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齊咯,黃燜魚翅。”
伴隨著秦淮把最后一道菜黃燜魚翅端上桌,張之蘊和常青青齊齊發出歡呼,就差舉著筷子和碗高喊:太好了,開飯啦!
張家人到齊了。
圓圓的飯桌邊還空了兩個位置,一個是張褚身邊的位置明顯是給曹桂香留的,還有一個是張之蘊和常青青中間的位置。秦淮放下菜后看到后兩人給自己留的位置,一時間有些無語凝噎,腦子里只剩下那句你坐小孩那桌。
貼心的張之蘊連飲料都給秦淮倒好了,著名的某牌椰汁。
這倒霉孩子,今天這么關鍵的一頓飯怎么能喝飲料呢?一看就知道平時好菜吃多了,根本不懂吃大餐。
見秦淮沒有落座,張之蘊和常青青還以為是他們兩個給秦淮留的位置太窄了,連忙往邊上挪挪。
秦淮無奈坐下,沖已經興奮得和哈士奇還有見到人的大金毛沒有區別的張之蘊和常青青點點頭笑笑。
與此同時,曹桂香洗完手從廚房里出來,解下圍裙,落座。
大家都乖巧等大廚先吃第一口。
曹桂香沒有拿起筷子,而是拿起勺,對著剛出鍋的灌湯黃魚的魚肚子狠狠蒯了一勺。被油淋過讓皮收緊,經過腌制、晾干、又上鍋蒸制后的魚肉非常松軟,一勺下去魚肚子就破了,堪比佛跳墻的‘湯’從魚肚子里流了出來,香氣四溢,湯汁金黃。
只差一個中華小當家同款特效,和一個萬里長城的bgm,圍觀群眾就會發出驚呼、尖叫以及開始流口水。
好吧,根本不需要特效和bgm。張之蘊和常青青早就流口水了,就連在廚房里見過烹飪全程的秦淮,在看到成品的這一刻也下意識吞咽了一口口水。
曹桂香把‘湯’舀給秦淮。
說是湯,其實根本就沒有多少湯,滿滿的干貝、海參、鮑魚還有海米丁。金色但不濃稠的湯汁仿佛只起到顏色上的作用,給滿滿的食材添加了一抹金色的底色,讓其更有逼格,自帶特效。
“來,小秦,先嘗嘗灌湯黃魚。”
“這道菜吃的時候沒什么講究,想吃什么吃什么,可以魚肉混搭著里面的料一起吃,可以只喝湯,也可以不喝湯。想怎么吃怎么吃,你要是樂意,拿它拌飯吃也行。”曹桂香笑著說,然后用警告的眼神看了一眼張之蘊,“蘊蘊,拌飯可以,不能像上次那樣把湯都撈光了大家都沒得吃。”
收到來自奶奶的警告的張之蘊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最近成績不太行不敢干這種事,絕不再犯,然后拿起勺子興奮地舀了滿滿一勺黃燜魚翅鋪在飯上,大口大口吃起黃燜魚翅蓋飯。
他還是那么愛吃黃燜魚翅。
秦淮開始吃灌湯黃魚,曹桂香只給他舀了一勺,但是這一勺的料非常豐富,所有食材都有。
魚腹上的魚肉、蓋在魚上蒸的魚翅和火腿、魚腹內的海參、鮑魚、海米、干貝,就連用來封口的蝦泥曹桂香都順帶蒯了一點。
既然曹桂香說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秦淮就隨便吃了。
他拿起筷子先夾鮑魚丁。
鮑魚丁是用新鮮鮑魚切成的丁,這些丁塊頭都不算小,秦淮把鮑魚丁蘸上湯汁送進嘴里,發現味道確實很鮮,是咸鮮的那種鮮。
和之前吃的三套鴨還有拆燴鰱魚頭都不一樣,這兩者主打的也是鮮,但是山珍海味融合的鮮。灌湯黃魚主要是海味的鮮,大海的味道自然和咸脫離不了關系,鮑魚Q彈,嚼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秦淮又吃了一口海參丁。
味道上差不多,但是口感上略有不同。鮑魚是Q彈,海參是軟糯中帶著一絲Q彈,加上這兩種食材都是本身并沒有什么味道,需要通過調味和燉煮來增鮮增味的,吃起來是同一個風格但卻有不一樣的感覺。
在吃這道菜的時候,秦淮突然有些明白為什么雙蟹包需要海參來提供口感了。
因為真的很重要。
在味道已經做到極致,至少在某個方面做到極致,比如極致的鮮,極致的香之類的時候,再想在味道上有所突破就很難,這種時候之前一直被人忽略的口感就會脫穎而出。
口感未嘗不是味覺上的一種極致享受。
當食材在舌尖被咀嚼的時候,每一次咀嚼所帶來的不同的感覺,迸發出來的不同的味道,順著舌尖傳至大腦,那種美妙的體驗無法替代的。在這種時候人的感官會放大,你會不僅僅滿足于味道上的享受,會想去追求一些別的東西,比如賣相,比如香味,比如口感。
或許雙蟹包的理念和灌湯黃魚是一樣的,如果味道上不能再給予客人更多,那就從其他方面給客人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秦淮也瞬間懂得為什么曹桂香跟他說灌湯黃魚沒有既定的吃法,想怎么吃怎么吃。
不需要有既定的吃法,當這道菜入口你開始一一品嘗的時候,你心里就會有最好的吃法。
秦淮沒有猶豫,端起碗拿起勺舀上滿滿一大勺,也不管是不是每種食材都涵蓋到勺里,反正連料帶湯全都送入嘴里。
好鮮美的味道,好濃烈的海的氣息。
來自海產品的咸鮮味幾乎概括在這小小的一勺之中,由清湯和蝦油組成的湯又很好的中和了大量海鮮可能會帶來的腥和咸。
這道菜需要用到這么多食材,鮑魚、魚翅、海參、干貝、蝦肉、海米、火腿全都要用到,不僅僅是為了堆料和把價格打上去,而是因為這些食材全都有用。
它就是要這么多食材,就是要這么鮮,就是要這么豐富的口感,就是要一口下去能吃出很多層次。越咀嚼越覺得回味無窮,即使當所有的食材都混雜在口腔里,鋪在舌尖上時舌頭一時之間很難分辨到底有什么,但是這不重要。
它好吃,它豐富的層次,它的口感,它的味道就足以說明一切。
當然,或許它減少一些食材來做,會別有一番風味,會讓單個的味道更突出,會使其味道沒有那么混雜反而更好。但秦淮這不是只吃過這一個版本的嗎?
正如曹桂香所說,只要你的水平夠高,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怎么做都是有道理的。
就像江衛今做的百果餡湯團,食材多得離譜吧,沒關系,離譜也有它的道理,自有大儒為他辯經。
秦淮已經吃得沉醉了,他都不想吃別的菜了,只想再回味一下灌湯黃魚。
但他有點不好意思再舀一勺,剛才曹桂香給他舀了一勺量非常大的。桌上只有一條黃魚,但是有這么多人,這道菜又明顯是壓軸好菜,他如果吃太多的話會不會有一點……
曹桂香一眼就看出來秦淮在想什么,根本沒有給秦淮猶豫的機會,直接起身奪過秦淮的碗,給他又舀了兩勺。
“小秦,這野生黃魚難買,你多吃點。”曹桂香道。
秦淮不好意思地嘿嘿笑著接過碗,埋頭苦吃。
嘿嘿,灌湯黃魚真好吃。
呲溜。
唉,早知道吃得這么好把落落帶回來了,少上兩天課也沒關系。秦落這段時間學習還算刻苦認真,拿這種菜來當蘿卜在前面吊著,秦落能拿出吃奶的勁學習。
果然,是他這個哥哥這些年廚藝不精,才導致落落一直以來學習的熱情不是很高。
不對,也不能怪他,落落這孩子打小就不愛讀書,主要還是這孩子不愛讀書。
“秦淮哥,吃黃燜魚翅。”
就在秦淮邊吃邊思考該怎么讓秦落學渣逆襲,上演短劇爽文打臉劇情的時候,張之蘊非常狗腿地給秦淮舀了一勺黃燜魚翅。
“你再不吃青青就吃完了,我跟她說了讓她給你留一勺,她差點就忘了。”張之蘊還不忘告黑狀。
常青青:?!背刺我?
“明明你吃的最多,奶奶不許你拿灌湯黃魚的湯拌飯,你就恨不得拿黃燜魚翅拌飯。”常青青大怒,拔高聲音開始告狀,“奶奶,張之蘊這次數學月考就考了108分,我都考了112!”
秦淮:……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初中數學滿分是120吧?如果這都能算考差了,那秦落之前的數學……
秦淮看了一眼張之蘊和常青青,只覺得人與人的悲歡果然不能相通。秦落初三的時候數學要是能考108分,他們一家人晚上做夢都能笑醒,果然吃點心的就是比不上這種平時在家里吃大餐的。
曹桂香故意板著臉說:“蘊蘊確實懈怠了,之前不都能考115的嗎?別忘了你和奶奶打的賭,中考要考到多少分才能連吃三天黃燜魚翅蓋飯?到時候可別你考不到,只能看著青青吃黃燜魚翅和扒大烏參你在邊上哭。”
張之蘊:QAQ
張之蘊小聲問秦淮:“秦淮哥,你下次什么時候回來?你下次回來的時候能不能跟奶奶說你想吃黃燜魚翅,你也很愛吃黃燜魚翅的對不對?”
秦淮表示張之蘊有計謀但不多,一本正經地露出遺憾的表情搖搖頭:“那可說不準,我這平時都在山市你也是知道的,下次回來估計得年底了。”
張之蘊:QAQ!
張之蘊悲傷地吃黃燜魚翅拌飯。
吃完飯后,張褚領著兒子和女兒去隔壁鄰居家拿點心。秦淮帶回來的點心公平分配,一分為三,張褚和曹桂香一份,張赤遠家一份,張思雨家一份。
張褚在清點點心的時候,發現鄰居偷藏了2袋四喜湯團,1袋三丁包和1袋酒釀饅頭。鄰居打死不承認,表示自己只每樣偷藏了1袋,張褚說他藏了2袋四喜湯團簡直就是污蔑。
雙方為此爭執了5分鐘,最后還是鄰居家孫子坦白,昨天晚上太饞了,半夜起床偷偷煮了一袋四喜湯團,全吃了。
鄰居大怒,1袋四喜湯團12個你小子居然一個人全吃了,也不怕把自己撐死。怪不得早上借口上學怕遲到把早餐帶走了,原來是根本吃不下,氣得鄰居當場揍孫子。
張褚還貢獻出了自家的竹條。
張之蘊還在邊上跟秦淮解說,說這個竹條之前都是他爸拿來抽他的,抽人可疼了。質量也特別好,抽了他這么多年都沒壞,所以張褚這些年一直沒舍得丟。
秦淮:……
秦淮只能說他真的不是很懂你們張家人,竹條還有多么,種草了,他想來一根。
等到其余人都走后,已經是晚上9點。
秦淮覺得是時候開始教學了。
就是不知道今天晚上是切山藥還是練勾芡,蘿卜下午已經全切完了,想切蘿卜都沒得切。
倒是山藥還有不少,秦淮之前往儲物間里瞄了一眼,滿滿的山藥。
曹桂香笑著問秦淮:“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師父!今天晚上是練刀功還是練勾芡?”
“都練。”
曹桂香讓張褚先搬一箱山藥進廚房,指著山藥道:“先切山藥,一次性不要切多,10根10根的切。”
“切完之后自己炒,炒到最后勾芡。我在邊上看著,有什么問題像之前練刀功時的那樣,我隨時給你指出來。”
秦淮沒想到居然是這種練法,這已經不僅僅是刀工、勾芡雙管齊下了,這是刀工、勾芡、火候三管齊下。
如果是昨天秦淮可能還會有些不好意思的向曹桂香表示,他的刀功不太行,勾芡很一般,火候更是拿不出手。最后成品的炒山藥可能像之前視頻通話時的那樣,一言難盡。
通過手機看是一言難盡,實際上看一看更是一言難盡,尤其是和曹桂香的水平比起來。
但是現在秦淮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他都叫上師父了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好的師父。”秦淮自信滿滿,系上圍裙,走進廚房開始切山藥。
和切蘿卜比起來切山藥難度稍微高一些,因為山藥的質地沒有蘿卜那么適合練習。
問題不大,秦淮覺得以他入門級的中級刀工,可以應付在切山藥片時遇到的大多數問題。
秦淮快速切完了十根山藥,開始炒山藥。
曹桂香沒有教秦淮該以什么樣的比例配置淀粉水,讓秦淮憑自己的感覺調配。
秦淮還是炒山藥,張褚好奇地搬了個小板凳坐在廚房門口看。
胡亂的翻炒。
有火候但不多,至少沒有炒出鍋。
勾芡。
瀟灑的勾芡。
然后繼續胡亂的攪拌翻炒。
出鍋。
一盤目測絕對不會超過D級的炒山藥,好吧,D級可能有些自賣自夸,但秦淮覺得也不至于到E級,就暫且算D級吧。
E到D之間。
曹桂香嘗了一口,沒有多說,讓秦淮接著炒。
秦淮繼續開始他的表演,很快,第2盤炒山藥也出鍋了。
曹桂香照例嘗一口,不說話,讓秦淮繼續。
秦淮繼續。
第3盤、第4盤……
秦淮一盤又一盤,炒得根本停不下來。
等到秦淮把切好的10根山藥全部炒完,曹桂香才緩緩開口:
“你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
“從刀工到火候到勾芡全都有問題。”
“其中刀功的問題是因為你山藥切的不多,不是很熟悉。前面問題比較明顯,后面你找到手感了切得還行,多加練習就可以克服。”
“記住一點,切山藥片是為了讓它更好的烹飪,想要把它切成什么樣的片取決于你想要怎么烹飪它。”
“如果你覺得在烹飪的過程中這個山藥片有問題,那它就一定有問題,尋找改正的方向,相信自己的感覺。”
“火候上的問題最少,黃師傅把你教的不錯,你炒制的時候雖然看起來鍋鏟很像亂揮的,但菜翻炒的時機還可以。不像之前切菜的時候那樣,表面看上去像模像樣,實際上握刀都是錯的,火候還是要多練。”
“至于勾芡……”曹桂香露出一個一言難盡的表情,“像之前刀功那樣,把你的勾芡都忘了吧。”
秦淮:……
他以為他的火候最差,原來最差的是勾芡。
“你模仿到了我的動作和一部分勾芡的技巧,但這個不是公式不能什么都往里面套。而且你有很多基礎上的問題,接下來再切10根山藥,我來炒,你看我是怎么翻炒和勾芡的。”
“老張,和養豬場那邊說了吧?從明天開始我們送過去的是炒熟的山藥。”
“說了,那邊高興得很,說炒熟的山藥豬更愿意吃。”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