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23章 交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非正常美食文

  掛斷視頻通話后,秦淮沒有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曹桂香繼續上網課,而是走到正在做鮮肉月餅的鄭思源邊上,默默看著他。

  鄭思源見秦淮走過來,頭也不抬的說了一句:“月餅還有13分鐘。”

  “我不是想吃鮮肉月餅。”秦淮說,看了一眼月餅胚子,改口,“好吧,等會給我留一個。”

  “你今天上午是不是跟譚維安說了,我想要新的幫工?”

  剛才蘇老板說他是上午聽譚維安說秦淮需要幫工的,秦淮上午也的確說了差不多的話,只不過這個話是和鄭思源聊天的時候說的。

  都不用分析,想想就知道鄭思源肯定故意跟譚維安說的這個話。

  “說了。”鄭思源點頭,“你不是需要知味居的幫工嗎?正好知味居最不缺的就是幫工,知味居每年都有大量學徒慕名應聘,錄取后留在知味居打雜當幫工。如果天賦出眾,就會被店里的大師傅看中收為弟子或者記名弟子,如果遲遲未能拜師成功,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學徒堅持個三四年就會放棄,辭職離開知味居去別家酒謀一份工資更高更體面的工作。”

  “知味居是非常標準的傳統老式酒樓,所有學徒都是從基本功練起,以吃苦耐勞著稱。因此從知味居離職的員工,哪怕是學徒都很受各大酒樓歡迎。”

  “這樣的理念模式讓知味居名聲大噪,雖然它本質只是一家酒樓,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算是桃李滿天下。全國各地酒樓的白案師傅中,有很多知味居出身的廚師和學徒,就連云中食堂也是,裴行和李華不就是知味居出身的廚師嗎?”

  “我知道。”秦淮說,“但我還是不理解你為什么要專門跟譚維安說這個事情,你跟他說不就是讓他幫我和蘇老板開口要人嗎?這樣不太好吧,我和蘇老板也不熟,只不過是加了微信的交情。”

  “你還是沒有理解我的意思。”鄭思源停止手中的工作,決定好好和秦淮這個野路子出身的半正規軍科普一下借人的行業準則,“在這種模式下,知味居最不缺的就是學徒。”

  “你對幫工的要求雖然高,但知味居的學徒質量也很高,基本上只要是知味居出身的都符合你對幫工的要求。”

  “你很難在除了知味居以外的地方找到這么多符合你要求,踏實肯干,勤勞刻苦的幫工。”

  “而蘇老板一定非常樂意進行這方面的交流,因為很有成效。”

  “這個成效是人人都能看見的,譚維安幾人在黃記交流了幾個月,廚藝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以譚維安的水平都能看到肉眼可見的進步,更不要說其他的普通幫工。”

  “可能你覺得每天早上來廚房,依次嘗學徒們做好的點心,然后進行點評和指導是一件非常正常且不麻煩的事情。但這是因為你沒有徒弟,你有時間來指點這些和你毫無關系的廚師。”

  “對于知味居的大師傅而言,他們有很多親傳弟子需要手把手教學,那些沒有被他們看中的天賦不足的學徒,只不過是廚房里的普通員工。有的時候興致來了心情好,指點一兩句,有的時候忙起來無視對方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對于知味居的普通學徒而言,三四天能得到一句來自大師傅的指點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譚維安可能沒有跟你說,他過年的時候一直在瘋狂炫耀去黃記交流期間廚藝實現了多大的進步。說知味居的很多學徒甚至大師傅的記名弟子,都非常后悔自己之前沒能爭取去黃記學習交流的機會。他們以為去黃記只是單純的苦力打雜,沒想到居然是廚藝進修提升班,早知道是這種好事當初擠破了頭也要去。”

  秦淮:……

  如果不是在廚房里撓頭不太好,秦淮真的很想撓下頭,然后說一句他真的不是很懂你們這些知味居出身的廚師。

  這么愛卷的嗎?

  秦淮不由自主回頭看了一眼默默做點心的裴行和李華。

  怪不得這兩位被淘汰了,和知味居的其他卷王比起來,裴行和李華確實不夠卷。

  “也就是你一直沒有說,但凡你在和譚維安聊天的時候提過一句這方面的事情,第2天蘇老板就會打包一批學徒送到云中食堂來當幫工學習交流。”

  秦淮:“……我還是覺得我是不是有點占便宜了?”

  “人家過來路費自備,房租自備,工資也不用我發,我這純白嫖是不是有點不太好?”

  剛才在電話里蘇老板的意思很明確,他把人送過來,秦淮什么都不用管,甚至可以連飯都不用管。

  簡直就是全自動核動力牛馬。

  “你給出了指導。”鄭思源說,“你還沒有意識到嗎?”

  “雖然你偏科的厲害,但是以你的水平和你做出來的點心以及許成對你的夸獎,就算在知味居里,你也是當之無愧的可以收徒的大師傅。”

  “能每天得到大師傅的指點,普通學徒高興都來不及,別說你不用付工資,就算讓他們每個月給你交點錢我相信他們也是愿意的。”

  鄭思源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秦淮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和擔憂了。知味居的學徒確實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專業素質過硬,茶泡得夠好,茶倒得夠勤,張口謝謝秦師傅,閉口真麻煩秦師傅了很難讓人不喜歡。

  “那我晚點在微信上和蘇老板把這個事情敲定一下,你覺得我們這邊大概需要多少名幫工?”秦淮問。

  鄭思源掃視了一眼廚房,數了數廚藝臺和灶臺的數量。

  “云中食堂的后廚面積蠻大的,58個吧,你這邊人手確實有些不太夠,員工數量不算少但是干活效率不夠高。”

  “你和蘇老板說一聲,讓他挑兩三個水平還可以,至少能夠做到獨當一面做一些簡單面點的,5個普通學徒。這樣就算未來我們兩個都要全身心研究雙蟹包,沒有太多時間做點心,云中食堂也可以保證正常的點心供應只不過味道稍微差一些。”

  “我也能少做些包子和饅頭。”

  鄭思源說最后一句話的時候面帶微笑,秦淮從他的微笑里看出了,已經回歸小區門口悠閑生活的糕點店的小鄭師傅那顆不想當牛馬的心。

  能看出來,休閑了一個多月的小鄭師傅有些適應不了如今的高強度工作。

  果然,加工作量這種事情還是要循序漸進。

  秦淮也在心里反思一下,不應該一下把三丁包和酒釀饅頭全都交給鄭思源來做。云中小區的這群大爺大媽們最會的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鄭思源什么脾氣他們早就摸清楚了,每天睜著眼睛說瞎話,張嘴就是硬夸,把鄭思源夸得工作量一天比一天多。

  果然,最終還是小鄭師傅承受了所有。

  秦淮還看了一眼正襟危坐在大堂,全都齊刷刷盯著窗口,期待鮮肉月餅出鍋的大爺大媽們。

  “放心,我一定和蘇老板好好談,爭取多要兩個譚維安這種水平的交換生過來!”

  “一定把譚維安要過來!”

  譚維安百寶袋里的菜譜夠多,時不時就能掏出一兩個牛逼的,要過來不光是一個做點心的好幫工,更是雙蟹包研究小分隊的重要成員。

  而且譚維安味覺不錯,之前做四喜湯團試菜的時候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次研究雙蟹包也可以讓譚維安來試菜。

  商量結束,秦淮回到廚藝臺前繼續切蘿卜上網課,一邊切蘿卜一邊和曹桂香講剛剛發生的事情。

  只能說知味居確實是國內名氣最大的純白案酒樓,就連已經退休多年遠在虬縣的曹桂香都聽說過知味居的名號。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小秦你不是下半年要去知味居交流一兩個月?”曹桂香對知味居的交流非常感興趣,“這可是個好機會,當年我學廚的時候大家想互相交流都沒機會。”

  “為什么?”秦淮很好奇,在他看來廚師之間互相交流很正常,而且感覺廚師之間都還蠻樂意的。

  他之前在黃記的交流就很愉快,交流結束的時候黃記還給他結了一大筆工資,屬于是又學手藝又賺錢。

  “怕偷師唄。”曹桂香笑著說,“那時候信息不發達,廚師之間互相交流的也很少,基本上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絕學和秘方,有的秘方其實難度很低,只要有心偷學一定能學到。”

  “一家老鋪子因為被偷了秘方,生意一落千丈,最終關門倒閉的事情時有發生。那個時候手藝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有的師傅教徒弟都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更不要說不同酒樓之間的互相交流了。”

  “其實也不能怪那個時候大家互相提防著,我出生的時候已經是和平年代了,但是我師父我師公那一輩生活的年代都很動蕩。朝不保夕,難保有一天就會大禍臨頭,只能分外珍惜抓住自己有的東西,一分一毫都舍不得給別人。”

  “那個時候要是有哪家的大師主動表示要互相學習交流,真是天上下紅雨的好事,所有人都非常高興,非常期待,恨不得掃榻相迎。”

  “那有這樣的大師嗎?”秦淮好奇地問。

  “有。”曹桂香笑著點頭,“甚至還不少,但是很多交流都只是非常淺顯和表面的,真的會深入到各家絕學各家絕技的深入交流,據我所知只有一位。”

  “不過那位大師是我師公那一輩的,我師父見過我沒見過。我當初學廚的時候,聽我師父說那位大師的事情的時候可崇拜他了。”

  “在北平所有酒樓都敝帚自珍,生怕互相偷走自家的秘方或者偷學絕學的時候,泰豐樓的江承德大師主動登門拜訪北平的各大酒樓學習交流,第1個找的就是我師公。”

  “當時真的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登門拜訪時直接說想用他們江家的絕學換我師公譚家菜的絕技。”

  秦淮聽到江承德的名字都驚呆了,這位廚藝有多牛逼他當然知道,至今為止江承德那道槐花饅頭的視頻教學秦淮還是看不太懂。

  “那您師公同意了嗎?”秦淮連忙問。

  “同意了。”曹桂香說,“我師父說當年就是因為我師公開了個好頭,互相承諾交換絕學絕不外泄,后面也的確做到了。其它酒樓的大師們才陸續同意和江承德大師交流學習,江承德大師才能在那個年代做到融會貫通,集百家之所長,做到當之無愧的北平第一名廚。”

  “其實也有人說我師父是北平第一名廚,但是我師父跟我說他算不得什么第一名廚,他見識過真正第一名廚的手藝。知道什么是高山仰止、望塵莫及,所以從來不以這個名號自居。”

  “那位江承德大師后面呢?他的后人或者徒弟應該也很厲害吧。”秦淮感嘆道。

  曹桂香搖了搖頭:“不知道。”

  “后面因為戰亂北平淪陷,就沒有人知道他的音訊了。我師父說他有7個兒子,但是他那7個兒子也下落不明,至少在我離開北平的時候也沒有聽說過后續的事情。”

  “同時也是因為戰亂和動蕩的緣故,原本在我師父和師公的那個時候,北平的各大酒樓是很樂意互相交流學習的,后面又漸漸變回了原先的模樣。在我學廚的時候偶爾會有交流學習,但是頻率不是很高,通常都是關系真的很好或者非常信任對方。”

  “所以小秦你一定要珍惜去知味居交流的機會,這可是很多廚師想都想不來的。”

  “你沒有師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劣勢也有優勢。如果你有師承的話,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對方可能會有所顧忌。但是你沒有,所以我,還有你之前說的那位黃師傅、鄭師傅才敢這么傾囊相授。”

  “一張白紙是最好教的,不然各家的理念流派不同,真的一股腦的全教了,學多學雜,就像武俠里寫的那樣,稍有不慎要走火入魔的。”

  “我知道的,真的很謝謝你,曹師傅。”

  “別光謝呀,下次回來的時候記得多給我做點點心,你張爺爺愛吃。”

  “一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