髓與靈魂的凝聚,是他在時光長河中留下的獨特波紋。后人從中讀到的,不僅僅是他的故事,更是他的生命墓志銘。這些故事如同橋梁,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如同燈塔,為迷途者指引方向。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每個人都會越來越重視這種精神上的傳承與紀念。”
她的目光落在莫娜手辦上,仿佛透過這只小小的塑料雕像看到了更深遠的意義:“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得以窺見生命的本質。這些故事不僅僅是講述者的財富,更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瑰寶。”
李一杲的聲音如同山間的清風,帶著一絲凜冽卻又令人心曠神怡:“你可知,兩個外表一模一樣的生命,究竟憑什么來區分它們的不同之處?答案很簡單——故事。就算兩個生命如同鏡中之像般毫無二致,但只要他們的故事各異,那他們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故事如同DNA一般,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刻下獨特的印記。”
他的話語中飽含著對生命的敬畏與思考:“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獨特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時間、空間、因果都被重新定義。無論是喜悅、悲傷、憤怒還是平靜,這些情感都是構成生命宇宙的基本粒子。正是這些粒子的排列組合,才讓每一個生命都如此獨特。”
趙不瓊的聲音忽然變得輕柔如春風拂面:“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物品。如果同樣的故事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生命體上,那這兩個生命都會將它視為專屬于自己的故事。這就是故事的魅力——它既是普遍的,又是獨特的。它能讓一件普通的物品變得非凡。”
她的手指輕輕摩挲著莫娜手辦的衣袂:“就像這個莫娜手辦。原本它只是一個冰冷的塑料制品,但當我們為它編織了一個故事時,它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了。它有了自己的靈魂,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不再是貨架上的商品,而是承載著無數可能性的藝術品。”
李一杲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帶著一絲深邃的哲思:“故事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它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生物的獨特印記。正是因為有了故事,我們才能超越時空的限制,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自由穿梭;正是因為有了故事,我們才能在平凡中發現非凡,在短暫中創造永恒。”
趙不瓊與李一杲的對話如同一首氣勢恢宏的交響樂,在會議室中回蕩。他們的聲音時而激昂如雷霆,時而溫柔如細雨;時而深邃如星空,時而明亮如晨曦。
這兩夫妻的裝逼朗誦,總算感覺火候差不多了,李一杲小心翼翼地捧著莫娜手辦,深情款款地遞給趙不瓊:“師妹,這個莫娜手辦倉庫里可能有很多個,但是此時此刻,這個莫娜是獨一無二的。倉庫里的那些莫娜只有為它編織一個新的故事后,才能走出倉庫并獲得獨屬于她的生命。”
王雋謙也被深深打動了。他看出了這對夫妻搭檔之間的默契十足——每當一個人說完話時,另一個人接話總是先肯定對方的話。這種簡單的接話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了聽眾的思維,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們所說的話都是正確的。他對這兩人的好感再次飆升——這種配合默契的搭檔確實很容易就能影響他人并取得成功。
然而,小娜卻被他們夫妻倆這一唱一和、恍惚詩朗誦的表達方式給弄得有些昏頭轉向。除了不停地點頭外,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直到最后聽到倉庫里的莫娜也需要故事時,她才來了興趣:“那你們能給倉庫里的手辦講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我就用這個莫娜做例子吧。”趙不瓊輕輕地打開莫娜手辦的透明盒子,指著莫娜的服裝說道,“你看,通常游戲里的莫娜服裝都是深紫色、黑色和深紅色搭配的,主色調是紫色。但是這個莫娜的服裝上衣卻是白色的,絲帶也變成了桃紅色——這是參考了宋代的顏色研究來設計的吧?消費者可能不太懂這些背后的故事,但是只要我們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他們就會愛上這個獨特的設計,并且覺得這個莫娜仿佛真的活了過來。這樣一來,倉庫里面的一大堆莫娜就全都活過來了。”
小娜立刻迫不及待地追問:“那是什么樣的故事呢?”
李一杲指了指外面的辦公室,向王雋謙提出了請求:“王教授,能否給我們十五分鐘的時間準備一下?我們想為大家講述一個故事——讓大家感受一下這套莫娜的服裝是否因此而顯得與眾不同,并且讓莫娜仿佛真的活了過來。”
王雋謙聽懂了李一杲話里“大家”的意思——講故事需要更多的聽眾才能激發激情。他欣然點頭:“小娜,你去把小剛也叫進來。你去五樓看看還有哪些同學在辦公室里,請他們也進來一起聽聽。”
王雋謙發話后,趙不瓊心中一喜——顯然第二步把人都聚攏進來也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第三步:如何講故事了。
李一杲和趙不瓊兩人低頭竊竊私語,商討并確定了故事的內容。當他們再次抬頭時,發現小小的會議室已經座無虛席——粗略估計有十幾個人。其中他們最關注的那位,在會議室外辦公的男研究生也赫然在列。
一杲輕輕清了清嗓子,向王雋謙微微點頭,示意準備就緒。
王雋謙顯然也被此前兩人的“朗誦”感染,介紹起他們時也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抑揚頓挫的腔調:“諸位同學,這位是李先生,這位是趙小姐。他們是真我余影公司的創始人——一家專注于美妝、造型、服裝、場景與攝影全方位融合的連鎖企業。今天,我們非常榮幸能邀請到他們前來考察與指導。剛才,李先生和趙小姐提出了一個極具創意的建議:在設計手辦服裝時,我們不僅要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與角色元素,更要為它們編織獨特的故事。通過不同的故事,讓設計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現在,請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李先生為我們講述一個關于莫娜的故事。”
會議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眾人臉上寫滿了好奇與期待。李一杲微笑著點點頭,站起身來,如同一位即將踏上講臺的詩人。
無問齋志異·凡·第十六篇·黃汴帝女花·第一幕 昔聞神州浩渺間,有古龍自雪山出,名曰冰夷。此龍日長夜大,軀殼綿延萬里,不可計量。每當冰夷展翼飛翔,天色頓暗,雪花紛飛,萬里山河盡成銀海,生靈為之涂炭,世界因此寂滅。
有神龍始祖,名應龍者,心存慈悲,勸誡冰夷曰:“汝勿造孽于蒼生,宜限制行蹤,每歲一出,且須預告天下。”聞應龍之言,冰夷心生慍怒。彼乃龍族之尊,自天降生,即擁飛翔九霄之自由,豈可俯首受縛乎?遂對應龍咆哮,引發天地色變,雷電交加。
應龍大怒,與冰夷交戰于云端。兩龍相爭,翻云覆雨,乾坤為之動搖。最終,應龍斬冰夷于空中,其軀墜落南瞻部洲,化為一條大河,波濤洶涌,水面廣闊。
初時,大河波瀾不驚,水色清透,宛如碧玉。然歷經三十萬年滄桑,冰夷之怨念未散,竟凝聚成神,化為河神冰夷。河神心懷怨恨,操縱河水,涌起滔天巨浪,河水由碧轉黃,人稱之為黃河。
自此,黃河之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其浪高千丈,聲震神州四大部洲,令人望而生畏。世間傳聞,此乃神龍冰夷之怨念所化,每當風起云涌,便是河神在發泄心中之恨。是以,黃河之名自此始矣,流傳百世而不衰。
昔時遙遠,冰夷之怒號震動乾坤,黃河之水若猛獸出籠,奔騰咆哮。四方英豪,如星聚于此,皆懷壯志,欲與河神較量,冀求馴服之。其中有一英雄名喚公孫軒轅,英勇無雙,挺身而戰,與冰夷鏖戰三載。眼見敗局已定,被冰夷馭滔天之水,追殺至秦嶺之北。軒轅心知身后乃億萬眾生,已退無可退,乃反身再戰,決意生死相搏。
冰夷施展冰封千里大法,剎那間,冰封萬里,寒氣逼人。公孫軒轅身處絕境,引殘存真氣自爆丹田,欲與冰夷同歸于盡。豈料,冰夷冰封大法正酣,軒轅真氣竟被寒冰所凝,反助其頓悟地仙之道。
軒轅長嘯一聲,震破冰封,再借地仙天劫之力一掌重創冰夷。又激戰良久,終將冰夷鎮于深淵之中。鎮封之地,裂成巨壑,后世稱之為晉陜大峽谷。自此,黃河水患漸平,百年無虞。
公孫軒轅以鎮河之偉業,被萬民尊為人皇,尊號黃帝。嗟乎,冰夷之龍魂,不滅于世,黃帝飛升之后,猶在人間肆虐。天下英豪,紛至沓來,與冰夷爭斗無休。凡有能鎮冰夷之出世英雄,必被尊為人皇,自堯、舜、禹以降,歷二百二十八位人皇,至宋真帝時,冰夷終被制于南瞻部洲之中隅。
斯民得以喘息,耕耘播種,日漸殷富。然冰夷之威脅,仍未盡除。
一日之晨,宋真帝召其六子二女于前,蹙額而言曰:“朕夜觀星辰,心有所動,屈指一算,知冰夷近日法力暴漲,且有新悟,吾家恐有覆巢之災。朕已難護汝等,汝等宜各擇天仙投奔,以保性命。”
聞言,兄弟姐妹八人驚愕失色,紛紛詰問:“父皇功參造化,已躋地仙之列,何懼冰夷?”
真帝長嘆曰:“幾十萬載以來,實因應龍分半神力鎮冰夷,故天下英豪能與冰夷抗衡。然今應龍已將全力化入大江,其降世之分身亦化為揚子鱷。是以大江雖波濤洶涌,卻鮮有越界之禍。失應龍之神力,冰夷被封之神力漸復,加以新悟,必更兇殘百倍。冰夷素恨曾鎮其之諸帝,必屠戮后裔以泄憤。汝等首當其沖,以微薄法力,難以自保。故投奔大仙門以求庇護,方為上策。”
皇太子趙禔,聲震九霄,抗議于真帝之前:“父皇,兒臣已結丹數載,元神之悟近在咫尺。況吾麾下水師,驍勇善戰,必能助父皇退冰夷之禍,兒臣豈可輕離!”兄弟姐妹聞之,亦紛紛表決心,寧戰死沙場,不茍且偷生。
真帝聞言,怒從心生,呵斥之曰:“汝等欲我趙家絕后乎!”
二太子趙祐,慷慨陳詞:“父皇,汝可施大法力,送幼弟趙受益與幼妹趙妙元離去。彼等年幼,尚未筑基,難以自保。吾等兄弟姊妹皆有水師天絕陣護體,誓與家國共存亡!”
言猶未了,忽聞天空中霹靂炸響,一聲狂笑傳來:“哈哈哈哈,爾等今日皆難逃一死!全家滅絕之時已至!”眾人舉目望去,但見一巨羊,人面猙獰,駕馭滔天巨浪,凌空而立,正是河神冰夷!
此時,戰將急報:“冰夷率蝦兵蟹將,駕黃河巨浪,已圍困開封城!”
皇太子趙禔意氣風發,大笑曰:“父皇,兒臣今日先行一步!”言罷,氣運丹田,仰天長嘯,聲震全城,“水師眾將士聽令,天下蒼生有難,天絕陣起!隨我迎戰冰夷!”皇城內眾將領與士兵齊聲應諾,“愿與皇太子共赴死!”
皇太子祭出杏黃旗,真元噴薄而出,杏黃旗瞬間化為一座大陣。皇太子飛身入陣眼,皇城水師將士紛紛騰身而起,飛入陣中。二太子趙祐、三太子趙祇、四太子趙祉齊齊轉身向真帝叩首,“父皇,孩兒不孝,今天下蒼生有難,只能為社稷而死。我們去了!”言畢,不等真帝回應,真元噴吐,騰身飛入杏黃旗之另三角。
杏黃旗遮蔽四十萬將士,化作一只千丈高巨大的飛虎,向冰夷撲去。冰夷冷笑一聲:“區區天絕陣,殺凡人尚可,在我眼中,不過螻蟻!”言罷,左手化為滔天巨掌,向飛虎拍去。飛虎雙掌奮力抵擋,卻難擋其勢,被冰夷一掌拍入地下。
冰夷欲再踏碎天絕陣飛虎,真帝怒吼:“妖神休得猖狂!”祭出番天印向冰夷打去。冰夷知番天印乃上古神器,不敢硬抗,正欲閃避,忽覺雙腳被拽住。低頭望去,正是天絕陣飛虎。冰夷暴怒,施展新悟法術混元指向飛虎指去。然而法力未至,一陣強光閃過,巨響震耳欲聾。四大太子及四十萬將士所化飛虎連同杏黃旗法寶一齊自爆,巨大爆炸將冰夷雙腿炸成漫天血肉。
冰夷僅剩半邊身子,此時番天印已打至額頭。冰夷慘叫一聲,被打入黃河水中。黃河瞬間變為血河,慘烈無比。
五太子趙祈與長公主相視一覷,探囊取兵書與二陣旗,授兵書于小公主趙妙元,囑曰:“汝弟趙受益年僅八齡,吾趙氏一脈所存惟此。爾其善視之,此兵書載有陰陽大陣之秘,然須情深意合之侶共修,方能發揮其極致威力。吾與五兄雖為兄妹,情非眷屬,難以臻至化境。然今危在旦夕,吾等亦只能以身許國矣。”
趙受益與趙妙元聞言,嚎啕大哭,緊執五太子與長公主之衣袂,不忍釋手。五太子與長公主毅然推之,隨即合力祭起一玲瓏寶塔,向趙受益與趙妙元當頭罩下。復噴真氣于塔,塔遂縮小如塵埃,飛入皇宮守護大陣之中。
五太子與長公主昂霄而觀,但見真帝與冰夷戰于半空,如火如荼。冰夷雖為天絕陣飛虎自爆所傷,血染蒼穹,然其威猛之勢,仍不可一世。真帝揮戈迎戰,亦只能與之平分秋色。
是時,天色慘淡,雷電交加,狂風呼嘯,仿佛乾坤為之動容,鬼神為之哀嚎。五太子與長公主兄妹相攜,登臨皇城之墉。城外水浪滔天,水族妖兵妖將如潮涌至,與城上將士殊死搏斗。
忽聞東方天際,蹄聲如雷,一隊人馬破空而來。將領振臂高呼:“冰夷休得猖狂,寇準來也!”言罷,西方亦有一隊人馬殺至,將領怒吼:“冰夷當誅!汪綱來也!”緊接著,北方又飛來一隊人馬,將領大聲宣告:“黃河之水當歸天下萬民治,文彥博來也!”
頃之,天下英豪云集,諸路人馬紛至沓來,將卒皆奮不顧身,以死為榮,奮勇直前。城下水族妖兵妖將睹此狀,愈顯瘋狂,御巨浪滔天,源源而來,沖殺無休。此役之烈,真可謂驚天地、動鬼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