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1章 西海仙魔大軍對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卻說那李玄、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鐘離權等道門八仙,蒙太上老君恩典,賜下九轉金丹。

  此九轉金丹妙用無窮,道門八仙服之,頓覺伐毛洗髓,道行精進,法力倍增,端的是脫胎換骨!

  道門八仙又點齊了南贍部洲仰其道、受其點化之三千人仙、散修、精怪之屬。

  一時之間,仙光盈野,浩浩湯湯,直撲西海而來。

  真乃一派道門鼎盛之象,仙威震于八方!

  而世人目睹“八仙過海”之盛況,遂作《八仙過海影神圖》,流傳于世。

  更有歇后語道: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西游記》的世界觀中,“八仙過海”之事,其實是發生在“西行取經”之前。

  而不是西行取經之后。

  是先有八仙過海,再往后,才有金蟬子、孫悟空、西海小白龍……西行取經。

  如在《西游記》原著第八十一回中,孫悟空便親口道:

  “我今日略節說說,你們聽著——”

  “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龍,我也曾上天堂大鬧天宮。饑時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兩三顆;渴時把玉帝的酒,輕輕呼了六七鐘。”

  “一捉捉將來,銼的銼,燒的燒,磨的磨,舂的舂……”

  “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眾和尚,我拿這妖精與你看看,你才認得我老孫!”

  孫悟空親口道:

  “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

  由此可見,在金蟬子、孫悟空、西海小白龍……西行取經之前,八仙過海之事,其實便已經發生了。

  此八仙過海之事,孫悟空也有耳聞,還對此津津樂道。

  這道門八仙率人間三千練氣士,甫抵西海上空,便見黑壓壓一片龍族大軍橫亙眼前。

  海水如墨,驚濤裂岸。

  西海龍王敖閏,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浮出水面,與云端道門群仙隔空對峙。

  龜丞相懷抱令旗兵符,神色肅穆,立于王座之側,其渾濁老眼中精光四射。

  西海玉龍三太子敖烈,手持那柄染有呂祖廟廟祝鮮血的寶劍,周身白金龍鱗熠熠生輝,腮頷下銀須無風自動,眼中好斗之焰熊熊燃燒,戰意直沖云霄!

  陣前最是顯眼者,乃西海大太子敖摩昂!

  但見他怎生打扮:

  頭戴束發嵌珠紫金冠,身披鎖子狻猊亮銀鎧。

  腰系獅蠻寶帶,足蹬藕絲踏海履。

  手中斜持一桿龍頭湛金槍,寒光爍爍透骨寒,槍尖一點冷芒,似欲刺破蒼穹驚斗府!

  腰間懸一柄三棱锏,隱隱有風雷之聲暗涌,嗚咽低沉懾人魂。

  敖摩昂氣度沉凝如山岳,淵渟岳峙勢崔嵬。其目光銳利如電掃,緩緩掠過云端每一位道門仙真,直壓得一眾仙真心頭悸動,幾欲喘不過氣!

  正是:

  “龍族翹楚敖摩昂,四海威名第一人!”

  在敖摩昂的身畔。

  涇河龍王敖淵之子小鼉龍敖鼉潔,一身麻衣孝服未除,雙目赤紅如烙鐵,幾欲滴出血來!

  小鼉龍吸收了父親敖淵的龍珠精華,修為也是暴漲不少,其周身龍威澎湃激蕩,攪得周遭海水如沸湯翻滾。

  “父親,孩兒今日當為你報此血仇!”

  小鼉龍緊握一桿碗口粗的竹節鋼鞭,口中獠牙呲出,發出低沉如受傷兇獸般的嘶鳴。

  刻骨之殺意與喪父之痛交織,凝成一股幾近化為實質之兇戾煞氣,直欲擇人而噬!

  在小鼉龍的身后。

  一桿“龍”字大纛獵獵作響,上書“血債血償”四個猩紅大字,觸目驚心!

  在小鼉龍的附近。

  那涇河龍王之子“蜃龍”,則隱于軍陣氤氳水霧之中,若隱若現。

  蜃龍的掌中緊握蜃氣寶珠,珠內光怪陸離,幻象叢生,顯是已布下迷天幻陣,只待惑敵擒仙。

  比陸地更寬廣的,是海洋。

  西海浩渺無垠,蘊育萬千水族精靈。

  在西海之中,有一些水族不是凡俗之種。

  他們被西海龍王召至麾下,受了西海龍王知遇之恩,今朝也愿為西海龍王肝腦涂地、效盡死力。

  誠如詩云: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于這萬千水族之中,有兩員水將尤為出眾,堪稱佼佼者,此刻正立于陣前,兇威赫赫,令人望之膽寒。

  其一乃西海總兵“虎蛟”!

  虎,為百獸之尊,被譽為山君,為山中君主。

  蛟,為水中兇獸,可興風作浪,能呼風喚雨。

  蛟龍若行,則洪災至,民間常以“走蛟”之說,闡釋山洪暴發之象。

  不少古橋之下,皆置有“斬蛟劍”,以鎮水患。

  而虎蛟,乃“猛虎與蛟龍”所育之子,其形虎首而蛟身,號為“水中猛虎”,性極兇猛,兼具虎之威猛與蛟之控水神通。

  《山海經》中,對虎蛟一族也有記載:

  “禱過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

  且看這西海總兵虎蛟,此將虎首猙獰,雙目如炬似燈,金瞳赤鬃,攝人心魂。魚鱗覆體,泛幽幽之光,蛇尾游弋,卷濤聲轟鳴。

  虎蛟身高丈六,猶如鐵塔矗立,膀闊三停,力可扛千鈞。

  其掌中一桿裂浪分海戟,長逾三丈,戟刃寒光爍爍,攪動暗流洶涌,兇威直沖斗牛!

  真個是:

  “虎嘯山林百獸驚,蛟騰滄海萬波平。合二為一稱總兵,分水裂浪鬼神瞠!總兵虎蛟來討戰,道門仙真敢應承?”

  其二為西海提督“鰲負岳”!

  巨鰲一族,天生體型巨大,力大無窮。

  其形龍頭、龜身、麒麟尾。

  昔日,共工怒觸不周山,致天塌地陷,女媧娘娘斬殺海中巨鰲,取其四足為天柱,支撐天地四方,免天界崩塌之危。

  西海汪洋,廣袤無垠,亦育出一尊巨鰲,名曰“鰲負岳”,有擔山之力。

  這只巨鰲,便是當年“補天巨鰲”的遺脈。

  鰲負岳于西海龍宮之中,任“西海提督”之職。

  但見此鰲將:

  龍頭高昂,雙角崢嶸;龜身厚重,如山橫亙。麒麟巨尾,掃蕩滄溟;玄鐵重鎧,裹其雄形。

  身高數丈,似山巒巍峨;力能擔岳,氣可填瀛海。掌中一對開山巨斧,名曰“乾坤斧”!

  斧面闊如門板,斧刃寒光流轉。

  鰲負岳立于陣前,淵渟岳峙,不動而自威,海水在其周身數丈之外,便自行排開,形成一片真空之地!

  正是:

  “共工撞斷不周柱,媧皇斬鰲立天樞。遺脈負岳鎮西海,雙斧劈開生死途!提督負岳在此,哪個妖道敢出頭?”

  西海之中。

  更有那巡海夜叉,青面獠牙,鋼叉怒指;鲅大尉揮動分水刺,寒星點點;鱔力士筋肉虬結,鼓浪翻波……

  蟹將軍雙螯開合,鏗鏘作響;蝦甲兵長槍如林,寒芒閃爍……

  正是蝦兵蟹將密匝匝,層層迭迭,刀槍并舉,殺氣直沖牛斗!

  旌旗蔽日,遮天蓋海!

  陣中那桿“龍”字大纛,上書“血債血償”猩紅大字,更散發出西海水族沖天的怨氣與不屈的意志!

  此時此刻,西海天空之上,也是風云激蕩,電閃雷鳴。

  李玄、呂洞賓、鐘離權、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藍采和、曹景休等道門八仙,率領著三千人間練氣士,傲然屹立云端。

  鐵拐李端坐于大葫蘆之上,葫蘆口隱有氤氳丹氣吞吐。

  其雙目開闔間,精光四射,不復昔日頹唐之態,盡顯仙家威嚴,顯然已將九轉金丹之力煉化大半。

  “嗡、嗡、嗡!”

  “錚、錚、錚!”

  西海龍族焚其道場,戮其廟祝,此滔天之怒,如烈火烹油,于呂洞賓胸中熊熊熾燃。

  呂洞賓目露寒光,背負純陽寶劍,劍匣嗡鳴不止,劍氣直沖云霄。

  自那九轉金丹入體,經其周身經脈運轉,滋養著每一寸血肉與元神。

  此時此刻的呂洞賓,更是周身法力磅礴,威壓逼人。

  張果老騎著毛驢,那驢蹄下竟踏著虛幻的陰陽魚圖紋,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盡顯道家玄妙。

  韓湘子玉笛橫陳,笛孔中似有金戈鐵馬之聲隱隱蓄勢待發,似隨時準備奏響戰歌,鼓舞士氣。

  人間三千練氣之士,也是各展神通。

  他們或乘靈獸翱翔,或御風雷而行,或踏清光而進……結成玄妙法陣,拱衛于道門八仙之側,嚴陣以待。

  只等一聲令下,這人間三千練氣之士,便與那西海龍族決一死戰,捍衛道門尊嚴。

  西海水面之上,劍拔弩張,殺氣騰騰。

  西海龍王敖閏、西海大太子敖摩昂、西海玉龍三太子敖烈、涇河龍王敖淵之子小鼉龍、涇河龍王敖淵之子蜃龍、西海總兵虎蛟、西海提督鰲負岳、西海龜丞相……

  蝦兵如潮涌動,蟹將似山屹立,夜叉猙獰可怖,魚精列陣以待……

  真個是:

  “烏云壓海海欲摧,甲光映日金鱗開!”

  大戰未開,聲勢先行!

  萬千水族兵將,殺氣混合深沉龍威,凝成一股毀天滅地的無形洪流,直沖霄漢,與半空中祥云瑞靄、仙家威儀轟然相撞!

  勢要分出個高低勝負!

  兩股磅礴氣勢激蕩,震得海天失色,日月無光!

  按照老規矩,先禮后兵,方顯名正言順。

  何況,仙家行事,素以正道自居,總是要占據道德高地。

  于是。

  李玄駕葫蘆懸停于空,紫氣與龍威碰撞,激起電閃雷鳴。

  他神色凜然,目光穿透層層煞氣,直落在西海龍王敖閏的身上,雙手抱拳,微微一拱。

  隨后。

  李玄對西海龍王厲聲呵斥道:

  “西海龍王敖閏!爾本為天庭正神,受人間萬民香火供奉,享無上尊榮。自當恪守天規,心懷慈悲,以仁德澤被蒼生,護佑一方海域之安寧。”

  “然則,爾不思報效天庭之恩,不念庇護蒼生之責,竟公然立下血狀,聚妖兵于西海,妄動刀兵,挑起戰端。此等行徑,實乃逆天而行,置天下蒼生于水火而不顧,天理難容!”

  “今日,吾等率眾至此,正為替天行道,降伏爾等孽龍,還天地以清平!”

  “你若識得天時,明曉大義,速速束手就擒,或可保全性命,免遭雷霆之誅。莫要執迷不悟,一錯再錯,最終落得個自取滅亡之下場!”

  此言一出,如同火上澆油!

  “哈哈哈!”

  西海龍王敖閏聞言,須發皆張,周身龍氣如洶涌的潮水般翻滾涌動。

  他怒極而笑,言道:

  “李玄小兒,安敢在此狂吠?”

  “你是誰?也配代表天?”

  “你配嗎?”

  西海龍王敖閏昂首向天,龍爪指天:

  “爾等,且聽著!”

  “昔日,洪荒世界有混沌兇獸入侵,吞噬星辰,撕裂大地,萬靈涂炭!”

  “洪荒世界幾近崩壞,天地亦搖搖欲墜,幾近不存!”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是我龍族先祖‘祖龍’,心懷大義,挺身而出,振臂一呼,率領我龍族及天下鱗甲生靈,以血肉之軀,筑成堅不可摧之城墻。”

  “億萬年間,我龍族兒郎,浴血奮戰,不懼生死,與混沌兇獸鏖戰,血染洪荒!”

  “是我龍族、鳳族、麒麟等族前赴后繼,尸骨堆積如山,血染無盡洪荒,終將那混沌兇獸鎮壓至龍族的海底煉獄!”

  “這才保全了洪荒世界,才有了爾等今日立足之地!”

  “若無昔日我龍族之舍生忘死,安有你們今日之存活?”

  “須知,爾等今日之安寧,皆是我龍族先祖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

  西海龍王之聲,滿含自豪與悲壯:

  “昔日,又有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河倒灌,生靈哀嚎!”

  “是誰舍了四足,化為擎天巨柱,撐起這破碎乾坤?”

  “是我等鱗甲水族之先祖巨鰲所為。”

  “后來,天地初定,四極不穩,星宇飄搖!”

  “又是誰舍了龍軀,化為東方青龍,永鎮天之東極,調和陰陽,梳理地脈,維系這方天地運轉不輟?”

  “是我龍族前輩!”

  “這些年來,是我龍族前輩,以自己的身軀為代價,化作東方守護之神,日夜不息調和陰陽,梳理地脈。”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此方天地方得如此穩固,萬物方能生生不息。”

  “這天,是我等鱗甲水族的前輩,用血肉,用筋骨,一寸、一寸、一寸撐起來的!”

  西海龍王敖閏目光如電,掃過道門群仙,嘲笑道:

  “這才保得你們安享這太平世界,讓你們可以坐而論道,侃侃而談。”

  西海龍王敖閏掃視著道門群仙,目光如炬:

  “不提過去。”

  “再看現在,這四大部洲的各地水域,無不是我龍族兢兢業業,行云布雨。”

  “我等龍族族人穿梭于云海之間,不辭辛勞播撒甘霖。”

  “爾等喝的每一滴水,耕種的每一寸土地,皆賴我龍族兢兢業業,行云布雨,調和旱澇!”

  “可你們呢,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

  “我龍族,為這片天地,灑過熱血,為這片天地立下過赫赫戰功,為這片天地奮不顧身地拼搏過!”

  西海龍王敖閏之聲,帶一絲悲涼:

  “人間常說:飲水當思源。”

  “可爾等飲我龍族布施的水,坐享我龍族先輩舍命換來的太平世界,卻早已忘本忘源!”

  西海龍王敖閏質問道門八仙,言道:

  “你們不過是幾個修行近百年的人間練氣士,僥幸修得幾分道行,便敢妄稱‘替天行道’?”

  “你,要替天行道?”

  西海龍王敖閏冷冷地看著李玄:

  “你李玄為這天做過什么?你鐘離權又為這地立過何功?”

  “你們不過是后來者,是坐享其成者。”

  “你們斬了幾個妖魔,除了幾個邪祟,就能代表天了?”

  “大道之行,天下如一。”

  西海龍王敖閏緩緩說道:

  “對天地來說,人、妖、佛、鬼……都是天地之中孕育的生靈,有何區別?”

  “這是你們為人之一族做的,不是為天做的。”

  “你們所作所為,那都是為人之一族謀利,為爾等道門爭名奪利!”

  “你們就能代表天了?”

  “你覺得,你配嗎?”

  西海龍王敖閏不屑嗤笑道:

  “哼,我等私人恩怨,自當光明磊落地了結,何須扯那‘替天行道’之遮羞布!”

  “真是虛偽至極,徒增笑耳!”

  “我敖閏縱橫四海,閱人無數,卻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這、這……”

  李玄被西海龍王敖閏這連珠炮似的詰問,駁得面紅耳赤,仿若被當眾剝去衣衫,羞愧與憤怒在臉上交織纏繞,一時語塞,嘴唇微微顫抖,竟半個字也吐不出來。

  李玄的身后。

  呂洞賓面色陰沉、鐘離權眼神閃爍、曹景休欲言又止……

  此時此刻。

  西海龍王這番控訴,直直撕開了他們“替天行道”那堂而皇之的外衣,將其下潛藏的私怨與算計,赤裸裸地暴露于眾目睽睽之下!

  《孫子兵法》有云: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是直接干架,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諸葛亮于兩軍陣前,就曾活活罵死王朗。

  最后,王朗羞憤交加,墜馬氣絕身亡,諸葛亮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便贏得此戰之勝利。

  姜,到底還是老的辣。

  西海老龍王敖閏縱橫四海,執掌西海龍宮多年,又豈是凡俗之輩?

  此時此刻。

  云端之上。

  有不少心志不堅的人仙散修,聞西海龍王敖閏之言,已然面露慚色,道心微微動搖。

  原本整齊有序的陣型,也隨之稍顯散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