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南贍部洲,作為道門之核心勢力范圍,三十六洞天煙霞繚繞,七十二福地瑞靄蒸。
其修行道法之人,更是如繁星點點,遍布四方。
然自封神大戰畢,昔日萬仙來朝的截教覆滅,于下界幾無道統遺存。
而闡教十二金仙,或入西方佛門,棄道從佛;或懼沾紅塵煞氣,再逢殺劫之厄。故多閉關潛修,避世不出,專志于斬三尸之道,冀得自身超脫。
封神之后,闡教亦漸隱于世人視線之外。
闡教、截教二宗,恰如鷸蚌相爭,終致兩敗俱傷。
是故南贍部洲之人世道脈,曾顯衰微之象。
后有道門八仙入世濟民。
呂洞賓,號“劍仙”,創道門劍術之體系,授人劍法,以劍喻道,斬卻塵世煩憂。其劍法凌厲絕倫,斬貪嗔、破癡迷,世人尊為“呂祖”。
鐵拐李,號“藥仙”,授人藥術,精研藥理,負葫蘆而行,內藏靈丹妙藥,救死扶傷,民間尊為“藥王”。
張果老白發童顏,云游四海,精于長生之術,被譽為“長壽仙”。
何仙姑,乃天上花仙轉世,授人草木栽培之術,使百花爭艷,雅號“荷仙姑”。
鐘離權,掌煉丹秘術,被譽為“丹鼎仙”。
韓湘子擅吹洞簫,音律通神,簫聲起時,百鳥和鳴,萬物滋長,被譽為“樂仙”。
而這些年來,呂洞賓、鐵拐李、鐘離權……這道門人教八仙,于南贍部洲廣傳經義、問道授業,廣結天下善緣。
其間,多有世人受其點化,習得妙法,為南贍部洲諸多門派尊為“祖師”。
道門八仙一時香火鼎盛,信徒云集。
世人幾乎無人不知道門八仙之名。
道門之法,亦借此重興于人間。
而今,方顯道門深厚底蘊與八仙人間功業之恢弘氣象!
聞得呂祖廟遭毀、其廟祝殞命。
西海龍族和道門八仙立下生死狀。
道門的八仙祖師欲赴西海,與那西海龍族決一死戰,以衛道統、雪前恥。
“祖師,吾來助陣,愿與祖師共赴生死!”
“呂祖在上,弟子愿追隨左右,斬妖除魔,揚我道威!”
“呂祖!弟子承您劍道真傳,今日當以手中劍,為心中道義!”
“藥王爺在上,弟子亦愿相隨,救死扶傷,不離不棄!”
“他龍族兵多將廣,我道門亦非無根之萍!祖師寬心,吾等必竭盡全力!”
“祖師稍候,弟子等即刻前來!”
“朝聞道,昔可死!”
聞聽道門祖師欲赴西海,降伏妖龍,南贍部洲的一眾道門散仙無不熱血沸騰,自南贍部洲各處洞天福地、山野林泉匯聚而來,誓為道門祖師助威,共襄這衛道盛舉!
他們之中,有道門八仙親傳或再傳之門徒弟子,有受其點化、踏上仙途之山精水怪,更多者,則是感念道門之八仙恩德、崇慕其道之仰慕者。
呂洞賓、鐵拐李、鐘離權等道門八仙的身后,道門人仙絡繹不絕,紛紛投效,愿隨祖師共赴西海,齊伐西海龍族。
但見:
云路迢迢之上,鶴發童顏之老道,手持拂塵,駕鶴翩然而至。
山澗幽幽之中,修成人形之精靈,裹挾妖風,踏云緊隨其后。
更有無數心慕大道的散仙游神,聞得祖師召喚,亦從名山大川、市井紅塵中振衣而起,或持法劍符箓,或捧寶瓶如意,口誦真言,欣然加入這衛道洪流!
一時間。
其或駕法器,或乘靈獸,或御風雷,或踏清光,仙光繚繞,道韻盎然,緊隨八仙法駕之后。
道門八仙的前后匯聚之眾,竟達三千之數!
這三千道門仙真,正是道門八仙經年累月在南贍部洲傳經布道、點化蒼生所結下的善果。
如今,這三千道門仙真,愿意追隨道門人教八仙法駕,一齊過西海,共伐龍庭!
只見眾仙衣袂飄飄,劍光閃爍,仙禽清唳,法器嗡鳴,匯成一股震天撼地的磅礴聲勢。
真個是:
“道門英杰聚,仙氣滿乾坤。”
“三千神仙客,齊赴西海門!”
天地之間有五仙,其一曰“人仙”。
所謂人仙者,乃人間修真之士也。
這些修真者,雖未悟得大道真諦,然于道中得其一法,于法中得其一術,懷堅定信心,立苦修之志,持之以恒。
自此,八邪之疫對其難以為害,其身體康健,少病多安。
然這些修真者尚未脫離凡俗之桎梏,故曰“人仙”。
人仙掌握些許小術,可引氣練氣,以延年益壽、避除病痛,身體強健有力。
但是,人仙未曾參透大道玄機,無法得長生超脫之境,亦缺乏神通變化之能,最終仍需入那生死輪回之中。
人仙尚有一更為通俗之名,曰“人間煉氣士”。
此時此刻,三千道門人仙緊隨道門八仙之后。
人間三千煉氣士,今朝一起過西海。
此番情景,正是:
“今日祖師親征,降龍伏虎,正是門徒效力、顯揚道法之時!”
“噫吁嚱,此乃大道昌隆之世也!”
曹景休望著眼前的盛景,不禁發出由衷的感嘆:
“觀如今天下,求道之士如過江之鯽,紛至沓來,何其多也。”
“看來我等在人間界的傳道,如今已經大有成效!”
呂洞賓輕捋長須,昂首望天,慨然長嘆,道:
“大道三千,各循其軌,而終歸同途。”
“天下懷赤誠向道之心者,其心皆向道而趨,儼然一人,何分先后?”
藍采和附和道:
“是啊,無論來自何方,無論修行何種法門,只要心中有道,便如同一體,又何須分個先后呢?”
李玄見狀,胸中也是豪氣頓生,朗聲長嘯:
“自封神大戰之后,闡教、截教隱退,再難有此道門大世!”
“道門三千仙,今朝過西海!”
“衛我玄門正法,彰我大道功業!”
于是。
八仙遂為首,其后三千仙眾,或駕法器,或馭靈獸,或乘煙霞,或御風雷,緊隨八仙之后。
道門八仙率領著道門三千人仙,浩浩蕩蕩,往西海而去。
但見那:
仙光瑞靄,蔽日遮天;道氣氤氳,彌漫海疆。
浩浩蕩蕩,似銀河倒瀉灌滄海;威威赫赫,如天兵下界鎮汪洋。
一路行來,驚得三山鬼怪皆潛蹤,唬得八方妖邪盡閉戶。
道門群仙直指西海所在,欲行那降龍伏魔、衛道揚威之壯舉。
不消一日,仙云已壓西海之濱。
只見那三千仙真列陣云端,仙光璀璨奪目,瑞靄千條萬道,凜然道韻彌漫開來,竟將半邊天宇映照得通明如晝,煌煌然不可逼視。
李玄、呂洞賓、鐘離權等道門八仙立于陣前,各顯無上威儀神通,欲以“八仙過海”之玄妙神通,震懾龍庭,揚名人間界。
但見那西海之上:
黑水翻騰,濁浪排空,似有萬千惡龍興風作浪。
陰云密布,愁霧慘慘,遮蔽了日月星辰之光。
怒濤拍岸,聲如雷霆,震得人魂魄搖蕩。
魚鱉潛蹤避殺氣,蛟龍隱跡藏兇氛。罡風如刀割面冷,煞氣似錐透骨侵。
端的是個龍潭虎穴,兇險絕倫的去處!
“吼!”
一股深沉厚重、帶著無盡怨憤與冰冷殺意的龍威,自那萬丈深淵彌漫開來,直沖霄漢,欲將那漫天祥云仙氣撕個粉碎!
這是西海龍王敖閏對他們的示威。
然道門八仙得九轉金丹之助,道行法力何止倍增?
此刻見西海龍王的兇威,非但無懼,反激起沖天豪氣。
李玄立于云端,朗聲大笑,聲如洪鐘:
“諸位道友!西海龍庭就在眼前,且看我等手段,顯我道門威儀,過這西海!”
言罷,李玄哈哈一笑,解下腰間的藥王葫蘆,口中念念有詞。
那葫蘆迎風而長,大若屋宇。
李玄端坐其上,葫蘆口噴出萬道紫氣,如長虹貫日,直射入海。
紫氣所至,怒浪如遇天塹,轟然向兩旁排開千丈,現出一條深不見底之坦途大道,風不能侵,水不能入。
李玄騎著葫蘆,紫氣護體,當先而行。
“祖師,我來助你!”
其身后藥王門徒,紛紛祭出葫蘆、藥鼎,以紫氣連成一片,穩固通道。
“天上劍仙三千萬,見吾也許盡低眉!”
呂洞賓劍眉一挑,背后純陽寶劍“鏘啷”一聲自行出鞘,迎風化作一道百丈金虹。
呂洞賓足踏劍尖,御劍飛馳,快逾閃電。
劍氣縱橫捭闔,鋒芒所及,海水如同被無形巨刃從中剖開,裂開一道深淵巨縫。
“呂祖,我等也有劍!”
其身后,習劍弟子見狀,精神大振,紛紛催動飛劍,千百道劍光緊隨呂祖之后,匯成一條璀璨劍河,劈波斬浪。
“哈哈哈!”
鐘離權赤面虬髯,袒胸露腹,哈哈大笑著取出“后天芭蕉扇”。
此芭蕉扇并非先天芭蕉扇,而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煉制的后天芭蕉扇,但威力非凡,可扇風,可扇火。
鐘離權須發戟張,怒目圓睜,將那芭蕉神扇擎在掌中,運足玄功,猛地一扇!
但聞“嗚”的一聲怪響。
平地卷起九天罡風,將那如山巨浪、彌天海霧盡數扇得無影無蹤,海面霎時波平如鏡,唯余肅殺之氣彌漫。
扇風過處,云散天青。
鐘離權搖搖擺擺,踏水而行,如履平地。
“祖師,我來助你!”
其身后,修習丹火、御風之法的弟子,緊隨其后,踏水如飛。
“呵呵呵……”
張果老倒騎著他那頭通靈毛驢,笑呵呵地從懷中掏出漁鼓,輕輕一敲。
“咚!”
一聲沉悶鼓響。
其座下毛驢四蹄之下,憑空生出朵朵五色祥云,云氣翻騰,托著這一人一驢,悠悠然浮于海面之上。
任憑風急浪高,祥云卻巋然不動,載著張果老,飄飄蕩蕩向深海行去。
其身后,精擅音律、卜算、御獸的弟子,或奏仙樂定風波,或駕靈禽瑞獸,踏云相隨。
何仙姑纖手輕揚,將掌中那支光華四射的蓮蓬拋入海中。
蓮蓬遇水而長,瞬息間化作一朵覆蓋十數里海域的巨型青蓮!
蓮葉田田如碧玉,蓮瓣灼灼放光華,異香陣陣,沁人心脾。
那狂暴的海水一觸蓮臺清圣光華,立時變得溫順平和,波瀾不起,化作一片海上凈土。
何仙姑亭亭玉立于蓮心,仙姿綽約,引領一片海域化為凈土。
門下女修及受其點化的草木精靈,紛紛立于蓮葉之上,或灑下繽紛花雨,或催生堅韌藤蔓護持蓮臺。
“嗚嗚嗚、嗚嗚嗚……”
韓湘子神情瀟灑,橫持紫金簫于唇邊。
一縷清越空靈的簫音悠然響起,初時如清泉石上流,繼而如鸞鳳鳴九霄。
簫音過處,無形的音波化作實質的青色光罩,將身后緊隨的大部分仙眾盡數籠罩其中。
任憑外面驚濤駭浪,惡風咆哮,光罩內風平浪靜,仙氣盎然。
韓湘子踏著音波,如御清風。
三千仙眾得此庇護,感念其德,齊聲高誦道號“無量天尊!”,聲浪排山倒海,直透龍宮!
當下。
李玄葫蘆噴吐霞光,鋪就通天仙路;呂洞賓劍氣開道,撕裂層云;鐘離權寶扇輕搖,罡風相送;張果老騎著毛驢,踏云逐電……
何仙姑足踏蓮臺,香風陣陣;藍采和花籃盛光,遍灑甘霖;韓湘子簫聲引路,音波護體;曹景休玉板生云,托舉眾修……
正是: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只見道門八仙所過之處,洶涌澎湃的西海怒濤竟被硬生生鎮壓、分開、凝固、平息!
風不能擾其形,浪不能侵其身。
但見海天之間,紫氣開道貫長虹,劍光裂海分水鏡,水階晶瑩通天路,祥云托體逍遙游,蓮臺鎮波化凈土,花橋錦繡異香濃,音障護得千仙穩,玉板清輝照澄空!
道門仙家之威儀,顯露無遺,竟將那彌天蓋海、積郁千萬年的深沉龍威,都壓得微微一滯!
三千隨行仙眾緊隨祖師法駕,目睹此等驚天動地的神通,無不心潮澎湃,歡欣鼓舞。
他們齊聲唱誦道號,聲震海天:
“無量天尊!祖師神通廣大,道法無邊!”
“無量天尊!祖師神通廣大,道法無邊!”
正當道門八仙浩蕩仙威震懾西海,三千仙眾士氣如虹之際,異變陡生!
“嗷吼——!!!”
只聽得海底深處傳來一聲撼動九霄的蒼茫龍吟,其聲悲憤,其威凜冽。
緊接著。
“轟隆隆——!!!”
整個西海仿佛被一只無形巨手狠狠撕裂!
西海中央,巨浪翻騰如沸,一道深不見底、綿延萬里的巨大海溝豁然裂開!
海水向兩側奔涌退避,露出海底龍宮真容。
但見:
水晶宮闕,琉璃作瓦,瑪瑙為階,珊瑚點綴,明珠嵌墻,寶光千條瑞氣萬道,直沖霄漢!
蝦兵蟹將,執銳披堅,密密層層,鼉龜力士,寒光爍爍,殺氣騰騰,陣列森嚴比天兵!
更見西海龍王身后,西海精銳“怒濤衛”列陣森嚴,鱗甲映寒光,殺氣透重溟。
西海之中,萬千水族兵將,刀槍并舉,旌旗獵獵,一股慘烈兇煞之氣,直沖霄漢,與半空中那祥云瑞靄中的仙家威儀,隔空對峙。
“道門八仙,你們來了……”
西海龍王敖閏,頭戴十二旒平天冠,身著金鱗鎖子甲,外罩滾龍赭黃袍,高踞王座之上,面容冷峻,一雙龍睛開闔間金光暴射。
龜丞相懷抱令旗兵符,肅立一旁。
西海玉龍三太子敖烈(白龍馬)則立于另一側,手中寶劍寒光凜冽,正是那把染過呂祖廟廟祝鮮血的利刃。